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刻板的德国人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5963字 发布时间:2022-12-29

李志行并不知道埃里希肩负着德国国家的重要使命,但聪明的他猜到了一些。于是,他邀请埃里希参观了刘利生的机械厂,又邀请埃里希与他一起回陕西。

不过埃里希要组织李志行所买的巨量军火,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便只能过一段再去。

李志行起心动念,给北京的乔修远写一封信,请他设法打听《凡尔赛和约》中关于德国的具体内容,然后自行归陕。

志行特意回了一趟三原,看老魏这老家伙精神不错,也就放心了,并与刘东山深谈了一次,然后就去了镖局。

见过师傅和师兄们,志行径直去找高三老爷子,因为老爷子年前传话说要见他。

李志行带了给高老爷子的礼物,兴冲冲地走近小院,忽听见一声断喝“你还知道来?”

志行一愣,只见高老爷子站在院中,从一个布袋里抽出一个像九节鞭一样的东西,在手中一抖,忽然化作一杆长枪,对着李志行就刺!

李志行大惊,急忙就躲,口中连喊“师祖,您听我解释!”

可高三却是不听,一枪快似一枪,志行再也顾不得说话,将手中的礼物一扔,急忙施展轻功,在院子里逃窜,高三手中长枪上下翻飞,把李志行追的跳墙上树。

李志行实在狼狈,就要喊“饶命”的时候,高三忽然停了下来,将长枪顿在地上,哈哈大笑问到“我老人家的枪法怎么样?”

志行没好声气,说“那当然好!”

高三却不生气,将那长枪一折,又恢复成链棍的样子,说“你再看我老人家这杆枪怎么样?”

志行急忙上去,拿过来看,这枪却是用精钢钢管做的,分成8节,每节之间用短链连着,并且每节之间有一个卡簧,怪不得高三刚才一抖就变成了一杆长枪!

“哈,师祖,您终于做出来了!”

高三得意的捋了捋胡须,说“你试试!”

志行抓住一节枪身,伸手一抖,一杆长枪立刻出现在手上,志行又使了几个动作,这枪竟然没有一点不牢固和不顺手!

“哈哈,师祖,你太厉害了!”

“那当然!”高老爷子背着手,头向天空30度扬起。

“哈,师祖,您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

“这个么……”

这一老一少两人马上热烈的讨论起来。

过了一会,高三说“咦,你这回给我带的啥好东西?”

“呀!礼物刚才丢地上了!”,李志行赶紧将礼物捡起来,但马上愁眉苦脸的说“唉,可惜我给您带的30年陈藏的杏花村,摔坏了!”

“嗯?30年陈藏的杏花村?还留下一点没?怪不得我闻到酒香!”

志行赶紧把破瓶子小心拿起,“还剩了一点!”

“快去拿个杯子,我尝一尝。”

志行马上拿了个酒杯来,端起破碎的瓷瓶,给高三小心地倒了一杯。

“嗯,味道不错!不愧是30年的陈酿,你也尝一尝。”

志行也拿了杯子,“滋”的尝了一口,满口酒香。

……

后面,高老爷子又传授了志行枪法。这枪法很实用,是高三专门为战场上创造的,费了老爷子不少心血,志行学会了以后可以在军队传授。

高三问了志行在榆林的事情,当听到志行剿匪杀了不少人时,郑重地告诫志行,以后不要嗜杀,怕有违天和……

志行从三原走之前,召开了一次“劳联会”代表大会,并与冯春霖进行了密谈,然后召见了很多“财务研究会”的骨干。最后,他带走了两个学生,一个叫龙步云,一个叫陈希洛。他准备培养龙步云当独立团军需处处长,陈希洛当后勤处处长。

等李志行回到榆林,安排龙、陈二人先当了副处长。

……

在郑玉琨的努力下,新兵招募工作基本结束,此次共招收了约3300名新兵,在关中和陕北大概各招收了一半。

其中识字的占了约三分之一,“笨蛋”占了约三分之二,这并不是玉琨专门搞鬼,这个识字比例已经很高了!另外,大约还有300多个蒙古人,基本都被编入骑兵。再有几十个年轻学生,玉琨建议专门成立“学兵队”,志行同意了,就交给他管理。

所有新兵被分散到各处加紧训练,志行要求这些人尽量不要靠近榆林城,因为人数过多。

李志行的独立团,现在达到5400人,相当于北洋一个混成旅,加上沿黄、三原的部队,总数达到7200人,勉强能够北洋一个师!井师兄要知道了,岂能容他?

李志行采取了很多保密措施,就算“有心人”鲍贵,也被李志行乱七八糟的编制搞得稀里糊涂,根本弄不清志行有多少人马。

“哥,我们现急缺军火,很多新兵都在用木棍训练。”玉琨提醒到。

急速扩张,使李志行这个“财主”一下变成了穷人。

“嘿,没事!玉琨,哥这次到上海可不是白跑的……”李志行得意地说。

等他说完这次采购的数量,玉琨十分惊讶,马上就兴奋地说“哥,那咱接着招人!咱至少可以扩编一个师!而且是火力极其强大的师!”

“玉琨,扩张太快并不一定是好事,关键是要扩张得名正言顺,咱们要慢慢来,你懂吗?”

“哦,好吧,我听你的。”

……

田一民作为被收编的土匪,同样在接受改造和训练。但他是李志行队伍里唯一一个同县的老乡,志行对其比较关照,将田请到家里吃过几次饭。

每次燕子都特意凑了过来,对田一民问长问短。饭桌上,三个富宁人在一起,每次都很高兴。

这天,田一民不请自来,说有情况要向志行汇报。

志行便让他坐下,亲自给他倒了茶水,问道“民娃,有啥事?”

“志行哥,是这样……”

原来田一民发现改造队伍里有人图谋不轨!有十几个土匪,相互联络,密谋逃走。经过他的侦查,这些土匪当时接受改编时,就欺骗了改编人员,其实都是些无恶不作的家伙!并且,他们对李志行非常仇恨。他们的打算是,等领了枪,就带枪跑到绥远去,继续做土匪。

李志行听后,沉着脸详细问情况。问得很详细,包括田一民是怎么发现这件事的等等。询问完这些,李志行若有所思地又问了一些改造队伍里的其他事情。

田一民回答很详细,不但讲了改造人员思想动向,连严重和不少教官的情况也做了汇报,并且讲了自己的分析。让志行了解了不少自己不知道的情况。

志行听后,暗暗点了点头,说“嗯,民娃,我知道了。你做的对,以后你多留意各种情况,及时向我报告。”

“好的,志行哥。”

然后,志行留田一民在家吃饭。

饭桌上,志行一边给田一民夹菜,一边问到“民娃,现在改造快结束了,你有啥想法?”

田一民带了几十个弟兄一起投诚,按手下人数来说,他至少能当个排长。

不过田一民想了一会,说“按规定,等改造结束,我和以前的兄弟们都会被分散到各个连队,也不能在一起。干脆我就在你下面当个班长,怎么样?志行哥。”

“哦,班长呀?有点委屈你了,毕竟攻破穿山甲你是立过头功的。”

“也不委屈,我也没受过正规的训练,要一下当了排长,你那些同学不会服气,也可能会造成收编的那些人不好安置。”,田一民跟着志行,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报恩,所以他对官位要求不高。

“嗯,那这样,改造完后,你先去军官训练队学习,学完了再说。”

……

等田一民走后,志行让严重将田一民所说的十几个人立刻抓了起来。

一审之下,果然如田一民所说,个个是恶贯满盈。

于是,榆林城外又有十几个人被处决。但这回用的是枪毙,毙完后就埋了,再也没有出现人头挂在城门口的现象。

……

埃里希终于搭乘着美国人的武装运输船,随第一批军火来到了榆林。李志行热情地招待了他,带着他参观了自己的煤矿、铁厂、碱厂、发电厂、面粉厂等各项产业。

因为志行已经得到消息,《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军事限制的很死,不允许德国组建空军、要求德国不得拥有重型火炮和坦克,甚至连重机枪都不准生产了……

李志行听到此消息后,一阵狂喜。

协约国做得好!这下德国人不得不自救,它的军工产业一定会向外转移!埃里希很可能就担负了这个使命。

而对于德国人的东西,李志行啥都想要!

所以,李志行对埃里希非常殷勤,天天陪着,甚至专门从三原调来了给海归们做西餐的大师傅,还带来了咖啡、黄河上的船只天天在往榆林运送新鲜牛奶……

不过埃里希这个严肃的德国人,一直不动声色,李志行心里十分忐忑。

过了几天,关于这方面的事情,埃里希还是什么也不谈,李志行越来越失望。

他又将自己的一部分精锐部队集中到神木,做了一次演习,请埃里希去看。

演习的部队士气饱满,纪律严明,进退有素,看得埃里希不禁暗暗点头。

但埃里希还是不谈军工产业转移的事情。

李志行没有办法,现实的不行,就来点虚幻的!于是,李志行开始吹他在榆林的工业规划。

“埃克,我计划两年之内,在这里建设一个至少年产量100万吨的焦炭厂,然后是建设炼钢厂,然后配套轧钢、钢管等,正如你所见,这项事情其实已经开始,有些设备已经到达,还有我在上海的机械厂你也看到了,那里可是生产很多精密的零件……”

“另外,埃克,其实我已经在榆林地区规划了子弹制造厂,子弹机和很多设备已经订购,就在榆林城里……”

“埃克,这里有丰富的优质煤炭,可以说我想采多少就能采多少,前几天我们看到的煤矿,只是冰山一角,经过我的勘探,这里地下的每一寸土地几乎都有煤。还有,我在黄河的对面,也就是山西,拥有一座藏量极大的铁矿山,矿石品位很好……”

“……”

李志行滔滔不绝。

埃里希被搞得实在无奈。

这个德国人非常聪明,李志行这么卖力地招待自己,他就明白李志行可能已经猜到了自己的使命。当然,他也明白李志行这个野心勃勃的好朋友想要什么,但他给不了。

所以,埃里希就开口说到“詹姆斯,你其实很了不起,你的思想和你的成就,在整个中国也是少有的。未来的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很强大的人。而且,我也了解你的想法。但是,詹姆斯,作为好朋友,我不得不对你说,这里的工业基础基本等于零,什么也做不了,我很遗憾!”

“埃克,我还有一个飞机公司……”,李志行急了。

埃里希笑着说“詹姆斯,我想我了解你的需求,也非常愿意帮助你。但你也知道,建设基础工业设施,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需要很多钱。可惜,我的国家不能给我这么多时间,而且并没有资金援助的预算。你不懂,干这些其实需要天量的资金!”

李志行这下不得不脚踏实地,马上说道“不,埃克,我并不需要建造飞机,也不想建造坦克,我只想拥有制造火炮、重机枪、步枪的能力,我可以筹集资金,完全不需要贵国掏钱!”

“哦,詹姆斯,生产火炮对钢材的要求十分严格,需要很多大型设备配合,还需要很多技术高超的工人,这些这里都没有。重机枪也类似,就连步枪也需要不错的钢管、设备和工人。你看,你什么都没有。”

“埃克,这里没有工人,可我上海的机械厂有!还有,我有一批工人送到了汉阳兵工厂学习,钢管这些材料我都可以先买,以后再生产,生产火炮的资金我拿得出来!”

“詹姆斯,不是我不帮你,国防部对合作对象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样的情况,我无法说服国防部同意的。”埃里希只是摇头。

“埃克,说实话,估计在中国,只有汉阳兵工厂能满足你的要求,但汉阳兵工厂掌握在吴佩孚将军手里。吴将军的后台是英国和美国,他们是不会同意汉阳厂和你们合作的,难道你要在中国无功而返?”

听到这话,埃里希有点犹豫,他们评估过汉阳兵工厂,但迟迟不敢接触,原因正是因为英国和美国。

李志行见埃里希陷入了犹豫,就接着说“另外,据说《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需要支付巨额赔款。说实话,我觉得贵国不能只考虑军事,以后你们会觉得钱更重要!

而中国有着巨大的军火需求,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如果贵国能将50mm口径以上的火炮技术转让给我,我每生产一门火炮,都给你们15%的利润,如果是重机枪,则给10%。”

埃里希有点动心,但随后叹了口气说到“国防部不会考虑这些。”

李志行非常失望!他甚至想带埃里希去阎锡山太原的兵工厂看,那边基础好一点,也许能得到合作的机会。

但这个想法很快就放弃了。

因为上次铁厂的事情历历在目,阎锡山的队伍里日本人太多,日本人绝不希望中国脱离自己去发展军工,日本人若察觉到这件事,那任何希望都会化为泡影。

所以,志行又苦着脸说“埃克,你一定要帮帮我,至少给我一条炮弹生产线和技术,我这次到上海买了很多迫击炮,还有施耐德M1919的火炮,没有炮弹就会变成一堆废铁,你一定要帮帮我!”

“哦?施耐德M1919?”,埃里希不禁诧异的看了李志行一眼。

“是的,施耐德M1919。”

埃里希叹了一口气,他觉得李志行其实很懂军火,选武器的眼光尤其毒辣,这种人发展军工是很有前途的,但可惜没有基础。

“这样,詹姆斯,我最好的朋友,我虽然不能说服国防部,但我可以试试去说服克虏伯公司的代表,让他出售给你炮弹生产的技术,不过这也需要很多钱。而且,你的原料几乎都要靠买,很难形成规模生产,这一点你要明白。”埃里希说道。

“他在中国吗?”

“就在上海。”

“太感谢你了!埃克,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李志行给了这个德国人一个拥抱,两人都放松下来。

不得不说,埃里希这个德国人,是个极其认真和古板的人!要知道,李志行所说的帮德国人赚钱的提议,其实很有道理。

《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赔偿2260亿金马克,相当于170亿规元(银元),约合209亿美元,26220吨黄金。按德国此时约6500万人口计算,相当于每人赔偿约8两黄金!可以预见,德国很快就会陷入经济深渊!届时,人民得先活下来,所以钱才最重要。

26220吨黄金?德国有吗?肯定没有,这是想置德国于死地!

那德国人会同意吗?事实上,在埃里希离开陕西后没几天,德国代表就在合约上屈辱地签了字。据说,德国代表的眼泪滴在了合约上。

这个合约,使德国失去了13.5%的国土。

那不签行不行?

哼哼!一直与德国在欧洲大陆争霸的法国,此时正手握凶器,准备随时灭亡德国。

《凡尔赛和约》虽然搞得德国很惨,但这其实已经是法国让步的结果了!

为啥让步?是因为英、美的干涉。

首先,英国不希望看到法国成为欧洲大陆上的巨无霸;而美国又远离欧洲,本着坐着说话不腰疼的态度,尽说好话……。

而且,让德国极度衰弱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至少德国人太穷,就买不起美国的东西。

所以,《凡尔赛和约》中国代表出于义愤没有签字,而美国代表团签了字,但最后在国会却没有被通过。

帝国主义之间的撕咬是十分凶残的。中国人都对“庚子赔款”耳熟能详,“庚子赔款”大约要求中国赔偿了4.5亿两白银,中国四万万同胞每人1两白银还多,可与《凡尔赛和约》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纵使德国比中国有钱,但就算德国人当了裤子,这赔款也还不起!

后来,协约国认识到了这个错误。1921年,协约国将德国赔款削减到1320亿金马克,但德国人还是没有能力偿还。

这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诱因之一。

那德国人最后到底还了没有?还了,一直还到2010年10月3日。其间,希特勒上台后终止了还款,那时已经还了1/8。但二战德国又战败了,所以,还款中又加上了二战失败的200亿美元赔款。这次,德国的计划是2030年还完。

日耳曼民族真是个了不起的民族!

对比一下德国,中国的情况似乎好一些。清政府从1841年《广州和约》开始赔款,到1901年的《辛丑条约》,12个主要条约,大约连本带利需要赔13亿两白银。

最终,由于一战成了战胜国及部分免除和放弃,截至1938年终止赔款,总共赔了约10亿两白银,比德国少的多。

但大家也不要沾沾自喜!

因为其实中国的赔款开始的很早,当时正是中国追赶西方强国的关键时期,资金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从大清到民国,赔款一直像一道沉重的枷锁,成为中国持续羸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反,从中国获得巨额的赔款,则帮助了日本实现了腾飞,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有一点值得一提,中国的赔款有相当部分是被免除的。

为什么?当然,这首先是由于中国的有效抗争。但李志行认为,除此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人温和,没有侵略性,所以大家愿意免除。

所以,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而温和的民族!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