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秋崖就找到村里的媒人,让他去张家长老那里商量此事。不用多久,回话说那边并无异议,只是田舍要拿出来重新回到张家宗族,这都是合情合理的要求。至于张家娘子那边,更是毫无问题。她说娘家已经没有人了,自己完全可以做主。就这样,定亲拜堂一气呵成,从简从速。秋崖此时虽然已经四十有四,但是结婚还是人生头一遭,他觉得新鲜,自然也就免不了兴奋和激动。他叮嘱自己说一定要沉稳,这次婚姻,没有太多附带的东西,只是铁肩担道义,只是为了救人一命,自己的婚姻,不应该和世俗的婚姻一样,否则不仅会玷污自己,也会玷污张……不,现在是刘家娘子。
不过,他很快就尝到了婚姻的甜美。娘子闺名秋月,竟然和他的号十分般配,正所谓秋月照秋崖,让他觉得冥冥中似有天意。更不要说,秋月能干、肯吃苦,性格又温婉和顺,对生活的热情一如既往,这就让他可以更加专心地读书了。夜里,秋月依然织布,秋崖照例读书,只是过去的咫尺天涯变成了现在的亲密无间。偶尔相视一眼,彼此都颇觉甜蜜。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了,在这一点上,古代和现在并没有什么区别。人都是沿着过去的道路,靠着惯性活着。我很想让秋崖有所改变,因为他在任何意义上都是一个失败者,我想让他成功起来。要想成功,首先要树立一个更为远大的目标,那时的远大目标就是走上考取功名之路。如果之前他独自一人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的话,那么现在他明显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尤其是第一个孩子在第二年出生之后。所以,如果秋崖的人生之路突然转向,我们不但理解,而且极为赞赏。我们都欣赏有雄心壮志的人,这是不用多说了。对于我,还有一点私心,假如秋崖多了改变,就会增加一些可能性,戏剧性的情节就蕴藏在可能性之中。我可以增加篇幅,除了让故事更为饱满之外,还有不足为外人道的额外好处。
于是我就让秋崖沿着科举之路,朝着成功人生的目标出发了。在这时我才发现,想要饱满的叙事是痴心妄想,这条路走下去,人生的过程也未必精彩多少。秋崖四十六岁中秀才,四十八岁中举,次年朝廷开恩科,秋崖高中探花,除翰林院编修。接着就是他开挂似的升迁之路。五十八岁外放巡抚,六十岁挂兵部尚书衔,督师蓟辽,平灭建虏。封国公,世袭罔替,秋月也被封一品诰命夫人。四个儿子各个科场扬名,大有青出于蓝之势。八十岁告老还乡,故宅已经翻修为五进大院,从此修身养性、深居简出,时人已不多见矣。九十九岁那年,两人同一天驾鹤西去,有乡民见到两位鹤发童颜之仙人大笑升天,建庙祷祝,后几百年不断显灵,遗泽乡里云云。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结局很大团圆,很爽很精彩,那么就此停住,不要再往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