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中央陆军第17混成旅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5835字 发布时间:2023-01-04

当川村利兵卫将李志行的清单,说给冈田丰后,冈田有些惊讶:掷弹筒可以说是日军的最新武器,日军并没有完全装备部队,只是在关东军的少数几个部队试用,这个中国人竟然知道!

冈田丰拧着眉毛考虑了半天,终于没有派人去调查千里之外的李志行,但掷弹筒只答应给50具,炮弹300发。山炮则满足了李志行的要求。

李志行并不知道,自己要掷弹筒的这一要求,如果早半年,他将召来日本人最严厉的追查,因为那将是极其严重的泄密事件!

但恰巧,掷弹筒这种新武器,已经开始在中国试用,所以冈田丰只认为是李志行消息灵通。又因为他的好友川村的利益关系,所以并没有下令调查此事。

川村利兵卫将结果告诉李志行,李志行皱了皱眉头,屏退左右,说道“川村君,这和我需要的数量差的太大了。”

“可我的朋友说,这是军方的最新武器!能卖给你这些,已经尽力了。”川村也很遗憾。

“川村君,我说一个办法。”

“请讲”

“你如果能搞到掷弹筒和炮弹的设计图纸给我,我将汉堂二厂以800万大洋的价格卖给你。”志行缓缓地说道。

“什么?你让我去叛国?”川村大怒,拂袖而起。

“什么叛国不叛国,我和你谈的是生意!否则,全中国都在抵制日本棉纱,我却要把工厂卖给你,我算不算叛国?”

“你休想!这不可能!”川村说完,就愤怒的往外走。

李志行却冷冷地说“我给你两个月时间,到时候将图纸拿来,咱们就成交。否则,我就将厂子卖给英国人,他们已经联系我很久了。”

川村利兵卫怒不可遏地走了,临走前骂了一声李志行“混蛋!”。但鉴于没有被骂成“猪”,李志行并没有扇川村的耳光,只是冷笑着目送了川村的离去。

川村很快带着他的人离开了。李志行听到后耸耸肩,他无所谓,大不了不卖厂,本来他也不想卖。

于是乎,他便悠哉悠哉去欣赏着塞外风光,嘴里还吟唱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李志行为啥处心积虑想要日本人掷弹筒的图纸?因为,这个掷弹筒实在是个好东西!

日本的掷弹筒,是日俄战争后日本人吸取教训,专门为步兵设计的对付重机枪的武器。可以说是一种轻型化的小迫击炮,口径50毫米,重量很轻,只有2.6公斤,单兵就可以携带,一般两人操作,射程为175米,弧度发射,能打到掩体后面的机枪,以及反斜角的敌人,例如小山包后面的敌人。

李志行的部队,虽然大规模配备狙击手,但狙击手只能打看得见的敌人,看不见则无能为力。

因为用的顺手,掷弹筒在日军中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让武器精良的美国人也头痛不已。

而且,这种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非常适合中国制造。事实上,中国后来也的确进行了仿制,但总仿不好,因为这里面还有点门道。

所以,李志行借机逼川村利兵卫去搞图纸。

可川村利兵卫是个商人,他能搞到这么机密的东西吗?李志行耸耸肩,不试试怎么知道?

川村则一路上咒骂着李志行的愚蠢,而后又加上了“无耻”和“阴险”。

川村的助手三木,不明白一向礼貌的川村先生,为什么会骂那个中国人“无耻”以及“阴险”?“愚蠢”他懂得,那个中国人的确愚蠢!但“无耻”和“阴险”呢?于是三木就此恭敬地请教了川村先生,但川村先生却什么也没有说。

川村没有说,是因为李志行已经在川村的内心埋下了恶魔的种子,而现在这颗种子似乎已经开始发芽。

川村回到上海,收购失败的事情,不停地折磨着他,他心烦意乱,坐卧不安。

终于,他将三木叫来,问道“三木,你说汉堂厂,真的有那个中国人说的那么赚钱吗?”

三木说“川村先生,按之前的调查,汉堂厂的确很赚钱,是否能够达到230%的利润率不能确定,但估计前几年应该在100%以上。”

川村恶狠狠地“哼!”了一声,挥挥手让三木下去了。

川村在屋内走来走去,最后昂首看着窗外,压制了自己的各种杂念,决定不再想汉堂厂的事情。

但恶念像一株魔草,又从石头的边缘伸了出来,“那个中国人为什么想要掷弹筒的图纸呢?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在几经犹豫之后,他拨通了在天津的冈田丰的电话。

“冈田君……”

他借口李志行嫌掷弹筒太少,问了不少掷弹筒的具体情况。当然,关于图纸的事情,一个字也不能提!

当得知一具掷弹筒造价,竟然比一只步枪多不了多少时,他放松了:这个装备估计没有什么大的价值。随后,他又听到了一个让他十分心动的消息:那个掷弹筒,竟然大阪炮兵工厂设计和制造的!而是大阪炮兵工厂,正在自己的家乡大阪!心烦意乱的他,很快借口终止了电话。

然后,川村在屋子里不停的走动,像下午4点钟动物园里的野兽。

一会,他忽然翻开桌上的一份报纸,查找到今天下午就有一趟回国的轮船。鬼使神差,川村做出了他后悔终生的决定,他吩咐三木买了当天回国的船票,匆匆赶回了日本。

后面的事情,简直就像传奇!勇敢的川村,将掷弹筒和炮弹的图纸偷偷拍了照,他真的偷到了!

原来,“内外棉”正是一家从大阪成长起来的企业。而大阪这个地方,有个特点,就是十分重商。

大阪是日本著名的商业城市,市民多数世代经商,重利轻义的信条是从娘胎里就带来的。与日本其它地方农民依附诸侯,诸侯依附天皇的社会结构不同,大阪商贩不仅对诸侯的依附十分有限,而且世世代代变着花样和诸侯斗智斗勇,“忠心”二字在他们眼里都是浮云,只有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而川村也深受此风影响。

川村回到大阪后,立刻拜访了几个在大阪炮兵工厂工作的多好朋友。他探听到了一个重要消息:那就是他的好朋友岩之介,正是掷弹筒的总设计师!

而他还知道,岩之介有一个可贵的习惯,就是喜欢研究自己的作品,并不断改进。所以,他判断,岩之介的家里很有可能保存着掷弹筒相关的图纸!

魔鬼占据了川村的内心,贪婪蒙蔽了他的双眼。

川村亲自出马,到带了美酒到岩之介家,与岩之介一起喝酒,将岩设计师灌得酩酊大醉。

然后,他又留下亲自照顾醉酒的老光棍岩之介,顺便打开了岩之介保管图纸的箱子。在箱子里,他找到了掷弹筒及炮弹的图纸,亲手拍了照。

昏黑的屋子里,川村简直像一个训练有素的特工!

半个月后,川村秘密来到包头,亲手将冲洗出来的图纸放在了李志行的桌上。

李志行仔细看过图纸后,对川村佩服的无以复加!这位川村简直是一位“五步杀一人,千里不留名”的勇士!他对川村利兵卫不吝赞美之词。

川村却冷冷地问“那么,李桑,你的承诺呢?”

没问题!李志行马上签署协议,将汉堂二厂以800万的价格卖给了川村。

川村的表情顿时柔软,几乎有想哭的感觉,他的冒险终于得到了回报!那种一直折磨着他的感觉,终于没有了。

川村手里还有钱,他已经从那个“独行侠”恢复成了一个生意人。他还要买,他要买电灯厂,因为电灯厂是纱厂的动力保证,没有电灯厂就相当于被李志行卡住了脖子。

李志行态度和蔼地给川村做了详细的解释,说明自己为什么不能卖电灯厂,这里面他有很多苦衷,例如,他的染布厂,以及很多生意,都需要用电……等等,态度非常好。

此时的李志行和川村利兵卫,完全是两个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最后,双方就纱厂供电签订了协议,写明如果李志行不能保证纱厂的正常供电,将对川村支付巨额的赔偿。当然,责任是对等的,如果纱厂用电不能达到协议的用量,川村也要赔钱给志行。

并且,志行大手一挥,纱厂少要了50万,这50万用于支付那些军火的价钱,唯一的要求就是交货地点设在包头。

川村忽然收取了额外的利润,非常高兴。因为那些军火其实总共连10万元都不到。李志行还说川村可以用日元付款,川村更是感动,这样可以少付一些兑换费,遂与李志行以好朋友相称。

签完协议,李志行急招汉堂所有高层到包头开会,他要先统一高层思想。卖厂其实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很多员工对李志行敬若父母,志行现在要卖厂,员工们会怎么想?

但志行不得不面对,谁让他在里面投机取巧呢!与川村类似,这是李志行痛苦的付出。

听说要卖厂,高层立刻纷纷反对。

李志行立刻一脸苦相,讲自己受到的各方面压力,博取大家的同情,着重讲了日本人的可恶,转移矛盾。然后又讲在陈树藩那里获得利益,这些高层前一段已经知道,但直到现在才知道,这些原来是卖厂的筹码,纷纷唉声叹气。

接着李志行马上说起了自己的规划,那就是要在西安建新厂,规模与二厂一样大!到时候不愿意在日本人那里干的工人都到新厂去。并决定给二厂所有员工加发3个月薪水,请大家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还有股东,一律按5倍投资额赔偿,这事程名恭去办……

大家看着李志行愁眉苦脸,伤心异常,只好忍痛回去作相关工作。

但程名恭、陈佳伦、周向豪和冯春霖4人被留了下来。

当着这4人,李志行说出了自己的真正计划。

众人听后眼睛一亮,对老板简直佩服地五体投地。就说嘛!老板这样的人,啥时候吃过亏?然后都开开心心,领命回去运作了。

而可怜的桂萌生,不得不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回到三原,他要代表李志行向广大员工做出解释。

因为李志行这个不要脸的,感到良心有愧,也是因为他还有后手,怕在公众场合讲话多了,对员工们有误导,所以没有回去。

幸亏大家都在做工作,尤其是冯春霖发动了“劳联会”做说服工作,工人们才没有闹事。

但还是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工人要辞职,不过都被程名恭安排去干新厂筹建的工作。具体就是到西安城,清理满城遗址上的砖头瓦块,工资一分也没少,据说有人还在那些砖头瓦块里捡到了文物……。

于是,汉堂二厂终于交接了。

日本人很快入驻,对李志行招收汉堂二厂离职员工的行为进行了谴责。李志行也耐心做了解释,他们也就没再纠缠,迅速从上海、青岛调来员工,以保证工厂生产。

在处理汉堂厂这件事情期间,延长炼油厂的张丙昌大师来了一趟。

张丙昌怎么也没有想到,第二次相见,这个小老乡已经成了自己的老板,而且还变成了个军官!他这次来,就是想问问这个年轻的军官老板,对炼油厂以后有什么想法。

李志行一见张丙昌,就握住他的手哈哈大笑“张大师,咱们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

张大师愕然地看着李志行,自己什么时候成大师了?

还没来得及说话,李志行就说“丙昌兄,我期盼与你合作已经很久了!今天终于能跟你好好谈谈了,这些年快憋死我了!”

张丙昌一听,不禁莞尔,笑道“志行,我就好好地待在延长,你却不来看我,怪谁去?”

志行哈哈大笑“怪我!怪我!丙昌兄快请坐!”,然后亲自给张丙昌倒茶。

不料坐下的张丙昌,刚喝了一口茶,又被李志行兴奋地拉了起来,“丙昌兄,我要把延长扩建到每年产10万吨油!我要生产汽油、柴油、煤油、蜡,还有润滑油!我要建设中国最大的炼油厂!”

张丙昌一听,先是愕然,然后摇头说道“志行,这只怕不行,你不了解,陕北可能没有那么多油。”

“啥?没油?你怎么知道的?”

张丙昌便解释一番。

原来袁世凯在位时,同美国签订了《中美合办油矿合同》,允许美国来陕北开采60年。随后成立“中美油矿事务所”,组成勘探队,三年之中,深入肤施(今延安),延长、延川的永坪、甘泉的石门子、宜君等地进行了勘察。

最终,使用4台3600升气动钻机,在陕北打了7口油井,但是出油甚少。于是美国地质顾问断言:陕北油层系石炭纪,无大规模开采之价值。

随后,美国人主动解约。打出的7口井也归延长,但因不具备开采价值,张丙坤将大多油井封闭了。

“哦,你有他们勘察和钻探的资料吗?他们钻探了多深?”李志行问道。

“有,一般100多米,最深的达到200米。”张大师现在使用的一号井深度才80多米,所以那些深度已经比较深了。

不过李志行心里有底,他说“我看这样,你研究一下资料,咱们选两口井,就在这井上继续往下打。”

“志行,这可能是白扔钱,而且可能要扔很多钱!”张丙昌急忙说道。

李志行却大手一挥,说“钱不是问题!对了,我要先给你涨工资,给全体工人涨工资,这是2万大洋支票,你先拿回去给大家改善生活!”,说完掏出一张支票,塞到张大师手里。

然后不等张大师开口,李志行就开始口若悬河地,鼓吹他的阴阳探矿学,并且说,自己第一次经过延长时,就发现那里有石油!

这话把张大师听得目瞪口呆,这个学说实在过于玄妙!但张大师还不好反驳,只好苦苦思索着,怎么才能让这个这个小老乡,放弃这白扔钱的举动?

李志行却又说“丙昌兄,我是这么想的!你看,现在咱中国人不会打井,咱必须请洋人打,你去多招上些搞开采的大学生,洋人边打咱边学,最后,就算没打出油来,能培养一批人咱也不亏!”

张大师没想到李志行脑回路不一样,还没想出应对的话,李志行紧接着又说“咱们先开始大量招人,先招100个留学生,啊,不200人!招收50个搞勘探的,50个钻井的、50个搞采油的、50个搞炼油的,咱们的事业从培养人才开始!然后麻烦你,做一个整体的计划,这个包括勘探、打井、采油、建炼油厂等。”

张丙坤一听头更大,这个目标根本完不成!全中国估计也找不出来这么多人!

李志行一看张丙坤皱眉,马上就理解了,立刻说“丙昌兄,我说的意思是尽量多招,未必一定要200个,国内的大学生也可以。当然,能招来留学生最好!凡是勘探、钻井、采油、炼油方面的留学生,每人每月400大洋,你每月800!实在招不到,相关的专业也行,招什么人你说了算!办完给我说一声就行。我会很快派财务人员过去,到时候,你缺钱就找他要。”

这东家志气大!给自己的权限也大!张丙坤不好再推辞,就说“哦,志行,工资太高了!”,张大师虽是老牌海龟,但延长炼油厂不怎么赚钱,他每月也就200多块。

“不高!做好了以后咱再增加!”

然后不等张大师说话,李志行接着又说“要紧的是,先招人和做个方案,你把人招的差不多后,咱就聘请外国公司打井。”

“哦……那好吧……”

就这样,张大师稀里糊涂地答应了下来,然后直到离开,都没有清醒过来。因为志行连着两天请大师喝酒,当然,少不了吃草原的羊肉。

……

处理完这些事后没多久,志行收到了一封乔修远的电报,找志行要30万大洋,也没说啥事。

志行也没问,当天就吩咐人打给了过去。

又过了大概半个月,乔大少来了,是陪同陆军部一位刘将军来的。刘将军是一名中将,一见李志行就笑着说“恭喜!恭喜!”。

李志行不明所以,看乔修远,乔大少却只是偷笑,让志行马上召集军官开会。

等大家坐定,刘中将拿出一份文书,然后表情严肃地念到“中华民国陆军部令:兹令,陕西榆林独立团扩编为中央陆军第17混成旅,归陆军部管辖。特任命 李志行 为少将旅长,乔修远 为少将参谋长,郑玉琨 为上校副旅长,驻防绥西。此令!大总统 徐世昌(印) 陆军部长 靳云鹏(印)”。

刘中将读完,伸出手笑着对志行说“恭喜李将军!”

李志行有些发懵,不过急忙与刘中将握手,然后敬了个军礼说“谢谢刘将军!”,将任命书接了过来。

大家一片欢呼,李志行却有些傻:这就成将军了?这就成旅长了?还是乔修远提醒他,赶快招待刘中将!志行这才如梦初醒,急忙吩咐以最豪华的宴席招待。

宴席上,刘中将非常客气,对志行说了不少勉励的话。临走,李志行硬是塞了刘中将2000大洋银票,又装了一大箱狐皮大衣,给刘将军带上,刘将军笑纳了。

等刘将军走后,军中大宴三天。

这帮家伙,仗也没打一次!天天吃着羊肉!却眼看又要升官,太高兴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