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完颜洪烈自不在王府之中,但有三头蛟侯通海守候在此。
此人武功是王府中为江湖人士中垫底的,其他人都被完颜洪烈调遣走了,所以这个看守王府的任务就交给了他。
好在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开眼的人敢来来此地撒野,侯通海一般也是无所事事的闲着,这令他很是郁闷。
方逸辰在距离王府5里之外,就早已通过魂印感应到了他,并用魂印传音给他。
正在王府内大吃大喝的侯通海,收到主人的魂印传音后赶紧跑到王府大门口,刚好见到主人来到王府门前。
他见到门口的侍卫要上前叱喝,吓得立马跪下施礼,大声呼喊:“侯通海见过主人!未能远迎,请主人恕罪!”
王府门口的几名侍卫见此情形,也是吓得脸色苍白,立马扑通下跪。
他们事前早就接到命令,不可对王府的新主人无礼,但奈何完颜洪烈并没有留下方逸辰的画像,所以侍卫们并不认识他。
“起来吧!”方逸辰骑在马上,对着侯通海随意一挥手,却也懒得去看门口跪下的王府侍卫们。
随着他的这隔空一挥手,三头蛟侯通海只觉一股大力涌来,便不自觉地站起身来。
他惊骇无比的发现,主人才几月不见,内力竟然如此之强了。
虽然先前被方逸辰施展神通收入了随身空间,侯通海还觉得那只是主人的道法高深而已,并非他本身功力通玄。
而此时的通海,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主人内力如海,深不可测!当下赶紧将主人领进王府内堂。
方逸辰不知三头蛟侯通海内心的惊惧,进入王府内堂之后直接坐在主位之上,开声询问:“六王爷现在何处?交代他的事做得怎样了?”
三头蛟侯通海躬身回道:“回主人的话,皇上在半年前已经夺取皇位与兵权,目前正厉兵秣马,准备来年对蒙古用兵。”
方逸辰一听完颜洪烈已经夺取了皇位,便点点头,默然思忖:
“如此看来,这完颜洪烈当真是个枭雄,也不知夺取皇位之时他杀了几个兄弟?流了多少血?”
不过,他才懒得管这些,只需要完颜洪烈完成他交代的任务就行,管它金国如何内斗。
想了想,他又沉声发问:“现在的新国号是什么?”
“回主人,皇上登基之时,便立新国号为‘神启’,如今是神启元年。”侯通海恭敬回道。
方逸辰闻言便是一愣,“神启?”
“神启,神启,神开启的朝代?看来这个完颜洪烈还真是会拍马屁啊,呵呵!”
他口中念叨了几句,不禁摇头一笑,稍后又冲侯通海下达命令:“你现在去找完颜洪烈过来,我有要事交代。”
“是!主人!”侯通海躬身退出,又叫来管家,吩咐他用心侍候主人。
当侯通海走后,方逸辰看看四周,如今在王府闲着也是闲着,无事可做的他,便想着在王府内四处看看。
虽然上次救杨铁心父女的时候来过王府,但当时是夜晚,天色黑暗,他又有事要忙,哪里顾得仔细欣赏?
此时,王府的管家和下人们也不敢阻拦他,侯通海走的时候,严厉吩咐过管家和下人不得打扰主人。
方逸辰吩咐一旁伺候的管家道:“你在这等着,如果完颜洪烈来了,让他在大堂等候。”
说罢,他袖袍一甩,就走出内堂。
管家诺诺答应着,不敢离开,只得任方逸辰一人四处走动。他有心派个下人跟着又怕惹恼了这个主子,只好作罢!
王府风景确实优雅别致,池塘假山,回廊照壁,小桥流水,颇有些曲径通幽的感觉。
此时射雕世界已是秋季,王府院内大树枝头树叶已黄,满地都飘落着金黄的落叶。
不时能见到仆人们拿着扫帚扫去院中的落叶,一副秋天黄叶飘零的景象,也颇有秋日午后静谧的美感。
逛着逛着,不知怎的方逸辰来到了王府的书房外。进去一瞧,他只见此间书房颇为雅致古朴,面积颇大,目测足有100平方左右。
书房左右两面靠着墙都摆满了书柜,书柜上也满满地立着线装书本,进门一这面墙的左右两边墙面上挂了许多字画。
屋子中间摆着一张大书桌,造型看上去颇为古朴,连同前面摆着的太师椅也是紫檀木做的。
桌上的笔、墨、纸、砚样样齐全,均是做工精良,应该是出自名家之手。
见此,他不禁内心中有些感叹:
“这些紫檀桌椅在宋代虽然也算贵重,但是这么大的紫檀物件,到了现代那可都是宝贝!是很难见到的。”
他看向四周墙面,墙上正中当先面着的一幅画便是一卷横轴,从材质和内容来说,是一幅彩绢人物画。
该画作最右边的一人,身披宽襟大袍,上身袒露,双手抱膝,体态丰腴,倚着华丽的靠垫而坐。
他的眼睛像是盯着正前方,眉宇间流露出矜持、傲慢的神色。
第二人手执如意作舞,眼睛也平视前方,一副自得其乐的表情。
第三人捧杯纵酒,他蹙额回首,作欲吐状,小童则手持唾壶在身旁跪侍。
第四人手执尾尘,他身着宽大的衣袍,似面带微笑,悠然而坐,旁边的小童端着杯几,俯首侍候。
画中人物彼此之间以蕉石树木相隔,使气氛静穆安闲。
方逸辰也不太懂画作,只觉得上面画的人物手法有些古朴,细想来,能挂在完颜洪烈书房内的画,应该不是籍籍无名之辈所作。
他再仔细一看,画上有题字:“孙位高逸图”,下面落款:赵佶。
方逸辰一见“赵佶”两个字,就是一愣。心道:“这赵佶不就是宋徽宗吗?这是北宋的皇帝啊!”
“靖康二年被金国军队掳走的,就是他和他儿子钦宗赵桓,史上称为‘靖康之耻’啊!”
“这也就是郭靖和杨康二人名字的由来了,只是不知道我那郭靖傻兄弟如今在哪里?”
想到“靖康之耻”,他就想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当年所作的《满江红》,此时胸中生出一股豪气,不禁低声吟了出来: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待到最后一句,他已是激情万丈、声若洪钟,将此画卷震得簌簌抖动。
《满江红》此词,第二段开头一句话便是“靖康耻,犹未雪”。
可见当年二位皇帝被金国掳走,在宋人心里是多么耻辱的一件事情。只是,岳飞岳大帅已经含恨离世多年。
方逸辰看着这幅画,心中有着不小的疑惑:
“没想到,赵王府的书房里居然有这样一幅画!不知道是从何而来的?”
他看着宋徽宗赵佶在上面题的字,又仔细看了看画纸和笔墨的颜色,心中便有了一个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