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五)​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283字 发布时间:2023-01-11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四十二集

 

王户一大步流星地上了都察院大堂,例行公事般地冲徐阶弯腰拱手,高声禀道,“禀徐阁老、众位大人,海瑞押到,可是进不了大门”,徐阶眼中火光一闪,想起了大门口那个跟膝盖一样高的门槛,自己一把年纪了,没人搀扶怕也是迈不过那道坎,心中已是明白了几分,却又不动声色地问了声,“为什么”。王户一大喇喇地说道,“重镣在身,没人愿扶也没人敢扶,他自己也不肯爬进来”,众人闻言俱是心下了然,各色目光都盯在王户一身上,大堂上瞬间安静了下来,徐阶心中暗骂陈洪多事,等了片刻方才黑着脸,不耐烦地说道,“孟静、肃卿,去看一下”。讲道理,内阁里论资排辈,高拱肯定是排在赵贞吉前面的,徐阁老此时却故意先喊赵孟静、后喊高肃卿,明摆着是要天子门生出马,收拾眼前这个烂摊子,还顺便派了个靠谱的人过去盯着,免得有人刻意刁难海老爷。

 

有一说一,这案子还没开始审呢,光是折腾海瑞进门的事儿,便已经惊动了内阁首辅,还逼着两个阁老亲自出面,海老爷如今的牌面,简直是大的吓人,竟敢让海瑞学狗一样,爬进都察院的门,陈公公,How dare you!赵贞吉气鼓鼓地跑到门口,含恨瞄了眼海老爷那桀骜不驯的背影,喘了口粗气便迫不及待地呵斥道,“海瑞,到了这里,你还这般冥顽不灵嘛,上堂去受审”,赵孟静一席话说完,髙肃卿才迈着方步姗姗来迟,望着海瑞的眼中满是欣赏与鼓励。海老爷气定神闲地转过身,一本正经地问道,“请问赵大人,是否已经给我定罪”,别说审案子了,犯罪嫌疑人连门都没进呢,定罪更是无从谈起,赵贞吉声色俱厉地斥责道,“今天就是来给你定罪”。本着以理服人的宗旨,海老爷开启了嘴炮模式,打算再给天子门生上一课,“赵大人并没有回卑职的话,到底是定了罪,还是没有定罪”,赵贞吉一时哑口无言,高拱强行憋着笑,火上浇油地问道,“海瑞,你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海老爷不屑地扫了眼赵贞吉,撇着嘴继续侃侃而谈,“据大明律法,现任官员定罪之前、审讯期间,一律去掉刑具,接受审讯”,说罢还示威似地,捡起地上的锁链,冲着赵贞吉晃了两晃。只能感慨一句,陈公公机关算计,到底没能绕过程序正义,海老爷说话句句都在理上,赵贞吉恨不得上去撕了他那张鸟嘴,可也只能伸手点着海老爷,气抖冷地吼一句,“海瑞,你...”,赵贞吉话音未落便被高拱抢过了话头,“他说的是对的,这是大明律法载有明文的,应该去了刑具,解了镣铐”。海老爷坐在门槛上肛正面,髙肃卿在旁边神助攻,赵孟静被夹在中间一顿输出,把脸都给气绿了,高拱亲自发了话,王户一却满脸为难地不敢答应,“高大人,这...”。“给不给海瑞去掉刑具,上面打没打招呼”,赵贞吉黑着脸及时提醒了一句,毕竟程序正义归程序正义,关键还要看上面打没打招呼,天子门生昨晚吃的就是这个哑巴亏,如今风水轮流转,上面的招呼,这次也该打在海瑞的脸上了。

 

王户一闻言立刻心领神会,装模作样地答道,“回赵大人,上面打了招呼,这个海瑞的镣铐不能解”,眼瞅着赵孟静竟和东厂太监串通一气,高拱心中已是火冒三丈,瞪着赵贞吉大声质问道,“谁打的招呼”,“陈公公”,王户一弯着腰小声答道,“这是陈公公个人的意思,还是奉了皇上的旨意”,高拱得理不饶人地追问道。前面已经说过,这个所谓的“上面”,自然就是陈洪了,赵孟静刚刚做了天子门生,面对阉党领袖,一介臣党自然是瞻前顾后、唯唯诺诺,根本直不起腰,人家髙肃卿可不管那么多,根本就不卖陈公公的面子,什么上面、下面的,除非是道长亲自下的旨,否则这个镣铐,今天还是非解不可了。

 

“这个属下不敢妄说”,王户一这会儿也怂了,想不到自己竟撞到了铁板上,搬出“上面”来也不好使了,哪里还敢假传圣旨,变相承认了这只是陈公公的个人意思。高拱板着脸,寸步不让地据理力争,“既然没有皇上的旨意,就得解开镣铐,官员在定罪前,审问之时一律不戴镣铐,立刻解了”,王户一低着头,眼角余光扫向了赵贞吉,见赵贞吉木着脸没有反应,只得硬着头皮搪塞道,“那这个...属下得请示陈公公”。天地良心,陈公公这会儿还指不定在哪儿浪呢,等找到人请示完工作,再算上一来一回的时间,这案子今天上午怕是审不成了。赵贞吉脸色铁青,长叹了一声,咬着牙说道,“慢,先回去问下徐阁老吧”,说罢也不理高拱,自己掉头便走。


两位内阁阁员在衙门口折腾了半天,结果海老爷依旧坐在门槛上墨迹,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不解镣铐海瑞便不进门,偏偏解镣铐的事,赵孟静跟髙肃卿,还都做不了主,没奈何,二人只能无功而返,赵贞吉悻悻地走进大堂,先对着徐阶简单汇报完事情经过,又朝高拱义正辞严地说道,“海瑞的罪,非以往任何罪官可比,在《大明律》中也没有任何条文比照。高大人,今天的案子就应该按司礼监的意思办,让他戴着镣铐受审”。王户一此刻就站在赵贞吉身后,眼瞅着赵阁老顶着压力,为司礼监据理力争、寸步不让,立刻对这位新晋天子门生路转粉了,王户一哪里知道,天子门生的这些话,就是故意说给他这个东厂太监听的,反正最后解不解镣铐,都是徐阁老拍板,赵贞吉只负责表态,作为一个合格的臣党,立场必须坚定、站位必须清晰,至于那鸟主事进门的时候,到底是走还是爬,人家赵孟静根本就不care。

 

高拱闻言好似打了鸡血一般,斜眼睨着赵贞吉,撇着嘴振振有词的说道,“赵大人,这可不是你昨日奏对时说的话,旨意是让我们来论海瑞的罪,现在他的罪还没有论,赵大人就先意把罪给定死了,是不是我们可以不论了?”讲道理,臣党、阉党沆瀣一气,本就是天经地义,人家赵孟静不向着司礼监、帮陈公公说话,难道还要向着清流、帮高肃卿说话嘛。道长的本意,是让群臣给海瑞定个合适的罪名,先把罪定下来,具体怎么判、到底杀不杀,最后道长自己说了算,不是让群臣讨论海瑞上这篇《治安疏》,到底有罪没罪,这是本质区别。赵孟静、髙肃卿看似在争,该不该给海老爷解开镣铐,实际争的是海老爷到底有罪没罪,于赵孟静而言,海瑞的罪名,昨天晚上自己进精舍奏对的时候,便已经安排好了,今天审案不过是尊重下程序正义,补一个正式流程罢了;于髙肃卿而言,海瑞到底有没有罪,要经大臣们集体讨论通过后,才能盖棺论定,虽然未必就能改变什么,但也该疑罪从无,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还未审就把罪给定死了,这特么成何体统。

 

赵孟静是对事不对人,髙肃卿却是对人不对事,海瑞的镣铐还没解开,帽子却先给赵贞吉扣上了,论起整人的手段来,这高拱比起那陈洪,也是不遑多让。赵贞吉眼中闪着火光,高声反问道,“我何时把他的罪定了”,高拱得理不饶人地呛道,“哎,你刚才还说他的罪非以往任何罪官可比,怎么,现在不承认了”,赵贞吉怔了片刻,胡搅蛮缠地解释道,“我这样说,也不是定罪”。“既未定罪,那就得解开镣铐”,高拱靠着牙尖嘴利,明显占了上风,用余光扫了眼旁边的王户一,继续侃侃而谈,“现在是我们在会审,我们得按大明律法办,你立刻将他的镣铐解了”,说罢伸手指了指王户一。那王户一全程黑着脸僵在原地,动也不动一声都不吭,只是偷眼打量着徐阶,高拱见状也是心头火起,感觉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先是扭头给身后的徐阶使了个眼色,随即剑眉倒竖跺着脚吼道,“既然你们不解镣铐,那我们就退场,叫陈公公来审吧”。

 

髙肃卿喊了声,“那我们就退场”,说罢转身便走,一众堂官坐在两旁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屁股都不带挪窝的,按流程,这唱黑脸的已经要拍屁股走人了,这唱红脸的也该开口说话了。果然,高拱迈出去的那只脚还未落地,徐阶这边立刻开始了无缝衔接,急忙喊了声,“肃卿...”。徐阁老金口一开,自然还是要按照大明律法办事,毕竟昨晚裕王特地派人打过招呼了,同样是上面打了招呼,他陈洪又算哪根儿葱,所以原则范围内,徐师傅适当照顾一下海老爷,也是无可厚非,反正只是解开镣铐,又不是判海瑞无罪,徐师傅按规矩办事,自然是名正言顺、有恃无恐。折腾了大半天,镣铐的事总算解决了,王户一如释重负般地长出了一口气,急匆匆地跑到门口,高声喊道,“按内阁的意思,解了罪官的镣铐”,几个人上来帮海老爷去了刑具,这回陈公公要怪,也只能去怪内阁了,跟底下人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海老爷挣脱了身上的枷锁,缓缓起身,撩开袍子下摆,不慌不忙地跨过门开,步履从容地朝着都察院大堂走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