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前的那段日子,晚上时妹妹时常会一个人去花园里坐坐,想要自己静一静,然而她没想到,有一天她会看到翻墙而入的书生。
书生是来见她的。书生说,他求娶的从来不是姐姐,而是她,可乡绅不同意,生生替他换了新娘。书生说,他不想娶姐姐,他只想娶自己爱慕的人,只想与自己爱慕的人携手一生。或许是说这些话时天上的星星太过明亮,以至于她在书生眼里,也见到了璀璨星光。那些被强行压抑住的情绪忽然就汹涌而出,再也控制不住。
书生说,旁人如何他不在意,他只要大婚当天,坐上花轿的人是她。于是,一切都开始变了。妹妹翻来覆去整整一晚,终于在曙光初现时下定了决心。她想为自己争一回,哪怕自私也好,愧疚也罢。他们明明互相倾心,为什么就不能终成眷属?书生他不喜欢姐姐,姐姐嫁过去也不会幸福,不是吗?
在这样的想法驱使下,妹妹与书生暗里往来,在大婚当日趁乱迷晕姐姐送出了府,而她自己,则坐上了前来迎亲的花轿。再后来,就如当初阴魂所说,妹妹回府后以失踪的姐姐相要挟,逼乡绅府认下了这门亲事。
成功嫁与书生的妹妹心情是极其复杂的,她既欣喜于与心爱之人终成眷属,又忐忑于该如何面对亲事被劫的姐姐。可让她没想到的是,临出嫁前那一面,竟是她与姐姐见的最后一面。
有一天,书生回来后一脸悲痛的告诉她,本该被保护得好好的姐姐听到消息后深受刺激,趁人不备跑了出去,结果不小心摔下山谷,死无全尸。
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妹妹都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她从没想过,自己唯一一次想要去争的代价,竟会是姐姐的性命。她一遍遍在心里问自己,事情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死去的是姐姐,而不是她?
后来,乡绅府因为牵涉贩卖私盐而被问罪。狱中乡绅看她的目光尽是恨毒,她想自己这辈子都没法忘记那个眼神。
他说:“我真后悔让你平安长到这么大。”
他说:“如果不是因为你,我的生意就不会亏损,我就不用铤而走险,以至于如今身陷牢狱。”
他说:“你为什么还要活着?你怎么就不死?你怎么还不死?!”
姐姐的失踪让乡绅失了冷静,以至于他被人钻空子,损失了很大一笔钱财。为了堵上这个窟窿,他选择冒险贩卖私盐,可他赌输了,这一输,赔上的就是全府的身家性命。
妹妹知道他会恨自己,可她没想到,这份恨意已经浓烈到如此地步。自己的亲生父亲,他希望自己死。
她几乎用尽所有力气才能勉强站稳,颤抖着身子转头去看望母亲,可母亲仍是那副胆小怯懦的模样,缩在角落里,从头到尾都没看过她哪怕一眼。
那天,妹妹失魂落魄的离开牢房,只觉得整片天空都黑暗了下来。再后来,乡绅夫妇在狱中自尽了。他们不愿等到行刑那天,不愿出现在众人的目光之中。临死前,他在狱中喊了许久许久,说要见县令夫人,妹妹去了,然后,隔着护栏,乡绅拼死将碎瓷片插进了妹妹的肩膀上,而如果不是躲得快,那块碎瓷片落下的位置,就会是她的喉咙。
耳边是随行之人和狱卒们的惊呼喧闹声,但都没怎么入耳,只有乡绅最后那个怨毒而又带着解脱的笑容,伴随着大片血色映入她的眼帘。
直到最后,乡绅都那样固执而深沉的怨恨着妹妹,他最后的口型是四个字,他对她说,我等着你。
从狱中回来后,妹妹病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她听闻生母的死讯。书生带着满脸愧疚告诉她,她的母亲被救下后终日不言不语,也不肯吃东西,那日照顾的人敲了许久门都没人应,待进去看时,人已经没了。
妹妹呆呆坐着,仿佛没有听见般。
也许,这就是她的报应吧。
在那之后,妹妹浑浑噩噩了很久,哪怕书生一直陪着她,安慰她,她也觉得自己像具行尸走肉,直到有一天,她被发现身怀有孕。
孩子的出现为她带来了一丝光明。她打起精神,开始为未来做准备。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更是她的救赎。她发泄般将所有的希望都倾注于孩子身上,看着他一天天成长,感受着血脉相连的感觉,她告诉自己,她要好好养育他,绝不会让他受自己从前一丝一毫的苦楚。
孩子生产得很顺利,成长得也很平安。这样宁静而美好的日子一晃就是三年,恍惚间妹妹甚至觉得那些事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果,不是姐姐的冤魂突然出现的话。
和所有闹鬼情节一样,姐姐出没于夜深人静时,日复一日,将原本平静宁和的日子搅得一团糟。她会吓唬伺候的人,会在妹妹睡梦中一身血红衣裳哭诉她的狠心,面目狰狞的扑向她。
不知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思,一开始妹妹只告诉底下人那些都是他们的幻觉,不准任何人声张这件事,左右姐姐只是吓唬人玩,从来也没真的出过手,直到,姐姐盯上了她三岁大的孩子。
妹妹一个人安安静静待了很久,在她看到孩子身上的淤青和抓痕后。再次走出房门时,妹妹语气平静的让人遍请奇人异士入府驱鬼。她可以忍受姐姐对自己的惊吓,可以安抚住底下的人,可是她无法忍受姐姐将手伸到自己孩子身上,那是她的希望,是她的光,是她不可触碰的底线。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妹妹发现了自己枕边人的异常。她让人寻回来许多奇人异士,却没有一个人有用,后来,是书生给她的符解决了一切问题。书生给她符的第二天,姐姐的冤魂就不见了。书生告诉她,他请到了高人,于是,妹妹也就真的以为有这样一位高人,如果,她从来没有被梦中的可怖情形所惊醒,从来没有见过那个深夜在院中忙忙碌碌的身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