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提及了月球及其部分特性,我想到了与巴楞士自太空返回时,在月球上停留的瞬间。至于玛雅人是否到达过月球,我不知道。但我确实站在了空阔、寂寞又无声的月球上,望着头顶上那轮巨大、明亮的地球,想像着这颗绿色的球体竟是我生存了千年的家,却这般暴露无遗的空悬着,还产生了一种毫无名状的恐惧。我悄悄打开了四维空间,看到一个闪烁着炫丽色彩的空洞,也看到了一股异常的波,在月球的地表下突然翻滚、膨胀,似是一种能量,让起伏的丘岭呈现着规则的活动状态。我才感到脚下的这片陌生土地极其危险。而巴楞士的仪器也测得,这些看似随意的山丘,却是依了某些智能的需要而成形,根据千万年的探测发现,山丘呈现的形态是随了外在的观察,或存在或消失,说明丘陵与深坑属智能的意识产物,才布局精准结构巧妙,意识范畴已远超西曲耐人、甚至玛雅文明;而后巴楞士才说,月球只所以永恒的单面对着地球,是智能操控的结果,而内部隐藏的巨大能量,完全可以轻松的摧毁整个地球。此话让我不寒而栗。此时,我又想到了唐朝段成式记录在《酉阳杂俎》里的一则故事;朦胧中在地球上迷失了方向而身穿白衣的段成式,面对前来询问路径的二位陌生人说,此处的状况我不太熟悉;后指着月亮说,我来自那颗遥远明亮的星球,其表面看似山脉纵横层峦叠嶂,却是对观察者的有意之为,内里却由无穷尽的智能组成,可以控制着庞大的星体单面朝向这里;便是吾辈的作用了。之后,段成式与问路者告别,便幻化成一道由波组成的人形,随即离身飞向月球。如此说来,表述者段成式则是隐藏在月球内里的智能体了,却不是生命体,是夸克粒子流么?我们可否这样推断,月球内的夸克粒子“组成”了段成式的“人形”?才可以随意的来往于月球与地球之间?那么,如今还存在么?不是没有可能。只因卿丘晨提起了此事,我才联想到之前的经历与读过的书籍。我自然不会向她说明这些。踏上月球,是我三维人生中最为光彩的一段经历,有时我遥望着那颗银光闪烁的球体,自然又回想起曾经的心惊胆战与激情澎湃呢。
卿丘晨接着说,其实啊,对于玛雅文明的研究,在18世纪末已引起关注,19世纪中期才开始挖掘;从考古中发现,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是金字塔与半块石碑;据一维文字的记录,金字塔的作用是祭祀与庆典的祭坛,这也是后人对玛雅金字塔的认知;与埃及金字塔有所不同,是古代统治者的陵墓;所以,在玛雅人居住的热带森林中,数百座城市内均建有许多金字塔;除此之外,就是那半块神秘的石碑;高1.4~1.6米、宽1.85米,刻满的字迹呈浮雕式镂空结构,底部呈断裂状态,矗立在提卡尔城最大宫殿的显著位置,到目前也仅发现了上半部分;有专家断言,而断裂的没有发现的下半块石碑上,兴许用一维法记录了关于“大周期”的成因、末日的结果及地球的未来,还有玛雅生命的来处与去向,否则将不成为闭合的智能文明;但是,科学家查遍了整个提卡尔城及周边城市,并根据石碑物质的发射源与“衰变”周期,在所有的城市中都没有寻得相匹配的光波与“衰变”物;聪明的玛雅人会把上半块矗立在显著位置,把下半块丢失在荒凉之地么?当然不是;这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所以在我高一的下学期,便对下半部分石碑进行了追究;我的疑问是:只是预测地球存在着灾难,而不探寻解决的方法与存活下去的路径,此事戛然而止么?实事并非如此,于是我大胆的推论,此石牌仅有上半部,并未有下半部;所谓的下半部,即大周期或大历法所表达的真相、文明的去向及对末日的破译,完全在“上半部”之中,已经隐记在先近后远的文字表述里;这想法一闪,让我异常兴奋;从此便开始了对上半部分内容的全面分析与破译;而针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越是深入越是让人发狂,我就是这样。卿丘晨又说,至于最大的城市提卡尔城,其自然的存在就是一个谜团,这座玛雅人居住的繁华都市,昌盛时期居民高达20万人;在无现代化管理、与世隔绝的原始森林中,20万人竟然井井有条、津津乐道的生活,并创造了人类文明最为辉煌的巅峰时期,仅这一点就值得现代人认真的探索。
卿丘晨继续说,之后我还发现,在天文历法中记录有颗、转动一年为365.2425天、被称为“点二星”的星球,此星球的存在已被世界所公认;在所有的遗址或雕刻中也有人类飞向此星球的相关图案,于是有人大胆的推测,在玛雅人在地球的兴盛时期,大举迁徙之后目的地就是点二星;为何迁徙?点二星在何处?却毫无信息;2001年五国科学家专门进行声纳——光波技术探索与分析,在太阳系或人类可以探测到的古至系内,都没有发现点二星的存在;这不正常;玛雅人放弃高度的文明,抛开安稳的生活及精妙的智能,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与奇迹般的在地球上崛起一样,其衰亡与消失也是如此的神秘,仅留下一部推算宇宙变化的大历法,况且当时的玛雅人是处在原始的以垦植畦田、步履为生,以巢居树穴、渔猎为生的时期,却发展了高度辉煌的人类文明?其中的奥秘也一定存在于浮雕文字的记载中,只要破译了字意,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包括时空穿越的方法与路径;所以,石牌给后人留下的便是无尽的思索与遐想。她继续说,关于文字的破译,曾有一事让我豁然开朗,在一次展览中,我偶然发现了一组一维的文字浮雕,艺术性很强;重点在“一组”及“一维”上;在一维的视角中,从三个方位看去,却是三种截然不同的意思,正向看是“YES”,左旁是“ON”,右旁则是“GET”,此是行为艺术还是表述何种意义我没有考虑;但用此法思索玛雅文字的阅读,意义非同反响;仅因视角的不同,立体的一维文字便可组成三种意思,那么浮雕式文字呢?定有更加深奥的意义有待去发觉;我受到启发,便对着文字沉思,玛雅人如此智慧,书写为何不选择简洁的描绘而是繁索的浮雕?那么,要完成由近及远的立体阅读,也需要由近及远的立体雕刻才行;我恍然大悟;立即把字迹塑胶成立体的造型,并在不同的方位阅读或判定,果真发现了诸多的秘密;所以我认为,玛雅文明的大历法与兴衰史,其诞生与消失的全过程,完全隐蔽在“上半部”的石碑中;所以,玛雅文明不是没有留下信息或资讯,而是留下了,我们并非懂得;我一时高兴,便研究至今,已陆陆续续的有五个寒暑假了。
我立即问道,可否有了结论?若是寻得答案,将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卿丘晨微微一笑,平静的说,发现一维的文字浮雕,是我读高一的上学期,之后我便想玛雅文字可能也存在这种阅读方式,只凭单独的远或近,看不出字体的任何差异;后来我摸索着把上半部石碑的最后一行,就是亚述人泥碑上破译的“而剩下的人并未发觉”之句为参照,用塑胶制成立体的圆形动物体封闭式结构的镂空字形,也就是浮雕的结构,在不破坏圆形的前题下,根据不同的方位或角度重新审视这行立体的字,却发现其背影竟然又组成了另一行文字,意思完全不同;针对这另一行文字,若再站在上或下的其他位置去读,又会组成一行新的文字,并可以无穷尽的递进;只是分辨起来非常困难;当我偶然用光平行照射字体时,投射在后面或一侧探测屏上的暗影,也是圆形动物体的封闭式结构,这相比站位更容易分辨破译了;于是我发现,把字体上下或左右倾斜,用平行光线照射,就可以形成另一个字,包括让字体沿中心轴水平或垂直的方向转动,意思也是不同;并且这新一行的字还可以无穷尽的进行下去,能无限的循环,可破译出无穷的字意;这有点恐怖;于是,针对得出的“新字”,我分别称为第一、二、三层字意;一直到圆形的结构看不出是字体为止;我突然明白了,玛雅文字之所以设计成这种造型,所谓的远近阅读也并非单纯的站位不同,而是隐藏着层层递进的关系;至于递进到第几层,到目前仍是未知;这一发现让我异常兴奋,若彻底破译确实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撇开能力不说,仅时间与精力我就难以完成;到目前为止,针对“而剩下的人并未发觉”这一句话,也仅是破译出第一层的意思,还只是我能够理解到的意思。
我集中精力认真的听。卿丘晨继续说,光线从正面投影,字体上下旋转时,我能分辨出三种意思;“宇宙存波生命在发光”,“我们路••黑暗•洞”,“越上维•去短时到达”;在左侧投影,上下旋转时是,“光生命•璀璨宇宙•”、“信息三体•之三体•”、“飞翔方位•达点二星”;在右侧投影,上下旋转时,“奇怪•一个点••量”,“生命运动•超光速•”,“悬空•楼•越于黑洞”;每句原本共有九个字,而组成的新语句也是九个字,因不完全懂得,我只记下了可以理解或领会的字意,还不包括旋转时稍微变化形成的语句;也就是说,这一句话就包含了多层的意思;然后,我对“宇宙存波生命在发光”又重新塑胶成立体的字,仍站在正面进行上下旋转时观察投影,探测屏上出现的字意分别为:“光过黑洞•活动体人”,“自玛雅来达新星体上”,“空间维•无时•到达”;还有:“平行界•无•可穿越”、“无时间•空间移••”、“•又往点二星•移•”、“四维组•三维•生命”;这是组成的第三层字意;却仍然可以再次塑胶辨识出第四层字义;总之,以不同方位的投影重新组成的文字,仍会破译出不同的意思;那么,每一句是在多层上方可解释出同一种意思,还是通篇在同一层上延伸为同一种意思?至今仍没无头绪;彼为烧脑甚是混乱;因为需要不停的塑胶字体,而我仅对第一层进行了分析,并没发现连贯性,便不知所言之意了,后因学业紧张只好放弃,所以我立志报考天体力学以便系统学习,目的就是把玛雅文字立体的隐蔽含义破译出来;通过这几年的分析,倒也印证出文字记录了宇宙的某些特征,且与星际之旅有关,这只是我的浅薄理解;还有就是,因担心有误,我从未对他人提及破译之事,今天也是兴趣所致,说予老师来听,属班门弄斧,因学识浅陋,准确性有待验证,所以,仍是不便向外人来说明呢。我点点头,表示明白。
卿丘晨说,文字的破译可以慢慢思索,但针对末日之说,我有过认真的探索,目前的困惑仍是这两句话,一是:“地球并非人类所有,人类却仅属地球所有;”另一是:“除非寻找到末日的影子,让末日来拯救方可得生。”通过黄冈古的述说,未知的生命可以在显示器内呈现,他说已接收到百年或千年之前的莫名影像,也接到了光年之外的宇宙显影,所以我认为可以利用此功能查得一些线索,这就是我决定加盟太体量的原因;黄冈古之前就想让我把此事告知你,说定能得到老师的帮助;正好今天有了时机,便趁着对末日的分析,细致的说明一下,不知老师可否知晓其中的奥妙?说过后她便期待着我的回答。其实,我是知晓玛雅人具备的高智能,其思维的模式与第五代人类截然不同,西曲耐人曾与他们有过交往,巴楞士说他们的大脑对物质的感知特别神奇,不仅感知形体与外貌,还可感知“量”的变化与规律,即能够感知物质的进化程度与未来走向,并预知最终的结果,这才成就了玛雅人高度的璀璨文明。至于如何达到了这样的高度,我认为仍是宇宙赋予的特征,与生俱来。可卿丘晨问起又不能不说,我只好回答,这些内容太过繁杂,与科学无关,与生命体的本能有关,我真没有分析过;是啊,这些文字最终的意义是什么?或暗示什么?确实值得深思;至于那句“地球并非人类所有,人类却仅属地球所有”,似乎意义明确,因为地球之上除了人类,还有其他的生命种类,所以消失的应该是人类而非地球,是人类的末日,而非地球的末日。卿丘晨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此时我想,绝对不能乱讲他维度的生命体,如此聪明的学生,若一直追问下去,我难免自圆其说。我又说,至于寻找末日的影子,兴许只是一种说辞,描述者也没有想过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同我们上学时写过的作文一样,最后几句都写些口号之类的结束语,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圆满起来,并有种对未来的期盼或激励;兴许这就是最大的意义了。我只能这样说明。不论卿丘晨是否认同,也只好如此了。但她轻轻摇头,仍在思索其实质的意思。
卿丘晨说,我认为玛雅人之所以说终结日,并未说末日,目的就是防止大范围的恐慌,阻止生命在最后的时刻自轻自贱自暴自弃;相对所有的预言,集体性的死亡事件定是引起人类恐慌的致命弱点,所以提议必须慎之又慎;说明玛雅人的用心甚是善良;先用诸多事件的准确性来明确预言的结果,然后提出终结日的说法;如若未发生呢,也不算预言失败,因并未有确定的概念表述;至于“地球并非人类所有,人类却仅属地球所有”的说法,因意义显而易见并未引起人类的深思,但我的理解与老师有所不同,我认为这是破译或解释“未知的生命”与“人”最重要的暗示;在人们的思维里,地球除却人类生命之外,还有其它物种的生命存在,所以理所当然的并非人类所有了;如此简单与真实的命题,还需要高度智慧的玛雅人来说明?还需要如此重视的与终结日书写在一起?并隐喻在先近后远的文字记录里?所以,此话喻意在于,玛雅人想要告之后代文明的是,地球上并非只有碳组成的生命体征存在,还是“波生命”或“光生命”的体征存在,这也是美国天文学家韦尔斯在1887年根据人与光结合的虚无缥缈的浮雕及飞天的图腾所悟出的说法,他认为宇宙间存在由“波”及“光”组成的生命;当然这只是他的大胆设想,并无实证,恰与玛雅立体文字的隐蔽记录巧合;所以便也很好的理解了,两波“未知的生命”与剩下的“人”所说明的意思了;其实,这个两波的“波”,在此的作用是名词而非量词,是说明了两种由“波”组成的生命,即“波生命”的存在;在目前认知的世界里,也只有波与光是虚无缥缈的像;而组成的生命体呢,也将是虚无缥缈;恰似石棺中刻有的两个“闪光人”相牵相连着在飞;只因没有任何证明的根据,也属在推测阶段;这是我与老师的理解不相同的地方,也是我一直追问四维生命的原因;由于视角或维度的缺陷,即使四维生命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也只能看到其三维的一面,但不能因此就否定其真实的存在;所以,此话更深层的意思是:远不是人类看着地球的毁灭,而是地球看着第五代人类的毁灭,此喻意更加诠释了我们还没有弄明白的事件,即末日只是三维人类的末日,而非地球上其他生命体的末日,其他的物种或生命并非与人类一样绝迹与消失,且“未知的生命”会看着人类的绝迹与消失;这就更加深刻的透露出另一种意义,世界末日绝非是地球之其他生命及物质世界的末日。
卿丘晨的说辞更胜我一筹,让我大吃一惊。更加坚定了我的怀疑,她虽然不是四维的生命,但极有可能是润生的嫡系,否则不会如此详尽的理解或说明。我知道玛雅人来自外星体,路经月球,才完成了某些印象派的浮雕。我只好避重就轻的回答了。我认真的说,如果这样你还说是简单的思考,那就没有深刻的思考了,非常了不起,这些问题,我都没有想过,你才学了三年便思考的这么透彻,嗯,向你学习。她高兴的说,老师,真的么?我诚实的点头,当然了,你非常了不起。她的脸色立即又红润了,羞涩娇媚的似个小女生一般,那么,我可以与你平起平坐了?我说,你已经超越了我。她说,我可以随时随地的找你交流或探讨这类话题了?我说,当然可以,我非常喜欢与善于思考的好学生交流探讨,我也有所长进呢。我本能的懂得了她所说探讨的话题也是暗中探知我的虚实,可话语赶在这里,如果回绝,作为老师便是太不称职。她又稍微的扭捏了一下,低声问道,可否探讨个私人话题?这话让我为之一颤,果真如此吧。我谨慎的点头表示同意。她低了一下头,把眼睛看向它处,非常害羞的小声说,那么,你、有女朋友么?我不敢放松警惕,很认真的回答道,我这个年龄虽然到了该交女朋友的时期,因为交际面窄,仅限于学院内的三点一线,接触到的人很少,女生就更少,所以,我还没有女朋友。她高兴的笑了,很开心的样子,那就好,那就好。笑声爽郎清澈,仿佛一股清泉在山涧流淌。然后,她抑制不住兴奋且有些俏皮的问道,那么,我有没有希望呢?没等我回答,她便用书遮了羞涩的脸,似小鸟般欢快的飞离了。让我站在原地,深思此举止所表达的意思;或者她想知道我是否有女友的真正目的?为何不进一步说,我们成为男女朋友吧?这样我反而更加高兴呢。她这般情况,是想还是不想与我交男女朋友呢?我得深思一番了。
我知道我不可能与卿同学成为男女之间的朋友,关于这事,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想。当她问过又跑离之后,虽然并未表明我们之前的关系,可我还是想着,若能从她的嘴里说出,我成为你的女朋友吧,是件多么让我兴奋的事情。于我而言,此话若我说出,则有耍弄及调戏之意。所以,她没有说出我还有些失落。总感到有种未了的意愿在飘忽不定,心情也无法舒畅通透,心绪更是不能安置停当呢。之后,我便对任何事情都有些心不在焉了,说明对于恋爱我也是相当关心并深有期盼,还细细体味了互相依恋的感觉呢。我不知为何会有这般的状态,可就是愿意听到她能说出这种话语。难道就是为了体味恋爱的情感?兴许是吧。当天晚上,我拿出一本书,总无法踏实的阅读下去。我一直努力、认真的去读,可思绪总不能安放在书页之上。大约十点钟了,我走到阳台上,看校内一片安静,并无人影向这边走来,才又无奈的翻阅《顶上苍穹:波生命》。此系列书籍,写得是三维的生命与太空中波能的关联,张玉木教授主编。书中专门提到,苍穹之上许多波的波长太短,不易被地球的生灵察觉,而就是这些不易觉察的波,非常复杂的影响着生命的思维与进程,制约着人们的行动与言论,迷惑着人类的内心与道义;此属于异域波能的侵犯或本体波能的流失而造成。我在想,此处的用词不甚严禁,不是侵犯而是融入;如果针对某一件事情的思索,恰巧你所发射的脑电波与宇宙之波,其波长、波幅等一致时,则宇宙中此波呈现的像或规律,会自然的在你的脑海里勾略出来,便也想通了许多与波有关的特征、传递及原理,这便是爱因斯坦百年前诸多理论产生的原因。说明当时爱因斯坦的大脑里,已思考着四维的波能、波长及波可延伸到的位置或穿越方式,才有了广义相对论、引力波及四维学说的诞生,从而发现并进入了四维。所以,用侵犯不是不对,而是改变了其介入的性质,把互相融通描述成强硬插入;虽然结果相同,但过程却有差异;至于本体波能的流失,是基于何种原理?我还真得认真思考才能透彻呢。
关于“寻找到末日的影子”之说,我当然明白缘由了,我只是不能说出。我叫做末日,所以我的来临便是末日的来临;我与润经理均属于末知的生命,那么我们肯定还会有更加残酷的撕杀。难道这也可以未卜先知?也可以提前预知我们的到来?或我被五维一路追而不杀的原因?还是我本身就携带着一种程序的设定,只待一步步的走了下去,便到达了预言所说的路途之上?这让我感知了,我与润生本不是任何时空的同一体,我们就是两种未知的生命,只是进入三维时的外形一样而已;而所谓的“自相残杀”又仿佛暗示着我们属同一类型的生命;是啊,只有同类的生命才有自相残杀的说法。那么,又绕回来了,先有润生还是先有我?还是润生的到来便是末日的到来?还有,灾难来临时,两波未知的生命在黑暗的长空里自相残杀,我与润生还得在黑夜里血腥鏖战?这让我又不得其解了。而对于两种未知的生命,于我是如此的简单,让我难以置信的是,为何早在第四代玛雅文明的时期,便能预知到并非是第五代人类的末日之战;这又是何种文明依据了何种科学方法可得知的结论?也或地球本身就是一种代码,其轨迹就是注定的程序,只要沿着时间的轴向发展下去,到了某个点就会发生相应的某些事件,如同日月轮回的路数;只要顺着日月轮回的征途述说出来,就可以把事件的结果告知大众,否则也不会有如此众多的预言全部实现呢?这是“苍宇”编制的程序么?我陷入了沉思。总之,我是来了,是来的真人?还是编程指令中的循环过程?我也不甚清楚,兴许我就是另一个真实的楚门呢;这想法在脑海里一闪,又让我不寒而栗;不论如何,如果可以拯救苍生,那我宁愿就是一种程序的指令,甘愿放弃这千年一世的为人,放弃这万载爱恋的情感,不论与何时空的自己争战,宁可自相残杀,也要拯救这个灿烂美好的尘埃世界,并让低思维的碳生命依着自己的美好意愿永远的生活下去呢。活着的权力,也是四维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道义。
《顶上苍穹:波生命》还讲道,在千万年前或更早时间,这个星球上的末日之说,是基于异域波能的侵犯或本体波能的流失而造成,侵犯与流失也是生命体应有的特征,与生俱来,当然也包括史前文明的人类与物质了。此话也暗示了,宇宙也一样存在着末日之说,而非仅限于生命体征。我认为张教授的论点很是到位,宇宙既有诞生的瞬间,便有灭亡的时刻。虽是推测,但一语中的。所以说,人与物之间是可以感知着彼此的存在与消失,才让三维的人们感知了物质与太空之间、“物质”与“生命”之间的维系,这种维系便是以“波”的形式相互关联,因目前还无法证明是否影响到人类的存在与寿命的延续,才不被三维所觉醒,就算觉醒也当发生了莫明的幻觉,没有深思便也留不下任何的印迹,也就没有了相通的认知。只有针对某一规律认真的思索了,你的脑海里已经产生了与之匹配的电磁波,当与宇宙间的同类波相通时,这些图象与规律才被显现,便会形成一个独特的波循环或波循环体系,于是宇宙的现象便以各种方式让人类有了直观的意识,再通过述说或记录,便形成了一种理论的体系或观点,就象本杰明在梦中感知了“苯”的环形结构,道格拉斯产生“悬浮能”的幻觉,彭国源教授梦到“原子弹”的爆炸等等。所以,这世间本没有了不起的伟大之人,只是思考的深、想的久,然后把想法提将出来,又与实际相通,便也成了奠基者,成了伟大的人。仅此而已。这也是三维的生命与太空中波能相关联的实例。感知是三维意识的一种本能,与“意识场”的存在绝对有关;依此说来,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发明家或科学家了。发明家或科学家只是细心观察并记录了存在的规律,大胆提出得以验证且自成一派,便也成为领军人物;看看宋光、郜浩然他们曾经的梦境,提及的与之后十几年的自己相遇,说明他们也在此类人物的范围之内。这种与外界相通之人彼多,并遍布在各个领域,终因多数人不能确定其准确性,并没有对感知的波进行深思与总结,便也成了普通的人士。
我当然不在其范围之内,我本身就不在他们的范围之内。而黄冈古则在之内,他也二次提及回到过去的梦境,还提及都有着“我”的陪伴。只是,他好象还有其它的事情,来去匆匆让我琢磨不透,近期他急迫的样子让我有种莫名的惶恐与不安。三维里让我恐慌的事情还真不多,所以我得早想应对的策略。卿丘晨呢?我知道她也在范围之内,她看似纯真与简单,很表面化,就是一位普通的清纯女生,其实在拓展与思考方面,她有追根溯源穷思不舍的毅力,是三维智慧的另一种代表,确实不容小觑,所以她完全在其范围之内。这就是为什么我与他们匆匆一见,便牵挂他们的原因;但这种牵挂与所谓的爱情绝对无关,我不可能傻到打破维界的局限。但他们必定是我的机缘,是种什么机缘呢?我得慢慢感知。这是我对“波”与“感知”相关联的一种深度分析。能深度分析,我甚是欣慰。想到卿丘晨我便欲罢不能割舍不下,也没有再做其他事情的定力了。正当我急急躁燥的想着如果能见到卿同学多好啊,就听到有人在轻轻敲门,我喊声请进。一张清纯美丽的脸孔从门缝隙里伸了进来,是卿丘晨,她的微笑非常灿烂,还不好意的说,老师,我是不是、来得不是时候?我异常高兴,连忙起身请她进来。我说,又不是课堂时间,怎会不是时候?来吧,随便座。她便笑嘻嘻的进来,站在门口处说,我在楼下站了有一会儿,以为晚了呢,怕影响你休息;看灯还一直亮着,就忍耐不住上来了。我说,那能休息这么早,这里也不是军事重地,是可以随便进出的,不知有何事情?她有些心神不安的说,那个,也没什么事情,只是想来问下,下次课上讲授些什么内容,我好早些复习呢。我懂得小女生的心思。我说,主要讲授地球极限速度与外太空超度光速的关系,也就是光速叠加的原理,你可以在波长、能量及交融这几个方面先预习一下。她很是高兴的一伸脑袋说,好吧;那个,老师,我听说,你也加入了太体量?我一惊说道,这倒是准确的消息;不过学院还不知道此事,所以也不算加入吧,我没有签定劳动合同,仅是对“鹤唳”的图像很感兴趣,说不定能分析出“点二星”的存在与去向呢。
她一听便放松了口气,噢,这样也好,可以有回旋的余地;其实,太体量也不是什么单纯的公司,只是打着生产光谱仪的旗号,探测所谓的四维生命。我用疑惑的眼光看她。她立即感觉此话不太妥当,便解释道,噢,是黄冈古说的,我不太认同他的观点,这正是当下的人类对宇宙探索的重点,要不然那会吸纳众多的专家加盟,比如强教授。我点点头说,你见到强教授了?她说,是的,强教授对加盟很满意,还说总算可以为自己的民族做些事情了,挺安慰的,要我们趁年轻多掌握些知识,也好早日取得成绩。我说,真是难能可贵,有些专家只想着有利可图,其它的都是次要了;不论单位还是个人,当追求以最少的投入或不投入来获得所谓的最大利益时,素养、道德、人性等都成次要品了;因为这种行为隐喻的结果便是,不投入获取暴利最为光彩;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本就讲不通,从这方面也可以理解人性的贪婪与懒惰已达到了极限,还得找到唐而荒之的理由当说词;而强教授能想到自己的民族,值得我们学习。这些内容是我故意说的,以防止别的话题伤着彼此的内心。她说,听润经理说公司也有个低维量子试验室,在什么位置没人知道,说许多专家进入后就似消失一般,从此再也寻不到人影;老师还得提防着,经理好象对你特别感兴趣,多次询问你的情况。我点点头平静的说,我会的,谢谢。她又说,会议室的水球倒很神奇,不知用途是什么?我说,应该是阻尼器,保持大厦的平衡。她点点头,没有说话,也没说走,只是傻笑了好一会儿,才细声细语的说,那,老师,再见。我微笑点头。我强忍着内心的激情澎湃与热血沸腾没有说挽留的客气话,以三维的思考而言,这么晚了,一位女生出入一位男老师的单身宿舍总归有些欠妥。我说,门口处有一路灯坏了,你转到右面,从有灯光的路段走。她双眼放光的看了我一会儿,谢谢老师。然后,又低下了头,犹犹豫豫之状态,说道,其实呢,我也没有什么事情,只是不见老师就想,忍不住就来了,我喜欢与老师在一起。说完转身就出去了。我内心一喜,感情她也喜欢着我呢。于是我关好门,美滋滋的走到阳台上,一会儿就看到卿同学走到楼下。已走出很远了,还不停的回头朝我阳台的方向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