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羽与金国之难(一)
书名:星宇(上) 作者:旧日小伍 本章字数:3355字 发布时间:2023-01-25

七天前,东北极寒之地。

金国王宫以南二十里、大兴山脉之上修建着一条绵延上百公里的钢铁之城,城墙之下引北方海拉尔源头之水,举国之人力硬生生凿出一条环绕整座城墙的大型护城河。这一城、一河构成了金国抵御外敌的号称“东北最强护国堡垒”,名为“金汤”。

与金国东边相邻的蛮国在迅速崛起,其军事实力已变得强大异常,半年前蛮军开始对金国发起规模空前的突袭,从此,战火如脱缰的野马来势汹汹、一发不可收拾,“火势”一路向西蔓延,把金军逼退到“金汤”东侧不余十里之处。

对此,金国国王只能孤注一掷,派出所有御林大军死守“金汤”,以至整个都城当下几乎无人把守,若非有金灵珠坐镇,其防御体系将不堪一击。

其实这并非金国愚钝,反而所有人心若明镜,“金汤”一旦失守,整个国家命运将危在旦夕,此乃负隅顽抗的无奈之举。

暮色将近,金国王宫被冰封在这天地一色的苦寒世界中,琉璃瓦原本光彩夺目的金色早已被寒冷击垮,裹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而不再醒目,加之那坚如磐石的银色宫墙,远远望去犹如一座虚无缥缈的梦中水晶宫殿。

宫中早早地点上了烛火,一阵寒风从门外呼啸而入,金色的火苗随风晃动起来,恰如此时摇摇欲坠的金国王宫。

在严峻的战争局势之下,国王紧急召见了宰相、太师以及领侍卫内大臣等朝廷大臣,共同商讨御敌方案以及关于金国圣物金灵珠的转移事宜。

太师薛文从列队中走出一步,向国王缓缓作揖行礼后在群臣中率先发言:“陛下,自金族元代长老将金灵珠供奉于‘金灵神塔’以来,灵珠守护金国子民已有数千年之久而从未离开神塔,更未离开过金国。倘若贸然将其转移出国,恐对金国之国运有所不利,于今日之局势更是雪上添霜,一旦敌人来犯,几乎空无一兵的金都将毫无反抗之力,还请陛下三思。”

主张转移金灵珠的领侍卫内大臣顾锋随之出列,对其观点进行了有力反驳:“若‘金汤’失守,即便有金灵珠在手又有何用?正如太师所言,金都空无一兵,那么还有谁能阻挡蛮人的千军万马?与其让金国圣物白白落入敌国之手,倒不如提前将其转移,把灵珠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中,尚可存一线转机。”

太师稍稍睥睨身旁的领侍卫内大臣,话语中尽带讥讽的腔调:“老夫本以为自己已是个十足悲观的文弱之人,今日听得金国堂堂一品武官一席良言,当真自愧不如,不禁有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感慨。”

顾锋看着太师薛文反驳道:“那么依太师所言,倒不如趁现在就将灵珠送至‘金汤’之上,难道不比留在城塔中胜算更大些?”

“那也未尝不可!”薛文立即回应。

“辩论归辩论,切莫为逞一时口舌之快而丧失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请各位大人铭记,在场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有着拯救或毁掉整个国家的可能,其中可是维系着万千无辜者的性命,位高权重而愈需谨言慎行。”宰相廉忠看了看顾锋和薛文二人,语气变得更为沉重,却也只能点到为止,但思维敏锐之人已经能够嗅出此话的风向。

太师此时才注意到自己不知不觉绕进了领侍卫内大臣的话术圈套,心中暗自不悦。

顾锋则不失时宜地向国王一拱手,借力宰相的警戒之意道:“陛下,不管是把金灵珠带到战场还是留在金都神塔,其风险都在不断加大,敌军兵临城下,对方一旦夺得灵珠便如虎添翼,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么爱卿对现下局势可有良策?”一直保持沉默、仔细聆听众臣意见的国王终于开口。

“臣以为,若想破当下之困,单凭金国一国之力举步维艰。”

太师则对顾锋的观点不以为然:“领侍卫内大臣的意思是要向他国求援,可我金国人马在‘火之国’的白虎门外整整苦守了三天三夜,对方对此仍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可见国难当头,任何人都不值得信任,求人不如求己。”

顾锋没再反驳太师之言,而是提出了另外一个迫需解决的问题:“在这场金蛮之战中,敌强我弱,虽暂有‘金汤’抵挡,却非长久之计。如今战事吃紧、军粮极度匮乏,而蛮军的围困之势已然形成,荆棘塞途,长此以往,我军只能坐吃山空!”

“宰相如何看待此事?”国王询问的目光落在了宰相廉忠身上。

廉忠微微躬身道:“金国从极寒北海捕捞业中获取的海产补给,但只能勉强满足金都不到三分之二人口的口粮。如今战争局势紧张,百姓不得不勒紧腰带,在保证基本生存的前提下,把更多的粮食优先提供给军方。而当下军粮储备量仅可维系十日有余,尽管能从极地调动一部分食材,最多也不超半月,此番注定为旷日持久之战,解决军粮不足之困迫在眉睫,领侍卫内大臣之忧并非没有道理。且我金国商人素来与中北大陆的西南诸国有着一定的商贸往来,虽并算不上频繁,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燃眉之急,只是运送粮食的路线已被敌人所断。但仔细想想,站在贸易国的立场,切断商贸之路即是断了他们挣钱牟利的财路。”

“宰相的意思是,可向西南诸国求援?若有他国愿出手相助,与我金军配合作战,可对敌军进行内外夹击,便可撕开口子,使粮草顺利通行。”国王思忖片刻,说道,“只是西南诸国皆为斤斤计较、唯利是图之徒,此法恐怕行不通!”

太师突然想到了什么,甚至不顾推翻自己刚才“求人不如求己”的言论,向国王进言:“陛下,为何不向天朝国一试?”

国王疑惑地看向太师:“天朝国?天朝虽大,却与我金国素无交情,太师何出此言?”

太师说道:“陛下可还记得,大王子金羽殿下……”

“大胆!”国王的脸突然阴冷下来,一只手往龙椅上一拍,怒嗔道,“一个弃国民于水火而不顾的叛逃者,何来资格得称‘殿下’?!”

“陛下息怒!”太师惶恐,立即双脚跪下、两手拜地,一头叩在了御窑金砖上。

龙颜大怒,其余人也只能跟着俯首作揖、不敢目视,整个大殿顿时噤若寒蝉。

半晌,国王才缓了缓语气,开口道:“起来说话吧!”

“谢陛下!”太师声音有些发颤,战战兢兢地站起身子,此时已是满头大汗,他伸出袖子擦了擦,“微臣也是从金虹元帅的闲谈中偶然得知,金……金羽现于天朝京城当差,而且还与京城一位王爷来往密切,想必在天朝国是有了一定地位的……或,或许可以一试。为了金国的江山社稷,微臣才敢斗胆进言,请陛下治臣妄言之罪!”

“启禀陛下,臣以为太师之言并非全无道理,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较为可行性的方案之一。”宰相转身向国王鞠躬后附议,“若天朝国不愿意出手相助,届时可见机行事、另寻他法。而向西南派遣求援队伍,臣以为还可以增添另一项任务。”

“哦?”国王目光微微闪动,似乎感知到自己真正想听的东西,问,“何任务?”

宰相再次躬身,朗声道:“开辟运送粮草的甬道。”

太师醍醐灌顶,立即抓住时机附议道:“陛下,我金军熟知周围山脉走势,可从西南较为偏僻的山阴开辟一条甬道,将南方诸国的粮食秘密输入国内而无需商人明目来往,如此可最大程度低暴露的可能,以解我军军粮匮乏之困!”

此建议确实值得一试,国王问太师:“嗯,那么,太师以为,应该让谁去求援以及负责运粮最为合适?”

“自,自然是法力高强之人最为稳妥,”薛文察言观色,对于刚才的龙颜大怒仍心有余悸,小心翼翼地揣摩着圣意,“此乃事关重大,若是金虹元帅……”

“不妥,金虹元帅确实是我金国不可多得的魔法大师,也是我金军的主心骨,眼下战争吃紧,‘金汤’作战指挥部不能没有他,自然不可让他去天朝国请人。”

“额……是,是!臣愚昧,请陛下赎罪!”薛文连连谢罪。

“陛下,臣以为,可将此任务交予金玹将军。”宰相提议。

领侍卫内大臣也跟着举荐:“金玹将军曾为闲云野鹤、崇尚诗词曲赋之士,如今国难当前,他并未贪恋享乐,而是毅然弃笔从戎、带领万千士兵征战沙场,是位忠心不二之将。且金玹将军的魔法修为不浅、做事稳重,又与金虹元帅同出师门,臣也举荐其担任此职。”

国王沉默片刻,随即下旨:“传朕旨意,即刻召回金玹将军、金戈上校、金戟中校,率十五名得力士兵今日内进宫见朕,不得有误。”

白腹隼雕展开双翅,从“金汤”铁墙自东向西飞行。日暮西山,寒气逼人,东侧的大片土地硝烟弥漫、战火肆虐,时而传来冲锋的呐喊和刀刃相接的打斗声,而仅仅一墙之隔的西侧却是片万马齐喑、荒无人迹的茫茫冰原。

在夕阳的照射下,钢铁长墙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像一条盘山而居的金色巨龙,是苍白的世界中,除爆炸的炮火之外唯一的亮色。当落日收起最后一缕余晖,整个世界落入了黑暗。冰原更像一个冰冻的世界,这道命运的高墙便成了一冰、一火两个截然不同的时空的交界。

在“金汤”与京城之间,三匹黑色骏马并肩齐驱,他们身后率领着十五人的小队向着京城王宫极速奔腾,“哒哒”的马蹄声在极寒之地掀起阵阵晶莹闪动的冰雾。

——金国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全然维系在这支小小的求援队伍身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星宇(上)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