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齐莹返回了青凤。卢运军从家里带来了好多粽子,拿了几个给齐莹,齐莹坚决不收,自己已经够麻烦他了,怎么还好意思收他的东西。她把从家里带来的米花糖送给了他。
2月16日早晨齐莹正在车间上班,一位工友对她说:“你赶紧去一趟厂办,厂长找你。”
厂长表情严肃,看到她,示意她坐下。齐莹心中有些忐忑。
厂长递给她一张纸,是她的试用期鉴定表。
齐莹匆匆扫了一眼,头一下大了: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工作纪律一般。上边白纸黑字写着车间主任的评语。
她的脑海快速地转动起来:什么叫工作不够积极主动?我有工作时间偷懒吗?我有安排的工作不做吗?什么叫工作纪律一般?我有迟到早退吗?我有上班时间聊天吗?
齐莹想了想,估计是工余时间看报让车间主任不爽了。可是那是工余时间啊,别人能聚在一起侃大山,为什么她不能看报?凭什么?她碍着谁了?
同时实习的那个女孩子,工作时间内经常完不成任务,常常是拉在最后一个完成的,车间主任给她的评语倒是很好。说她工作认真负责,态度端正等等,这齐莹就看不懂了,想起车间主任那张憨厚老实的脸,她就觉得恶心,心里如吞进了一只苍蝇般难受。
这真的是人不可貌相啊。表面这么人畜无害的一个人,会来这一套。试用期一个月呢,他有意见为什么不当面和她提出来?直接指出来不就好了?偏要背后捅刀,落井下石,他是不是欺负她家是外地的,没人撑腰没地方可去?他以为这样她就会来巴着他求着他吗?齐莹心中一百个不服气,心中窝着一肚子的火。
厂长说:“如果你不愿意待在这里,可以重新找工作,如果想留在这里,那要再写一份个人总结,把这一个月的工作认真反省下,检讨自己的不足之处,写得深刻一些,写得好的话就留在车间做。”齐莹谢过了厂长出了门。
在返回车间的路上,她想了很多。她没做错什么,凭什么要写这份“总结”?这种压抑的工作环境,做着也没多大意思。本来这份工作她就不喜欢,不过为了求得一个栖身之所才委曲求全,那种封闭压抑的环境和她格格不入,她决心不再忍受。
这意味着她将失去好不容易寻到的一个栖身之地。但勉强自己待下去,估计她会憋坏的。就光是工余时间不能看报,只能混在一起和工友聊天这一条她就接受不了。
思前想后,齐莹给《青凤青年》杂志的总编韩山石打了个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韩总爽朗的声音:“我当时就说了,随时欢迎你过来,不过你要想清楚,现在编辑和校对的职位都是满的,你愿意做发行吗?发行工作要经常在外边跑,有时还要出差,你愿意吗?”
齐莹表示愿意。她没法不答应。之所以答应做这个工作, 一是想离开工厂,离开那个压抑的环境,二是她也想离自己喜欢的编辑工作近一些。
这期间韩总又和齐莹长谈过几次,明确表示只要发行工作能做出成绩,杂志社会考虑解决招聘人员的住处问题,还说长远来看,如果工作出色,调入也不是不可能的。
之前进入杂志社的编辑和校对都要交300元押金。齐莹没钱交,韩总拿出300元钱给她,说:“算是我借给你的,你拿去交给财务,不用和别人说。”齐莹心中明白,她已经不是刚毕业的小女孩子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她还是能把握的。
齐莹和杂志社签了两年合同。2月27日开始上班。试用期3个月,一个月工资300元,试用期过后视工作成绩提高工资和福利。毕业大半年了,辗转了三个单位:星汉公司、《青凤周末报》、鸿利电风扇厂,都没待多久,这第四份工作对她来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她心中感慨,她想她会好好干的。
2月23日齐莹谢过了卢运军,感谢他这两个月来对她的照顾,然后打了个车子,搬到了雷蓉那儿。
晚上齐莹请雷蓉到犀牛岭上的一家小饭馆吃了饭,接下去估计有很长一段时间,齐莹要和她长住了。要麻烦她了。
雷蓉是个单纯爽朗的女孩子,心无城府,虽然外表已经象个老师,但内心还是个小女孩子。对齐莹的到来她表示了欢迎:“你不知道,平时我一个人很闷的,你来了,正好有个伴!”
“春节时回平江,得到了秦东的消息,他分在平江一所小学当老师。”雷蓉说。意外得知秦东的消息,齐莹也很高兴。
2月27日是到《青凤青年》杂志社上班的第一天。杂志社人不多,社长和副社长,也就是杂志社的总编和副总编,2人;财务部2人,美编2人,办公室2人,发行2人(副科长停薪留职了,发行科实际只有一人;副社长兼任发行科的科长),广告部1人,编辑部正副主任2个,一个正式的编辑长期驻外,这些都是杂志社有编制的正式职工。其他4个编辑和校对,加上齐莹,都是招聘的。
杂志社是州团委下属的事业单位,齐莹要打交道的除了印刷厂,各书摊报刊亭,还有各大中专院校和中学的团委书记,发行科长的意思是要拓展发行渠道,将杂志发行到青凤市各个较大的单位,那各个单位里的团委书记也是齐莹以后要打交道的对象。
虽然还是不能做自己喜爱的编辑工作,但齐莹能够接受,毕竟这个工作接触的人多少和文化沾边,工作环境也比工厂宽松。工厂流水线她待过三个月了,星汉纸品厂待过二个月,鸿利电风扇厂也待了一个月,她再也不想体验工厂流水线的生活了。
齐莹将一个月300元工资的用途都规划好了,伙食方面早上吃一屉小笼或一个包子,白天中午吃一碗饭,因为白天要跑业务,吃饭比较耐饥,晚上吃米粉,一天伙食不超过7元,尽量控制在6元以内。如果一天两顿都吃饭,那一个月下来这点工资肯定不够。
剩下的钱买日常生活用品,还要慢慢还一些欠下的钱。她深深感到工资太低了,自立太难了。目前这种情况也只能咬牙坚持。
27日一上班,简单熟悉了下工作流程之后就开始工作。管发行的是杂志社的副社长,也是副总编,同时兼任发行科的科长。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叫方才,编辑部的人都背地里叫他“发财”。和齐莹搭档的小赵,30岁不到,青凤人,已经结婚生子。
27,28日两天中午一直在加班,28日方才副社长带着齐莹去了柳园饭店,那边在开1995西南州地(县)团委工作会议,在那认识了好多来自州内各县的团委书记。
接下来的一周天天都忙碌得象打仗。印名片,收款,到银行存钱,打包,寄书,到各书摊送书,抽空回了一趟鸿利电风扇厂,结算一个月的工资,里边的人都说她走得明智。
跑了好几所中专,西南州幼师,一师,二师,交通学校,又跑了好几所中学,26中,23中,25中,谈下来觉得都有戏。其中幼师当场订了16份,从第4期杂志到第12期杂志。感觉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也很充实。
在交通学校谈业务时,里边的几个老师对齐莹挺感兴趣,其中一个说:“见你挺优秀的,给你介绍一个对象,我们学校的一个年轻教师,也和你一样优秀。”齐莹婉拒了,她可不想找个老师做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