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次左祤卫大将军司徒冲为统兵元帅,集合了左祤卫,右祤卫,左武卫,左御卫等九卫三十几万大军的远征是仓促的。
从兴业皇帝刘武回到辽东城大营到大军出征前后只有五天的准备时间,而且,各大将军手中关于霍叶境内的地图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基本上对于霍叶,周军远征属于摸索式前进。
在辽水和马訾水之间,大周使用的军事舆图上还勉强能看到几个大城,如扶余,安市,乌骨等。
但过了马訾水再往南,在舆图上什么都看不到。
这次远征要求的是速度,在入冬前必须与来之武大将军的水师合围并且攻下平象。
大军从辽东大营依次出发,以王仁恭大将军的左武卫为前锋,左御卫钟天石为后队,前后绵延十几里,浩浩荡荡。
接下来的行程乏善可陈,大军最初的行程可谓顺利之极。
沿途的霍叶城池闭门不敢出战,周军的目标是直取平象所以大部分城池也懒得去攻打。
极少数不开眼的笨蛋打算偷袭大军后路,结果被断后的左御卫大将军钟天石打的落花流水。
从辽东城出发之后大军连战连捷,霍叶人在大周三十万精锐的府兵面前不堪一击。
可是到了第十天的时候,沈宁的心越来越紧。
作为一个亲历者,他早已经做好了经历灾难的心理准备。
可是当他看到灾难一步一步临近的时候,心中的悲凉越发的浓重起来而且压得他喘不过来气。
可他什么都影响不了,抛开他与大周刘家敌对的身份不说。
站在一个纯粹的中原人的角度沈宁想去扭转这场灾难的来临,可他不过是个小小的护粮兵校尉根本改变不了战争的进程。
灾难的脚步一步步来临,沈宁的心情一天比一天沉重。
因为负担太过于沉重,就算大周府兵每四个人能合用一匹驽马,但是均摊到每个人身上三石的粮食还是太沉重了。
从第四天开始沈宁就看到了不少士兵因为苦于肩膀的沉重而将粮食偷偷的埋在土里,这就是灾难的开始。
虽然因为司徒惊云的关系左屯卫的驽马数量多了五百匹,但依然有人因为感觉背负着沉重太辛苦而将粮食刨坑埋进去。
沈宁几次去找薛世雄希望能提出这个问题希望引起将军的注意,薛世雄虽然嘴上应承可因为将心思都放在进军上而根本没有重视。
事实上,左屯卫的士兵丢弃粮食的状况还是最轻的。
因为在沈宁的提醒下薛世雄好歹还下了一条命令,不准士兵将粮食丢弃。
这命令勉强起到了一些作用,虽然效果微乎其微。
原本爽朗的少年郎眉头皱的越来越紧,他的变化骆毅等人看的一清二楚。
知道沈宁在担心什么,而他们甚至最初的时候还期盼着大周的兵马战败,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可是,当这一天越来越近的时候,他们同样心情沉重无比。
本来,站在敌对的角度看问题的时候他们能用轻松的心态面对一切,可自己置身其中的时候这种轻松再也没有出现于心里。
沈宁所能做到的仅仅是严令左屯卫护粮兵决不许丢弃一粒粮食,而且果断的斩杀了一个监督不严的队正和十几个因为不堪重负而将粮食偷偷埋进地里的民夫。
这个时候的沈宁严苛的就好像是个恶魔,但这又能怎么样?
护粮兵监督着民夫们运粮,可左屯卫三万大军,携带的粮草辎重民夫们负责的也就是五分之一,再加上水土不服很多人病倒就连驽马都接连暴毙。
粮食的消耗速度却没有因为人员的减少而减少反而暴增。
不得不说,这是一场不可逆转的灾难。
沈宁曾经想过,如果自己的身份是一个大将军而不是一个小小的郎将,是不是能尽最大的力量来挽救这场灾难的来临?
可他第五次从薛世雄那里回来的时候他骤然发现,就算是大将军又能怎样?
士兵们丢弃粮食的举动根本阻止不了,在过分要求行军速度的同时,丢弃辎重已经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
士兵们不可能将自己的甲胄,服被,兵器丢掉,那么丢弃的只能是粮食。
而以司徒冲为首的大将军们不是不知道士兵们私下里将粮食埋进地里的事,可他们却错误的认为粮食丢了可以再抢。
霍叶人也是人,也要种粮食吃饭,所以无需担心补给的问题。
以战养战就可以了,吃的可以从沿途的霍叶人手里抢。
但等大军一路奏凯高歌猛进的杀过马訾水之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错了。
霍叶人早就做好了应战的准备,今年的秋粮收起来之后,各村落的霍叶百姓早早的就带着粮食在各城城主的严令下躲进了防守严密的大城里。
过了马訾水之后沿途一片荒凉,别说粮食一粒都找不到,几乎一个霍叶百姓都见不到!
而向导是在辽东城附近抓的霍叶人,过了马訾水,向导也渐渐的失去了作用。
大军要提速,可却无法清晰的知道前进的方向,所以行军速度上其实反而比过马訾水之前慢了不少。
过了马訾水之后,沈宁明显的发现大军的行军速度有所下降。
从这其中,沈宁知道大军的境地越来越艰难了。
丢弃粮食最多的是先锋军左武卫王仁恭大将军的兵,他们是开路军,逢战必先,为了轻身上阵杀敌粮食丢弃的情况最严重。
才过了马訾水,据说左武卫那边已经开始限定口粮了。
沈宁知道大军在已经开始出现断粮潜在危机的时候,那些大将军非但没有立刻撤军而是选择加速推进是为什么。
司徒冲他们一定是想尽快赶到平象与来之武大将军的水师汇合,跟水师借粮!
沈宁能理解司徒冲等人的苦衷,如果换做他坐在大将军的位置上只怕也会这样选择。
三十万大军远征,才过马訾水就因为粮草的问题不得不返回无论如何在皇帝那里也不好交代。
幸好来之武的水师携带了大量的粮草辎重,解决三十万人返回所需的口粮问题不大。
别人不知道,但沈宁知道,根据通闻府的情报,大军赶到平象的时候,来之武的水师已经战败退回去了!
没有水师的支援,没有粮食,大军如何能不败!
可沈宁怎么去和薛世雄说?说水师已经败了大军立刻返回吧。
先不说薛世雄信不信,在这个紧要关头薛世雄才不会念着沈宁和司徒惊云并不清楚的关系而轻饶了他,一个扰乱军心之罪足以砍了他的脑袋!
出征的时候,沈宁确实没有想到过这一点。
但是现在,当悲凉痛苦的心情越来越沉重的时候,他早已经没了什么借机发财的想法。
从薛世雄的大帐回来之后,沈宁就被骆毅和王崇山等人围住。
大家本来都想着刚才薛世雄派人来叫沈宁过去议事,问问是什么情况。
可是看到沈宁严肃的脸色,众人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按照级别,沈宁是远不够资格参加军事会议的。
可看在他跟司徒惊云的关系,看在这些天沈宁确实将后队管理的不错,以至于左屯卫是相对来说最不担心粮食的一军,所以薛世雄特地派人来叫沈宁参加今天的军事会议。
最主要的是他详细询问了沈宁,粮草还够坚持多久。
“校尉大人…….大将军怎么说?”
还是徐鸿雁忍不住率先问了出来。
沈宁在一块石头上缓缓的做下来,解下来水袋子灌了一口。
“大军还要加速,争取在十天之内赶到平象和来之武大将军的水师汇合,然后尽量快的拿下平象,最迟九月中就要返回。”
“还要加速?”
骆毅愣了一下,随即低低的骂了一句:“这他妈的不是自己找……”
后面的一个字,他没有说出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才过了马訾水,大军总不能无功而返吧。”
辽杀狼摊了摊手,表示司徒冲等人的选择其实没错。
“今天左武卫王仁恭将军亲自来找辛将军,好像闹得很不愉快,王仁恭气得脸色煞白的走了,好像辛将军也气得够呛,摔了桌子。”
沈宁将听来的消息说给众人。
“为什么?王仁恭大将军不是在前队吗,跑咱们这里做什么?”
百里虎问道。
王崇山张了张嘴,想问,但看了看四周都是校尉大人带来的亲信,所以没敢问出来。听百里虎问,他也歪着头等着沈宁的回答。
“借粮。”
沈宁缓缓的吐出两个字。这才是薛世雄将沈宁叫去的根本原因,因为王仁恭来借粮,薛世雄必须知道自己有没有粮食可以借。
“借粮?”
听到这两个字,王崇山坐不住了。
“校尉大人啊,你可要劝劝咱们大将军,千万不能这么干,咱们的粮草虽然是损失最小的,可也不够从平象回军的啊。”
“省着吃还能坚持二十天,若是借出去,咱们左屯卫的兵吃什么?”
沈宁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道:“我只是个护粮兵的校尉!”
“呃……”
王崇山一怔,随即默然。
“辛将军应该是没答应王仁恭大将军的请求,不然他不会负气而走。”
沈宁分析道。
众人点头。
虽说粮食留下了,可每个人心里都没有什么开心的感觉。
左屯卫的兵是大周的兵,左武卫的兵也是大周的兵,眼睁睁的看着袍泽即将断粮,他们谁心里都不好受。
沈宁揉了揉发酸的眉角。
叹了口气道:“辛将军说,争取将前面的大城打下来,但时间紧迫,如果三日内拿不下来的话,大军必须开拔了。”
“最好在月底前和来之武大将军的水师汇合,不然大军真的就被逼到绝路上。”
他抬起头看了看阴霾的天空,心中的阴沉比天空还要厚重。
“别断后!”
他又想起司徒惊云郑重的话语,没来由的心中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