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陈冲好似才彻底惊醒过来,把心思从那些壮阔的历史中收回,又放到了《炼气总纲》上。
“其实我本不愿意跟你说那么多,只是《炼气总纲》的演变与那些历史息息相关,不理清背后的过程,也不会明白它真正的意义。”
“《炼气总纲》的确意义非凡,堪称是炼气史上的一部集大成之作。而且它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修炼文明的演化,推动着历史的进程。”对于《炼气总纲》的创造陈冲是由衷地敬佩,不过他也有些疑惑,便接着道:“修仙时代的《炼气总纲》弟子虽然没接触过,不过既然修道体系脱胎于灵胎修炼法,想来这其中也是有顺承关系的。只是除了那种灵气的运行模式外,弟子想不出其他的不同。还请主上解惑。”
“看来对于二者的差异你也是有些想法与认知的,你说的倒没错,从表面上看,除去那些不必要的东西外,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灵气运转的方式。”说着主上折下了一段花枝,玉手轻转,在地上画了一个空心的圆圈。随后手指微动,那花枝便横在地上,并围绕中间转了一圈,顿时地面上又出现了一个实心的圆圈。
“能看明白吗?”主上轻问。
“是线性的流动与面性的旋转。”地面上的图画与陈冲心中想的一样。哪怕主上不做图画陈冲也能想象出那样的差异,现行的灵气运转方式就像是围绕金丹运转的圆环,而仙古时代则是圆盘。
“嗯?不对,不是面性旋转。”话刚出口陈冲又连忙改口,否定了之前的说法。
陈冲记得一开始主上就说过炼气时代的内循环是基于灵气的线性流动。稍一思虑陈冲倒也明白了,由于体内经络错综复杂,以仙古时代的运行方式来运行灵气是要经过每一根经络的,这样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旋转的圆盘了,其实根本上还是灵气的线性流动。想到这个陈冲又琢磨了一下合欢功的运行方式,暗想那两根线不就是在圆圈中旋转的花枝吗?那才是面性旋转。
“面性的旋转?原来如此!”陈冲这时才更加明白其中的区别:“以金丹为中心释放出两根线,通过线的转动带动灵气的运转。”
“你认识得也算通透,那个圆盘看似凝实,但也是由众多线构成的,本质上说依然是线性流动。这与合欢功并不一样,合欢功的运转你已经见过了,就不用我赘述了,后面再修炼的时候自会更加清楚。”
“弟子明白,合欢功更像是对前者的糅合,包含了点性释放与线性流动。”陈冲对合欢功的运转方式又有了进一步深入地理解,不过陈冲还是面露疑色,道:“不过弟子不解的是以这样的方式运转灵气更像是仙古时代的模式,与现在修道体系的功法路线并不一样,这其中又有什么讲究呢?”
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困扰陈冲了,当主上引导灵气流动的时候他就在关注行功路线,怎料最后居然是这种全新的运转方式?虽说这种方式有很明显的优势,不过在主上讲完修仙时代的运行模式后陈冲就有了一个疑问,那就是在这种模式下还能修炼功法吗?
之前主上跟陈冲谈金龙问题的时候说过要复活金龙就需要修炼《御兽诀》及通灵术等。当时陈冲就对功法兼容有过疑惑,虽然那会儿主上没有明说,但也表明了不会有问题。眼下陈冲已然有了明悟,因为《合欢功》并不是一门功法,而是一种新的运转方式。陈冲的疑问也在这里,新的运转方式如何承载功法?
“想要弄明白还得从你最初的疑问说起。”说着主上玉指微动,那空白的圆圈内部便出现了一些纹路。
“那是行功路线?”注意到圆圈的变化,陈冲一下子就想到了行功路线,当然他也明白那只是一种示意,并非真正的脉络走势。
“所谓纲领就是一种修炼的指导方向,修仙时代的纲领指导的是灵胎修炼的过程。从那方面讲与现行的纲领差别并不大,因为两个体系灵胎孕育的方式几无差异。”
“所以根本原因还在运转模式上?”陈冲轻咦。
“运转模式只是一部分原因,其实现行的纲领并不完整,它隐藏了最核心的东西。”
“功法!”这一点陈冲心知肚明,这在《炼气总纲》中也有说明。一开始他还希望能得到一些功法来修炼呢,但只能是奢望,毕竟那是各大宗门的核心,也是立宗之本,岂能轻易外传?自然是不可能在《炼气总纲》中出现的。
脑海里想象着行功路线,陈冲又看向地面上的两幅图,不自觉地想象起它们运转起来的样子。一幅类似一个圆盘围绕着中心旋转,另一副则是一个圆环在旋转,而从圆环中又分出支流,在流经一些特定的经络后回归了圆环。圆环不变,但其中的路线却是千变万化的。
想到这一点陈冲恍然大悟:“从一成不变到千变万化,这就是最大的不同。”
想到这里陈冲突兀地想到了修真体系。修真者可以通过改变穴位的闭合与开启来影响外循环的流动,从而达到类似于阵法的效果。细想之下那与修道体系的功法路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
“同样是不同的流动路线,莫非这其中还有什么关联?不同的功法有不同的效果,也是因为这个吗?”陈冲心中嘀咕着。
“从简单到复杂是万物演化的一般规律,这源自于对天地环境的适应。炼气同样如此,每一次炼气地发展也有天地变化的影响,当然也蕴含着修炼者对天地认知的突破。”
“哦?莫非仙古时代也有发生过什么变故,正是那种变故催生了新的修炼方式?”从主上的言语中陈冲很自然地就得出这样的论断,而且修仙体系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天地剧变。
“具体发生了什么我没有找到线索,不过有典籍记载在仙古时代出现了一次灵气陡降的情况。”
“灵气陡降?”陈冲有些惊讶。
“灵域的破碎导致天地间灵气浓度陡增,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灵气的浓度一直在缓慢增加,这也是修仙繁荣的基础。不过当灵气浓度达到巅峰后便开始了下降,本来下降的速度并不快,可是在仙古后期开始陡然大幅度下降。”
“灵气浓度大幅度下降,这必然对灵胎的修炼产生极大的影响啊。”陈冲对此有着清楚的认知。
“仙古时代的运行模式虽然可以产生磅礴的灵力,不过那却是一种囫囵吞枣式的做法,虽说从外面看起来是个有序运转的圆盘,但圆盘内部却错综复杂,并不和谐,这就导致灵力的内耗。简单说来就是灵力转化得多,但能完美利用的却少。在不能停止灵气运转的情况下就非常依赖天地间的灵气。”
“所以当灵气浓度低到不足以支撑它继续运转的时候,那种方式就会崩溃,必须寻求新的方法。于是运转的方式就从圆盘变成了圆环。”陈冲有些理解炼气纲领变化的内因了。
“随着灵气变得稀薄,修仙时代也进入了低估期,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是停滞不前的。修仙者在结丹后只能选择停止灵气运转以换来金丹的成长,否则根本不能支撑灵气运转带来的消耗。然而灵气不运转就无法产生灵力,那样修士便失去了各种各样的能力,比之凡人也好不到哪儿去。除此之外他们还面临着灵气再运转的问题。金丹的突破是需要灵力作为支撑的,否则根本无法完成蜕变,甚至可能导致金丹破碎。然而再运转灵气的时候又要花费巨大的精力与时间,相当于再闭一次死关。纵使灵气再次运转起来也不一定就能成功,还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时机的把握,灵气运转太晚太早都不行,太晚金丹会崩溃,太早金丹又会被消耗掉。所以那时候的修士进退维谷,灵气运转由盘状向环状的演变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折中之法。”主上进一步解释。
“原来是这样。”陈冲听后也微思一番,如果没有主上的解释自己也无法理解透彻,只是能猜到这么个结果而已,个中缘由就不会明白了。
“正是那样的折中之举奠定了现行修炼纲领的基础,的确是一种适应环境的变革。”陈冲有所觉悟,随后又不解道:“不过现在大周天运转产生的灵力很弱呀,有些典籍里还说单纯地依靠大周天运转根本无法支撑修炼,是不是因为这个才导致了功法路线的变化?”
“倒是有这方面的因素,不过那时候与现在也有区别。”主上进一步解释道:“那个时代进阶讲究的是破后而立,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对灵力的要求反而不高。不过随着修为的提高,对灵力的要求也在提高,单纯地依靠现行大周天运转的确无法支撑后期修炼所需的。而且灵力不足,很多灵器都无法使用,最初的功法路线也是因此才开始摸索的。”
“破后而立,想来也是天地间灵气浓度足够高了。”陈冲双目微眯,这个他还需要消化一下。对于破后而立陈冲虽说有所了解的,但都是得自典籍,没有融入自己的思考,所以并不算熟悉,要理解主上的意思自然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学识进行整体把握。
少时,陈冲睁开双眼,口中轻念:“想来便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