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馆子里走出来时,已是下午五点,要说呢,还有点热,不过,对于忍耐已久的我们来说,这真是算个屁。
我们小跑着向球场奔去。
我是一边跑,一边在想着卢小波和王义给我的建议。
他俩,一个建议我开个书法班,说你的字帖影响这么大,如果开个书法班,那招生一点都不成问题,名人效应嘛!一个建议我开办篮球训练班,说大家都帮我一起干,找老师,找生源,发广告,都成,既可赚钱,也是为发展体育事业做贡献。
不得不说,这两点子还是有可行性的。
只是,这两点子,要落地的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1988年干这些事,有些超前了。我记得我们县第一家书法培训班,都是九十年代中期才出现的。但真要操作起来的话,倒也是不太难的。
至于篮球训练班,出现的时间应该更晚些,一般来说,大部分人学篮球,都是在学校里。而要做专业的训练班,不,训练营,这样说会更气派些,却并不是说说话那么简单。首先得有人接受,有人喜欢,有家长舍得投入。其次,硬件上要有保障,教学上得成体系,宣传上得有人站台。这不是拍拍脑袋就行的事,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出完整的策划,但能不能落地,却是两回事。
不过,越有挑战性,才越有意思,我想,这事,可以考虑考虑了。
“小风,接球!”
正当我暗下决心时,钟小峰的声音忽然响起,接着,他手一抖,球便向我迅速地飞来。
“还搞突然袭击啊!”
我总算反应快,单手一把顺了过来。
“来来,分组!”
卢小波已脱掉上衣,露出里面的篮背心。
“还差一人,怎么打?”
李峰很无奈,表示疑问。
“先热热身吧,上场前活动好筋骨,可以有效保护自己,减少崴脚或受伤的发生!”
我也表示同意,三打二,那可不好玩。
“行,听你的!”
卢小波笑了笑,沿着球场跑起圈来。
也没过多久,只见球场入口处跑来三人,还真给面子。
“钟小峰,你早来了!”
我回头一看,哈哈,却是杨利和董亮他们。
“利哥,亮哥,正好,就差你们了!”
“嘿嘿,小风,今天我们干一伙好不?”
杨利笑嘻嘻地过来抱了一下我。
“行,不过,得问问这个球才可以哦!”
我笑着答道,指了指篮球。
因为我们分组的方法,就是将篮球拨得转起来,最后停止时那个针眼对着谁,谁就先出列,一直转出四个人来,便成一组,剩下的四人则为另一组。
“好,转吧!”
杨利说着,一把抢过球来,打个手势,招呼大伙儿围过来。
呼!
球飞快地转起来了。
停!
第一个人,出列的是李峰。
接着,杨利又拨,球又转起来。
算他手风好,最终,李峰、我、钟小峰和他分到一组,如了他的愿。而卢小波、王义,则是带着董亮与另一位叫张小军的一起。
第一局,马上开始。
很遗憾,他们还是太轻视我了,也或许是太给我面子,竟然派出张小军来防我。这位同学,身高近一米六,比我高,防守也卖力,但估计没见过我这号的,被我连过几把,连中几球,很快地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