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买了一片地,虽然略偏些,但价格便宜。现在车很便宜,地很贵,贵到一般人不敢问津,那时的地很便宜,车却很贵,贵到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王季就在这片地上盖了两排四套平房,自己住一套,把其他的都租了出去。
有一天,王季对崔建国说:“老崔,你不要在粮站干了,跟我做生意哇。”
崔建国犹豫了一下,便同意了。有了崔建国的帮助,王季更是如虎添翼。崔建国做生意不如王季会精打细算,但他仗义,王季预料没错,仗义绝对是个好品格,这个好品格马上便派上了用场。顾客们都喜欢他,相反地,王季反而成了个抠门儿的人。当然,这只是相较而言。他们两口子,谁都是喜欢的。
王季又开了一家饭馆,接着是几家,雇了厨子和服务员,她就正儿八经地当起了老板。但老板这个词有点土气,所以人们都称她王经理。现在,连售楼部的小姐、保险的业务员都自称是经理,老板改成了BOSS,但在那时,经理绝对是个类似于总理的郑重的尊称,不是谁想叫就能叫的。
王季发家了。
这得感谢牛大妈。
如果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进入了快车道,那么王季就是坐上了飞机。但这个世界总是不完美的,人的一生总是有缺憾的,对于王季来说,她的缺憾就是不会怀孕。她开始以为是崔建国的问题,因为在此事上,她有成功的经验,她能生出孩子来。当初一不小心就能怀孕,何况现在和崔建国如此辛苦地耕耘呢?
于是对崔建国各种治疗,然而无效,那时的医疗水平比较落后。终于有个大夫发现了端倪,问题出在王季的身上。王季刚满月就在大雪地里跑,带出了病,落下了根,无法康复了。这就是王季为前段爱情付出的代价。这个代价不仅需要她自己承受,还要崔建国和她一起承受。
夜晚,王季伏在崔建国怀里痛哭失声,说:“老崔,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她一连说了无数个对不起,这时她才意识到,她是真的对不起他。花大价钱娶老婆为个什么?如果是现在,为了性需求多些,顺带生个孩子,但在那时,生孩子绝对是首要任务,传宗接代,继承香火。崔建国虽然没花大价钱,但对孩子的渴求那绝对超越了性需求。
然而崔建国却不介意,抚摸着她的头说:“没事,我们把那个孩子接回来哇。”
他说不介意,那是言不由衷的,但这事不会因为他的介意而扭转,所以他只能不介意了,这就是他够男人的地方。就算他介意,孩子还是生不出来,反而弄得心情不好,家庭不和睦。如果他不介意,尽管同样生不出孩子来,但是心情好了,感情得到了深化和升华。
而且转念一想,王季和胡存良的孩子迟早要接回来的,这是他们婚前的约定。如果他们再有了孩子,孩子之间难免会有摩擦,一边是亲生的,一边不是亲生的,他怎样才能做得恰到好处?一碗水永远端不平。人人心里有杆秤,但是秤不是天平,是秤就难免缺斤少两,秤杆高一些低一些,就显示出了差别。现在王季不能生,反倒把这个矛盾消除了,所以凡事都有好坏两面。
王季紧紧地抱着崔建国,边哭边说:“你知道你有多好不?”
崔建国反问:“你知道你有多好不?”
尽管崔建国如此说,但王季还是决定暂时不把孩子接过来,因为她当初就说过,要等到孩子七八岁时才把他接到城里受良好的教育。还有个原因是,王季还是盼望着能给崔建国生个一男半女,要不太委屈他了。还有个原因是,她觉得现在时机还不成熟,钱还不够多。
钱不是万能的,但钱绝对可以解决许多与钱无关的事,至少可以弥补许多事。比如,一个好姑娘嫁给一个坏小子,家里有了钱,仿佛这种坏就不足为坏了。有了钱,让崔建国活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用这种风光和体面带来的快乐冲淡没有亲生孩子的遗憾。
所以到了1990年,王季才决定接孩子。
从1983年她离开农村到现在这七年间,她从未回去过。她不知道农村变成了什么样儿,还是那样落后还是面貌一新?她也不知道父母和两个弟弟变成了什么样儿,他们有没有为他们曾经做过的事自责和忏悔过,还是他们现在过得有滋有味?她更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变成了什么样儿,是个穿着破衣烂衫抹着鼻涕的小讨吃子,还是个眉清目秀器宇轩昂的小帅哥?
这七年间,王季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的,脱胎换骨的,沧海桑田的。七年前,她就是个土里土气的农家女,七年后,她则是个意气风发的成功企业家了。她现在不必去对比农村人,即使和城里人对比,她也是先进的,数一数二的。人们对她的称呼已经不再是王经理了,而是王总,或者王董事长,或者王老板。而她不过是个刚满三十岁的女人。
这年,她买了车,是一辆黑色的桑塔纳。进入九十年代,家家户户有了电视机,而且彩色电视机正在逐步取代黑白电视机,黑白灰的画面变成了五颜六色。但区别不止是颜色,还有剧情,由颜色引发的人们对剧情的不同判断和理解。
当时很火的一部香港连续剧《义不容情》,最后一集,阿健在教堂里等着楚君,在他睡着的时候,一个女人走了进来,留下一张写着“君已死,请忘记”的字条后就走了。看黑白电视的人认为,那就是楚君,只是她不想见阿健。而看彩电的人却认为,那不是楚君,而是阿健的妹妹。理由是,那个女人穿着红鞋子和红裙子,染着红指甲,阿健的妹妹也是穿得红鞋子和红裙子,染着红指甲。
区别还有屏幕变大了,原来的旋钮也变成了按键,十二个小巧精致的按键,看着就十分有质感,有品位,高端大气。除了电视机本身,节目也丰富多彩了,城里很多人家装了有钱,信号稳定,画面清晰,再也没有雪花斑点和被电波干扰的斜道道了。
所以电视机已不足为奇,但小轿车绝对是个奢侈品,就王季买的桑塔纳,在县城里也是屈指可数的。那时不叫轿车,叫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