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革命者卢占魁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7813字 发布时间:2022-12-24

公元1919年的除夕,压抑而无趣,井岳秀请了志行兄弟三人以及燕子,过府一起守夜,但井师兄心情不好,始终比较沉闷。好在桂萌生给井府大小都带了新奇的礼物,又陪着大家讲一些新奇的事情,气氛才稍好起来。

井师兄和大家喝过酒,就回到房里抽烟,让志行陪着说话。

却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志行便讲些榆林发展的可喜成果,又讲了民众感念井师兄对榆林的付出。井师兄心情渐好,好过之后,却又是叹息。

直到过了子时,志行兄弟几个才带着燕子回府,和刘绣娘又一起过了除夕。

同样失落的还有三原的老魏和刘东山。

刘东山陪着老魏守年,两人吃着老魏拌的凉切猪头肉片,“滋滋”的喝酒。

老魏这个老叫花子,以前的兵现在都不在,顾菲儿嫁人去了远方,猪娃和狗娃被志行拉到榆林去了,只剩下老魏一个光杆司令。刘东山也是同样,因为李志行在榆林过年,亲妹妹刘绣娘非要留在榆林,只留下刘东山一个人,在三原静静地想着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

“唉,东山,喝酒!”,老魏举起酒杯。

“喝酒!”,刘东山将酒杯端起,两人“滋”的一声喝了下去。

……

大年初一,李志行去看自己的妹妹。今天雪大天冷,他不知道银铃姑娘和党老汉父女怎么样,便带了东西急急去西门。

其实这些事自有赵琦安排妥当,过年的用度,米面油和烧火的煤炭,早已送了过去,赵琦这孩子也没有回关中,年三十晚上却在银铃姑娘的茶棚里喝大碗茶,一直喝到子时结束。

志行一众人刚到茶棚,银铃姑娘已打扮整齐,却是正准备和党老汉一起去给李志行拜年。在这里,父女俩没有亲人,李志行就是唯一的亲人了。

此番一见志行过来,父女俩非常高兴!党老汉这次要在自己家招待李志行,他已经预备了好酒,让银铃姑娘帮忙宰羊,要炖一锅香喷喷的羊肉招待大家。

于是,这个城墙下的窝棚,很快就热火朝天,在白雪覆盖的大地上冒着腾腾热气。

羊肉还没炖好,任光远来了,带了两名手下,提着礼物。他本来是去给李志行拜年的,得知李志行不在,便又赶到这里。

李志行现在在任光远心中位置十分重要。大年初一,任光远第一个给井岳秀拜年,第二个便赶到李志行这里。

李志行赶紧迎了出去,连说“还没有来得及去给任大哥拜年,任哥怎么就过来了?”

任光远哈哈大笑,说“你到榆林晚,我算半个地主,理应先给你拜年。”说完两人哈哈大笑,坐下一起喝茶。

过了一会,郗月三也来了,一进来就说“志行,我在城墙上巡查,老远就问到羊肉的香味,一看原来是你们在炖肉,怎么不请我来吃?志行你不地道哟!”

志行哈哈大笑,连称“罪过!”,将郗月三让了进来。

又过了一会,高双成和李福成也相继来了,这都是给井岳秀拜过年后来的。

党老汉的窝棚里,一时间高朋满座,于是又宰了一只羊,大家坐在窝棚里,就这眼前的雪景,大碗喝酒,大块吃着香喷喷的羊肉,开心异常。

等郗月三这几人都走后,从城门后面忽然闪出一个军官,身后两个士兵,一个背着一头黄羊,一个身上挂满了野鸡和野兔,匆匆闪进窝棚。

一进来后,那军官就对志行敬礼,口中喊道“张德胜来给李先生拜年!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啊,原来是张德胜,可有这样拜年的吗?我又不是过生日!

不过志行很热情,急忙将张德胜和随从让进来,口称“张营长客气,咱兄弟谁跟谁呀!”,又与张德胜开始喝酒,并给张的两个随从一人赏了50大洋的银票。

原来张德胜早就来了,探听到李志行不在家,就往西门来。不过来了后,一看郗月三、高双成等人在跟李志行喝酒,就先藏了起来,等众人走后才来拜年。

话说,张德胜这一段时间倒是涨了不少智慧。

大年初一过后,志行就回了神木,他要和没回家的同学们喝酒,三原那边没回家的同学,由赵定安安排招待。

又是一场酣畅,喝完之后还和同学们在雪地里赛马,在这白雪覆盖的毛乌素沙漠的边缘,满是这些年轻人的欢笑声。

……

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但春天还没有来到,不过,陈树藩的春天来了。

经过陈的一番运作,老段终于伸出了他强有力的臂膀。从去年年末开始,为陈树藩调兵遣将,此番援兵终于到了陕西。

老段调了奉军许兰洲师,以及直军第4旅张锡元部,共约2万人马自北面入陕。任命许兰洲为援陕军总司令,张锡元为副司令。

至此,陈军力量已经大大占优。

但因为此时南北和谈正在酝酿,老段欲在和谈前解决陕西问题,八爪挥舞,又调甘肃陆洪涛、孔繁锦部1万多人从西面进攻。连山西的阎锡山,也被调了1个旅约3000人,渡过黄河从东面进攻。

而原来在陕南采取守势的管金聚,也将汉中交给了段系四川军阀刘存厚,率部5000余人倾巢而出,从南面进攻靖国军。

此时,陈军力量其实已近10万,形势直转而下。

井岳秀谈起关中战局,除了叹气之外,也暗暗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参战。而李志行则是除了叹气,更是担忧,他担忧关中的刘东山。

要说靖国军尚有两万多人,敌军虽多,也未必不能一战。若采取灵活有效的战法,最终胜负也未可知,这在历史上不乏实例。

但这种事,基本不敢奢想,因为靖国军不但装备差,而且事权不一,于右任时有调度不灵,如此之下,只怕败局难免。

李志行担忧刘东山,但也没有办法。他总不能让刘东山现在把队伍从关中拉出来,所以他只好关注战况,看情况再说。

井师兄又问起建兵工厂的事情,志行不得不将军队交给玉琨,自己前往太原。

到了太原,自然先去找徐致。

自志行到榆林后,徐致去看望过几次,只是志行太忙,一直没有到太原拜访。这次见志行来访,徐致非常高兴,让志行就住在徐府,以便日日交谈。

志行说明来意,徐致说这事好办,建兵工厂的事正是他爷爷徐一清主办,于是志行又去见了徐一清。

两人去见徐一清时,徐正在与一人说话。

只见那人紧颦双眉,一脸愁相,说道“徐老,督军看重我,让我组织这银行。但这事实在难办,两年了,才筹集了不到100万股本。昨天督军又问起此事,你说我可怎么办好呢?”

志行一看徐一清有事,就想先退出去,等客人走了再谈。不料徐一清示意志行和徐致一起坐下,没把他当外人。

那人见徐致领了一人进来,便停止了谈话。

徐一清就帮志行引见。原来这位却是有名!乃是祁县有名的大德通票号的总经理阎维潘,志行急忙见礼。

徐一清笑着向阎维潘介绍到“这位名叫李志行,是陕西有名的资本家,也是致儿的好友。”

阎维潘看着志行,惊讶地问道“可是陕西三原的李志行?”

志行急忙说“正是李某。”

阎维潘似乎忽然神情兴奋,不过此情一闪即没,然后神情自若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只是喝茶的当间,用眼神瞄了一眼徐一清,似乎想有所表达。

这一切李志行都看在眼里,却佯装不知,也就喝茶。

徐一清自从介绍之后,就不再说话,也在喝茶。

片刻,还是阎维潘忍不住了,先开口说“李东家在陕西做什么生意?”

李志行明显愕然,这阎维潘明明知道自己,却偏要没话找话,便说“啊,主要做些纱厂、棉布之类的。”

“哦,那可是大生意。”

“一般。”

……

于是,两人虚与委蛇谈了好一会。其间徐一清始终没有插话,倒是徐致顺着两人的话头,说了不少,也让志行对阎维潘刚才所为猜了个七七八八。

原来,这阎维潘奉阎锡山之命,在组建山西省银行,原定总股本300万元,但招了两年股,才招到了不到100万元,远不够实收40%股份的开业标准。阎维潘正为这事发愁。

哦,原来如此。

听了这些,李志行就明白了,结合阎维潘刚才的动作,再加上徐一清的表现,李志行猜想:这两人十有八九想拉自己入股。于是便问“这银行以后是省府的?”

阎维潘一见李志行来了兴趣,立刻开始介绍。原来此银行定义为山西的“中央银行”,不但全省税收存在里面,还准备发行钞票。

这种银行竟然允许私人入股?!这银行应该很赚钱呀!

李志行脑筋急转,但仍面不改色地问道“山西自古富庶,想来认股搞得不错?”

阎维潘说“唉,还差不少,最大的一个也就认了28万。”

山西富商是很多,但这里面还有对政府信心的问题。此时军阀办银行的不在少数,但军阀视其为私囊,一般很快就会破产,所以认股并不踊跃。例如,陈树藩在陕西办“大秦银行”,劝李志行入股,李志行就一个子没掏。

问完之后,李志行便不再说话。

阎维潘与李志行不相熟,不好贸然开口。最后,还是徐一清决定帮阎维潘一把,就笑着说“志行,你有没有兴趣入股?”

“这个么.....,据阎经理介绍,这银行应该赚钱,但我是个外乡人,入股贵省的银行不知道好不好?”,李志行有点担心这些人最后不认账,但他的语气却有点推脱。

“李东家,督军的意思是省内省外不拘,而且山西自古重商,莫不视商誉如生命,况且这是省府的银行,自然视商誉为第一生命。”,阎维潘多年经商,听李志行的话,明白志行已经动心,却还犹豫,便马上就猜到了李志行的顾忌。

徐一清这时也说“志行,你若认购,我以后保证你的权益!”

李志行犹豫了一下,说道“蒙徐老高看!既然如此,我认购20万吧。”

人不能太贪心,枪打出头鸟,小心以后阎锡山眼红,翻脸不认人。

阎维潘一听大喜,竟然当场掏出了认购书,直接办理手续。

难为这位阎经理,这两年勤勤恳恳,随时准备说服别人认股,一套文书带的齐备。

志行当场签了字,阎维潘大功告成,说了很多感谢的话,然后急忙向阎锡山回话去了。

志行这20万可赚海了!因为这个银行在后来,光晋钞就发行了1个多亿,志行占了7%的股份,可是收获不少!

徐一清本就喜欢志行,此番见又给了他很大的面子,所以也不见外,志行说明来意后,许就直接问到“井岳秀也想办兵工厂?”

李志行回答到“井旅长是有这个想法,但不知道怎么弄,就先让我来了解了解。”

“哦,这可是一件大事……”,接着徐一清便介绍起了山西的军工情况。

话说在1892年,时任山西巡抚的胡聘之参观了张之洞所办的汉阳工厂,很受震撼,遂决定振兴山西军火工业。于同年,创立了山西火柴局、1894 年创设山西招商局,1895 年设立了山商工艺局,这些都是山西军工的肇始。

1898年,清政府要求各省重视军工,胡聘之对山西军工进行扩张,改名机器局,当时工厂只有两部分:一部分为翻砂、虎钳、锻工;一部分为车刨、插铣。只能修理戈矛、马刀、来复枪、小炮等一些简单兵器。这些是山西军工业的基础。

1912年阎锡山主晋后,委派英国留学生李蒙淑为机器局局长,革旧添新,略加扩充规模,把该局扩充为“五厂一房”,即机器厂、翻砂厂、熟铁厂、木样厂、铜帽厂和锅炉房。能修理简单枪支和小火炮,也能制造一点简单枪支,但往往一年也就能生产几十只步枪。

此种状况,一直延续到袁世凯去世,因为袁世凯在的时候,阎锡山啥也不敢干。

等老袁死后,阎锡山终于甩掉了身上的枷锁,又加上山西兵力偏少,准备扩充兵力,振兴军工就变成了第一要务。

1917年,阎特邀请汉阳兵工厂总办刘庆恩到山西指导,又派人到汉阳厂学习,储备人才。而现在正建设铜元局为军工储备资金,准备大干一场。

至于山西的军工厂准备怎么干?他们的目标是,除了修理枪械外,能制造子弹、手榴弹,并能仿造重机枪。设备都打算在国内采购。

李志行听完点点头,阎锡山很务实,选的目标都是急需的,尤其是子弹机最实用。

可这些设备国内能造吗?李志行很有疑问。还有,他想知道,同一套子弹机,能不能制造不同规格的子弹?

徐一清笑着点头说“国内肯定有,不过关于子弹机的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改天可以帮你约李蒙淑谈谈。”说完看着李志行微笑。

李志行没有明白徐一清的微笑是何意,不料徐一清接着说“志行,这里面有生意。”

“哦,徐老,您的意思,阎督军准备为兵工厂招股?”李志行抬头问到。

徐一清摇摇头,笑着说“督军听取了几个将领的意见,打算一并建个罐头厂,以提高部队行军作战能力。这个,可以招股。”

李志行马上来了兴趣,说“徐老,那咱们也可以入股!”,他和徐一清爷孙俩一起办矿山,是合伙人关系。

“志行,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于是这老少3人,便开始讨论投资罐头厂的事情,最后议定,以铁矿的利润投资,总投资3万元,占罐头厂股份的50%,这50%股份具体再按3人在铁矿股份占比来分。

而罐头厂剩余的50%股份,徐一清必须留给其他人,钱要大家一起赚,否则搞不好会有人掀桌子。

但铁矿并没有大规模开采,今年的利润根本就不足3万呀?

没关系,先由李志行垫付,志行决定明年扩大榆林的铁厂规模,相应扩大矿山开采量,很快就赚回来了!

徐致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志行说,我们这么年轻,以后都是要做大事的人,计较这些干什么?

徐一清看着李志行的目光越发和蔼。

第二天,徐一清约了李蒙淑。李志行一向善于和海归们谈话,于是大家气氛融洽,李蒙淑也给面子,解答了志行很多疑问。

然后,志行关于榆林兵工厂的想法慢慢形成:那就是,现在先搭上阎锡山的顺风车,搞一套子弹机,再建几个造子弹的辅助车间!先就搞这些!

因为按李蒙淑介绍,一套子弹机每天就能生产1万发子弹,而且可以调整型号,能建起这个,就对军队支持很大!这过程中,慢慢培养人才以及熟悉相关技术,然后再考虑后续。

志行一搞明白,就赶回榆林汇报。

井岳秀听完汇报,也同意志行的想法,但一问投资,怎么也得几十万大洋,因为榆林的一切都是从无到有。钱有些紧张,咋办?

李志行一拍胸脯,捐了10万大洋,这回去太原又做成了两笔投资,这钱就当是阎锡山给的!

井岳秀觉得似乎不妥,但志行说井师兄待自己如家人,他早已把榆林当自己的家!

井师兄很高兴,拍了拍志行的肩膀,干脆任命志行兼职“榆林兵工厂”厂长,全权办理此事,以后工厂也归志行管理。

然后,李志行就拿了井岳秀的亲笔信,准备再去太原见阎锡山,因为还有一些其他事情,如搭山西的顺风车一起买子弹机、请山西帮忙培训人员……等等。

这些事必须井岳秀开口,尤其像买子弹机这事,这需要省里的官方手续,因为卖子弹机的上海高昌庙工厂是陆军部国营的。

不料尚未出发,志行却陆续收到了一份重要情报和两封来信。

情报是狄风提供的,他说卢占魁最近有重大异动,其已决定加入靖国军,进入关中作战。

李志行还没来得及理会,三原于右任的信就来了,信里说绥远的卢占魁要带队伍到关中投身革命,请志行予以方便。

然后卢占魁的信使就到了榆林,带了卢的亲笔信。信中的意思大体就是他现在准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为了四万万同胞的利益,准备投身革命!打算借道陕北,前往关中加入靖国军,请李志行不计前嫌,予以放行。

卢占魁要投身革命?这个土匪要参加革命?!

没错!就是那个差点被李志行噎死的巨匪卢占魁,现在要参加革命。

这究竟是咋回事?

原来卢占魁自从上次榆林一败,输了个精光,跑回老家察哈尔特区的丰镇。

李志行本以为这货只剩下打劫窝窝头的份了,没想到这家伙多年为匪,家底丰厚,很快,又借着老上级弓富魁的名义,招兵买马,又竖起了杆子,而且发展迅速。

只是他觉得陕北地方不好惹,这次便不再靠近绥远西部,离陕北更是远远的,主要活动在察哈尔、热河、外蒙一带,经常劫掠张家口到库伦的客商。

结果,他的战略很正确。因为张家口到库伦的商路,是“走西口”的重要路线,也是欧亚贸易的重要渠道,所以卢收获很大。很快,就网罗了近3000人马,风头又强劲起来。

那么他不继续做强盗这个“有前途”的职业,却为什么想起了革命?

其实,卢占魁以前也有些革命历史,这家伙早年参加过绥远的辛亥革命,后来还当到独立营营长。只是因晋军大同镇守使陈希义消除异己,借口卢部军纪涣散,将卢占魁所在的独立营官兵全部处死。

卢占魁因突然回家,才幸免于难。

卢为给死难弟兄报仇,趁隆盛庄庙会之机,将陈希义的孙子和外甥杀死,然后跑到大青山,拉起杆子,落草成了土匪。

话说于右任到陕西后,一直很注意网罗西北的各股势力,卢占魁自然也在关注之中。

现在,靖国军到了危急存亡之际,于右任便派人去做卢占魁的工作。对卢晓以大义,并许下靖国军第6路总司令的名头,希望卢加入关中大战。

对于卢占魁来讲,于右任的动员,不禁使他想起了自己干革命的光辉岁月,更重要的是,卢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匪生”。

纵观卢的前半生,从拉杆子起,艰苦奋斗,到最终呼啸塞外,驰骋草原,成了声震几省的巨匪,一是声势无两!不料上次却在陕北,遭遇惨败,多年心血,输了个精光。

卢痛定思痛,事后认真分析,他惊异的发现:陕北一战,自己其实是败给了韩其武!也就是败给了李志行!自己纵横塞外多年,竟然被到一个挖碳的给打败了!

“妈的!是人不是人都敢打我!最后还败给了一个挖碳的!真他妈窝囊!”卢占魁委屈地抱怨到。

不过他也承认,李志行这个“挖碳的”武力强悍,现在只怕仍旧啃不动!所以现在他虽然又东山再起,却仍不想去惹李志行。

但追根揭底,李志行为啥要打他?为啥敢打他?

还不是因为他是土匪!如果自己是官兵,他李志行敢吗?

所以,卢占魁就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去当官兵!

但他此时早已臭名昭著,没有哪个官府敢接纳他。所以,在老上司弓富魁的劝说下,卢占魁接住了于右任的橄榄枝,决定投身革命。为一洗多年为匪的恶名,也为自己谋个出身。

至此,就有了卢占魁要加入靖国军的义举!

关于卢这一时期的壮大,李志行自然知晓,因为狄风仍旧潜伏在卢占魁的队伍中。所以,李志行一直在等这家伙来报仇。因为此时的李志行,觉得自己兵强马壮,信心爆棚,正想用这家伙磨刀。

但卢占魁这厮似乎已经懂得害怕,总是离陕西远远的。而这次,这家伙却突然要去参加革命!

李志行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把一个土匪打成了革命者!

现在的李志行,其实有点矛盾。

要他说,卢占魁这货穷凶极恶、罪大恶极!等这家伙来了,就设法说服井师兄,来个聚而歼之!

但还有一方面,那就是现在关中靖国军危急,卢占魁3000人马,可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所以于右任才会亲自致函来求。

怎么办呢?

李志行尚未决断,井岳秀便找了他去,问对这件事的意见。因为于右任不但给志行写了信,同样也给井岳秀写了信,卢占魁的信使也去见了井岳秀。

井的意思,是倾向于放行。井一直同情靖国军,卢的加入,的确对关中战局有利。但李志行还是不想放,他觉得卢占魁这货实在太恶劣,血债累累。

井虽然有放的意思,但还需志行同意,因为卢占魁首先要经过的,就是李志行的防区。所以井也没有决断,让志行再想想。

卢的信使自然很快将消息传了出去。

很快,于右任的第二封信又来了,信中痛陈了卢占魁进入关中作战的意义,希望志行无论如何予以配合!想来大叔最近被陈树藩打的受不了了。

李志行拿着于右任的信犹自难以决断,就找了郑玉琨和傅长缨来议。

玉琨刚脱离靖国军不久,对关中战局很担心,所以也倾向于放行。

志行沉吟不已。

傅长缨见状,说道“少爷,卢占魁加入战团,对靖国军的确很有帮助。不过,我们也不能就这么白白放他走,我们可以要点东西。”

李志行闻言问道“哦,什么东西?”

随后傅长缨的一番话,让志行改了主意,决定放卢占魁过去。

傅长缨要啥?他想要卢占魁在绥远、察哈尔、外蒙、乃至热河的情报网。

卢在这些地方经营多年,这些情报网价值很高,尤其卢在外蒙的情报网,就是连李志行也动了心。

因为他其实和徐树铮一样,对外蒙魂牵梦绕。

现在,卢倾巢前往关中,其实是投奔了南方政府,打的主意是不回来了,之前的情报网,对卢失去了价值。所以,此事很有可能谈成!

于是志行就问“长缨,你对接收卢的情报网,有几分把握?”

“至少七分,一者其情报网中本来就有我们的人,其中狄风在里面地位就很高,二者其很多成员属于哥老会会众,我可以利用哥老会的力量去统一、控制。”

“哦,既然如此,先收了他的情报网。”李志行沉吟了一下说到。

随后,志行将条件告知卢的信使。

卢很快回话,表示同意,并且马上就可以接收。

因为卢这一走,他搞情报的那些弟兄,就相当于被放弃了,现在李志行愿意接手,他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傅长缨紧急去办,大约七八天时间,傅长缨和狄风一起回来,报告志行说“成了!”

李志行便与井岳秀商议后放行。

当然,少不了过境时的军事监督,以防这家伙假道伐虢。3000人的部队过境可不是闹着玩的!在李志行迟疑地这一段时间,卢的队伍总在察绥一带徘徊,连绥远都统蔡成勋都十分紧张!

话说,李志行从靖国军拉走了郑玉琨一个连,还了卢占魁近一个旅,也算对得起于右任,对得起革命。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