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天文天灾总站分频总端集成室
汽车在天文天灾监理站的综合大楼前嘎然停了下来。
杜向远首先跳下车径直向三楼的分频总端集成会议室走去。
整座大楼灯火通明,宛如白昼。
杜向远虽然已经六十出头,头上抽满了银丝,但平时总是乐呵呵的神采奕奕,走起来轻便快捷精神有度。
孙长青和张立邦紧随其后一股气登上三楼。
在分频总端集成会议室门前,杜向远随即放慢了脚步。
办公室主任早已跑到前面把门拉开,杜向远不紧不慢地走了进去。
偌大的会议室里早已坐了足有将近百十号人。
在杜向远得知这一非常事件后就让办公室主任连夜紧急通知了国家有关宇宙天文和一些相关科学领域有过突出成绩和经验的新老专家、科学家临时到会。
杜向远径直走向最前台。
他先抬起头用和善的目光向下面所有参会人员习惯性地扫视了一下,然后把目光落到了正准备在门边找个座位坐下来的孙长青和张立邦身上。
他打着手势对孙长青招呼:“老孙,过来,到前面来。”
孙长青抬起头看了一下也不推辞,随即向前台走去。
“小张,你也到这里来。”杜向远接着又向深感局促的张立邦招手。
接着杜向远正襟危坐地用干脆利落的口气开门见山地说:
“大家知道今天早上我为什么要突然间把大伙通知到这里吗?”
一个身穿军装坐在前排,离杜向远不远的中年人说:“是不是要有军事斗争?”
“就是。肯定是有关信息战方面的吗?”和他挨着的另一个身着将军服装的军人接着问道。
看到杜向远一直不置可否,一边的一个身材矮小已经秃顶身穿便衣的人猜测问:
“要么是有关天文方面的?”
……
人们开始议论纷纷,不知就里地胡乱猜度着。
杜向远站长神情庄重一口气说:
“这要比发动一场战争更可怕!这是一次侵略地球,掠夺人类生命的浩劫!昨天晚上十九点,经江北宇宙天文观测所首先监测发现在宇宙的亿万里之外有一个不明身份的陨星正朝地球飞速撞来……”
他刚说到这里,下面就一片哗然。
杜向远抬手做了个请安静的手势继续讲:
“这颗诡秘的灾星出现得异常突然,它给美好世界设定的生存时间只有短短六十几个小时。
在江北宇宙天文观测所将这个骇人信息第一个汇报后,在全国各地的天文观察单位和机构也相继反馈回了相同的信息和结论。
在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国外有同行业也先后发布了同样信息。
下面,就让最早发现此情况的江北宇宙天文观测所孙长青所长和该所监测大厅张立邦主任来把此次准事件的具体细节向大家做个详细阐述,以便大家对‘黑蛛一号’有个清楚的认识。”
说到这里,杜向远对孙长青:“老孙,你先来给大家讲讲吧。”
孙长青不卑不亢地站起来:
“各位领导、前辈和在座的各位科学家,专家。
这次即将发生的事件纯属偶然,而绝不是危言耸听。
它的出现很突然,使人始料不及,猝不及防。
这个陨星是个生面孔。
它并没有标注在我们已有的户口登记簿上,我们对它并不认识。
它体型硕大,速度迅猛,来势汹汹。
跟据高密度大型集成计算机对此的测算和对它的外部超极倍放大观察,结合现有星体数据库调取的近同数据进行比对整合,可见它的外部体温区值在摄氏210度至290度之间,该陨星体内含有300到400种微金属元素,甚至更多。
其中大约会有70到90种对生物体有害的放射性金属元素,有少部分极强放射性金属对生物体辐射后会在1——16个小时内使生物体出斑、枯萎、腐烂。
甚至有极少量的微量金属元素的辐射会使菌样病毒永久性地潜伏在生物体内,直至把生命折磨耗尽。
更可怕的是会使受染体多代延续,根除不绝!
它在碰撞后产生的强烈光芒相当于成百上千颗原子弹爆发时产生的发光度和能量度。
如果这个事件真的不可避免地产生的话,所有生命都会在相撞的瞬间香消玉碎,或因撞击瞬间产生的物体自坠力作用,而化成血泥肉酱,或被甩上九天,或被埋入十八层地狱。
接下来的地球空荡荡无人有烟,大气层内,尘土几月不绝,火山此起彼落,江海飞天咆哮,吞噬陆地。
天上成年累月日月无光,昏天暗日。
南北两极冰雪无踪。
地球表面温度超过摄氏700度以上,钢铁也会融化如水。
以上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的最后结论。
下面就由我所监测室主任张立邦将‘黑蛛一号’的具体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个全面详细的汇报,谢谢。”
张立邦不乏紧张地走向操作台,他感觉到自己的手心在微微发汗。
当他把光印盘与操作中控接通时,随着三下一排绿色的指示灯闪烁,整个会议室的四壁围屏全部启亮。
坐在室内如临太空,碧空蓝天伸手可触,白云飘飘犹如绕身,众星捧月仿似咫尺。
张立邦无意中与孙长青的目光相遇,孙长青不失时机地送给他一个鼓励的眼光。
他知道一个年轻人走到国家一级宇宙指挥台讲解一个几近科幻的内容是一种艰巨的挑战和考验。
再侧转头瞟一眼杜向远站长,杜向远正专心认真地望着张立邦刚刚调试好的龙标所指的方向。
整个室内一片肃静鸦雀无声。
……
几十分钟后,室内的荧光组合墙都形成定格。
张立邦看了看孙长青又看了看杜向远站长报告说:“现在,全部情况就都汇报完了。”
杜向远抬起头环视了一下在座的所有人,大家的眼光不一而同地都聚集到杜向远宽厚而粗糙的脸上等待杜向远的“训示”。
杜向远把目光又回到张立邦脸上,张立邦一脸沮丧无助。
再看看孙长青,孙长青也是迷茫无措地瞅着他。
所有人都不知所措地正一齐望着他。
看着大家低沉而消极的神情,杜向远想用激昂的口气把大伙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现在,大家也都知道了。
严峻的现实,就摆在我们所有人的面前。
这个不速之客就这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撞过来了。
这并不是玄幻,没有侥幸,是毋庸置疑的真实现实!
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事实。
陨星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六十几个小时了。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人类的命运就攥在我们这些人的手里。
这是自然界对我们提出的挑战,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挑战,对我们这一班人的生死挑战!
我们决不能坐着消极等死、坐以待毙!”
会场里一片安静,没有人回答。
这些教授,天文学家,科学家似乎还没有彻底回过神来。
杜向远也没有等大家做出回应就又接着说:
“情况看上去很急迫,形势不容乐观。
散会以后大家分组进行研究,寻找应对方案。
由于情况突然,在上级没有明确作出对外公布之前,我们必须把它作为行业里的一级机密对待,绝不能将这个耸人听闻的信息泄露出去。”
杜向远很严肃且审慎地强调。
有人听了点头,有的三五一伙开始交头接耳急躁地议论起来。
杜向远接着说:
“为了保密起见,我希望大家不要私自离开单位,此期间微秘一律屏蔽,还请大家理解,在接下来的六十个小时里我们必须同舟共济共克艰难。现在散会分组研究。”
孙长青和张立邦也站起身来随着其他人员向外走去。
“老孙啊,你们两个也留一下。”杜向远高声招呼孙长青和张立邦道
他两个顺势在门边的一排桌子前坐了下来。
“现在,我想知道大家对这个情况怎么看?”杜向远看了看几个站里的领导和业务精英说。
会场里异常严肃,没有一个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