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维 > 74、盛世
74、盛世
书名:四维 作者:高山仰止 本章字数:10378字 发布时间:2023-01-11

巴楞士说,所以啊,我们可以使自己强大到不被外界所伤害的程度;我们认为的强大,是用自身的发明与创造,达到不可侵犯或不被侵袭的程度,非依靠蛮力争霸或掠夺去表现;霸权装饰的强大,是一种虚伪的假象;而自身智能的强大,才是智慧提升的根本;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自强的素质教育,从孩童时代就已开始;当然,此时的孩童就是孩童,身高、体型、肤色等都不许改变,因思维与认知还不成熟,只需接受正统的教育,20岁之内全部是自然的生存状态;过多的思虑本不能实现的东西,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的教育不是记忆仇恨,不是落后挨打,也不是贪图舒适,更不是称王称霸或过上美好的生活;而是奋发向上诚实忠义,努力进取掌握知识,长大后发明出足以改善现有窄小空间的技术与财富,开拓出更宽、更广的空间,为整个西曲耐人的未来服务;所以,在孩童时代,我们预防的是,万不可因为飞扬跋扈或唯我独尊,图得一时之快成为心狠手辣的帮凶;更不得以所谓的高智能或高文明,到达陆路进行大肆屠杀,给唯一生存的卡呃城造成末日来临;我们的教育是公平、宽泛、无边缘的,可以无限大到道义也可以无穷小到活着;但宗旨是,一切以大公为重,以种族为重,要团结互助,为卡呃城做出最大的贡献,不得假借理由心存杂念,伤及他人或其他种族;哪怕为着民族而灭掉他类也是不许,除非他类已有侵害卡呃城的意图与征兆;也是啊,我们已强大到他人并不知晓的程度,即世人还不知存在有西曲耐人,又何来侵害之意或危险之说?此理的反向思维则是,兴许还真就有我们也不知晓的生命之能,强大到我们还不知其存在的程度,才因自己的举止张狂而陷入灭顶之灾;为此,我们一直秉承“智者用心是善良的”理念,善待一切可待之人,以期获得相应的回报;此理念相对于一个民族、一个种类、或一个层次,其道义都是一样的。

 

巴楞士笑着说,所以,我们教与育共同协作,培与养利益均衡,知互助友爱,懂礼义廉耻,不以一已之私利或贪图一时之富裕而不顾他人的生存;同时,用强大西曲耐人的未来成为人生追求的意义;我们拥有自己的文化基础,有自己的语言体系;语言是本类人种的象征,是敬仰的图腾,语言的断层或变异是种族文明的断层或变异;如果一代语言被灭迹,那么这类的文明也会随之灭迹;同时,我们也去拓展学习陆路上各个种族的语言,掌握、研究其发音、词汇及技巧,以便在紧急之时,极早的发现危险来自何地或何种生灵;至于你听到“末日”的词汇,也许是孩子们学习语言时,正巧读到了“末日”两字,才让你有所觉察。巴楞士说过后,看着我问道,那么,针对“末日”两字,你为何如此敏感?我没有回答,因为我不知如何回答。他接着说,这就是一种“生命的力量”,并左右着你、支配着你,让你担心异类的侵入或战争,而造成本种族的灭绝,此便是“末日”在你心中的重要意义;你虽然不知原委,却是根置于骨髓之内的责任;这与西曲耐人的理解完全一致。我点点头说道,还真是呢,我就是为了保卫大华这一方区域的平安,即大华的人种不被灭绝,才遵从命令从贡嘎雪峰走了出来。巴楞士宽慰的一笑。我也安然的微笑。当然,我说的全是实情,没有自我标榜的意思,当年师尊就提及了“末日”两字,并给我起名“末日”来保护这方水土呢。所以,在这片土地上,任何引起我对“末日”的疑问,或在一个地区大量出现的“末日”现象,我都会特别关注,以免错失了良机,造成汉人种族的灭绝呢。

 

巴楞士沉思着说,这就是生命之能,与生俱来;原来陆路上并非只有霸权与贪婪,还有担心着自己种族灭绝的人士;这一点与我们也是相通。又说,末日的来临有很多种表现的形式;不可只依着词汇寻找相关的信息,在杀戮的世间,人们担心末日到也理解,因为死亡只是朝夕之事;而在和平的时期,末日未必明显,须防备着潜移默化的意识衰退,造成人性道德的泯灭与丧失,而导致的种族灭亡,这才是根本;在卡呃城呢,更要预防悲剧的发生了,因为末日会在耳濡目染间造成影响而不易觉察,或隐蔽在无形之中暗藏杀机,不论出自内部还是外来,末日都是卡呃城的毁灭,更是西曲耐人的灭绝;所以,我们才探测着异能与外界的侵蚀,防止大范围的意识衰退或环境变异;为此,我们公平、公正、友善的对待每一个生命,包括突然降临的你,同时也关注着陆路上的变化。他又说,在这里资源不是问题,衣食住行均平等随意,物质随需而取;必须品的选择,在规定的时间内,直到满意为止;否则只能使用前一轮的选择;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因不满而造成的思维末日才更加重要;我们不存在物质匮乏的状况,也不会造成能量的过度补充;在这里物质是充足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自然不会为着争取更大的量,而放弃一世为人的本性了;若以物质之间存有的弱作用力来讲,过度补充会导致自我生命的衰变,则是衰竭的前兆;也是啊,高度的文明环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存在状态,怎会有末日之说?当然了,针对能量的补充,食物仅是一种方式,吸吮波能是另一种方式,方法甚是简单,手握存有氘能的储存器,能量自会充满身体,这是氘能互融的结果,也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包括飞船在太空中也是这样的聚拢波能。这时,我突然想到,我刚到此地时,被那位年轻男子扶住肩膀后,立感体力充沛,原是给我输入了能量呢。巴楞士说,但是呢,为了防止嘴巴的退化、大脑的微缩或消化系统的变异,我们也需要不间断的食用物品,饮用清水,补充蛋白质来平衡身体所需,以维持人类的特征呢。

 

我们边走边聊,自山谷走到城市,从湖畔来到田间。头顶不时有飞船穿行,身旁也有车辆来回往返。人们均在忙碌着。冷峻面孔的男女再没有出现,巴楞士也放松了警惕。他看着繁盛的田间说,我们珍惜友爱,却不依赖友爱;我们懂得生命,但不贪恋生命;关于寿命,在卡呃城,所有人只能活到一百岁;虽然我们也特别想长存不老,但为着能量的守恒,为着物种的延续,每个人在一百周岁时,必须离开此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从未去研究器官替代之术的原因;当然,我们已经掌握了生命在活着的百年内,各类器官不发生变异或衰竭的技能,所以这里也就没有医疗机构;依如今的科技与智能,百岁很易达到;百岁之即,便乘了飞船去往外太空,然后随着自然的际遇活过今后的日月,便是一种向死而生了;任何人也不例外;你看那些白色的球状体,就是我们去向外太空的航天器;所以,我们的百岁之后,不是沉沦与看破,而是积极与进取,是去探索、去开拓、去冒险,这是激动与兴奋之事项,是荣耀与升华之时刻;因为我们懂得,生命在亿年的进化里,探索是唯一的意义;这与陆路人类的思维也是不同。我点头表示认真的听着。巴楞士说,你已到达一日,可否感到已是精力饱满、体力充沛?我活动筋骨体会了一下,果真如此。我疑问道,我已到达一日了?他说,是的;当你有了踏实之感,说明已经适应这里;你现在的状态才是健康的样子;若身体发飘,是能量不足;若浑身沉重,则是过量;两者都不利于生存;所以,我们都有平衡身体能量的本能,这更加证实了我们是同类人种;即保证有足够的精力与体力,去完成相关的事情,又不得空享多余的量,让自己处在衰变期,还使得他人陷入贫乏与交瘁中;生命的公平,是西曲耐人的共识,只与信念有关。

 

我笑道,还得多谢开始遇到的小伙呢,是他给了我能量,我才稳固的站立。巴楞士微微一笑,不是,让你稳固站立的并不是年轻人,是我们共同拥有的“意识场”。我听不明白了,意识场?巴楞士说,是啊,是你通过“意识场”获得了适宜的“意识”,让自己尽快适应了陌生的环境;并非有人帮助;人与人之间还不能传递能量,而“意识场”可以,可使你在自身能量处于虚弱时,有意识的获得适应环境的感知;这是一种神奇的存在,是同类物种共享的意识结构,是宇宙赋予生命的规律。巴楞士说,我们之所以感到你是西曲耐人,就因为你的到来添加了“意识场”的量;当你出现在城市的上空,其“意识显示仪”呈现峰值的波动状态,是一种叠加;许多人才同意了你的自由进入;若呈现波谷则是相抵,是异类入侵的一种征兆;你到达地面发飘,是体能虚弱的症状,需要时间适应;此时若有“意识场”的介入,则可快速满足;年轻人仅是恰巧给了你力量并非能量;而你表现的平淡、自然,也是很快获得了“安全”这一意识,我们的感知也是平安、无险,一样来自于“意识场”;这是互相获取“信任”的基础;至于如何获得与交换虽然未知,但确实存在着这么一个共同拥有的意识之地,这也是祖先经过漫长的动物试验得出的结论。我是第一次听得这般说法,处在困惑状态,虽不透彻却也明白些事理,即有一个“意识”共存的地方,让彼此可以获得一定的思维,并引导着之后的某些行为。我微笑着摇头,表示不可思议。巴楞士说,说法虽然晦涩,但确实存在,最初是在测定动物的某些活动时偶然发现,后又在祖先太空之旅的行为中找到证据,这种在无形间获得的认知,即在后代的“潜意识”里,“危难”之际取得成功的方法与策略,便是“意识场”的作用。

 

我仍是一头雾水。巴楞士说,来,随我来。于是我跟随他来到一个试验室内。里面有许多透明的箱体,喂养的全是小白鼠。巴楞士说,就是一个普通的小白鼠寻物试验,祖先偶然发觉了“意识场”的存在,反而破解了人类寿命虽然短暂,但必须活下去的原由。巴楞士说,试验的过程是,让500支小白鼠分50批穿过一道迷宫寻找食物;前题是小白鼠一天不得进食处在饥饿状态;开始时小白鼠试探摸索,折返往复,第一次全部通过的平均时间约69分钟,之后一年内仍为69分钟;再一年后有所提高,平均为48分钟;又一年后平均为35分钟,然后二年内多次试验仍约35分钟;可以说,这种状态下,小白鼠穿过的平均时间约35分钟;此行为可以侧面的证明小白鼠有一定的记忆功能;但是五年之后,祖先们偶发奇想,重新选用另一批500支小白鼠进行第二轮试验,而第一次穿过的平均时间约为35分钟;当然可以解释为依据通道内同类留下的气味,缩短了穿过的时间;如果试验就此中止,也算有了圆满的说法;谁知祖先心有不甘,又五年后在相隔千里之外的陆路重新制作迷宫,又培植600支小白鼠分60组寻找食物,仍然是一天不得进食处在饥饿状态,看可否发现异常的结果;让祖先困惑的是,全部通过的平均时间竟然也是35分钟;这让祖先惊讶;此次分析小白鼠的穿过行为,或细致入微的观察寻觅,或浅尝辄止的谨慎试探,或大胆勇敢的一通而过,完全不似第一批那么小心翼翼、折返往复,其潜意识里似乎有过穿行迷宫的经历,并累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重新培植小白鼠再次试验,仍是这种结果;类似于细菌获得了共享耐寒、耐毒抗体的特征一样;那么,值得深思的是,之后的小白鼠何来穿行经验?或者其聪明才智为何这般的突飞猛进?更或者物种的进化怎能在短短的数年内完成飞跃?总得有未知的理数为这一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吧?

 

巴楞士说,祖先分析,彼此并未接触,也未交流,且毫不相干、也非同一辈分的小白鼠,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做相同的试验,后代却有享受前辈“经验”的结果?于是想到了,在前辈的每一次穿行中,小白鼠们积累、汇聚的经验,一定通过某些途径传递了下来,虽属于个体,但成为后代小白鼠拥有的共同经验,即成为种族的一种宝贵财富,从而促进了种族的进化;此现象解释为,有过穿行经历的小白鼠,其脑干细胞产生的“思维”能储在太空的某一地方,其实就是“夸克粒子”存在的区域,以供同类获取后达到“意识”共享的效果,然后指导着后代的某些行为,这个区域就叫“意识场”,是种族存在“智慧与智能”的空间;此念一出,大家极为震惊;这仅是对于思维与意识皆浅薄的小白鼠类试验后得出的判定,若针对于思维缜密、意识严谨的人类将会如何?不久之后,在收到的信息流中发现,有祖先反馈,其飞船出现事故濒临损毁之时,脑海里竟然闪现出处理此难题的方法,还有应对的画面标示,按此步骤执行飞船才得以脱险;后又在破译的信息流中发现,再之前的祖辈曾有过一模一样的事故出现,后祖先脑海里闪现的标示,便来源于此前祖先处理飞船事故的作业;可两祖先相隔千年,彼此绝无交集,后者也无指导,画面为何闪现?经验如何传递?这让人恐惧;于是,祖先大胆设想,人类在对未知的境界进行探索之后,也一定存在着一种或多种类似“意识场”的区域,并把成功的意念固守在此,供同类甄别、取舍或借鉴;所以,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类种的智能生物,在对未知的探索或经历的困厄一番思索后,分析、推理、揣摸、判断及反思等意识的形态,会形成一定的“经验”储存起来,供后代在危难时刻猎取以获得胜利;由此可以判定,每个生物的探索,便是为着种类前行取得的珍贵探索;每个生物的经验,也是为着种类智慧提供的宝贵经验;并催促着种族的文明向着更高的梯度迈进,这也是物种在进化的过种中,不断缩短进程的重要原因。我仍然不甚懂得,仅是若有所思的听着。

 

巴楞士又说,为了验证其真实性,祖先还进行了同一类形的其他实验;把两波狐猴分别流放在孤岛与陆路,让其自然的生长;然后,对孤岛狐猴进行逼迫、诱导,训练其用清水洗涤食物用于充饥,否则饥寒交迫就会濒临饿死,于二年后最终学会了这一操作;在之后的时间内,孤岛狐猴便熟练的运用此项技巧来繁衍生息,而在万里之遥的陆路上,三年以后却发现,另一群从不会清洗食物、也没有见过清洗作业的狐猴也渐渐掌握了此种功能,并学会了此项方法,并精通运用,还灵活把握了利用有限的水源来清洗更多食物的技巧;陆路狐猴竟然无师自通,还能有所创新,这更加验证了“意识场”的作用;也验证了各类低智能生命物种,会主动进化而非被动演化的定论;所以,宇宙的神奇就是,意识是种神秘的存在,未知的智能也在代代的传承中向着美好而进化;进化的基础,便是这些为存活而不断提升的智能行为与掌握的新型技巧;虽然学会的时间看似漫长,但放在种类的进化史中,则是非常的短暂;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测,在地球的范畴内,“意识场”是由大量的个体意识组成,至少有大部分的意识来源于个体,但也一定混杂有宇宙间奇形怪状的其他经验与信息,并在无意间为着种族的“更加美好”做着贡献,以拓展物种更宽阔的适应范畴;因此也可以断定,种族之间的意识是相通相联、彼此感应尽可取舍,如同我可以感知到你的平安则是卡呃城的平安,也就逆向的证实了你我本是同祖同宗,对你不设防线是正确的选择;只是在目前的智慧中,还无法寻得感知的路径,也无法解释及验证“意识场”是种怎样的状态或存在的方式?而恰恰就是这种感知的行为,也真实的证明了生命的“过去与现在”一直发生着某些关联与胶着;同时,也解答了人类的另一大困惑:人体消失之后,意识去向了哪里?

 

巴楞士说,由此引出了另外一个新的命题,即意识的最终去向;祖先的分析是,当生命尚还健在时,意识可以聚集在人类的大脑神经系统这个“框架”之内;那么,当生命丧失之后,两者分离,意识便去向了“意识场”,这仍是一个深奥、神秘且需要证据证实的命题;所以我们也可以确定,宇宙的空间一定存在有与人类的大脑神经系统一样的结构“框架”,以确保意识的依附;这是探索宇宙一直膨胀的另一个课题;我们再回过头来,细说意识的存在形式对人类的影响;意识由夸克粒子组成,以脑电波的形式传递,所以意识具有波粒二象性,也一样符合双缝干涉试验的定论;即当你清醒时,“意识”被观察着,各类“信息”便呈现类似“粒子”的存在方式,一切人类的视角均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而处于睡眠时,“意识”似乎没有了观察者,所有“信息”则以“波”的方式存在,于是思维进入意识场,此时你的意识便是畅游在古往今来所有人类集体的“意识场”中,随意而又轻松的参与着各种脑电波的融合与贯通,所见“影像”也是离奇曲折又光怪陆离,脑海里闪现出的画面也完全不符合常规的逻辑,当在梦境中出现时,便成为千奇百怪的景;这就是梦境零乱的理论依据;此时,人类所有的灵魂之力、想象之力、经验之力与阅历之力的“意识场”,全以脑电波的方式储存,呈现波体的特征,并为人类提供着固有或虚幻的“景致”,呈现曾经的像或将来的景;这便是“梦境之像”可以返回过去也可以引导未来的原因;恰在梦中,你已维持不了自我的意识,也就意识不到真正的你,控制不了你的点滴行为,而思绪则可以纵横驰骋天马行空;除不知这才是我们真实的存在与盛世的场景;细想何为现实、何为虚幻?依然让人胆战心惊;由此倒也解释了,意识会一直保留在集体的意识场中,并挥洒自如的出现在同类物种的“梦境”里,只是你不能意识到曾经具有意识的“你”,“你”已转化成意识场中储存的信息了;所以,“意识场”的存在,更加证实了另一可怕的“真相”,人类除了眼前观察到的“影像世界”之外,也呈现在一种无观察者的“虚幻空间”之中,二者共同存在才组成了地球人类的“盛世”;至于如何切换或介入,则属于高层次生命或二等文明的本能了。

 

巴楞士说,宇宙就是这般的神奇,并不会依了何种的意念而存在,也不会依了何种的异想而消失,且沿着各类物种本有的特性而进化;我们只是不知各生物群体的意识形态及进化历程,或真实或虚假的边界而已;宇宙存在的这个大千世界,也由于生命层次的限制,造就了属于人类的范畴,只是所见了可见的视角效果,而种种不能可见的印象效果,却一样是生活的现实;所以,地球人类是真实与虚幻的混合体,有“触觉”与“感觉”的综合性,用不同的词汇也一样表达的甚是清楚;真实者如软硬、厚薄、握手与打闹等由触觉表现的情况,虚幻者似仰慕、悲伤、领悟与恐惧等由感觉呈现的状态,二者共同打造才成就了我们的百年人生;所以,这个世界确实还有诸多人类不知道的不知道存在着,并且大范围的“存在”着;而这些“存在”,也一样遵循着固定的规律指导或影响着每个个体的行动与意念,并决定着种族的走向与未来;如果再结合双缝干涉的定论,“意识场”在“观察者”是否存在之时,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便是呈现诸多的状态而无处不在了;因为意识也具有波粒二象性;这种特性倒也判定了,在祖先返回的信息流中,针对月球的表面特征,有的显示绿水青山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这是“信息流”的视角结果;有的则是满目荒凉暗淡无光,冷清孤寂一派死静,这是“祖先洞察”的真实境况;于是也就明白了,月球似粒子一样,可以在观察与否的情况下,显现着极不相同的状态;或者地球在“观察与否”时,对外也是呈现着这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也或者,月球或地球本就是高层次生命中的“感觉存在”而非“触觉存在”,且是他们之中的“不知道”呢;此时,宏观世界与微观形态,又一次相互对应、彼此统一的遵循着同一个规律;这仍是宇宙存在的一种道义。我点点头。此时,由于提及了月球,我还想到段成式在《酉阳杂俎》的记述中,描写的关于寻找路径的故事,细想似乎与这些都不粘边。

 

巴楞士说,小白鼠的实验只是证实了“意识场”的存在,但祖先并没有发现如何“共享”经验的路径,否则就会切换或介入到“盛世”之中;一个偶然机会,却发现了人与物之间可以彼此关联、并互相作用,即通过人的意识,完全可以控制物的形态与特征,这与物质最高级别的存在形态——波体有关,波可以互相作用且彼此交融,从而实现了人类思维控制物体的强度、张力及波动的目的,便是我们能够控制头顶上这层透气膜的原因,且膜的震动一样牵制着我们的意念,让我们恐慌;另外,通过物质的波体,祖先还发明了固守信息的储存器,并存放在手掌之中,包括掌控着诸多的陆路信息,即第五代人类活动的方式与行为,供我们随时掌握地表的情况,及早发现对地下城市的影响;祖先曾说,关于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也许早就存在于每一个有意识的“区域”之中;所谓的经验,不过是在偶然的机会下发觉了其存在着而已,但实质上呢,则是不同层次的生命互相感知着彼此、感应着存在的路径;其实,通过分析几千万年来收回的信息流,祖先也发现了,把一片叶子放大万倍的纹络走向、与一域宇宙缩小万倍的星际走向完全一致,竟然无法分辨其仲伯;宏观与微观在这里也一样轮回着;经近代观察,距离现在二千万年时祖先探索的宇宙中某些丝状结构,与目前小白鼠大脑的脉络走向非常相似;而一千万年时的丝状结构,竟与目前的猴类完全一致,但近代的则完全与陆路人类的脉络一模一样;这又说明了怎样的理数呢?宏观与微观还有什么不可以交织的呢?是否可以这样说,人类便是“太阳体”内的细小生物,且各占一系、化分为区,彼此不通且又沿自己的轨道负责着相应的功能,也不是没有可能;也许当我们升维到高一层次的生命时,或意识场成为自由借鉴、随意共享的能源时,人类文明才能上升到二等级别,我们才能真正的面对“盛世”场景;而西曲耐人不停的探索宇宙、遨游太空、研究菌类,目的就是让我们的种族早日进入二等文明,到哪时,太阳系内任何的危险再也伤害不到我们;这便是我们一直致力于探索宇宙的原因,也是我们必须进行太空之旅的终极目的。

 

巴楞士感慨的说道,我啊,已近百岁,早已放弃了在大厅的指挥权;只是你的万年一现,让大家极度紧张,才把我与之后的二位及末来的首领,同时招集共商对策;多亏你善良温厚,与我们同族;假若你能量超群,又受到死亡威胁奋力反抗,我们无能为力时,西曲耐人的末日就到了,所以我们决不可以借着各种理由心存杂念,哪怕是为着所谓整个民族的生存去灭绝他类也是不可,因为他类并无加害之意;这种谨慎不单单针对现在,还针对未来;若你返回陆路之后,受到异端的蛊惑,有了损毁卡呃城的意图,我们也一样会有感知;任何思维均是电磁波的等量传播,是磁场能量的正负变化,“损毁意图”的波能呈另一种特征,我们会及早发觉并共商良计;虽然我们不怕任何外来异能的攻击,但还是希望你念着今日的亲切对待,不要有霸占之不良意念,望我们的友谊常存。我听明白了,并深深鞠躬,这是一定,敬请放心,智者用心是善良的,共同生存才是宇宙间存在的道义。我们相互一笑。巴楞士说,其实,当你出现在城市上空的水层时,我们就有了两种观点,一是加大氘波的能量,把你杀死在湖水安全的防护层中;疑问是,我们有可能杀不死你,反尔激怒你;恰巧我们并未发现有任何异端的负能,影响到我们的安危,所以最后商定执行了另一方案,暂切把你当成友人,不让你的生命受到威胁,那么便也不会对我们图添敌意;于是,飞船、行人陆续进入室内,不得在外随意出动,就是让你放心的进入城市之内,之后才让人们外出行走,看到你也如看到平常人一般,不动声色不必紧张,以稳定你的情绪;还有啊,人类对自己的危险有种潜在的恐惧,你却表现的自然随意,没有恐惧,便是有着无限的可能了;说明如此策略极其正确;好了,现在已解除了惊慌,彼此也放松了警惕,我也应该去考虑我的事项了。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畅通无阻的原因,本就没有阻止我呢。可我确实没有恐惧之感与担忧之状。

 

巴楞士又说,你出现之时,我正准备着太空之旅的最后测试,近日我将离开,去寻得属于我自己的未来星球;若晚几日,你可能就见不到我了;现在,其他的首领也已去干自己的事情,或检验湖水的压力与污染的程度,或测定光子量与氧量的愦值,或去往陆路察看人类的变化,而我要去规划我的宇宙之行了;于我而言,去往宇宙是我期盼的大事,是我生命的转折;我想,宇宙浩瀚自有适应我生存的空间呢;让我们展开思维暂切想象一下,做为一个生命的活体,穿梭在空阔宽广的太阳系或银河系,感知外太空的璀璨与美丽,似一个菌体自由的穿梭于人体的血脉之中一样,也是一种快乐与幸福呢;我的这一生啊,之前的50岁里,我一心一意为西曲耐人创造着财富,之后的50年间,我就享受着大家为我创造的财富了;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呢,还能遨游太空,随遇且随际的活着或死去,也是生命的一种体验;只活在小小的地球之上,无缘太空是件多么可悲的事情;所以啊,升入陆路之后,我想先到你生存的空间看看,以确定卡呃城是否迁移,然后再去往外太空。我听懂了巴楞士的计划,似一个细菌一般去探知未知的世界,去往外太空寻得适合生命存在的环境呢。此时,我脑中一闪,我若一同前往却是幸运之事,可太空旅行总归是大事且巴楞士不再返回,所以我仅是思想而已。这念头也是自然一闪,知是不可未抱希望。我说,去往陆路当然可以;我们先寻得安静之地生活数日,以感知环境变化后的影响;深水世界区域窄小,迁出是最好选择,只因时日太久,须当深思熟虑;一切都会发生改变,适应也是一大挑战;还有,你们虽有极高的智能,但体力或耐力或数量,均落后或低于群居的陆路之人,可否安静也是一大问题。巴楞士不知就理,皱了下眉头。

 

我说,你想啊,群居的陆路人,为达一己私利,会前赴后继源源不断的与你们争战,高智慧必遭烦扰之苦;更要注意的是,万不可被寻得踪迹或抓获,否则来个五化大绑也难逃脱;真被捆绑结实了,有再先进的技术也是枉然;陆路的人类被杀戮冲昏了一切,凡是认为的异类或与己无关的生命,均被列入捆绑杀戮之中;所以要有心理准备。我继续说,你们有所不知,他们捆人如同捆猪,杀人如同杀猪;猎杀同类也不觉内疚而是倍感炫耀,是大成功或大欣慰;根本不在意猎杀的也是具有可思维、有意识、懂情感的生灵,也根本不在意被杀者的苦苦哀求与悲痛哭泣;所以,总感觉去往外太空要比生存在陆路安稳的多。我还说,另外呢,你们还要面对自然光的伤害,就是太阳紫外线的直射,肌肤是否还能承受也是一大问题。巴楞士说,肌肤只是表象,是体面生存的一部份;到达哪里我们自会适应哪里的环境。我点点头。他们有这个本能。说及表象,我突然问道,我进入卡呃城时穿过的衣服呢?巴楞士说,在我们这里,物质全是能量,或全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此时是衣物,彼时是他物;衣服已被送入分离器参与能量的转移,成为何种能量就看当时哪种物质缺乏。我又点点头,其他应该没有问题了,到陆路仍吃用食物,饮用清水,这个应该很快适应。巴楞士说,关于食物,在到达的前期我们可以食用“如何”树的果实,以满足短期供给,此技艺一直延续;在卡呃城没有种植,是因为食物已得到饱和;看来,祖先不放弃“如何”是对的;所以啊,祖先让我们传承的总归有他的用途与功能,而对于传统的礼教与底蕴呢,留传的就是宝藏,淘汰的就要抛弃;创新是必要的,乱来则是愚蠢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四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