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楞士欢快的说了一声,出发了。于是,立体的影像向着大厅中间快速靠拢,空荡大厅的中央位置及环型的墙壁上,便有山川湖泊的立体画面呈现出来,似真实的场景在我们的周围不断转动:一会儿是高楼大厦,一会儿是青草山坡,一会儿是的湖光山色,一会儿是山野猎场,一会儿是峡谷沟壑,还有白色的半球型建筑群;这就是卡呃城的缩影呢。风景一闪一烁,我们已置身于锦绣河山与草木葱茏之中了。蓝色的列车与风景的光影缓缓移动,而我们就站在墙边没有动作,倒似乎是穿梭在广阔的群山与林立的大厦之内。只见一位男子,轻点一处山川的画面,一节荧光车框自墙壁一闪,那位男子与列车的影像立即缩小,向着真实的地方飞驰而去,随即进入了秀丽的风景之中。男子走出箱体时还挥手致意呢。这让我大惑不解,也非常诧异。画面仍缓缓的闪行。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位女子,对着一处湖泊石岸的光影轻轻一点,又有一节车框闪着蓝光驰离后停止在湖泊岸边,缩小身影的她也微笑着迈入了画面显示的位置。而我仍然站在墙边,突然一道白色的光,似箭一般朝我射来,却被巴楞士顺势接住收入手中,而那位面孔冷峻的男子一闪消失了。我一阵颤抖。巴楞士微笑着对我说,列车由数条光波组成,离散而去的是其中之一,同属一种能量裂变的效果,可载着旅客去往不同的地方。又一道淡红的光朝我射来,又被巴楞士收入手中,那位红衣女子也一闪消失了。巴楞士仍微笑着说,你也可以轻点中意的画面。但眼神甚是警觉的观察着周围。于是,在一处田园秋收的光景移动到我眼前时,我轻轻一点,画面立即停止,仿佛清风一吹,感到身子微微一晃,我一步迈入了正在收割的秋田里。大厅内的光影瞬间成为真实的画面,眼前便是一派收获的景致呢。我非常惊讶,农村的生活方式我太熟悉了。他们割收的庄稼是秋稻。有五位男子在前面割,五位女子在后面忙着装车。不远处还有几辆收割机,前部是一个快速转动的小型方盒,后部载着一个四四方方的大箱体,一样在田地里收割着庄稼,而车上并没有人。我当然明白这是人与机器在同时收割作业呢。
这时,我发现在收割的人群中,就有那位冷峻男子与红衣女子,他们目光尖锐犀利,快速向我奔来,右手伸出似是与我握手,而左手瞬间闪出一把寒光钢刀。我感到危险浑身一颤,立即觉察到头顶上面的水层荡漾起来,似有大浪突然上下翻滚。他们刚要与我握手。巴楞士一闪出现在我们中间,双手一伸与他们同时握住,若无其事把他们推开。我没有注意巴楞士与我一同走入了画面之中。而那边忙着收割的几位男女,也感到上部水压的异常,仰望了片刻,才放下手头的活计,擦试着额头上的汗水,过来向巴楞士问好,面带微笑亲近交谈,还不时的抬头望向水层。他们交流的话语我自然不懂,倒也与我握手问好,仍是满面春风相当客气。我轻轻弯身,非常礼貌地示以微笑。巴楞士边交流边困惑的抬头观察水波的动态,并用冰冷的眼神看着之前的那对男女。他们站在远处,左手的钢刀不见了。我感觉危险就在眼前,便暗自提高警惕。看这些劳作的青年男女,也是一样的体健强壮貌美如花神采飞扬。他们还拿着刚收割的庄稼让巴楞士查看,类似粳米。这种农作物喜旱喜阴,生长期短,产量彼高,在陆路普遍存在也是我们的主要食物。巴楞士拿着粳米与他们喜笑颜开的聊,看着那对男女走开,还不时的抬头暗自观察水波的变化。之后,收割的人挥手离开。巴楞士看着他们对我说,其实啊,参与这些体力活计的男女,才是真正的年轻人,年龄在21至25岁间;一半时间学习,一半时间来到田野,以体验劳作的艰辛与粮食得来的不易;其实啊,种植、收获等田间作业本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不能忘记这种作业才是祖先最终的意图;劳作是创造一切美好的根源,如若返回陆路或到达其他星球,初期一样也得春耕秋种才行;所以要求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都得进行体力活计的作业,这事没得选择,大家彼为认同;因对每个人都是公平,故不会产生不满或怨恨。
巴楞士说,这个地方需要真正的年轻人,因为此时的他们自然体力最棒,最适合田间劳作,所以一切的活计,也都在这个年龄段进行;待26岁之后才移入屋内进行其他作业;也就是说,之前你在大厦内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超过26岁,不超过36岁;待心智再成熟些便参与更尖端的科研;其实啊,我们可以不用田间作业,因为本不用食物维持生命,但祖先认为这是对生命历程的一种纪念或敬仰,才来体验古老的作业与远古的农活;而食用粮食呢,也是保证人类的消化功能及感官得以长久的延续而不是退化,给脑部等器官最基本的能量供应,使人们不发生外形的变异,要知道人类的外形是宇宙赋予给生命最佳的展示方式,是我们不想放弃的体面或尊严,包括人类的本性;所以,为了保持原有的热情与兴致,我们还开辟了骑马、陶意、采掘、狩猎、围攻等活动场所;狩猎围攻只是一种锻炼的方式,并不是猎杀让动物死亡;这里也有动物生活的区域,在远处的山谷里;当然,这逐多的体验,即保存了人类的特性,也让后代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过这种活动及物种,并允许也要允许着其它的物种存在,不得因为自己的强大而置其它物种于灭亡之境地;所以,智者之心必须善良,生命的意义才能人人体验、并体验得到,也就更加珍惜这个让我们诞生与生存的地球呢。巴楞士边说边警觉的观察周围,又叹息说,哎,这些项目只能在年轻的时期进行,若体力稍大,便不再来做,虽然我们可以延长寿命、增加体能,总归区域窄小,容不下许多人进行同一种作业,或永远的活在安稳的卡呃城;所以,每个生命一定要掌握某种技能,以适宜未来在不同的环境中存活;所有这一切,均是我们对活着生有的留恋与不舍;种族的延续实属不易,一定要懂得尊重与爱护以及针对其他的种类生命呢。
我正想着如何再回到大厅之内,准备去往下站的风景欣赏,我还想去看那些白且晶亮的半球型建筑群呢,这时,就有一节蓝萤萤的列车框架闪着光从远方飞来,到我们的眼前立即停止,就悬在距离地面稍高的地方。我以为巴楞士明白了我意图呢。他对着列车框架轻轻的一拉,车门打开。巴楞士微笑着说,这是你脑电波发出的信息,牵引着列车来到这里,你体内的夸克粒子已融入列车的光波之内;卡呃城的列车均由脑电波控制,列车接受到某人脑波段的感应,便会向着发射电波的地方驰来,所以就朝我们而来了。我点点头。我们一前一后,只需轻轻迈步一跨,身体微微一颤,便又回到大厅之内。巴楞士说,你刚才的思维定是回到大厅,其实,你完全可以发出信息去往你想去的地方,就可直接到达目的地,不必在大厅内中转。我明白了。大厅内仍川流不息的有年轻人来来回回。我与巴楞士又站在了四面闪烁着风光的墙壁之前,大厅的中心仍是虚幻的风景影像。巴楞士与我交流时面容和蔼,转头却非常警觉的观察着周围的动向,防止有人靠近我。当大厅中出现了几个塔式建筑的光影,旁边还有白色的半球型建筑体时,待画面转到在我的面前,我轻轻一点,只需抬脚迈步,又如愿的踏在这处林立的亮晶晶的塔楼之间了。只是这一次的晃动,离得塔楼远了许多,不如之前可以一步迈入收割的田地之中呢。巴楞士仍随我一同前来。他说,因为你所点的时间及方位,与转动的光影有一定的差距,离得画面远了,才与目的地有了些距离。我明白了原因,接着问道,我们回去时,是否也得要走这一段路呢?他笑了,当然不是,列车只会停止在最初发出脑电波的位置,不用担心是否还要走一段路程。
这里是城市的边缘,十几米开外便是荡漾的水波,气膜呈弧形的状态。旁边有个塔楼穿入湖水之中,上面标有巨大的符号D2O,我不懂是什么;附近也有多个大的球型建筑淹没在水层之内。巴楞士说道,西曲耐的祖辈就是通过温度差异掌握了分离“氘”的技术,这里便是“氘”的生产基地,自湖水中分离出“氘”以供应城市的需要;这是整个卡呃城的命脉,看守甚是严格,不能走得太近;因为“氘”也是一种超级核变的促进剂或冷凝剂,如若骤变会发生巨大的爆炸。巴楞士深情的说,几千万年以来我们能一直生活在深水之下,靠着就是这台设施产生的能量,供给飞船、汽车及荧光列车来回穿梭,包括银光的照明。他边说边指着不远处那层随波荡漾的透明膜说,巨大的爆炸,冲击着气膜骤变,若产生裂纹,湖水会湮没整座城市,就直接影响到西曲耐人的生命了;曾有居住在水下的群落就因爆炸而灭亡,所以,定要特别的保护。我与巴楞士走到气膜的边缘,外面便是荡漾的水波。他说,其实,这层薄薄的“氘”膜,虽然能置换水中的氧,氧散落后也源源不断的供我们呼吸,并促进植物的生长,这是好的方面;但是,也有个度的问题,就是保证好供与需的平衡,不至于造成富氧的游离;富氧对肺泡膜、肺毛细血管易造成毒性损伤,症状是胸口烧灼状疼痛、干咳,最终会抑制或停止呼吸;富氧对人类的伤害,会在之后的几十年才能显现出来;这种状态也会使透气膜的膨胀力增大,阻止进一步置换的量;祖先也是用了近千年的时间,才掌握了平衡点,并控制良好;所以教训深刻,不容丝毫差异呢。又说,也是这台设施分离的“氘”,又补充到气膜中,保证了气膜有足够的能量与强度支撑住湖水的静压力;透气膜自身就是一种调节器;这调节的平衡点,是保持卡呃城存在的根本,所以人员的增加与减少均影响着压力的平衡。
巴楞士指着符号D2O介绍说,水是由两个氢原子与16个氧原子组成,“氘”是氢的同位素,比一般氢原子多了一个中子,与氧结合后的密度比普通水高,也称重水,其沸点101.4°,熔点3.82°,密度1.105g/cm3,常态下属无色无味的液体;现在已证实,在自然界中,氢有三个同位素,分别是氕、氘、氚,彼此各多一个中子:即氕只有一个质子,与氧化合成水;氘有一个质子、一个中子,与氧化合成重水;氚有一个质子,两个中子,与氧化合成超重水;在自然界中,水参与了地球生命的诞生与进化,是不可缺乏的物质;而天然的水中存在有重水,含量约0.02%;这座塔楼就产生重水;因“氘”也是种热核燃料,可制造威力巨大的核武器,也是外太空探索器的动力来源;祖先还发现另一用途是,含量均衡的重水,能刺激生物的生长,使生物在寒冷之中正常存在,从而提高了抗寒性,这些庄稼也因有了氘的促进而健康成熟;但仍有一个量的控制,超量重水浸泡后的种子就不再发芽,便不是生长而是衰变了;另外,氘中子内的夸克粒子产生的波,可以与含氘生命体的脑电波相连,能形成闭路循环;所以,人类的意识完全可以参与氘能的呈现状态,决定着膜的走向与承受力;所有这一切,都是祖先长期研究的结果;对了,氘也是一种示踪物质,因其介入后的物理或化学反应的速度比水缓慢,可对物质的定位与定向进行跟踪,因此成为发向太空探寻生命与环境之信息波的重要能量,也可跟踪人类或飞船在外太空的运行轨迹;目前我们正致力于拓展氘的各种特殊性,更好的为西曲耐人服务呢;而在陆路高原的冰雪中,南部极端的冰山里,均含有重水,但微乎其微;另外,在第五代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因没有重水的参与,所以若不幸饮用,其生命体征会减弱甚至消失。
巴楞士说,所以“氘”的存在,是我们第二代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生存的保证;目前陆路上的人们,正紧着拚杀与争占地盘,还没有能力与精力研究此物质的特殊性,而我们已研究了几千万年,且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至于仍在湖底生活,仅是一种习惯,并不意味着活动范围小或思维宽度窄,其生活的气息与意识的层次就低或差;我们仍在不断的寻求着自由的机会,不单探索陆路上的生命,还探索银河系、本星系、可观星系、宇宙及他宇宙中不同层次的生命。巴楞士茫然的看我一眼,知我并不懂得星系之意。他便在宽阔的区域,顺手一拉,就是双手在空中一展一拉一抬,就形成了一间方方正正的小室。我们前后走入。小室内悬浮着一片盘旋的星际图示,光芒点点奕奕、繁星璀璨生辉,处处散落着清晰的星带或星斑,并组成了一个绚丽的光区;我们便在一片色彩炫目、晶莹剔透的光海之中了。我甚是惊讶,这便是星际书籍?巴楞士说,这是目前为止最真实的星际显示图,大小不一的光斑,是不同的星系及所处的位置。他把星际图轻轻一拉,图示随之扩展,璀璨的星体随即闪耀、幻化、变大。又慢慢扩展,一个亮斑显示出扁球状旋转的立体结构,渐渐看清是由二条明显互相缠绕的旋涡状的巨型长臂构成,长臂也由无数颗色彩斑斓、晶莹闪耀的星体或星系组成。在巴楞士的扩展中,两条长臂盘旋着渐次闪烁、逐渐扩大,无与伦比虚幻眩晕。他说,这就是银河系的缩影,依了祖先返回的信息绘制成形,共由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与星际物质构成。他指着一条长臂上、无数闪亮点中的一个亮点说,这就是太阳,它在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中,距离银河系这边3万光年,那边7万光年。图示又渐次扩展,亮点慢慢的幻成闪耀的光斑。我看清了,是一颗明亮的星体发着耀眼的光,周围悬浮有几颗大小不一的星球。巴楞士说,这便是太阳系,周围有八大行星呢,直径约140万千米;太阳最亮,质量也最大占99.86%。我瞪着双眼诧异的看着。
巴楞士轻展手掌,做拉开状,两个长臂迅速扩大,但观察的视角仍显遥远。待看到明亮的太阳时,我们便置身于一片光芒之中了。又渐渐开阔,八大行星已有圆枣般大小在太阳周围转动。图面逐渐扩展,星体也渐渐变大,之后一个绿色的苹果般大小的星球陆续显现,其他星体则如西瓜般大小不一,并悬浮在我们的周围。巴楞士轻指这绿色的星球说,看么,这就是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在八大行星间甚是缈小;曾是红色,因存在植被才变得绿意盎然;这颗暗红色的是火星,被烈火炽烧后成为此色。巴楞士又轻展手掌,八大行星尽数扩大,那颗绿色的地球便悬浮在我的眼前,还特别清楚的看到了转动的月球。巴楞士说,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已经明确,但银河系在宇宙间的位置却是未知;而我们就生活在这颗小得也只有在太阳系内才得以看见的地球之上,如有外强入侵,地球极其危险,人类命悬一线;所以,我们必须似菌类寻找着其他菌体一样,去探索河外星系的生命之能呢。此时,他双手紧缩,璀璨虚幻的界面立即变小,而地球已小得无法在银河系显示起来。巴楞士无奈的笑道,地球已不复再现,人类也无处寻觅;兴许太过缈小,才未被宇宙间的其他生命发现,却也无法发现其他层次的生命种类呢。巴楞士叹口气说,弱小的人类,便是在无法显示的印记里,寻找着自己存在的道义与永恒的价值。巴楞士一缩手掌,图示又恢复了仅有银河系的飘浮状况。巴楞士指着一个旋臂说,此时太阳系已无从显示,而两个旋臂外边缘的距离,即银河系的直径就有10万光年;在其中一条旋臂之内,就有千亿颗恒星及星系物质组成;而对于地球来说,银河系已巨大到超出了人类的思维与想像,那么银河系之外呢,那么河外星系之外呢,更是大到超越了人们的意识与范畴。
巴楞士边缩小着星际的立体图边说,到目前为止,从返回的信息判定,我们的祖先已探知了在银河系之外有100亿个河外星系,未知的更是不计其数,因为宇宙已大到无法想象的境况,所以地球则小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却也不知在宇宙的哪个角落;而地球上的人类,比作菌体也算合理,也属于微小的生命层次,状态如何呢?却为着虚妄的地盘、荒诞的权力与无稽的荣耀而互相杀戮彼此灭绝。巴楞士摇摇头,又认真的说,更不可捉摸的是,宇宙如此巨大,而星系或星体内的受力结构却与分子间的受力状态完全相同;依目前已掌握的情况分析,虽然星系的构成千差万别,但各星系全由物质组成,且之内或之间均存在有四种的基本力,即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及弱作用力,四种力均是波能的存在方式;小到分子的结构是如此,大到地球上的物质也是如此,而整个太阳系内星体的存在更是如此,银河系及河外星系之间的互相作用照样如此;在各类星系与星体之间,基本力是彼此唯一的联系方式;自原子到宇宙,引力已相当普及,于是称为万有引力;而电磁力作用于带电荷的粒子之间,原子间的电磁力让固体具有硬度,星系间的电磁力可使太阳系或银河系成为固定的体系,使星系凝聚成类似于固体的硬度,且各星系也与地球一样,分别发射一定量的磁场,并因此与其他的星系区分开来;强核力存在于原子的核内,把原子内的中子与质子结合在一起,保证了物质成为一体而不散离,此力也同样适应于各星体与星系的结合而不离散;弱作用力是原子核的一种裂变力,称为放射性衰变,是原子的一种本能,可依据衰变后的放射物查寻物质的踪迹,同样适应于星球;那么,为什么这四种基本力在星体之间与原子之间都一样存在着,宏观与微观的界限在哪里?这值得深思。
巴楞士沉默了片刻又说,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思维,人类眼中的宏观,是否是宇宙所视的微观?人类与菌类及宇宙与人类,这种视角的界限倒底在哪里?也许这仅是个需要时间来证实的命题;这从另一个角度又证明了这样一个客观的实事,微观世界的尽头就是宏观世界,反之亦然;由此也可以想像,每个原子核内同样存有一个“宇宙空间”,同样存在着“星辰大海”与“黑洞星系”,同样生存着一种“生命系统”;只是地球人类并不知晓而已;假若每个层次都存在生命种类的话,那么地球人类仅是这诸多层次内的其中之一,是“大生命链”中的一环;那么,宇宙到底拥有多少种层次,又拥有多少个链环呢?这非常可怕。我们都沉默了,木然的望着潺潺流动的水膜,已不知身在何处的空间、站在何种的层次,反而有些麻木与惊悚之感。然后,巴楞士打破沉寂,说道,再说明一下物质的衰变现象吧,这一样是一种神奇的存在,与生命个体的存亡有着密切的关系;物体中的原子核蕴含一定的能量,若稳定状态下,再强硬添加能量时,原子核容纳不了太多的量,一个中子会变成一个质子释放出一个电子,便发生了衰变,于是物质开始衰弱变化而逐步消失;衰变由极小的夸克粒子完成,而夸克是形成意识的唯一粒子,灵性是他的另一种描述方式,行为举止与情绪演化是他的呈现状态;所以,当物质拥有一定的量值时,不易再增加更多的能,否则会引起整体的衰变;这是对微观世界研究时破译的奥秘,却一样适应于宏观世界;如黑洞星系,当吸吮了足够的量而成为白洞时,便是一种衰变现象;而爆炸也是物体自身容纳不了多余之能表现的另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衰变现象;所以,星体一样存在着相同的衰变机理,只是命名了不同的称谓,毁灭、颓废、丧失、消散或淹没等等。
巴楞士说,那么,针对具有灵性的生命体呢,更是如此,当“你”对财富的贪婪、权力的欲望及极度的享乐达到一定限度时,你大脑中的夸克粒子因“能与量”的过度饱满而衰变,会让你的意识失控、行为疯癫且不能自己,会飞扬跋扈、举止张狂做出许多不耻之事,被人嗤之以鼻、弃之如敝则是加快了消亡的步伐,此也是“衰变”的后果;所以,人万不可有强横的贪欲、野蛮的占有,否则会促使其灭亡的进程。我若有所思的听着,似乎明白了这些说词。巴楞士之后收起星际显示图,关闭了小屋。所谓收起与关闭也仅是双手一按一并即可。他说,在祖先反馈回的信息中还发现,星系与星体依附不同的作用力,最终均是组成了一种丝状结构的走向,包括超星团系或本超星团系,且秩序井然呈现固有的规律,这让人恐惧;规律是意识形态呈现的结果,是生命进化的一种本能;那么,宇宙间这诸多的自然规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或日月轮回,又是何种意识的产物、何种生命的行为呢?一样值得人类的深思;到目前为止,已知宇宙间丝状结构的基本长度是7~15万光年;于是我们也可以想像,若把人比拟为细菌,把人类比拟为菌体体系,与此比较,则丝状结构则类似于单个“巨形人体”的血管脉络了;而实际如何,仍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只是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宏观又一次进入了微观的视野;所以,人类到底是什么?活在何种层次中?这疑问已成为制约人类思维的终极问题;千万光年的遥远,也许最终一样会返回到“人类”体内的脉络结构之中,而实际如何,终因巨大还无法证实;所以说,宇宙是无穷、是有限,是浩瀚、也是缈小,这一切均超出了有限的思维,超越了微弱的想象。
巴楞士说,从宏观上比较,若把一个河外星系视为一种生命结构的某一部分,那么太阳系内的星球围绕着太阳运动,恰似物质中质子或中子围绕原子核运动了;每个星体或星际物质,完全可以看做是这个丝状结构内的原子或细胞核,所以若说太阳系或银河系是某个巨型物质体内的一个分子或一个细胞也很确切;更为神奇的是,从中子围绕原子核运转,到月球围绕地球运转,到地球木星围绕太阳运转,再到太阳系围绕银河系运转,其本质与道理完全相同;那么,如此运动而形成的道义是什么?我们越研究越是发现了更为神秘的存在,即宇宙体征与生命体征一样,也进行着自小到大不断的“发育、生长”,不断的膨胀、远离与扩散之中,说明宇宙这个巨大的“生命体”,正处在“童年”或“少年”时期,身躯在不断的成长“发育”着;那么,宇宙到底有多大?边在何处?如今也只是证实其存在着,也确实存在着,却无法寻到其边缘;所以,宇宙的形体与人类的形体是相似还是另有他形?是否是地球之几代人类拥有相同形体的原因?宇宙最终展现着什么样的理数?什么样的本性?这一样要纳入道义的研究范畴,从大到无限致小到无穷,道义容纳了宇宙间可容纳的一切。巴楞士说,话题有些远了,我表达的宗旨是,大千世界天地合一,诸般万物皆有灵性,彼此信任和平相处才是存在的法则,就似卡呃城与你,让一切依附了原本的状态生存,虽有关联却互不干扰,虽有抵触但不动干戈,并让偶然发生的事件沿着自然的进程发展下去,才符合了存在的道义;我们终究无法离开这个星体,无法离开卡呃水城;只能互相依存,不论宏观及微观,终是毫无中心、也毫无分界了;所以,宇宙可以大到无限也可以小到无穷,人类就可以好到极致也可以坏到极端;若从夸克粒子来讲,如果诞生人类所承载的意识或思维,是使宇宙有序的进化及前行的动力,那么道义却让不同层次的生命更加和谐而完美,这也许就是宇宙与灵性共同存在的理数了。
巴楞士说,所以啊,致力于探讨宇宙的意识与思维,是探过生命存在的基础与申明道义的关键;人类的任务与作用,就是让生命的道义得以传承,让各层次的生命去完成各自宇宙赋予的职责,而不是一味的杀戮、灭绝,都不如一团小小的菌体知道协作与互存,岂只是人类的悲哀,更是地球的悲哀;这是我在思考祖先进入水下或飞往太空、其向死而生的行为时考虑到的;向死而生仍是道义范畴的命题,死是为了更好的生,这一样也适应于不同层次的生命。巴楞士严肃的看着我说,而我们眼前的命题是,卡呃城需要继续生存,你也需要继续生存,我们就应该互相协作,共同寻找走向未来的路径;若彼此杀戮,丧失道义?那么悲哀立即显现,未来更加艰辛;刚才你感到危险,气膜便发生震荡,说明你的能量已大到我们未曾可知的程度。我仍木然的听着,有些困惑,低声问道,何种意思?巴楞士说,此属道义范畴,我也仅是思考,结局如何,仍由未来断定。我又问,因此我们便有了协作的事项或理由?巴楞士说,延续是我们协作的事项,平安是我们协作的理由;如果卡呃城此时发生危难,我们终得通力协作方可离开;还有啊,如果你居住的地方安全,即然适应你,也一定适应我,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根基,也就拥有共同的走向。我现在才明白,巴楞士费了这许多的唇舌表达的意思,就是查寻我的居住地呢。我欣慰的说,安全之地在陆路上还是有的,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是野蛮达不到的地方,完全可以在此生活;至于卡呃城的危难,先不说贪婪是否发现有史前文明,仅造成水质的污染,就是潜在的厄运;只有远离厄运,才是明智的选择。我诚恳的说,还有啊,我生活的地方,只是目前没有受到肆虐摧残,不保证之后将会如何;陆路之上地大广袤总会有安居的角落;如果可以,先派几人与我实住几日,觉察生存的不足与差距,方可做出准确的定论。巴楞士高兴的说,迁徙是最好的归宿,终有一天水中的“氘”会取尽用绝,当再无其它的能量补充时,去往陆路便是唯一的出路了。我点点头,但从巴楞士的眼神分析,他提及的互相协作,并非迁徙这般简单,只是我未曾全部懂得而已。
就这样,我与巴楞士成为推心置腹的好朋友。他不再隐瞒自己的想法,我也有许多要知晓的事情寻问。比如,象我这样随意从水中闯入之人,若心存不轨,岂不是西曲耐人的末日?于是很是婉转的说明此事。他说,你没有注意在透明层五十米开外的水域已没有任何生物?这五十米的水层,已被光波密实覆盖,一般生命根本不能靠近;“氘”在冰冷的条件下重组,会放射一种寒能,触及则神经受损疼痛难忍,浑身颤抖似掉入冰天雪地,再后各器官衰竭死亡;能闯入而不被伤害者,其体内一定含有“氘”;当你的手指透过气膜的刹那,已说明你的脑电波可以轻松介入到我们与气膜之间的闭路循环;再若具有聚拢氘能的特征,强行抵抗我们也未必就是对手,倒不如温柔以待和平相处了;所以,我们不担心善良者的进入呢。巴楞士又说,“氘”膜的三体性,是时空物质的一种几何状态,不易损毁却易变化,只有在极度寒冷的条件下,“氘”膜才会收缩造成卡呃城的体积减小,而极度寒冷也不属于地球人类所拥有;以目前地球的冰冷程度,就算有了温度的变化,也不会有缩小的迹象;所以,陆路生命至今还没有力量破坏这层气膜,一切自然放心;我们从不庸人自扰。我听罢后,想想也是,没有可以损毁的条件,也就形成不了毁灭的结局。可我依然担心,在极寒的状态下,氘膜由气态收缩成液态,这里的一切便自然的消失了,因为我有这种本能,我可以穿越时空,到时就算智能再过强大也是没用。我只是这样心怀叵测的想过,并没有说出。否则,就有幸灾乐祸的不健康心理。再者了,我也没有受到任何的伤害,自然不能以之为敌呢。巴楞士严肃的看着我,虽然微笑,却难掩内心的忧虑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