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刘彻遣汉军于马邑伏击匈奴,标志着汉军从战略防御转为了战略进攻,一个伟大的时代渐渐拉开序幕。
在汉军地不断打击下,匈奴逐渐衰弱,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公元前139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占领河西走廊,朝廷设河西四郡。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此后汉朝与西域各国开始频繁互派使团。
公元前108年,汉军西出河西走廊,进攻姑师、楼兰。
公元前102年,汉军远征大宛得胜,彻底打通西域南路。此时,匈奴势力已被彻底逐至天山以北,西域各国纷纷遣使投诚,汉庭在西域多地设立屯田,置使者校尉,此举为汉人控制西域的开始。
公元前60年,天山以北匈奴归降,汉庭将之前在西域的管理机构“并护北路”,正式设置“西域都护府”。
同年,匈奴虚闾权渠单于病死,引起内部分裂,先后出现五单于争立的情况,混战不断,最后发展为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的相互攻伐。
公元前51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投降西汉,北匈奴郅支单于碍于自己力量弱小,遂西迁至西域康居国东部。
公元前36年,西域都护府副校尉陈汤矫诏,率领汉胡联军四万余人远征北匈奴,郅支单于战死。事后,陈汤上书汉元帝,曰:“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后,分匈奴居地为15部,强立呼韩邪子孙十五人俱为单于,以削弱匈奴的势力。把汉宣帝颁给属国的金质“匈奴单于玺”要回,另发给乌珠留单于“新匈奴单于章”,蓄意压低单于的政治地位。将“匈奴单于”称号改为“恭奴善于”,后改为“降奴服于”,激起了匈奴的不满,战火再起。
同时,王莽下令将西域各国的王改封为侯,引起西域各国不满。此后,王莽不思悔改,愈加欺压西域各国。不久,焉耆反,攻杀西域都护但钦。王莽军反攻西域,被各国联军击溃,西域脱离汉人政权控制,之后,北匈奴趁虚而入。
公元46年,匈奴内战再起,贵族为争夺单于继承权而分裂为南北两大部,史称南、北匈奴。南匈奴依附东汉,而北匈奴在控制西域后,不时挑起边衅,试图武力对抗汉朝。
公元73年,汉军四路出击,北伐匈奴,得知消息的匈奴纷纷北逃,汉军斩获甚少。窦固遣班超出使西域。
公元74年,汉明帝以奉车都尉窦固为主将,驸马都尉耿秉为副将,率军收复西域。汉军在蒲类海边打败白山的北匈奴部队,继而攻打车师国。
车师国在西汉元帝时被分为车师前国和车师后国,耿秉绕过车师前国,率军直扑车师后国,车师后王安得惊诧不已,不战而降。不久,车师前国也遣使求和。
此战,汉军大获全胜,成功收复了车师前、后两国。汉庭遂重设西域都护府,任命陈睦为都护,领兵两千,驻焉耆国。任命关宠为戍己校尉,领兵数百,驻车师前国柳中城。任命耿恭为戍己校尉,领兵数百,驻车师后国金蒲城。
西域大事已定,汉军主力遂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