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维 > 57、双缝
57、双缝
书名:四维 作者:高山仰止 本章字数:9814字 发布时间:2022-12-25

我接着说,其实啊,这种现象我也时常发生;比如只习惯于叫彭教授了,忘记了他真实的名字,这与所谓的区域或领域无关,因为新记忆的不断填充,削弱了原本存在的信息;与进入黑洞后能量的交融,造成记忆的增与减同理;人类的脑容体只可以承载固定量的夸克粒子,所以总有输入与消失的交替,也就是记忆与忘却了;彭教授叫彭国源,是大华著名的物理学家,大华科学院院士,1935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5月19日成立大华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时任研究员,并出任理论组组长;早期的研究方向是场论、凝聚态理论、统计物理、原子分子物理、激光理论等多个领域,之后才从事核物理和原子能的技术研究,领导并参与了我国原子弹、氢弹等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工作,是我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彭国源教授于2007年2月28日病逝于北京;我读过教授的传记,开始说的就是,对自己选择的专业,嗯,不是有些力不从心,而是感到甚是吃力,还有放弃的想法;不过,通过对核能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他逐渐提高了兴趣,最后潜心努力并取得到了巨大的成功;所以啊,人生的成绩,并不在于你选择的专业,而在于如何对待你选择的专业,在于你的坚持与拼搏;有榜样在前,我们的条件又好过教授所处的时代,还能因为毅力的原因败下阵来?若真如此,是不是对不住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呢?我们还是得学习彭教授的精神,向黄冈古所说的那样,有持之以恒永不认输的毅力,向着成为一流专家的目标努力的迈进。卿丘晨、宋光及其他同学都频频点头称是呢。我把话题一转,微笑说道,其实大家有所不知,彭教授之所以后来又选择了原子能理论,就在于他少年时期的一个梦境,他梦到了成年时期的自己研究并发明了原子弹,这一点与你们的境况如出一辙;所以啊,你们已经具备了与梦境相联、相通的能力,具备了未来对现在的特殊指引或影响的契机,这是人生最大的优势,若坚持不懈,定能取得巨大的成绩,所以目前的我们,一定先学好相关的基础知识,以期早日破释梦境中“过去”与“未来”的谜团呢。

 

关于梦境的解释,我想还是先从光影射向太空说起。这与未来有关。那么未来是什么?我说,未来就是当今物质反射的光,向着无限期的宇宙连续发射的波呈现的“像”;光波在外太空损毁的量值极低,但会融加其他的波能;在一个有序、规矩且闭合的宇宙内,或在一个自足闭合的理论或体系中,单凭科学的定律与演算,完全可以将未来的一切预测出来,因为未来已存在于某个空间;所以连续发射的影像波也会融合未来的“像”,形成“新像”;因时空回转、空间扭曲,这些代表“新像”的波沿着回转的方向散射,并返回到地球的周围,于是未来“新像”的波便飘浮在我们的身边;由于波长、波幅与波能只能与之相匹配的“仪器”方可接收或显现,当然,光谱仪是其中之一;大家兴许没有想过,每一生命个体的大脑是与之发射出的光波最匹配的“仪器”,且更是一台高度精密的“仪器”;于是返回的“像”便以梦境的状态呈现了;只是捕抓的是添加了未来光影的“新像”,融入了太空许多杂乱的波及无限的影;所以梦境就显得杂乱、浅淡且模糊,还对存在的现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清醒时因受外部影响的因素太多,各种强或弱的电磁波此起彼伏,大脑无法记录或成像;进入睡眠时,万籁俱寂,许多功能封闭,只有脑电波仍在运转,仍在“接受”与“传播”之中,此时显现的像便成了“梦境”,这就是人类的梦境可以闪回、出现未知画面,并对未来有所指引的原因;对于未来光波的扭曲与回返,在每个人的个体中,与之相匹配的“仪器”呢,大脑只是其一,还有其二,似曾相似、心有灵犀、第六感应及所谓的天机秘密等等,所表示的都是这种说词,这就是某些领悟也可预知未来的理论基础。这是记者采访成功后的彭恒武教授,教授说及梦到过发明原子弹时的一习论断。只是记者把此内容记录在采访日志里,并没有公开报道而已。同学们听到频频点头。

 

我们开始上课。我接着说,其实,关于返回的“新像”,其光波只会在人类沉睡的状态下在大脑里呈现,此行为隐瞒着诸多未知的秘密;因为光波在有、无观察时,呈现的像截然不同;也就是说,人类在清醒时,也接收到了未来“新像”的光波,只是呈现的像与梦境里不同而已,这与光波的调制有关。我继续说,光波的调制,是指改变光波的振幅、强度、频率、相位及偏振等参数,使之携带有信息的过程,也称之为载波,是光波的本能,这种技术在现代科技中已被广泛应用,如光通信、光信息处理的视频电话、图片传导、信息传递等是最明显的实例,已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也为智能的世界做着巨大的贡献;这也是近几十年科技进步才有的结果;但是,载波现象自人类诞生之日便是存在,梦境是其中之一,且是种自然的本能的存在,不需要任何科技的介入;人类只是不曾认知到而已,不认知并不代表着不存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逐步的知道那些还不知道的存在体,因此才发明了科技;所以,当人类的技术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当不知道的成为知道,这一切便自然的成了为人类作贡献的砝码。我继续说,人类对光的认知也是如此;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同时具备有波的特性与粒子的特质,两种形态又是物质在极高温与极低温时的存在方式,是地球的人类还无法掌控的存在方式;这一样隐藏着宇宙间更加深奥的秘密;其最明显的证据就是我们在高中时期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双缝干涉实验,演译的就是微观物质世界具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双缝干涉实验(double-slit experiment),是观察微观物体即光子或电子,同时通过两条缝隙时,其物理行为的量子态将发生怎样的移动,又形成怎样的干涉? 从而证实着,光子或电子面临的是一个怎样的真实世界;而宇宙的奥秘也就存在于这发生的“干涉”之中,也一样证实着宏观的物质如星体,同样发生着这种干涉现象,证实着我们面临的原来是“这样”一个奇异的世界。

 

我说,一束光,通过两条狭缝后,其投射在探测屏上是多条干涉缝隙的图样;当人们用探测仪观察光子通过了哪一条缝隙时,神奇的现象发生了,光子不再有干涉现象,探测屏上仅是两条缝隙;此行为引发的疑问是,光子怎会“知道”了被观察,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状态;而后又针对单个光子或电子进行测试;当一个光子通过双缝后,只要受到“观察”就会形成两条条纹,即表现为粒子的特质,不受“观察”则出现干涉的多个条纹,表现为波的特性;那么,疑问是,只有一个光子,却也“同时”通过两条狭缝,形成了“自己与自己”互相干涉的境况;而电子、中子、原子、甚至分子,通过双缝时都可以出现这种奇异的行为;且光子除发射与抵达之外,根本无法确定其所在的位置;一旦探测,光子的量子态便会改变,图像也因此受到干扰;这便是双缝干涉试验的神秘之处;初期是检验单独粒子的物理行为,结果发现了量子力学的核心谜题,即物质世界在是否被观察时,呈现的也是截然相反的状态;它演示出宇宙间物质存在的理论预测,动摇了一个不可避免的极限基础,即“意识”竟然决定着“物质”的存在行为;由此也可以想到,地球在被其他智能者窥视时,也呈现着另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便巧妙的躲过了所谓的危险境地,一至于才存在了37亿年之久;而当人类探索外星生命体时,也一样被巧妙的躲避了;一个小小的双缝,演绎了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实质与本性,揭示了一个光子可以独自干涉形成多个自己,那么宇宙也可以独自干涉而形成多个宇宙,这便是平行宇宙存在的另一实证。双缝实验与衍生的不同版本,即粒子的物理行为,却成为人类经典的“思维”实验,引导着“思维”可以清楚地明白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直指量子力学的核心,即意识也是种物质;而更加深奥的引申出,意识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多元性或多层次的空间,也一样存在于多元性或多层次的宇宙之中;另外,如果“观察”是一种结果或是一种未来,“通过”则是过程是现在;那么,这个实验也一样证实了,“结果”影响“过程”、“未来”影响“现在”这一更加恐怖与惊悚的定论;惊人相似的是,这一样走入了“梦境”可以预测未来的实证,即未来的结局影响到了现在的行为。

 

我认真的讲解,光的本质是波,性能稳定,不带电,运动速度是光速,具有一定的能量,又称为光子量;光子量的密度与光压是表示其量值的参数,当某些物质能够反射或受到光子量的“鼓”动时,物质便依光速运动,类同帆被风吹动而前行,太空飞船便是被光子“鼓”动并以光速运行的实体,可以瞬间消失;另外,现代的科学研究得出,光子量对人类的生存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可以增加人类肌肤的弹性及光泽,保持红润且饱满,还具有润滑及延缓衰老的功能;当人类对生命体的特征进行试验时,又惊奇的发现,光子量不单有着美化及延缓的作用,还对各类衰弱的细胞有清洁与重修的作用,并延长细胞的寿命,当细胞受到某些“量”的“鼓”动是,其寿命可大大延长,所以其对生命体有着不可低估的成效;光子量本就是高速传导的能量,因是一种物质,也可以说是高速传导的物质,所以物质是可以以光速或光子量的形式进行着运动;当包含着生命体征的光子量,在脉冲或非脉冲波所形成的条件下而被“鼓”动,完全可以实现不同空间的传递,或打开两个时空的通道,一个时空的生命便出现在另一个时空中,这就完成了空间的穿越,且不会造成生命体外表特征的变异或他化,也就是所说的通过了三维之外的另一维完成了运动;只是在这种传导的生命体中,对细胞或大脑的影响及影响到什么程度?不可一概而论;好在光子量本身具有延长寿命的功效,流失的量可得到及时补充,所以若要完成生命体长久的运输也不再是问题,因为光子量在地球的大气层中普遍存在,并普遍存在于太阳系中,所以生命体完全可以在太阳系内进行穿越;至于目前的三维,还不能达到光速传播,却是维度赋予生命体的“能”较低而已;那么,如何完成对生命体的传导或输送?仅光速这一特性,就是当今文明难以超越的障碍;所以,实现了光子量“鼓”动着生命体进行高速运动时,便是人类智慧达到全新领域的时刻,便是完成了生命体质的飞跃了。

 

之后我又讲授了部分内容,关于频率波在不同时空内会有不同的波长,而不同波长会形成不同的视角效果;所以,在不同的环境或介质内,显像也是不同,而人类所见,仅是在大气层中的显像而已,这便是外太空的现象与地球上的现象炯异的原因,也是引发人类研究外太空的动力所在,望大家共同努力,为大华的太空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时下课的时间到了,我看到信德才好似一整堂课都在愁眉不展,下课后便与卿丘晨匆匆的离开了。晚上我在校院内散步时,打电话询问卿丘晨原因,才得知信德才的父亲推着小车外出卖茶时,因搀扶一位滑倒摔伤的老太,被说是由他所撞,要求赔偿巨额的损失,而信爸爸拿不出昂贵的医疗费用,正寻求相关部门帮助呢,小卿也在帮着咨询,并安抚着信爸爸。因不知细节,我只是感到可惜。之后,我突然想到,可以去往四维细致观察信爸爸所经过的路线,以确定他与老太谁在说谎,深思之后感到还是不能冒险,否则整个居川可能陷入星风火雨的灾难之中。我还想到,信爸爸别介因一时之急寻了短见吧?想想也不会,被小推车所撞,能有多大伤害?正想着呢,就看到黄冈古从前面走了过来,他也在院内散步。他说,明天上午信德才与卿丘晨请假,陪信爸爸到相关部门说明情况,并寻找有关的证据,以便脱身,据说,老太太很强势,一口咬定被信爸爸所撞。我说,一辆小推车而已?他说,说得就是,但老太太就是躺在病床上不起,各种仪器全上、各种药物全用,要求信爸爸支付所有的费用;可不是小数目,一天相当于信爸一年卖茶的收入。又说,我支持信爸寻找证据,不能助长不良之风;只是信爸没经历过这种场面,心情沉重情绪低落,别介思想不开再出事吧?然后,我们俩人同时摇摇头,说道,应该不会。而后又为彼此的默契微笑。但我的脑海里却闪现出这样一个念头,不同维度的生灵也存在着“心有灵犀”之说么?不是应该不会,而是绝对不会。

 

我们散步聊天。黄冈古说,老师所讲,双缝实验的最终结果,在理论方面是可以预测且证实着不可避免的多元性空间,而实际上是说存在着平行宇宙,那么,有无证据证实穿过缝隙的便是同一个光子,而不是光子与衍生物的分离态?他这一问让我楞住。我疑问道,何来这种想法?他摇着头说,也不知为何这样想,只是产生了这种想法,我知道这个实验,虽不知与平行宇宙有关,但想过兴许光子在穿过缝隙时瞬间幻化,由本体衍生出幻化体,从而完成了不同缝隙的穿越。我说,那,咱们理顺一下,这个实验的步骤很简单,让一束光通过有两条平行缝隙的硬纸,在后面的探测屏上就能看到明暗交替的四道条纹,称为干涉条纹,证明了光是一种波,19世纪初偶然发现;在这以后的100多年里,人们从未想过还有特别之处;到了20世纪爱因斯坦证实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光是由一个个的粒子组成,科学家才深思此试验存在的意义;一个粒子通过一条缝隙时,怎会知晓还存有另外一条缝隙?或者说,粒子通过了哪一条缝隙?最后解释为,粒子同时穿越了两个缝隙,并不是说粒子可以分离或幻化,而是可以叠加,说明粒子处于叠加状态,同时处于迥异的位置,且有不同的速度,所以在穿越双缝时才完成了自我干涉,现在你又前进一步,认为穿越时进行了幻化;那么,不论叠加或幻化,却是同一个道理,也是同一种结果;嗯,你不简单。黄冈古说,我看到过一幅图,一个人牵引着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在空中飞,当时我理解为是用光线牵引,现在可理解为因重叠而分离,或本体衍生出一个或多个幻化体;而所谓的牵引线仅为证实着两者曾为一体,或是分离时的闪光,这倒也验证了量子的叠加与纠缠性。我说,叠加性是一个量子可以同时有许多种状态,纠缠性是两个相似的量子无论距离远近都发生着胶着;这是量子最奇特的现象之一;如果人类也具有叠加与纠缠两重性呢,分离成一个或多个也就理解了;显然彼此各有意识,也相互关联,如同你说过的本体与幻化了;若两者再时刻处在自己的观察之中,又将会怎样?还有啊,微观量子的形态,被观察时呈粒子之态,不被观察时呈波形之态;那么,微观粒子就像有“思维”一样可以觉察到“观察者”的存在?否则根本不知道何时可以呈现何种状态了;说明微观量子也具有“意识”,这才是让人恐惧的原因;如果再附加上一个幻化体,那么这将是种怎样更加恐怖的状态呢?

 

我说,你的想法与美国物理学家艾弗雷特的思路一致,1954年他曾思考过此类现象,光波在没有探测时的演化是平滑的,有了探测立即成为叠加中的某一种状态,而人类恰恰是生存在彼此被“观察”的环境中,所以只能呈现为一种状态了;那么,另一种状态是没有发现?还是在没有被探测的梦境中显现?于是一个更加恐惧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乍现,如果人类也处在叠加态,那么呈现的便是由观察者而确定的状态,由此推论这个世界的“原本”是种什么样子呢?当观测者与叠加态中的某一个发生接触时,都会出现不同视角的像,且这一状态本不知还有另一状态的存在,而两种状态不同又都为真实;当观察者与叠加态在无接触的某一瞬间,世界又会变成两个互不影响的平行态,粒子才从左缝穿越形成一个世界,又从右缝穿越形成另一个世界,而两个世界的存在都与观察者有关;与观察者的即时视角与瞬间思维有关,可以说则由不同的思维产生了不同的世界,也可以说思维造就了不同的世界,思维存在则生命就存在;在生命存在的极限基础里,思维永远存在着,那么,生命便永远不会终结了?或原本就不存在生命仅为虚幻?或生命依了观察者的思维仅呈动态的变化?所以,生命可能是不同状态下的思维产生的结果,或是思维产生的幻觉与幻影;因为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思维产生与幻灭,有新的选择与放弃;所以,宇宙便也不停歇的跟随了不同思维的观察而变化着,彼此互不干扰又叠加存在;如果本体在喝水,幻化在吃苹果,于是在同一个世界中,你即喝了水又吃了苹果;说明有几多的思维产生,便有几多的动作得到了完成,这便是同时存在着不同的世界了;由此思考生命,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一宇宙的我走到了尽头,另一宇宙的我却安然的活着;因此也可以说,生命根本不会终结,只是在某一观察者的视角里消失或远离;这是艾弗雷特用量子力学的理论,通过双缝干涉实验,对人类生命及所存在的宇宙进行的解释,也是目前唯一玄幻的解释;这与“生命”的本质不是消失、仅是空间的转移同一道理,也与“本体与幻化”的结论如出一辙,却是走在了你的前面,只是你的说法通俗易懂而已;量子力学的存在是真实的,故艾弗雷特的平行宇宙也是真实的;只是,我们从中又可以获得怎样的思考呢?

 

黄冈古听得有些虚幻,他说,没有想过,一个小小的实验隐藏着这么深奥的秘密,有些毛骨悚然,人类的生命可不就是每时每刻都处在被观察之中么?所以,我们彼此才显现为单体的独立状态;当我们把自己隐藏起来,才会出现许多种无形的情况,或奇幻仙境虚无缥缈、或争战飞离铁马江湖,可以理解为平行宇宙的另一场景在此的显现了;恰似梦境的状态,原来梦境才是我们真正的人生阅历,是生命的本质。我说,所谓的一切皆有可能,涵盖的便是这层意思;人类啊,不知道的太多了,而高维度的许多征兆已用浅显的方式表露出来,并向大家展现着另一维度的境况,我们只是没有深思而已;如果针对某一不可思议的现象深入下去,就会发现一切真的皆有可能,这便是宇宙间的自然规律,或宇宙赋予意识的本性特征;意识,我们不并不陌生,但如何运用意识,却是深奥的宇宙命题;虽然是低维度的智能意识,也一样被宇宙赋予了“思考”这项强大的功能,思考便是量子叠加与分离的过程。黄冈古说,这也许从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人类试着去理解,何为愉快?为何悲伤?又如何会有惋惜?原来都是与另一宇宙存在的“我”,在交流并体味着彼此的情感;也包括我为何能够感知到你,或者说,我们彼此间怎会存有了这种感知?也许在另一个宇宙间,你我已经进行了互换呢。我若有所思的点头,肯定了他的说法。那么,在另一个宇宙,他便是四维的生灵了?此时,我突然问他,你说大厦后面的那个门框,是不是一种“双缝”的存在呢?他说,不知道,我爸爸失踪后就在此处发现,经理便通知安装了门框。我问,失踪,有何异常?他却困惑的反问道,你认为有何异常?我轻松的说,那,你感知一下我的认为呗,我们不是有默契么?他说,经过时,你没有感到很舒适么?我内心一颤,说,我们离得远,没有任何感觉。我本能的隐藏了,我与门框有种能量的交融与吸引的舒服感。我还想到,当我走过时,这小子就站在门框的另一侧呢;只是一晃就消失了;他也一定看到了我;但我没有把此事说破,看他能隐瞒到何时。

 

为防止他又把某些臆想的定论强加到我身上,我更换了话题,让他从虚幻中回归现实,不至于造成神经错乱而胡言乱语。我说,不谈这些虚无缥缈的说词了,有些烧脑,还是关心一下信爸爸的状况吧。黄冈古显然还在空虚中幻想着,却也迷迷糊糊打通了信德才的手机询问情况。回答说,已一五一十的把经过告知了许多部门,都说需要寻找证据,以律法为准,而不是听一面之词,明天还得去反映才能安心。又说,只是老太催的很紧,若交不上费用,医院就停止治疗;老爸已二天没有吃饭,后悔不该多此一举。我接过手机劝信德才说,你在家多陪几天吧,不要灰心,总会有办法的,好生劝慰着老人,别介一时思想不开再病了,你多留些心思。小信答应了。之后挂断电话。黄冈古沉思了一会儿,说,就算被小推车撞倒,能造成多大的伤害?分明就是敲诈,就没有办法了?接着又说,我突然心情不好;那个,你何时加盟?我装作惊讶的说,你还真会见缝插针,时时刻刻对我进行定位的困绕,你知这叫什么?这叫精神围剿。他表情严肃没再答话,而是与我轻轻摆手,说了声,再见。转身便回宿舍了。我能感觉到,他心情的沉重与压抑。为什么能感到?看他表情即可明了。这叫察言观色,与所谓的本能无关。第二天午饭时我还想询问小信有何种情况么?想想不会这么快的得出结论。同学们也得知了这事,因不知真相,谁是谁非也没有定论。谁知到了傍晚时间,我便接到消息说,信爸爸因诉说无果投靠无门,一时思想不开自杀了。我为之一颤,悲从心生,只是替信爸爸不值,本是善良之举,该是善有善报,没成想搭上了性命。两天以后,这事便在大华的地土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报纸、电台、网络、新闻及传言,尽其所能的媒介都在诉说这一事件。所有的舆论都大张旗鼓的依了自己的理解进行着诠释与解说。有人谴责说,老太太忘恩负义,在理论上支持信老爹的正义行为;有人惋惜道,信老爹精神太过脆弱,抗挫能力极差,一点小事便寻死觅活,哪能向丑陋低头,应坚强辩解,要义正词严的予以反击,以正视听;还有人鼓动说,不能因为一时的被误解,就丧失了善良的本性、优良的传统及高度的慈悲,不要因为信老爹的离世,而放弃人性的美好,待偶遇摔倒事件,仍要义无反顾的去搀扶、去帮助;当然这是有前题的,那就是你真得没有撞倒老太太,否则就是抵赖而与善良毫无瓜葛了。也有专家劝告人们,在没有证人或监控的情况下,一人遇到此事,万不可贸然搀扶,若因此搭上自己的性命确实不值,信老爹的离世便是实证。

 

罗生门的光影相当精彩,尘世间的乱象混杂困惑;更有专家站将出来义正词严的高喊,其慷慨激昂热情澎湃的话语甚是鼓舞人心,我们的文明已达到极度高尚的时代,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不能只为自己着想,要为保持并传递大华民族的光荣与传统而活,就算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捍卫大华互助的力量与友善的精神,必须去扶、坚决去扶;大华繁荣昌盛的高度文明,不能因此断送在“扶与不扶”的低迷之中。听罢之后,我也是热血沸腾不能自已,如若遇到,就算屈死、怨死也要上前搀扶。只是,只是信爸爸死了。不知信爸爸如若听之会如何感想?当然,从大而全或高而广的意义上讲,这话本没有一丝的错误,是热血盈天的有志之士所倡导的伟大意义,是大华精神流传万年的坚固根基。但放在个体的事件上来讲,则有些莫明其妙云山雾罩了。我只想说明的是,信老爹如此做了,可他死了。这才是实事。当信老爹在拚命挣扎尚有一气之息时,有谁因此站出来替他讲过一句话?当初所有的人全依了所谓的律法、证据为原由来解读此事。要知道,若真有证据,信老爹会去寻得你们的帮助?早让证据说话了。去搀扶一位摔倒的老太,只是瞬间行为,谁会想到需用证据来捍卫自己活着的权力?如此这般,谁又会多此一举再去搀扶呢?从当初的闭口不谈退避三舍,到如今的大张旗鼓义正辞严,用一句跳梁小丑来形容所谓的专家与正义恰如其分,这个世界最该口诛笔伐的就是你们这帮吃人血馒头的丑陋之流。我已活过千年,我理解不了的是,何种原因造就了这种哀痛伤心的悲剧?哀痛伤心的不单单是我,而是大华民族的魂与骨气,是汉人蓝盈的天与大地,还有我们赖以生存的信与人性;多少年的传统美德,多少生命的美好印象,怎么到了今天,还在思考讨论其“美好”的意义呢?这世道分辨不出是非对错了?还是世道也在“双缝”中穿越呈现着另一种真实。

 

第二天是周六,我无心去做事情,仍在为信爸爸的离世气愤,就看到黄冈古来找我。他说,信爸爸之事毫无证据,虽然悲伤也无法求得公平;事情只能不了了之。接着说道,关于宋光与郜浩然提及过返回童年的梦境,我不止一次,是两次呢,其中一次仿佛被封闭在冰雪晶莹的通道内,印象特别明显,感觉就要死去,却没有任何的担忧与恐慌,与我一同封闭的仍有你或润经理。我正为信爸爸的事悲痛,不耐烦的说,梦境而已,如今的解释也彼为透彻,不足为奇。黄冈古问,其实,我是来证实,进入我梦境的人是你,还是润经理?不会真有我们未知的事情发生吧?我瞪他一眼,我没有过这种境况,更不会出现在你的梦境里;所以啊,能有什么事情发生?如果都这般随意的回到从前,还不成了自然现象?也不用你我这般苦苦的探索了。黄冈古若有所思的说,你没有返回到童年的梦境?我有些生气的回答,有何事直说,不要这样鬼鬼祟祟。黄冈古听我强硬,楞了一下,还是说了,若信德才想着通过梦境去探知他父亲自杀的真相,不知怎样才能做到?我感到好笑的回答,你有办法让人进入梦境之中?梦中之境也不会成为呈堂证供。黄冈古意味深长叹口气,说道,那个,如果、进入四维,便可一探原委,也可替信爸爸洗脱冤屈了;这事、相对于进入梦境,是否好办些?我明白了他的话外之意。我有股暗火在燃烧,说,如果、你的“鹤唳”能探知真实的画面,也可以替信爸爸洗脱冤屈。他尴尬的一笑,“鹤唳”显影只是偶然现象,一二秒的片段,那能这么巧合?看来,我们只能被动的等,不能主动的寻了?我严肃的看着他说,你到底想说什么?拐弯抹角我听不懂。他喻意深刻的说,我说的是进入四维查明原因,你真得不懂?我暗火直冲脑门,瞪他一眼便离开了。这小子利用各种手段来探寻我,让我恼怒。我想,若惹急了就先除掉你,然后再来应对黑暗魔鬼。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四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