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三)​含饴弄孙,引蛇出洞(上)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250字 发布时间:2023-01-04

含饴弄孙,引蛇出洞(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四十二集

 

赵贞吉低头走进精舍,面向道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将一份审讯记录高高举过头顶,道长憋着嘴,满脸不耐烦地挥挥手,赌气似地说道,“扔在那儿,朕不看”。赵贞吉恭恭敬敬地把信封放在地上,心中也是一阵无语,折腾了大半宿的劳动成果,人家道长连看都懒地看一眼,自己熬了一宿没睡,也不知是为谁辛苦、为谁忙,真特么是造孽啊。道长倒背着双手,漫无目的地踱了几步,阴阳怪气地问道,“内阁和六部九卿那些人的辩状,也该敷衍完了吧?”讲道理,案子查的草率,辩状写的含糊,众官员都在忙着虚应故事,只有两个道爷在聚精会神地外行指导内行。明知道底下人都在努力地敷衍自己,道长除了酸上一句再发顿牢骚,也是无可奈何,这特么该死的仪式感,端的是形式主义害死人啊。正所谓精舍的门难进、君父的脸难看、道长的话难听、天子门生的事儿难办,道长明显是一副要找茬的模样,赵贞吉此刻只想脚底抹油,尽可能地离这位老恩师远一点,于是硬着头皮答道,“圣上是否叫臣去催拿”。

 

道长也知道自己这幅德行,确实不招人待见,可道长从来就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又如何,道长就喜欢你们明明看我不爽,却又拿我没有一点办法的倒霉模样。“来吧,都来吧,叫他们都进来”,道长依旧是一副打了鸡血、吃了枪药的模样,赵贞吉立刻回了句“臣遵旨”,如蒙大赦般地站起身,头也不回地迈步便走。赵贞吉出了精舍,远远望见了姗姗来迟的陈洪,一条走廊,两人面对面相向而行,彼此看地分外真切,却又同时心照不宣地视对方如空气,一言不发地堪堪擦肩而过,这同事关系处地确实没毛病,陈公公昨晚一通操作猛如虎,算是把天子门生彻底给得罪死了。等赵贞吉走远了,道长若无其事地捡起那个信封,掏出昨晚的笔录仔细翻看,现场诠释了一把,什么叫做说硬话办软事。

 

“奴婢陈洪,给主子万岁爷复旨来了”,道长单手举着那份笔录,不置可否地说了句“进来吧”,陈洪默不作声地进了门,乖巧地站在一旁。陈公公嚷嚷着来复旨,进了门却是一言不发,道长等了片刻,扭过头意味深长地瞥了眼陈洪,放下手中的笔录,明知故问地点了一句,“裕王没有写点什么东西来嘛”。陈洪陪着笑轻声答道,“回主子,当然写了”,“在那儿呢”,“主子万岁爷恕罪,裕王爷将写的请罪本章,交给了李王妃和世子爷,让他们亲自带来了,要面呈主子”,“叫他们进来吧”,“是”。讲道理,出了昨晚那档子事,裕王本该亲自登门道歉的,奈何还有个二龙不相见的忌讳,道长不发话,裕王也不敢擅自进宫,只能打发老婆孩子过来,替自己转交请罪的本章了,这也算的上是诚意满满了。

 

李妃一手攥着奏折、一手拉着小万历,静静地站在门外,面不改色地听着,道长跟陈洪在屋里一唱一和,听见道长喊自己娘俩进去,于是领着小万历,不徐不疾地走到门槛前跪了下去,郑重其事地禀道,“臣妾李氏,领世子朱翊钧,叩见父皇、皇爷爷”。道长不慌不忙地坐上了八卦台,喊了声“进来”,“是”,李妃领着万历齐齐磕了个头,两人进了门,款款走到八卦台前,道长刚开口说了声“免了”,李妃依旧拉着小万历规规矩矩地跪了下去,道长见状心中一热,柔声说道“起来吧,赐座”。陈洪赶紧搬了个绣墩,放在李妃身后,“来,过来”,道长朝孙子招了招手,小万历迟疑了一瞬,李妃急忙弯腰从后面轻轻推了他一把,小万历紧走几步爬上八卦台,道长吃力将他抱在了自己腿上,喃喃自语道,“哎呦呵,几个月不见,朕孙子又重了”。

 

眼瞅着祖孙二人其乐融融,李妃心中稍安,趁机又跪了下去,一本正经地禀道,“臣妾李氏,带来了裕王的请罪本章,敬请父皇御览”,说罢双手将那封奏疏举过了头顶。道长等了好几个月才见着一回孙子,刚想整点亲子时光,还没开始便被不知趣的儿媳妇儿给搅合了,道长默不作声地瞟了眼李妃,故意将儿媳妇晒在一旁,等了片刻扭头看向陈洪,兴致缺缺地吩咐道,“陈洪,去门外看看,朕的那些忠臣们,都来了没有”。

 

陈洪应了声“是”,迈步出了精舍,径直穿过走廊,远远望见徐阶正带着一众堂官,整整齐齐地站在玉熙宫的大殿内,陈公公转身回了精舍,不动声色地扫了眼,跪在地上双手举着奏疏的李妃,开口禀道,“回主子,都到齐了”。道长无声地喘了口气,闭着眼睛、拖着长音说了声“有请”,陈公公操着公鸭嗓,高声宣道,“徐阶诸臣见驾”,徐阁老领着众人穿过走廊,在精舍门槛前齐齐跪倒,每个人手里都攥着一份新鲜出炉的辩状。道长面无表情地望着徐阶等人,沉默了片刻,方才装模作样地问道,“你们手里都拿的什么呀”,徐阶瞄了眼跪在门里的李妃,知道裕王那边已经服软了,于是小心翼翼地答道,“罪臣徐阶等奉旨写的辩状”,“辩的什么”,道长继续明知故问,徐阶心中一阵无语,黑着脸、硬着头皮说道,“罪臣等与海瑞有无关联”。

 

望着徐阁老那副唯唯诺诺、有苦难言的模样,道长心中涌起一丝难以名状的满足感,眼中多了几分神采,朝着陈洪努了努嘴,陈公公立刻心领神会,走到门外一一接过徐阶等人手中的辩状。李妃依旧举着那封请罪的奏疏,一声不吭地跪在精舍内,额头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两只胳膊早已麻木,却是一动也不敢动,明明都是男人惹的祸,最后竟要一个女人来默默承受,也不知到底是造了什么孽。片刻的功夫,陈洪便走回了道长身旁,怀里还捧着一大摞的辩状,道长一把抱起小万历,让他面对面地看着自己,嘴边挂着慈祥的笑,循循善诱地问道,“朱翊钧,你知道吗,你的父王还有门口那些大臣们,送来的都是什么吗?”那小万历只知道进了宫要懂规矩、讲礼貌,凡事都要听妈妈的话,哪里能想到,皇爷爷竟会套路自己,既然皇爷爷发问了,便一五一十地答道,“回皇爷爷的话,都是让皇爷爷不高兴的东西”。

 

道长眼中闪过一抹欣慰,轻轻拍了拍小万历的脸蛋,嘴边荡漾着一丝坏笑,柔声问道,“还是朕的孙子知道皇爷爷的心思。好,既然是皇爷爷不高兴的东西,你说,该怎么办”,小万历认真地思索了片刻,破口而出说了一句,“烧了它”。都说是童言无忌,一个五岁大的熊孩子,他能有什么坏心思,无非就是谁惹他不开心了,便要杀了谁;什么东西惹他不高兴了,便要烧了它。推己及人,既然这些辩状惹皇爷爷不高兴了,自然就该一把火烧热它,别看万历年纪小,但人家打小就知道,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动手的就别哔哔,再多的妙笔生花、文字游戏,也架不住春天里的一把火啊。道长闻言不禁神采飞扬、喜上眉梢,心花怒放地笑着喊道,“准旨,陈洪,把他们写的这些奏折,还有裕王写的请罪本章,都给朕烧了,朕一个字也不看”。

 

陈洪怔了一瞬,答了声“主子圣明”,紧走几步接过李妃手中的本章,然后捧着那一大摞奏折,就近找了个烧水的炉子,半蹲在地上,一封接一封地开始烧奏疏。李妃长出了一口气,放下了酸麻的双臂,徐阶瞥了眼不远处的火光,立刻拜倒在地大声疾呼道,“圣上如天之仁,臣等感愧莫名”,身后众人连带着李妃,也跟着一齐趴了下去。讲道理,请罪的本章也好、自证清白的辩状也罢,那都是大家通宵加班的劳动成果,结果东西送到道长眼前,就因为小万历的一句话,道长看也不看便一把火给烧了,合着道长你昨晚是在故意累傻小子呢,你当这是特么烽火戏猪猴呢。再说了,万历就是个五岁的熊孩子,他年纪小不懂事,随口说一句“烧了它”,这孙子是真敢说,这爷爷也是真敢烧呀,一个请罪本章外加几十份辩状,顷刻间就化为了飞灰,道长这是明摆着告诉众人,裕王的请罪朕不接受、诸位大臣的嫌疑也依旧没有洗清,说穿了就是,圣明天子心里这口气,还没有出完,同志们仍需努力。

 

同样是烧东西,曹操烧的是手下人写给袁绍的信,意思是过去的事儿既往不咎;道长烧的是大臣写给自己的辩状,意思是今天这事儿还没完。徐阁老望着火盆中跳动的火苗,只觉得心口好似塞了一团乱麻,血压也跟着突突地飙升,郁闷至极却又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违心地夸一句,“圣上如天之仁,臣等感愧莫名”。除了徐阁老等人,最感愧莫名自然还属李妃了,自己那个死鬼老公连夜写的请罪折子,被自己那个变态公公一把火给烧了,出这馊主意的偏偏还是自己那个倒霉儿子,老朱家这三个男人轮番上阵,彻底把李妃给整不会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