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行回了一趟榆林,他要见见井岳秀,自己长悬于外,一定要看看井岳秀的态度,毕竟自己是井的部下,还在领榆林的军饷呢!
井见志行终于回来,便细问出征外蒙之事。
志行将自己的情况给井说了一遍,最后说“师兄,目前还搞不清徐树铮的意思。不过依我看,调我去外蒙的可能性不大,也许他现在还在犹豫。”
井岳秀叹了一口气,说“那现在只能等了。希望你不要去外蒙,外蒙如今已经平定,你去了也没多大用。”,井岳秀虽然有些恼火,但对徐树铮却无可奈何,徐伸个小拇指比他腰都粗。
志行见井师兄不高兴,就又介绍起了他在包头的生意,又想拉井岳秀入伙。
井笑着骂道“你个家伙,到哪里都忘不了做生意!罢了,那里是别人的地盘,我就掺和了。不过咱们这边的兵工厂你还要操心,前番你为国家出征,我没有跟你提这事,现在怎么样了?”
志行于是又讲兵工厂的进度汇报了一遍。那个萧骥干得不错,很多基础设施已经动工,子弹机估计明年2月能来,到明年4、5月份估计就能投产。其中,自然漏掉了炮弹生产线的事。
井岳秀听后很满意,又说快到年关了,问志行今年过年是不是也回榆林来过?
这个志行却不敢,不但他今年回不来,驻扎在包头的所有军官今年都不许回家过年。一者其实他的部队一直在军令中,军令一天没解除,就相当于他还处在战争状态。二者包头是蔡成勋的地盘,自己客军驻扎,他怕出事。
井岳秀听后又叹了口气,他本想留志行在榆林过年,现在只好作罢。
到了年底,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因病去世,曹锟因实力强劲,成为新的直系首领。
公元1920年的春节,李志行是在军营里度过的。
他们弟兄三人,志行在包头,玉琨在榆林,只有萌生赶回三原,与老魏一起过年。与萌生一块过年的,自然也少不了光棍刘东山。
关中的局面还是如旧,靖国军还在坚持,陈师兄还在与各路客军钩心斗角。
除夕的夜里,忽然下起了大雪,志行让陈希洛给大家把煤炭供足。
志行带人到各营房巡查,站岗的士兵头顶着雪花,志行问士兵冷不冷?士兵回答“报告团长,一点也不冷!刚吃过羊肉,全身都热乎乎的!”
志行笑了,陈希洛给大家的后勤搞得不错!
到吴克仁的炮营,吴组织士兵在雪地里生了一堆火,围起来比赛举重。只见一个士兵光着膀子,双手抓着一块长条大石头,上下举来举去,旁边的士兵围了一圈在帮着数数,举重的士兵身上热气腾腾,围观的士兵一片欢笑。
到楚溪春的连里,这家伙却领着士兵在雪地里比试枪法。
楚溪春虽也练过武,可志行的军队里高手很多,任楚溪春将一杆银枪使得乱舞,最后竟然被横扫了一枪,落败了。刚好赶上志行过来,楚溪春脸上有些挂不住,就说“对!就要像刚才那一枪一样,每人再练十遍!”
众人哈哈大笑,一见志行过来,“团长”、“师叔”的叫成一片。
志行上前拍了拍楚溪春,然后对士兵们说“大家好样的!我宣布,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连续5天,举行全团比武大赛,所有冠军每人记功一次!作为日后晋升依据。”
战士们一片欢呼。
于是在接着的几天里,独立团举行了各项比赛,有举重、负重跑、枪法、摔跤、拼刺刀、长跑、骑术、拳法、团体对抗……,甚至还有火炮打靶。
包头的老百姓们,穿着新衣服,提老携幼,天天围在军营外面观看,着实过了一把眼瘾,纷纷说这是这些年过年最热闹的一次。
……
初春,马明经从麦加朝觐回来了,他特意来见志行。志行询问了马明经在麦加的经历,并与马一起参详《古兰经》。
他发现,马明经此次朝觐收获很大,对教义认识深刻了很多,对伊斯兰教越发虔诚了。
当然,马明经对李志行也越来越尊敬。因为他发现,李大哥的很多观点即新颖又有道理,对他启发很大,他视李志行犹如一个渊博而睿智长者。
李志行留马明经在包头住了半个月,然后让他回去继续翻译经文。
另外,因为发生了一件可喜的大事情,李志行的一项重大财源终于枯竭了。
那就是,肆虐人类的“西班牙大流感”,终于消失了。
没错,并不是因为人类的抵御,更不是由于李志行的“神丹”,是这位“西班牙女郎”自己,突然神秘地消失了。
其实从去年冬天开始,部分地区的大流感就开始消失,直至今年春天,大流感终于从所有的地方退去了。
这场大流感,从1918年春季开始,到1920年春季结束,历时约两年,造成了全球几千万,乃至上亿人的死亡,给很多西方人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回忆。
由于给西方的人民送去了“神丹”,李志行在这场灾难里共赚了大约2400万美元。
其中“K公司”给了2100万美元,从那些“冒险家朋友”那里赚了300多万美元,除去购置医药设备花了200多万美元,实际到手约2200万美元,还到手了一个规模很大的西药厂,以及法兰奇的一船军火。
这才叫横财!
至于与李志行合作的“K公司”,保守估计,则赚了至少5000万美元,一下成了全美数一数二的大医药公司。
所以,“K公司”认真地履行了与李志行的和约,已经派了技术指导人员到上海,目前正在调试各种设备。按项松茂的汇报,估计不到夏天,工厂就可以生产了。
发这种灾难财,李志行难道不良心有愧么?
不,应该说他的“神丹”也救了不少人,尤其是美国人。
因为“K公司”最后的宣传是:本公司开发的药剂,在大感冒流行期间,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当然,拯救美国人民的,其实还包括法兰奇那个军火贩子。但归根结底,都是李志行拯救的。
李志行电告美国田钟岐“打完收工!”
对田钟岐小组在留学生内部进行通报嘉奖,田钟岐获得5000美元奖金,小组其他成员每人2000美元奖金。至于三原的参与者,领导层每人奖励2000大洋,工人每人奖励200大洋。
至于还剩下的上百万颗丸药,作为额外奖励,给所有参加制药的药铺分了。这一下,三原、泾阳、富宁三县的药铺,好几年都不用生产这种丸药了。
疫情带给李志行的还有意外之喜。因为有一个留学生前来投奔,而且还带了太太来。
此人名叫康济,与田钟岐在同一所大学留学,算是田的师兄。
康济留学前,本来在上海开诊所,看中医。不过后来发现西医的生意越来越好,便一咬牙变卖家产,前往美国深造,打算学成后回国赚大钱。他太太也跟着一起到了美国,学西医护士。
却说康济上了几年学,眼看快要毕业,却不巧赶上了大流感。他和别的留学生不同,别人留学有人资助,或者家财万贯。他却是算着家底来留学的,一遇到疫情啥都涨价,生活成本直线提高,一段时间后,康济就要交不起房租。
要回国吧?连船票也买不起!夫妇俩无奈,只能在美国坚持,顶着疫情出去打工。但极端的环境中,美国人对华人很排斥,工作很不好找。
当时的情况是,冒了被病死的危险找打工,却发现自己先要被饿死。
夫妇俩简直绝望到了极点,一度认为要埋骨异国他乡了。
不料田钟岐恰巧知道了康济的窘况,毅然伸手帮助了他们夫妇,又送药又送钱,还传了“无量抗疫神功”,夫妇俩终于获得了重生。
后来,康济夫妇又听说了汉堂的情况,心生向往,决定投奔汉堂。所以,一回国就来了包头。
志行热情地接待了康济夫妇,问康济的想法。
康济说他想为汉堂在三原开一所医院,他听田钟岐描绘过三原,那是个好地方。
志行说,没问题!但最好先在包头开一所,这里巨商大贾很多,却连个医院都没有!在这里开医院肯定比三原赚钱!康济任院长,想要什么设备李志行掏钱买,招来人李志行付薪水,最后利润给康济3成。
不过,自己的队伍正好缺个医疗队队长,需要康济兼任,给少尉军衔,这样,康济就既是院长,又是国家的军官!以后说不定闹个中校、上校的干干,光宗耀祖!比单纯做个医生强强多了!
另外,如果接受军队的兼任,立刻在包头买个院子送给康济夫妇。怎么样,愿不愿意干?
康济尚有犹豫,但他夫人说“我看可以!”
志行马上说“那就好!尊夫人也是学医的,也可以进入医疗队,就先给个上士军衔,以后慢慢升。”
如此,李志行的军队里终于有了医疗队长。有了队长就好办,相信以康济的人脉,很快就会招到队员。
就这样,康济就成了志行军队里的第一个“海龟”。
……
李志行的商铺陆续盖好。
这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光街道就修了好几条,相当于在镇子外又建了一个小镇子。
这规模看得大家只咂舌!暗想这李东家真有钱!
各项生意相继开张,但都不瘟不火,大大的客栈有时一整天也遇不到一位客人。
包头的东家们纷纷觉得好笑,茶余饭后议论道“看,这个陕西人妄称生意人!硬是在镇子的旁又建了个“鬼城”,现在只怕连鬼都没有!哈哈哈!”
这话传到了李志行耳朵里,志行大手一挥,“再买块地,建设军营。部队现在就搬过去!住客栈,住那些空房,等军营建好再搬出来。”
于是,在东家们的目视下,李志行又开始大兴土木,直让大家瞠目结舌。
部队的入驻,立刻增添得了该区域的人气,居然有不少商家来租铺子,因为李志行的部队富有,围着他们就有生意。
钱镇长这一段时间赚翻了,志行又买他的粮食,又从他手里买地的。虽然地款要上交,但肥肉过手,自己怎么能不沾点油?
所以钱镇长对李志行的生意不景气有些同情,在刚刚收完卖地款后,就关心的说“李团长,你生意不好还要买那么多地,这可是不小的负担呀!”,志行笑笑说没事,生意会好的。
两人又聊了一会,钱镇长忽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李团长,有一件事情我不得不先告诉你,下个月粮食可能要涨价了。”
“嗯?为啥?”,李志行瞪了钱镇长一眼,问道。
钱镇长脸色一红,马上解释到“您可千万别误会,并不是我要涨,是所有的粮行都在涨。据说是因为今年天旱,大家都觉得今年粮食会歉收。”
“哦?要歉收呀……”李志行若有所思。
钱镇长走后,李志行立刻给三原冯春霖打电报,让其调查此事。
过了不久,冯春霖回消息详细说明了情况。
原来今年真的很干旱,陕西全省大部分地区,过年后基本就没怎么下过雨,麦子长得稀稀疏疏,半死不活。而且旱情不仅陕西有,根据冯春霖的情报网显示,华北五省二区,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京兆(北京)、热河普遍如此。志行所在的绥远则情况稍好,所以志行并未觉察。
冯春霖还汇报,现在华北的粮食价格,普遍在缓慢上涨。
这么说……,有可能大面积歉收?
志行的队伍好几千人,每天吃饭都是个大数目,应该先屯点粮!于是志行指示,马上开始屯粮!
囤多少?
多屯点!
那没有那么大的粮仓怎么办?你不会建!?
于是,包头、榆林、三原都开始建粮仓屯粮。
……
件件事都没有起色!志行最近比较郁闷,就发狠地练兵。
这天,终于有了一件让志行高兴的事:朱拴牢戒烟成功了!
志行很高兴,请范敏学、朱拴牢、赵凤山三人吃饭。
席间,李志行对朱拴牢大加赞赏,拍着朱拴牢的肩膀说“拴牢,了不起!我为你骄傲!你遵守了对我的承诺,我今天也兑现自己的诺言,你现在已经是上士班长了!好好干,凭你的本事,努努力,再干个排长问题不大。”
朱拴牢激动地热泪盈眶,这一年多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折磨,但在团长的鼓舞和帮助下,他终于戒烟了!他现在是一个清白的人了!
朱拴牢站起来向志行敬了个军礼,大声说“团长之恩,永生不忘!”,然后又向范敏学和赵凤山敬了个礼,说“两位对我的帮助,永记在心!”
志行满意地点点头,又提了赵凤山做上士,调后勤处。
不过,在酒席上,却自始至终没有提安排范敏学的事。但范敏学一直面色恭敬,始终没有一丝埋怨的神色。
等吃完饭后,李志行将范敏学单独留了下来,说道“敏学,我决定提升你为少尉,但却不想让你去打仗。”
范敏学立刻敬礼,说“谢团长提拔!”,然后等着志行明示。
“敏学,你去打仗可惜了!我想交给你一件比打仗还重要的任务。”
范敏学立刻说“请团座明示!”
“我想让你组织人,写一份陕西、乃至整个西北的民众戒毒方案。这是一件大事,你能不能承担?”
范敏学一听是这事,眼中马上露出狂热,朗声说道“团座欲造福于人民,敏学粉身不辞!”
范敏学有报国之志,他太明白民众戒毒的意义了!这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团长有此雄心,并且把这个事情交给了他!他太激动了,即使一生只做这么一件事,就足够了!
“那好,我的想法是这样……”
……
李志行连着跟范敏学谈了3天,最后宣布成立戒烟队,队长范敏学,军衔少尉,队员由范敏学自己在军队中挑选,但并不局限于军队,社会招收人员由汉堂支付薪水。禁烟队先不组织戒烟,而是先开展戒烟调研……。
鸦片毒害国人百年,志行想在能力范围内实施戒烟。
不料志行心情刚好了两天,就被一件极度郁闷的事情打断。
话说一天,刘神仙忽然来了,把志行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就问“老哥,你怎么来了?”
“哈,志行,我来看看你。”
“关中那么乱!你还跑来看我?”李志行一百个不相信。
“怎么?现在官当大了,老哥来了连茶都不奉?”刘神仙却笑着说。
“嗨!你看我这!关键是你突然到来,我有点懵。行了,咱也别喝茶了!我这里草创,没啥好吃的。走,老哥,我带请你去吃镇子上的蒙古大餐,有上好的鹿肉!”,志行拉着刘神仙就往外走。
喝着好酒,吃着好肉,刘神仙却说了一件让志行极度郁闷的事情,他竟然来劝志行卖汉堂纺织厂!
李志行一口酒差点喷出来,不过又强忍着咽了下去,问道“是谁想买?”,莫不是陈树藩觉得现在自己打败了靖国军,厉害起来了,想要强买?
不料刘神仙却说“是一个日本大客商。”
日本人?这是怎么回事?管你是怎么回事,不卖!
李志行就撇着嘴来了一句,“老哥,你现在厉害呀!都和日本人勾上了!”
刘神仙看了看志行,也没生气,说道“我哪里认识什么日本人呀?是日本人求了树藩,树藩让我来问你。”
李志行看了刘神仙一眼,说“老哥,咱俩可不是一天的交情了,你给我说实话,是不是师兄想要?”,说完盯着刘神仙,看他怎么说。
刘神仙说“看你这话说的!我能骗你么?的确是日本人要买,树藩现在穷的,哪有钱买你的厂?”
这话也有道理,与靖国军这场大战,几乎花光了陈树藩的老本!两军划界之后,陈树藩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与省长刘镇华联合签署了一道命令,要求全省广种鸦片,还派了几十个“劝烟专员”到各地去“劝”大家种植鸦片,不种的要交“白地费”,而答应种的,每亩马上先收30块大洋的“罚款”。
陈树藩这是急需“回血”,刘镇华则是终于等到了收获,赶快开捞。
“那个日本人是干啥的?为啥要买汉堂厂?”
“是一个有实力的日本人的大公司,也是做纱厂的,据说在国内已经收购了好几家纱厂,大老板好像叫川村利兵卫。”
川村利兵卫?这狗日的日本人,来端我的老窝?!
“不卖!且不论那些洋人股东的意见,我先告诉你,不卖!”李志行斩钉截铁地说。
“志行,你别着急呀!日本人说,出的价格包你满意。”
“不卖!”
“你本来也是替洋人守着,这何苦呢?还不如在这里面大赚一笔。”刘神仙又开始劝说。
“不卖!”
“志行,你这是何必呢?无非就是个生意,你有了钱再干就是了……”
……
刘神仙开始施展自己的三寸之舌。
“不卖!老哥,你再劝我卖厂,我跟你翻脸!”李志行恼怒地说道。
这话把刘神仙弄了个脸红,他现在管不了李志行,也没有办法,就说“那树藩那边我怎么说?”
“日本人给师兄钱了?”
“据我所知,这倒没有。”
“那日本人给你钱了?”
“志行你这话说的!你老哥我虽不才,却也是读孔孟书出来的,也曾有报国之志,断不会与洋人合作!”刘神仙忽然有些大义凛然地说道。
李志行听后,有些惊讶,仔细看着刘神仙这老家伙,恰好刘也侧目看着李志行,似乎还有些鄙视,仿佛在谴责李志行这个“小卖国贼”。
李志行不禁双颊一红,赶紧说“那不就结了!你回去告诉师兄,不要理那个日本人,日本人都不是好东西!”
刘神仙只好无功而返。
等刘神仙走后,李志行立刻给陈佳伦发电,要求马上调查这个日本人!这货到底是在哪里被夹了脑袋?跑到陕西来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