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志行见到桂萌生时,桂萌生兴奋异常,在李志行的夸赞下得意洋洋,还像一个大尾巴狼一样,学着李志行平时思考问题的样子,背着手在屋子里踱来踱去。
李志行没有打击他,让这孩子得意一会!
不料桂萌生走了两圈之后,马上抓住李志行的手,神秘地说“哥,走!我带你看个好东西!”
啥东西?桂萌生不说,只是兴奋了拉着志行走。
在穿过一道道严密的防护,打开了一道厚重的钢铁大门之后,他们来到了汉堂银行的金库,里面码着两排黄澄澄的金锭和金条!
“哥,这都是咱们的!”,桂萌生抱起一捧金条喊道。
“哈!”,李志行也扑了上去,抱起一捧,又放下,在金条上摸来摸去,眼中有些湿润。
李志行这个屌丝,也没见过这么多黄金!他想起了前世。
前世的他,给老婆花了几百块钱买过一个金戒指,只有2克多,当时二人还没结婚,两人都没钱,老婆当时非常喜欢。后来,老婆跟自己在一起,有了家,有了孩子,磕磕绊绊地过着不富裕的日子……,不知道老婆和孩子过得怎么样了?
李志行忽然想到这些,偷偷地抹了一把眼泪。
“哥,你怎么了?这些只是黄金的一部分,我们还有大概这么多!存在了其他银行。哥,我们现在有的是金子!”狗娃以为李志行看到这么多黄金激动地落泪,就又兴奋地说。
李志行急忙笑了笑,马上大声说“马上派人给我打个黄金马桶,我要享受一下!”。
穷人乍富,他要发泄对金钱的愤懑!
“嗨!哥你简直恶俗!”桂萌生扬起头一脸鄙夷,狗娃现在成了一个文化人,“不过嘛,我觉得我们可以打造一套黄金餐具……”
“恶俗!”李志行立刻说道。
兄弟俩在黄金堆里闹成一团……
巨量的黄金,其实才是桂萌生打银行阻击战的真正底气!因为黄金随时可以变现。
他们到底有多少黄金?很多,多到令你怀疑!
究竟是多少?
嘿嘿,以后再告诉你,免得你大呼小叫打断我讲故事。
萌生与志行商量,要不要将全部黄金运回陕西?志行想了想,摇头表示:可以先少运一部分,现在没有哪里是安全的,先分散存放。
“志行哥,我准备下一步设法获得发币权,这样我们也可以印钞票了!还有,我觉得我们似乎也可以在美国开银行,毕竟我们在美国有9000万美元,不用起来就是浪费!……”萌生坐在黄金上,向志行描述他对金融帝国的蓝图,桂萌生现在完全是一个成功的金融家。
“哦,可以,发币权非常重要,你这个想法很好!在美国怎么开银行我们还不了解,你可以先打听……”李志行手拿一块金条,一边摩挲,一边目光深远地说道。
……
在庆贺了桂萌生的胜利之后,李志行必须忙自己的事情了,兄弟俩各有责任。
他要见法兰克。
法兰克正在东南亚执行任务,不过在志行一个电报后,法兰克将军立刻将任务草草交差,开着他的军舰急速北上。因为他知道,李志行找他肯定有大买卖谈。金钱就是命令!
在法兰克回来前,李志行便和好朋友迈克厮混。
迈克还是那么快乐,还是没什么钱,不过迈克依旧是李志行最好的外国朋友。
“嗨,迈克!”李志行一手拿着酒杯,打断了正在欣赏舞娘大腿的迈克。
迈克顺手拿起杯子与志行一碰,一口喝了下去,然后继续欣赏那性感的舞娘。
“嗨,迈克!我说,咱俩一起成立一个公司怎么样?”志行说道。
“嗯?什么公司?做哪方面的生意?”迈克这才回过神来。
“能做什么做什么,在美国成立,用你的名字和身份。”李志行说道。
“詹姆斯,你怎么想到在美国成立公司?”迈克奇怪地问道。
“我以后可能需要在美国买很多东西,与其通过其他代理公司购买,不如我们自己来,可以省掉很多中间费用。”
“那好吧。”迈克随意地说道。
之后不久,两人在美国纽约成立了一家“M·L公司”,注册资本十万美元,迈克出了1万,占股10%。但迈克不参加管理。
公司的事情先由周向豪带了6个汉堂的人去办,到美国后先招募员工,置办办公设施……等等,等那边一切安排顺了后,周向豪再撤回来,他现在汉堂内的工作也很多。
M·L公司?有些看官在笑。
笑啥?满脑子不健康的东西!好好看书!
还笑?好吧,以后叫M&L公司。
李志行对M&L公司期望甚大,给公司的员工下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搜集美国的经济情报,并让萌生多关注。
周向豪带去的6人,其中有3个是李志行指定的,另外3个是桂萌生指定的,全是汉堂自己培养的精英。
这几人也的确不凡,公司成立不到一个月,就发回了一条重要信息:美国粮价大跌!
具体就是,美国主要谷物的价格狂降,每蒲式耳(27.216KG)小麦从一年前的2.15美元下跌到1.44美元,合每市斤0.02376银元(52.91美元/吨,合47.66规元/吨);玉米从每25.401kg的1.35美元下降到0.68美元,合每市斤0.01202银元;棉花从每0.45362451kg 0.36美元降到0.14美元,合每公斤0.278041银元。
这个消息非常重要!此时中国华北大面积受灾,陕西的小麦价格现在是350元/吨。说白了,大家在等粮食救命!
李志行一声令下,买!先买10万吨回来!小麦和玉米一起买!粮仓不够?再建!
于是,M&L公司一设立就忙碌了起来。
为了买粮,志行一度甚至动了买远洋货轮的念头,但现在实在繁忙,先解了华北地区的燃眉之急再说。
那么美国粮价为什么会忽然腰折?后世一般的说法是,因为一战结束,美国粮食出口减少引起的。
但真正的原因并不是这个,这是人为的!
谁干的?美国的银行家们!
他们突然收紧了对农业的贷款,导致之前惯于贷款的美国农场主纷纷出卖土地,地价急速下降,粮价也随之下降。他们的目的,是想兼并土地。
后来的资料显示,之后美国谷物价格持续下降,一直到1923年达到谷底。想来是因为那时候资本家们的兼并已经完成了。
中国农业技术脆弱,加上鸦片荼毒,李志行利用饥荒兼并了大量土地。美国农业技术先进,设施完备,发生不了饥荒,于是资本家就选择了人为操纵。
可见,资本家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对!但李志行除外,因为他是有着远大理想的资本家。
李志行没有买远洋货轮,但他定制了50艘小火轮,给黄河上用的。
他要在黄河上为汉堂开创两条新航线,一个是黄河下游从潼关到山东黄河入海口之间的航线,以后要大规模运粮和其他货物。另一个是榆林往包头,及再往上游。黄河是广袤的大西北通往内地的一条大动脉,这条航线很有价值。
M&L公司是李志行主动建议成立的。不过一天后,他收到了另一个建议,是有人想劝他合伙开公司。
这人就是埃里希。听闻李志行到了上海,埃里希来了。
埃里希现在和志行关系很不一般,所以一见面就开门见山。
他建议汉堂银行和德国美最时洋行合资,在上海成立一家合资银行,注册资本500万大洋,美最时出300万,汉堂出200万。
埃里希为什么要提这个建议呢?
简单讲,是因为德国在华金融业务现在举步维艰,也就是德华银行现在快经营不下去了。埃里希想利用汉堂银行的中国身份,继续发展德国的对华金融业务。
呵呵,李志行想利用迈克的美国人身份,而埃里希却想利用李志行的中国人身份?这个世界真有趣!
那么,让我们先来说说这个德华银行。
1890年1月,德华银行上海总行开业,此银行是德意志银行、德国国家贴现公司、瓦沙公司、华泰洋行和斯坦因洋行5家合资创办的。成立后,在中国很多地方,以及日本都设立了分行。
德国在战败以前,强大的不得了!所以德华银行也很风光,与其他国家一起组团给中国政府放款,一起管理中国的关税、盐税等,同时也发行货币。
直到1917年8月,中国对德宣战,上海的德华银行被接管清理。战争结束后,又恢复营业,但已大不如前,慢慢变得举步维艰。到了现在,毫不客气的讲,德国在华的金融活动正在走向寿终正寝。
所以,在汉堂与日本正金、法国汇理银行大战之后,埃里希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能不能另起炉灶,与汉堂合作办一家合资银行呢?这样就可以将德国在华的金融活动继续延续下去。
李志行听了埃里希的想法后,十分犹豫。
因为就算合资,这个银行其实也是德国金融入侵的工具,自己为什么要做这种卖国的事情?
但他又有些想法,那就是:如果做了,这个银行未来必将成为与德国之间的一道桥梁。德国十分发达,有很多自己想要的东西。
那么,这件事情究竟要不要做呢?李志行一时无法决断。
所以,李志行就说“埃克,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请允许我和道格拉斯考虑几天。”
埃里希表示当然可以。
经过与萌生的商议,最后李志行还是决定与德国人合作。但提出了3点条件:
第一,合资银行将是一家纯商业银行,不谋求在中国发行货币的权利。
第二,合资银行可以在德国国内受理外汇存款和汇兑,也可以在德国或在华投资实业,但不能在德国国内办理马克存款业务。
第三,李志行希望此银行能够有德国克虏伯公司及巴斯夫公司参与,如果这两个公司参与,汉堂可以接受适当增加资本。
当将这几个条件讲给埃里希时,埃里希心里由衷感叹:李志行的脑袋实在太好用了!这几条既防范了合资银行对中国主权的侵略,又防范了德国权贵们利用马克贬值,在银行套汇损害银行利益,还为李志行与克虏伯和巴斯夫的交往建立了桥梁。
于是,他回复说自己需要和美最时洋行的高层商议。志行表示可以,不过自己不能滞留上海很久,届时与桂萌生商谈即可。
后来,在埃里希的撮合下,德国军火巨头克虏伯公司,和化学巨头巴斯夫公司也参与了进来,成立了一家纯商业银行,总股本550万大洋,美最时200万,汉堂150万,克虏伯和巴斯夫各100万。
4方各派一名董事参与管理,董事长由美最时公司董事担任,但职员几乎全是华人,其中汉堂的人就占了30%。
另外,由于德国人刻意淡化银行的德国背景,银行起名叫“五大洲银行”。
……
李志行离开上海之前,机缘巧合之下,他又让桂萌生去做了一笔小投资。
这件事是这样的。
一天,周学诚前来拜访。就是那位受李志行资助,回家葬父的年轻人周学诚。
周学诚得到志行来上海的消息,便来拜访,带了十分贵重的礼物,一见面仍然拜礼,口称“恩公!”。
志行急忙将其扶起。只见周学诚此番容光焕发,神态充满自信,就问周的近况。
原来周学诚现在已经不在徽商银行当职员了,他与朋友合伙,成立了一个公司,现在已经是个老板了!
他的公司叫“鑫泰公司”,从事证券交易。该公司同时也是今年刚成立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股东之一。当然,只是个小股东,“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董事长是虞洽卿。但周的公司生意做得也很好。
志行和萌生一听周学诚情况很好,自然高兴,聊了不少话,又问周家老太太近况。
周学诚说已经接来了上海,此次他母亲本想也来亲自拜谢恩公,但因前几天偶受了些风寒,被周学诚劝住,没有来。
自己不过是滴水之恩,这母子俩却总不遗忘!李志行和桂萌生感喟于周母的为人,于是便特意买了礼物,随周学诚一起回家去拜访老人家。
众人坐了车子,到了英租界一个小洋房前下车。周学诚一招呼,就有佣人开门。
李志行看着这带花园的西式建筑,心想这两年周学诚生意做得的确好,连洋房都住上了。
进到客厅,周母很快出来相见,一见面对着志行就行了个大礼。
这可如何使得?志行急忙扶住,对周母行了一个见长辈的礼。
志行和萌生以周母身体不适,请她就回屋休息。但周母却坐下和志行兄弟俩说了一会话,最后说志行兄弟俩都是干大事的人,请他们多教导周学诚。
周家家教很好,周母在座时,周学诚很少说话。
等周母走后,周学诚这才兴高采烈地与志行和萌生畅谈起来。最后,邀请两人到外面去吃饭。
本来可以在家吃,但周学诚却说外面的更好,执意要请二人去外面。二人便也答应,与周一起去用餐。
虽是中餐,饭店也是豪华,菜品味道也很好。
吃饭间,不停有人与周学诚打招呼,叫着“周经理”,周也与那些人简短寒暄。
这是因为李志行和桂萌生在座,周怕对二人失礼。但看得出,周在这里朋友很多。
周学诚劝李志行投资证券,说现在行情非常好,最保守的估计,一年也能翻一翻。
李志行便问了很多证券交易所的事情,最后决定投资10万大洋。
周学诚兴奋地说“我以前没有机会能报答先生,现在有这么绝佳的发财机会,我一定要替先生赚很多钱!”
志行笑了笑,让他看着操作就好。
饭后,周学诚又邀请志行和萌生去舞厅。这次兄弟俩以太忙为由,拒绝了。
在回家的路上,桂萌生说“我看周学诚似乎有点骄奢了。”
志行看看萌生,说道“人处在顺境的时候,最容易放松,也最容易犯错,而有些错误的后果,很有可能是万劫不复的。你明白么?”
桂萌生闻言沉思了一会,说“哥,我明白。”
随后两人又谈起证券。志行详细给萌生讲了证券交易的获利方式和风险,最后说,证券市场犹如赌博,最考验人性!并告诫道,汉堂的所有银行,应密切关注证券市场变化,对贷款投资证券的业务要尤其谨慎,一有危险的苗头,就立刻收回贷款。
桂萌生不理解的问道“哥,既然风险这么大,你为啥还要给周学诚钱去投资?”
李志行笑了笑,没有回答,却建议桂萌生也去炒证券,但资金以200万元为限,什么时候收手桂萌生自己决定,但如果赚到了600万,必须收手!
桂萌生想了一会,也笑了。他决定去试一试。
周学诚的出现,提醒了李志行一件事。他又给了M&L公司的汉堂职员一条指令:在美国买股票!
可这几个人没搞过股票,问都是买啥?李志行让看着买,但要买大公司的!因为他也怕这几个人上当。
买多少?
唔,少买点,每个月买10万美金的。
……
法兰奇终于回来了。马上谈!
志行这次买到了20门施耐德M1919和25门博福斯75毫米炮,后者是瑞典博福斯公司的最新产品,是法兰奇的手下特意推荐的。
博福斯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军火公司,创始人是诺贝尔。对!就是创建诺贝尔奖的那个诺贝尔。
博福斯75毫米炮其实正是李志行想要的。
这种炮性能和之前的“意大利炮”性能差不多,射程甚至还比前者还远大约300米,该炮可分解成八大部分,可由骡马驮运。或者正常状态下,由四匹马组成的马队拖拉,其余附件和弹药由六匹骡子驮载。
一句话,这也是最好的大炮。
那李志行为啥不多买点?
不是他不想买,这已经是法兰奇能搞到的最大极限了!大炮一般要提前下订单,工厂还要排产的。
所以,两种大炮志行各又预定了50门,另外又买了1万发炮弹,这种炮弹的好处是两种炮通用。
还有汽车,卡车!志行先要了50辆。
这个对美国人来讲非常简单。
于是,法兰奇说他可以持续向志行提供廉价燃料,可以一直运到潼关,李志行立刻又增加了50辆。
这个军火贩子的燃料是不花钱的,直接从军舰的燃料里搞出来。
李志行还买了80部大功率电台和相关零件。
军队自然用不了这么多,很大部分是为做生意准备的。还有轻、重机枪,冲锋枪、手雷、钢盔、望远镜……。
李志行一口气买了总共430多万大洋的军火,法兰奇和他手下激动地简直要站起来向他致敬!这是法兰奇从事军火走私以来,做过的最大一笔交易!他和手下那些军官们一一与李志行拥抱,然后毅然投入了走私的“战场”。
李志行将金额告诉了桂萌生,萌生起初还是淡然一笑,但在听到另一件事情后,却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来,志行给他算了算自己队伍的开支。部队17000人,每月薪水大约20万,伙食费大约15万,训练费大约15万,一个月共要花50万!一年就是600万!
这也太能花钱了!这费用够一般地方部队养3个师的!
“光吃饭一个月就得15万?”桂萌生惊叫到。
“是呀,不光17000人,还有近20000千匹马呢!一匹马简直能吃5个人的伙食,以后这个费用只怕还要增加。因为,以后汽车还要烧油……”
“天哪!”可怜的萌生一声惨叫。
别看这家伙现在手里掌控着天量的资金,但骨子里其实还是很抠。
“嗨!干嘛?我还没说完呢!”李志行急忙说。
“啥?还有?!”
“不是,我是说准备让延长油矿尽快扩大生产。这样,以后汽车就不用花钱,而且我们还能赚大笔的钱……”
“嗯?能赚多少钱?”桂萌生立刻竖起了耳朵。
“……”
经过李志行的一番眉飞色舞的讲演,桂萌生忽然发现刚才那些钱其实也不多,于是又给志行宽起心来“哥,你不要怕!有我在,别说你现在的1个旅,就算10个旅咱也养得起!”
李志行当然知道他养得起,汉堂有多少钱他自然知道,但是他的目标并不是养10个旅的兵,他是不想让萌生躺在黄金堆里数金条!他的理想很宏伟,目前这些财富还远远不够!所以,他不停地鞭策狗娃。
可怜的狗娃!如果他读过《资本论》,此刻一定会抱怨志行在压榨他的剩余价值!
……
李志行离开上海前,去看了药厂和机械厂。
药厂已经开始部分生产,产品质量很好。有项松茂的运作,销售自然不成问题,项松茂汇报说等工厂全开起来后,估计年利润最少超过60万。
李志行笑着点点头,还不错,西药是一个持续扩大的市场,说不定两年后就会超过100万。
再说刘利生,得到李志行给他的图纸后,为了制造掷弹筒,他又买了一些设备,经过努力,终于造出来了5具。但试过后,却都不理想。
其中3具达不到预定射程,另两具直接炸了膛,还伤了一名工人,连刘利生也差点被炸伤了!
刘利生并没有在意那次爆炸,不停地向李志行讲着自己的分析和改进的设想。
可李志行眉头紧锁,命令他不要再搞这个了!掷弹筒固然重要,可刘利生更重要!
李志行要走了图纸,并将已经做好的3具掷弹筒也带走了。他打算找搞武器的专业人才再试。
可刘利生似乎不甘心,希望将掷弹筒再留下一具,他还想研究研究。李志行连忙岔开话题,问自行车的事情怎么样?
刘利生汇报说,自行车按李志行的想法已经做了改动,并且已经上市销售,市场推进比较慢,按目前的状况,预计每年大概能赚十几万。
同时,已在多地开战了租赁业务,这个业务发展很快,每月的净利润已经达到了4000多元。
这样下来,自行车生意每年也能赚20几万。
志行听完点点头,让他按既定思路继续发展。
不过刘利生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他想仿制机床。他通过北京的小周,就是之前为缝纫机申请专利时结识的那个,又认识了上海海关管理外国人专利备案的辛如浩,并成功与辛如浩成为好朋友。从辛如浩那里,他搞出来了一份小机床的专利申请文书,研究着想造一个小机床。
他想听听李志行的意见。
李志行想了想,先对刘利生说了很多表扬的话,然后劝他不要先忙着搞小机床,最好先制定一个计划,目标是能尽快吸纳西方的机械制造技术,具体可以落实到一件技术复杂的产品上,例如汽车。
这样工作就有序地多,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搞小机床。
刘利生之前并没有这么宏伟的目标,理解了志行的想法后,就跟志行讨论了半天,最后决定先将小机床放下,带着几个技术骨干去国外考察。
李志行满意地点点头,又提醒他可以带上小周和辛浩然,考察的费用汉堂全包。考察结束后,一起制定一个计划。
刘利生表示他马上着手这件事情。
刘利生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了。但对于李志行,他一直充满崇敬,李志行的话,他从来都听。
李志行带走了那3具没爆炸的掷弹筒,最后交给了榆林兵工厂。
榆林兵工厂的子弹机已经能正常生产了,只是炮弹还没造不出来,但已请了克虏伯的专家来帮着调试。萧骥在干得也不错!
但李志行仍嫌兵工厂进展不够快,指示萧骥,尽快带着重金去汉阳兵工厂和福建马尾造船厂去挖人。
中国的军火专家,基本都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