第一百一十三章:孟婆汤的故事
书名:古经 作者:李贤人 本章字数:4334字 发布时间:2023-01-12

少顷,阎王爷又讲道:“我的娃儿,爹现在、趁四下无人:就告诉你们,这个“望乡台”的来历?

相传在很久的以前,每天夜晚:这个幽冥界的地府里,都有无数个鬼魂;趴在一个,山顶的上面、失声的痛哭:声音惊天动地,吵得整座地府、都不得安宁---。

阎君每夜,听见鬼哭、心情也变的烦躁!于是,就让那个“平鬼元帅”、钟馗上殿:想与他,一起商量、如何解决的办法?

就那样,时间不长:钟馗就来到阎王殿,阎君对他讲道:“爱卿!你可知晓,这段日子:每天的夜里,为啥会有鬼哭?”

钟馗听后,也觉得莫名其妙、就吞吞吐吐的说道:“卑职刚从阳间里,斩魂归来、尚未知晓呀?”

阎君一听这话,就唉声叹气道:“钟馗,每天的夜里、都有许多的鬼魂哭泣:那是哭声震天,声音巨大;吵得我,每天夜里、都无法睡觉?

所以,才把你请来:想让你,前去查看;凡是上山,哭泣者:一律斩首,以儆效尤---。”

钟馗领旨而去,到了晚上时:他就提着一把,削铁如泥的青锋宝剑、来到那个山顶之上;眼见朦胧的夜色中,有一些鬼魂:聚在崖边,大声的嚎叫;一个个无精打采,都是愁容满面、双目失神:哭的让人难受,好像谁家、死了人一样。

钟馗迷惑不解,就举起手中的青锋宝剑、大声的问道:“什么人?为何深更半夜,跑到山上哭啥?”

万没料到?那些鬼魂听后,反而悲痛欲绝:两颊流泪,哭的更加伤心了。

钟馗见此情景,也禁不住、心情沉重:就指着一个,低头啜泣的哭鬼、大声地问道:“你哭啥,为何伤心、流泪呀?”

那鬼听后,瞧了他一眼:见他是个鬼差、就大声的哭道:“回禀老爷,小人生前、乃是一个种田的:因妻子生病,小人就到镇上抓药、糊里糊涂的;被一个响雷,给劈死了。”

钟馗听后,十分怜悯的说道:“生死由命,休要怨天尤人!”

话音刚落,就听见“哭鬼”回应道:“小人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的命不好:好不容易,娶了一个媳妇、恩恩爱爱的过了三年;就要阴阳分离,也不知、她的病好了没有?让他牵肠挂肚,好不伤心?”

钟馗听后,也觉得、合情合理:生离死别,乃是人之常情、没有罪过啊?心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恩爱夫妻不能离:他想自己的媳妇,也是人之常情---。”

钟馗放下,举起的宝剑、内心踌躇为难?若要惩治这些哭鬼,他们又事出有因、也没啥罪行?

但要不治,又确实、哭得恼人:他沉吟了片刻,就收剑而去;走了不多远,又见一个面色苍白:两眼红肿的女鬼,一边用头撞着岩壁、一边放声的大哭---。

钟馗此刻,再也忍不住了、急忙上前问道:“小姝妹,你为何、在此痛哭呀?”

话音刚落,就见那个女鬼、头也不抬的回应道: “想我的女儿!” 钟馗听后,忙不迭地问道:“你女儿,现在何处?”那女鬼听后,立马回答道:“她在阳间!”钟馗一听这话,哭笑不得、不知如何是好?心说:“骨肉之情,哪有不想的呢?”

当钟馗想到这里,也就点点头:顿生怜悯,他提着宝剑;在山顶上,转了半天:一连询问了,好几个哭鬼。

这些鬼魂,不是想儿女、就是想父母:当他们死后,来到了地府;不是思念故乡,就是想念亲人:才会闷闷不乐,茶饭不思?

当他们听说,这个山顶的悬崖边上:能够遥望阳间,便趁着黑夜、纷纷跑上山来。

谁知阴阳,一纸相隔:任凭他们,望穿秋水、“哭断柔肠”;眼前除了,一片茫茫的雾海:却什么,也瞧不见;又哪里见到,亲人的影子?

于是,就忍不住、哭了起来:钟馗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如石击心田,泛起了层层波澜---。

心想:“我自从那日,辞别了父母:和兄妹,以及亲朋好友;一个人来到京城,长安应试:却遇上了奸臣卢杞,自己一时气愤、就自刎在“金銮殿”上!

没想到,到了后来、被玄宗皇帝:封为“驱魔大神”,来到了地府;遍行天下,斩妖除魔---。

就那样,不知不觉的、都过去十年了:也没有,见过家人一面;更不知,家人怎么了?

他想起那日老父,把自己送到山坡时:还“千叮咛,万嘱咐” 、是挥泪而别?说不定,还苦盼着、自己的消息呢?当他想到这里,就不由的黯然神伤、泪湿了衣襟---。

且说就在那时,忽见来了、两名鬼差:还押着一个,逃跑的鬼犯、向钟馗汇报道:“钟元帅!这个魂魄,私自溜出鬼门关、想逃回到阳间里:阎君吩咐押来,交你处置---。”

钟馗听后,大吃了一惊:才让他回过神来,见两个鬼差、押着个年轻的女鬼;站在自己的面前,让他处死它?

不仅如此,还见那个女鬼、是面容憔悴不堪:当她见到钟馗时,也毫无惧色、只顾低头哭泣---。

钟馗瞧后,就大声的说道:“你叫啥名,又为何逃跑呀?”

女鬼一听这话,就小声的回应道:“回禀大人!我要回到阳间里,看望自己的父母!”

 钟馗一听这话,让他顿时触景生情、心生怜悯的劝道:“你既然做了鬼,为何还要、思念凡尘呢?”

女鬼听后,没好气的说道:“我父母,都快七十岁了、又是中年得子:好不容易,才生下我、这个独生女儿;养儿防老,养女为送终:谁知白发人,又送了黑发人?

我死了之后,父母还不知、要哭的死去活来:要知晓,我今年、才二十八岁呀?”

钟馗听后,又向女鬼、怜悯的说道:“这个地府里,阴律严明、你私自逃出鬼门关:难道不怕,阴间的律法吗?”

万没料到?那个女鬼一听这话,却毫不惧怕、理直气壮的回应道:“只要能让我,见到父母一面:就是打入到十八层地狱,我也愿意---。”

待她说完后,又伤心欲绝、悲伤的哭了起来:钟馗突然之间,感到非常的难过;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压着、他的心一样;于是,就向女鬼挥手、连忙说道:“你走吧,我恕你无罪。”

当女鬼走后,却把两个鬼率、一下子吓懵了:一个个莫名其妙,忙不迭地问道:“钟元帅!她违反了阴律,你理当严惩:此事若被阎君知道了,又该咋办呀?”

钟馗一听这话,气的七窍生烟、立马怒怼道:“本元帅自有交代,不劳你们、二位费心了。”

后来,钟馗回去、向阎君汇报道:“启奏陛下!那些半夜“啼哭的鬼魂”,想在投胎之前:再看一眼,自己的家乡、与亲人见上一面;以了却,心中的遗愿---。

就因为如此,才会半夜、上山啼哭:既然如此,就让地府里的亡魂;与他们的亲人,见上一面:以了却她们,心中的思念!”

阎君听后,茅塞顿开、高兴地说道:“爱卿!你说的很对,要想办法、让他们与家人:都能见上一面,以了却、他们心中的遗愿!”

少顷, 阎君就召集、地府里的文臣武将:一同商量,决定修一座“望乡台”、让地府里的亡魂;遥望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告别:以了却,他们心中的思念。

就那样,时间不长:就在那座山顶之上,建造了一个;不大的土台,名叫“望乡台”!

从那以后,鬼魂的哭声、也就消失了:在地府名山的绝顶处,也就多出了、一座“望乡台”;是高楹曲栏,巍峨宏伟、耸立在山顶之上。

再说这个“望乡台”,也就是、死者与生者:都十分伤心,难过的地方;让亡魂们,了却心中的思念?”

“狐妖”二鬼听后,又忙迭地问道:“阎王爹爹!还有那个孟婆汤,和过光绳、露水珠、转生池,又是咋回事呀?”

阎王爷一听这话,乐的扑哧一笑道:”哈哈!我的娃儿,你们二鬼:也别心急,让爹娓娓道来。”

少顷,阎王爷又讲道:“且说那个“孟婆”的前世,乃是人间里的“女娲娘娘”!

因她补天,失去了、身上的灵气:死了立后,就化作一个凡人;她投胎到了,一个姓孟的人家、起名叫“孟三七”!

当她长到十六岁时,也谈过一次恋爱:爱上的,是一个啥人呢?这个男人,名叫“月老”: 再说这个“月老”,只是他的名字;其实他人,一点儿也不老?

他又会,哪些本事呢?我就告诉你们,他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小伙子:这个孟三七,与月老二人、也就谈起了恋爱。

起初二人,都觉得:彼此恩爱,相互投缘;二人无话不谈,成了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话一点儿不假?

且说有一日,月老无意中发现:这个孟三七,是一条大蟒蛇所变:吓的六神无主,心惊肉跳---。

心说:“我的天呐?原来她是一个,人首蛇身的女妖:这种女人,可不能娶啊?

若是哪一天,不小心、得罪了她:弄不好,不被她;来一个生吞,活吃啦!”

他想到这里,就在第二天的早晨:给“孟三七”,留下了一封书信、就悄悄地溜走了。

再说那个“孟三七”,看不见月老:却发现有一封,留给她的书信;当她打开,那封信一瞧、见信上写道:“三七妹妹!我月老,“今生与你无缘” :没有那个婚姻的缘分,你还是、去爱别人吧?

不过?还有一事,我也想告诉你、你可能不信?我月老,别的本事不行、若是在测算:男女二人的婚姻方面,那可是、十分的准确?我替你算过了,你此生、命中注定:与婚姻无缘,还是自求多福?

我还要,到人间里:著书列传,为世人、撰写一本;关于世上,男女婚姻的奇书:所以不辞而别了 ,还请三七妹妹、多多见谅!”

那个“孟三七”,看完书信、气的破口大骂道:“呸---呸---呸!你这个没心,没肝、没肺的坏家伙:竟然偷偷的丢下我,一个人开溜了。

不仅如此,还诅咒我:说我今生的命里,注定没有、那个婚姻缘分;我“孟三七”,才不信你说的、那个鬼话呢?

我非要,再找一个、比你月老:强上十倍的好男人,让你后悔一辈子;没过多久,那个“孟三七”:又遇到了,一个白面书生---。

再说这个书生,名叫“长生”、又是个啥人呢?他可是一位,饱读诗书: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秀才---。

二人经过,相处一段时间、就开始谈婚论嫁:这个孟三七,对那个长生、是百依百顺;伺候他读书写字,帮他洗衣做饭:是忙里忙外,像侍奉祖宗一样。

但是,那个长生:却一次,又一次的骗她;一连哄她好多次,就是不愿意、与她结婚?

欲问为啥,那是因为:这个“孟三七”,乃是一个、人首蛇身的女人;只要她一生气,就会现出原形、变成一条大蟒蛇:样子十分凶恶,让男人见了、就怕她呀?

所以那个长生,才渐渐的疏远她、最终弃她而去:从那以后,那个孟三七、也就失恋了;从此不开心了,渐渐的觉得、月老说的对:她这一辈子,注定与婚姻无缘、再也嫁不出去了。

她越想越生气,也感到伤心了:就那样,没过多久、就上吊而死了。

她死后,来到幽冥界、到了地府之中:就请求阎王,不要抹去记忆;用她永不转世,作为回报:将自己留在,地府里工作。

她受过情感的伤害,不希望、人间里的痴男:和怨女们死后,还受情伤之苦;就收集了,人间里的喜怒哀乐、等情节流下的泪水:将它熬制成汤,也是传说中的“孟婆汤”!

只要喝下那碗“孟婆汤”,就能让、前去投胎的鬼魂:忘掉尘世中的记忆,和爱恨情仇、走入下一个轮回---。

这样一来,前去投胎的鬼魂、只要走上那座“奈何桥”:就会瞧见孟婆,用枯哑的声音、反复地念道:“饮下此汤,前尘尽忘!”然后,就用一双:干枯的手,递出一碗汤---。

凡是过往的鬼魂,甭管他: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在两边“鬼差”的瞪视下,只能一饮而尽;浑浑噩噩的,走过那座“奈何桥”!

最后,来到“过光绳”的下面:去等一个“露水珠”,那个只有黃豆大的“露水珠”、也是凡人的“命”!

当投胎的鬼魂,等到了、额头上的“露水珠”时:就被守在,门外的两个鬼差、撵到“转生池”内;瞬间化着一个小婴儿,一个个赤身裸体:然后,才被送子娘娘;安排投胎,到阳间里、转世为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古经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