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陈佳伦汇报:这个川村利兵卫,乃是日本“内外棉株式会社”的总经理。
那这个“内外棉株式会社”,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据陈佳伦汇报,这个“内外棉株式会社”是个老牌企业,光绪年间就在日本大阪成立了。开始只经营印度棉花的进口业务,之后生意做的不错,日俄战争以后,资本增加到3500万日元。
1889年,“内外棉”在上海设办事处,次年曾一度与筹办中的上海华新纺织新局订立协议,包销该局销往日本横滨、神户两地的棉花。1891年又与印度棉商合作,进口印棉、美棉,为当时日本的三大棉商之一。
之后,“内外棉”进军纺织行业。1903年,在大阪设内外棉第一棉纺厂,1905年在兵库设第二棉纺厂。但当时,“内外棉”在日本纺织业还排不上号。
1898年,川村进入内外棉任董事,此后数次来华考察,为以后来华开办纺织企业积累了资料。
1908年,日本国内棉纺业竞争激烈。川村认为,凭藉中日马关条约获得不平等的最惠国待遇特权,在中国建厂,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廉价劳动、优惠税率等条件,就地生产并销售,是突破困境的良策。所以他促使内外棉作出了对华资本输出的决定。
1910年,内外棉在上海宜昌路建造内外棉三厂,以“水月”为商标,人称“水月纱厂”,纱锭2万,获得巨利。然后又迅速建造了第四、第五厂,各有纱锭3万和5万。日本占领了青岛后,又在青岛建设了第六工厂,开创了日本在华北投资的先例。
由于对华掠夺的成功,几年后,川村当上了的总经理,“内外棉”对华战略开始加速实施。这一段时间,川村连收带建,一口气成立了3个厂,纱锭增加了约9万枚。
川村干得十分顺手,还想对中国纱厂大口鲸吞,不过此时纱厂行情正好,没人再愿意出售。碰巧,他得知汉堂在大量抛售股份,想去接收,但汉堂让出来的股份,麻溜被那些合伙人收了。于是他便将主意打到了三原的汉堂厂。
一研究之下,川村发现汉堂在三原的厂子太诱人了!这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原料充足,市场覆盖了中原和西北,甚至有可能延伸到华北和华东地区。而且工厂设备先进,规模巨大,实在是一块大肥肉!便让人立刻到陕西去谈收购。
这货以前是个大棉商?李志行立刻警惕了,第一时间给程名恭和冯春霖发出指令,要求立刻控制陕西的棉花供应渠道!并让傅长缨回关中配合。
他要牢牢把原料抓在手里。
汉堂要控制棉花实际不难,因为汉堂在陕西影响巨大,大部分棉商本已经在汉堂的船上。这番在志行的指令下,汉堂使出手段,有地方政府的影响、有驻军的影响、有哥老会的影响、还有适当的利益关联,很快,这些人就被死死地捆在了汉堂这艘船上。
看你个小日本还能耍啥花招?
不料,过了几天,刘神仙这老家伙又来了,这次还带了陈树藩的亲笔信,信上无非是劝志行将汉堂厂卖给日本人。
陈树藩你个真正的卖国贼!
李志行自然还是不卖,但要照顾陈树藩的面子,便也写了一封亲笔信,说明日本人这种行为就是断自己的财路,掏自己的老窝,简直像挖祖坟一样恶劣,自己万万不会答应,而且那些洋人股东们也不会答应。
刘神仙倒是没再多劝,与李志行好好喝了顿酒,无功而返,将信带了回去。
这下消停了几天,没想到又来了一封信,却是徐树铮的!
这可是李志行第一次接到这位民族英雄的亲笔信!但信中不说军事,也不说时局,说的却也是卖纱厂这事!
徐树铮也希望志行能把纱厂卖给那个日本人,不过并没有强求,寥寥数句,言辞委婉。
这事就奇怪了!怎么徐树铮也来信?志行便发电给乔修远,问此事原由。
不日,乔修远回电,说经他调查,这日本人原本找的就是徐树铮,是徐树铮让陈树藩去办的。至于徐为何要替日本人帮忙?十有八九,是因为老段找日本人贷款的事。
李志行气得直骂徐树铮,但他也像陈树藩一样,徐树铮他得罪不起!
妈的!怎么办?志行拿着电报在屋里走了一会,最后冷笑一声,“小日本,你给我等着!”
随后,志行便给乔修远发电,让他问问徐树铮,卖厂的条件是不是由我开?
乔修远拿了志行的电报,去问徐树铮。
徐笑着说:厂子是志行的,当然由他开条件,日本人如果买不起,就不要买了!徐也是在应付。
那就好!
志行给萌生去了一份密电,详细说了此事的来由和自己的想法。萌生最后回电,他赞成试一试。
至于玉琨,他不管这些事,他只对打仗的事感兴趣。
过了几天,刘神仙受邀前来。
“怎么?志行你想通了?”刘神仙捻着胡子笑问。
“我后来又想了想,总得给师兄面子,厂我可以卖,但我有个条件。”
“啥条件你说。”刘神仙微笑着。只要你愿意卖就好,就能给陈树藩交差。
李志行犹豫了半天,他想以陈树藩释放胡景翼为条件。但今天这事,陈只是给徐树铮个面子,并不牵涉陈的利害,多半不会答应,不过他还想试一试,于是给刘神仙倒了杯茶,然后笑着说“老哥,急什么?咱俩就不能聊聊天?”
“嘿,你个家伙!聊聊也好,我不急。”刘神仙笑了笑,喝了口茶。
“老哥,最近关中战局如何?”
“这个么……树藩胜券在握,否则我也没闲时间来你这。”
“哦,那靖国军不造反了?”
“还造什么反?迟早被收拾了!”
“哦,那胡景翼还关在督军府?”
“嗯……,咦,志行你问这个干什么?你最近和胡景翼有来往?”刘神仙立刻警惕起来。
“看你说的!我远在千里之外,怎么会有来往?我是想着,师兄莫不如将胡景翼放出去,让胡帮着去收拾靖国军的残局。”志行一副不经意的样子。
“嘿嘿!”刘神仙看着志行只是冷笑。
“看你这人!好了,不说这个了,好像我要怎么地似的!那说咱们的事。”
刘神仙点点头不再追究。
“我要延长油矿,包括的附近几个县的油矿开采权。我花钱买!”
“延长油矿?你要那个干什么?赚不了几个钱!”
“老哥,厂子卖了我怎么办?还不得重新找个赚钱的门道!”
“这油矿能赚钱吗?”刘神仙有些怀疑。
“能赚钱!你看洋人在西安卖的煤油多贵!那玩意就是油矿产的!我把油矿买下来也产煤油!先打上100口油井,把煤油卖到全中国!”
刘神仙一听志行说油矿赚钱,刚动了投资的心思,又听到李志行要打100口井,马上放弃了投资的念头。
因为延长油矿归省里管,他多少知道一些,打一口井就得很多钱,而且经常打个干窟窿!延长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例子,这是个吸钱的无底洞!
于是刘神仙说道“志行,打油井我多少知道一些,延长之前请洋人打了几口井,啥都没打出来,徒自花费了很多钱。”
“我觉得自己运气不会那么差!”
“唉,既然你已决定,我想这个应该不是难事,我回去给树藩说。”刘神仙遇到这么固执的败家子,也没有办法。
不过又过了一会,刘神仙忽然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到“我说,志行,你干脆将西安的满城买下来!”
“我买那玩意干啥?一堆垃圾!”志行不屑地说到。
“哎呀,志行,这你就不懂了!垃圾清理完,干啥不行?你要还想建纱厂,够建好几个的!”
李志行闻言也眼睛一亮,马上说“嗯,这是个好主意!不过,满城面积很大,恐怕得不少钱吧?”
“这个么……200万!我觉得200万够了!”
“啥?200万!太贵了!光打扫垃圾就得花不少钱!”李志行惊叫道。
刘神仙一见李志行的反应,盯着志行看了片刻,又说“你嫌贵?要不我回去给树藩说说,给你便宜点?”
“这个么……,你先回去问问,要是太贵,我就没钱建工厂了。”
“包在老哥身上!”刘神仙大包大揽的说到。
“那油矿呢?”
“这个么我觉得5万,不!2万就差不多了。”
……
刘神仙兴冲冲的回西安去了。
随后很快回信,满城卖150万,延长油矿2万。
对陈树藩来说,满城也就是一堆瓦砾,政府没钱开发,也不想开发,因为根本没有必要,西安城里没那么多人口和需求!还不如卖了救急。
延长油矿本来想送给李志行,但既然能收点还是收点,毕竟陈师兄现在比较穷!
志行利利索索的让人到西安办了手续,然后让刘神仙通知那个什么村的来谈!
过了几天,这个川村利兵卫亲自带人来了。
这家伙戴着眼镜,一身西装,长得文质彬彬的,说着流利的汉语,还准备从惯用的谈天说地谈起,志行一挥手“打住!我是个军人,喜欢直来直去,咱们直接开始谈事!”。
川村利兵卫一愣,随即笑了,看来这是个鲁莽的年轻人!便按日本人的习惯,跪坐着,开始谈判。
“川村先生,你打算出多少钱?”李志行一身戎装,气势十足,雄赳赳地坐在川村对面,直接问道。
川村利兵卫笑了一下,说“听说贵公司在上海,以及中国的一些其他地方,以投资额2倍的价格在抛售纱厂的股份,我愿意以同等的价格收购您在三原的纱厂,请多关照!”说完低头鞠了一躬。
这边李志行却像个“革命小将”一般大手一挥,“这不可能!”,又向门口一挥手“抬上来!”
两个士兵抬了一口大箱子,放在地上,打开盖子,原来是一箱子账本。
“你们自己看!”
川村利兵卫不解地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汉堂厂的账本,你们自己看!”
“哦?”,川村与他的助手三木都是中国通,汉字没有问题,就急忙翻看起来。
李志行则在一边品茶。
川村两人看了一会之后,李志行开口说道“看明白了吧?我的厂子年盈利是230%!啥意思呢?就是你想用下的一天的蛋,换走我的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这叫……什么……,啊,对!叫狼子野心,十分可耻!”
川村利兵卫和他的助手三木,看完账后本就面面相觑,这个厂这么赚钱?!这可能吗?随即就听到李志行骂他们“狼子野心,十分可耻”,脸马上红了。
川村的助手三木气愤得就要发作,却被川村阻止了下来。
川村利兵卫仿佛没有听见李志行刚才骂他的话,开口说道“那么,李先生,你的工厂打算卖多少钱?”
李志行伸出双手,五指在空中晃,仿佛要投降,又像在欢呼。
“十倍?”
“不,十年的收益,23倍!我的汉堂一厂和二厂总共投资了300万大洋,你给6900万,它就归你了!”
6900万?川村利兵卫倒吸了一口凉气!
三木忍不住咆哮起来,“八嘎!11万纱锭竟然要价6900万,你太无礼了!”
“他妈的!你竟敢骂我?!”李志行忽然站起来,抓住三木“啪啪”扇了两个嘴巴,出手较重,直接把三木嘴角打出了血。
三木马上要跟李志行拼命,川村的几个日本随从也要拔枪。
不过川村利兵卫马上站起来,大喝一声,“八嘎!三木,马上向李先生道歉!”
在这里拔枪,简直像是找死!没看见李志行的随从都带着冲锋枪吗?
那个三木这才清醒过来,立刻转变态度,对李志行鞠躬,口里说道“对不起,是我鲁莽,请您原谅!”
李志行忿忿地说“这就对了嘛!我和你谈生意,你却骂我是猪!咱老李是个粗人,有理讲理,有事说事,你再敢骂人,我还揍你!”
李志行嘴上没毛,还偏要自称“老李”,估计是想模仿李云龙,但又不像,看上去说不出的滑稽。
川村利兵卫脸色铁青,但李志行这话说的有道理,所以他不得不说“对不起,李先生,我为三木的失礼向您道歉!”,说完又鞠了个躬。
李志行摆摆手,说“川村先生,我刚才并不是说你,你最有礼貌!咱们接着谈生意,6900万,你们打算啥时候给?”
川村利兵卫冷静地说“李桑,也许你的厂之前经营的很好,但连续10年盈利230%是不可能的!另外,11万纱锭的工厂投资用不了300万。”
李志行听了这话笑了,他语气一转说道“我是个粗人,咱不讲那些没用的。说吧,你能出多少钱?”
这话把川村难住了,他现在没有办法回答。
“内外棉”最初准备以500万左右的价格收购汉堂厂,不过川村考虑到汉堂的重要,其实准备了800万元的资本。但现在汉堂的情况远超出他们的想象,经过初步查看账目,汉堂厂盈利非常好,这个情况打乱了他原有的计划。
当然,纱厂不可能永远有这么好的盈利,但这个中国人之前的生意太好,他不可能轻易放弃自认为能获得的利益的。
所以,川村利兵卫半天没有说话。
“怎么,川村先生,你不想买了?”
“不!”,川村马上回答,但很快补充道“我需要与总部研究。”
不料李志行惊讶地问道“川村先生,你不是总经理吗?难道你的总经理是冒牌货?”,志行一副遇见了骗子的表情。
这时那个脸庞已经渐渐肿起的三木说“不!川村先生的确是我们的总经理!”
但看李志行的表情似乎还是不相信,川村利兵卫又不得不解释道“抱歉,李桑,我虽然是总经理,但还要向股东负责,这一点我想李先生明白。”
“哦,对,对!川村先生,你说的对!纱厂卖便宜了,我也无法向股东交代。我给你时间,3天!3天后,你向我回消息。”
“哦,不,3天太少了!至少5天,否则我无法完成与国内股东的沟通。”
“那好吧,就5天!川村先生,你是一个顶有礼貌,而且讲信誉的人!”
于是,川村带着他的助手三木走了。
在离开的时候,三木的脸已经肿了起来,眼睛眼看就要成为一条缝,李志行下手的确重。
川村并没有离开包头,志行派人盯着。
两天内,除了几个偶尔出来买东西,川村和他的助手三木都没有离开过客栈。
跟踪人员进入客栈观察,在川村的客房外整天都能听见“滴、滴”的声音。志行推断的不错,这个日本人果然带了电台。
原来看过账本后,川村利兵卫觉得自己以前获得的信息并不准确,特地与自己的助手三木,重新对汉堂厂的盈利进行了推算。
按照高盈利持续两年,然后递减的方法,在第5年的时候,累积盈利已经超过了1000万,这个汉堂厂的确是一只可以下金蛋的鸡!
所以,他又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是与“内外棉”的股东沟通,尽量获得更多的资金。在他的劝说下,股东们同意追加100万,也就是他现在有900万的权限。
另外一件事,就是通过他的朋友冈田丰,向徐树铮施加影响,让徐帮他。
这冈田丰何许人也?竟能对徐树铮施加影响!原来冈田丰此人,是“三井物产合名会社”的高级人员。三井物产合名会社,则是日本三井财阀控制的一个投资公司,在三井体系内十分重要,对于三井财阀日后成长为二战前日本最大的财阀,起了重要作用。
另外,三井物产合名会社,其实是日本对华军火输入的承担者“泰平组合”的重要成员。
那么,“泰平组合”又是怎么回事呢?
1908年,日本为占领中国军火市场,同时通过输入军火影响中国局势,陆军部命令三井物产合名会社、大仓组、高田商会三家,组成联合体,向中国出口军火,陆军部对其给予各种援助。这个组合就叫“泰平组合”。
后来中国市场上的日本军火,基本都是由“泰平组合”提供的。它既卖军火给清政府,又卖给革命党,既卖给袁世凯,又卖给袁世凯的反对派。再到后来,则向很多军阀出售。
到1918年,日本卖给中国的军火价值,每年已达近1400万两白银。
最初,川村利兵卫也正是通过好友冈田丰牵线,请徐树铮帮忙的。不过这次,冈田丰却没有再去麻烦徐树铮,而是给川村出了个好主意,让他用军火引诱李志行,按冈田的话“在中国,凡有军队的,无不想成为军阀,同样也无不喜欢军火”,川村觉得也有道理,便决定将此作为了自己的筹码之一。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准备后,川村决定迎战李志行,他要戳破这个中国人的幻想,得到汉堂厂这块肥肉。
于是双方会面。
这次,川村见到李志行时,看见他正坐在一张桌前,拆卸这一把手枪,将零件仔细擦拭,显得十分喜爱。
李志行见川村来了,就漫不经心的问“怎么,川村先生,决定掏钱了?”
川村看了一眼李志行擦拭的手枪,暗自一个微笑,就施施然坐了下来。
然后,川村利兵卫忽然挺起身子,说道“李桑,我觉得你要大祸临头了!”
“啥?什么祸?”川村这话不李志行吓了一跳,急忙问道。
“你之前对汉堂厂的盈利预期是多少?”
“每年230%,怎么了?”
“你这是大大的错误!作为一个商人,做出这么严重的误判,一定会万劫不复的!”
川村危言耸听,李志行瞪大了眼睛,急忙说“还是请川村先生讲一讲,究竟是怎么回事?”
川村微笑了一下,喝了一口香茶,开始了他的论断……
川村滔滔不绝,其实在讲对市场的预期,这些李志行当然懂,要不他也不会抛售股份,但李志行的表情还是显得十分震惊,一副醍醐灌顶的样子。
李志行为啥要这样?因为他一开始,对这个日本人就没安好心。
“哦,原来会这样啊……,那你准备掏多少钱买?”李志行似乎被说服了。
“600万,而且包括汉堂电灯厂!”川村利兵卫语气强硬的说道。
“啥?这不可能!”李志行叫到,然后李志行也开始算账,经过一通计算,最后到1400万,而且只是汉堂二厂,加上一厂要1600万,电灯厂志行根本不卖,因为汉堂新城一大片生意,要靠电灯厂供电,他不可能卖。
今天的川村再也不是那天的温文尔雅,他像一头狮子一样跟李志行争论,两人唇枪舌战,最后汉堂二厂的价格降到了1200万,李志行再也不降了。
“你真是既愚蠢又固执,汉堂厂根本达不到这么高的盈利!”川村利兵卫愤怒地骂道。
“你既无知又无耻,既然达不到,那我之前是怎么做到的?你就是想欺骗我!我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你不想买就请出去!”李志行显得十分生气和委屈。
川村觉得,自己无法说服这个愚蠢的人了,于是谈判陷入了僵局。
经过一阵难熬的冷场后,川村忽然笑了,他微笑着说道“李桑,你需不需要军火?”
李志行一愣,心中暗喜:谈判至此,终于出现了他想要的结果。
以他现在的身家,几百万对他根本没有多大的意义。但川村是他遇到的第一个有影响力的日本人,他想试试能否从他身上打开缺口,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既然演戏,就得演足。
李志行犹豫了一下,马上说“军火?不需要!”,然后低着头擦拭那把手枪。
李志行的犹豫,马上被川村看在眼里,他笑着说“李桑,你手里那把手枪,是大日本帝国产的南部手枪吧?”
“嗯?是的。”
“那么你想不想要步枪、机枪、大炮?甚至上万枝步枪!”川村继续引诱到。
李志行闻言眼睛明显一亮,但迟疑地看了看川村的随从。
川村会意,将三木及几个随从退了出去。志行挥挥手,也让卫兵退出去。
等屋内只剩下志行和川村两人,志行急忙问“你都能提供什么?”
“什么都可以!”川村得意地笑了笑。
冈田就是这么给他说的,日本人最初只卖给中国一些淘汰的落后军械,但随着军火贸易的竞争,日本不得不卖些好东西,陆军部甚至给“泰平组合”下令,可以按照中国的要求定制军火。
李志行思考了一会,说“我想要10门四一式山炮,500具掷弹筒,还有弹药……”
川村对军火并不懂,他查看了冈田给他的报价单,四一式山炮每门1.8万日元,而掷弹筒单子上并没有,10门山炮总共还不到10万大洋,于是他问“怎么,李桑,步枪和机关枪不需要吗?”
李志行回答说“川村先生,我现在最缺的就是这些,步枪和机关枪以后再买。”
“哦,那好吧。那个掷弹筒,我需要询问我的朋友,稍后给你答复。我提供了军火给你,那么,李桑,作为朋友,纱厂的价格你应该便宜!”川村说道。
“是的,你能够提供军火给我,就是我的朋友!我一定会便宜,不过,请先去咨询一下掷弹筒的情况。”
李志行想要的,其实只有掷弹筒,川村竟然没有。
“那好吧,我很快回复你。”说完,川村便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