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们吃得如火如荼,喝得面红耳赤,看得轰轰烈烈,聊得方兴未艾,王季却偷开空到菜市场上转了转,果真如牛大妈所说,满地都是被人扔掉的菜。转了一圈,就背了一麻袋回来。崔建国和客人们喝得东倒西歪,也没注意她。到了深夜,客人们都走了后,王季把一麻袋菜摊在地上,崔建国这才恍然大悟,说:“今天吃的菜,都是你捡的?”
王季说:“今天吃的是牛大妈捡的,以后吃的菜才是我捡的。”
“这能吃吗?”
“等着瞧吧!”
崔建国对此表示怀疑,他喝了酒,有兴致,拉着王季要上炕。王季推开他,拿了把剪刀,坐在小板凳上,小心翼翼地修剪着那堆烂菜,一边说:“今天我要把这些菜收拾出来,你先睡哇。”
“哦,那我帮你弄哇。”
崔建国也拉了个小板凳过来坐下帮忙。家里就一把剪刀,他就黄瓜和黄瓜,茄子和茄子,白菜和白菜,分门别类挑选出来,码放在一边,整整齐齐,这给王季的修剪工作节省了不少时间。他这样,王季反倒不忍了,站起来,洗了手,边擦手边说:“那就睡哇。”
“不弄菜了?”
“弄,都弄,弄完那个再弄菜,嘿嘿,这叫劳逸结合。”
她过来把崔建国拉起,上了炕,脱了衣服,钻进被窝里。弄完那个,王季往起穿衣服,崔建国喝了酒,又费了力,此时睡意袭来,实在没精神再去弄菜,便说:“别弄了,明天弄哇。”
王季已将上衣穿好,又往上套裤子,说:“我不累,你喝多了,你睡哇,我一个人能行。”
套上裤子下了地,又说:“你喝点水不,刚才出了那么多汗?”
崔建国没说喝,也没说不喝,围着被子坐起来,迷糊着眼睛。王季倒了一杯热水放在炕棱。崔建国发了一会儿呆,扯过衣服开始穿,穿好了,下地,一言不发地坐在小板凳上,接着整理菜。
王季说:“你睡哇,看你瞌睡的。”
“不睡了,反正明天不上班。”
什么叫恩爱,整天如胶似膝腻腻歪歪不是真恩爱,钻进被窝里亲得恨不得把对方咬几口,提起裤子就像黑七见了黑八那也不是真恩爱。一方无条件无底线地付出,一方心安理得地索取更不是真恩爱,时时事事相互迁就才是真恩爱。有福同享不是真恩爱,有难同当才是真恩爱。别小看了这个恩爱,它真的能让人脱胎换骨。
临近天亮的时候,王季和崔建国把一麻袋烂菜修剪完毕,白菜、蒜苔、油菜、菠菜这些,就用绳子扎成小捆。青椒、茄子、西红柿、黄瓜这些就堆成小堆。把修下的废菜装进麻袋扔出去,家里俨然就成了一个小型的菜市场了。
王季舒了口气,望着鲜活嫩绿的菜捆和菜堆,又望着崔建国,说:“咋样,能不能吃?”
崔建国嘿嘿一笑:“能,能吃,我老婆就是聪明,咱们以后冬天都不用腌菜了。”
“不仅能吃,还能卖,明天跟房东说说,把这些菜放进他家的菜窖里。”
菜窖就在院子里,公用的,那年月,城里的平房都有菜窖。菜窖里温度适宜,冬暖夏凉,菜放在里面既冻不坏,也晒不干,保存个十来八天问题不大。
其后几天,崔建国仍和客人们喝酒看电视,王季仍和牛大妈聊天看电视,只是到了傍晚的时候,王季就拿着麻袋去了菜市场。深夜里,客人们走了,王季和崔建国两口子就开始弄菜,有时弄弄那个。第二天把弄好的菜保存在菜窖里。
陈真单枪匹马杀进虹口道场,把所有坏人铲除干净的时候;郭靖单枪匹马上桃花岛向黄药师提亲的时候,春节长假已近尾声了,房东的菜窖里堆满了各色各样的新鲜蔬菜,都是王季和崔建国的辛苦所得。
为了讨好房东,以方便使用菜窖,王季向房东说:“叔,姨,窖里的菜随便吃。”
王季嘴不馋,若是只为了一口吃,她绝不会牺牲几个晚上的睡眠和恩爱时间修剪这些菜。她另有目的,就是卖菜。卖菜只是个起步,是她步入生意人行列的敲门砖。
正月初八,崔建国去上班了,临走时说:“不许再出去打工了。”
觉得不够威慑力,又说:“你要是还出去打工,我就不上班了,让咱家穷死。”
王季点点头,答应了。她确实没跑出去打工,而是到街上买了一辆脚踏三轮车骑回来,把窖里的菜装在三轮车上又骑出去。她挨门逐户地推销这些虽然残缺不全却仍散发着绿色光泽的蔬菜。她不隐瞒,说这些菜都不好了,但是修剪过。说不隐瞒也隐瞒了,她没说这些菜是捡的,说自己是个蔬菜批发商,这些菜扔掉可惜了,她就修剪出来低价卖。隐瞒不是故意欺骗,是怕别人眼红,也学着她捡菜、卖菜,和她抢生意。
有人买,有人不买。买的人觉得便宜,比菜市场上的菜便宜多了,品相也没什么大问题。不买的人还是觉得贵,比起吃酸菜还是成本大。县城虽不大,但对于王季来说已足够大了;人口虽不多,但对于王季来说已经足够了,菜竟然不够卖,供不应求。
供不应求有两个原因,一是她捡菜没那么快,二是就算她能捡那么快,菜市场也没那么多的菜让她捡。她反而很轻松,上午两三个小时就把前一天捡到的菜都卖完,然后接着到菜市场捡菜。就这样,等到农民的蔬菜正式上市时,王季家已经成了万元户,这不过是几个月的事。八十年代的万元户,就这个小县城而言,算不上首富,但足可称为土豪了。
王季并不满足于此,当夏天来临时,她开了一个小卖部,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个体户。就王季住的这条街,除了仅有的一家供销社外,再没个做买卖的。那家供销社,是一个大龄女青年站栏柜,态度十分不好,说话很冲,多问她几声句就不高兴,喊人。这好理解,供销社不是她家开的,卖多卖少跟她半毛钱关系也没。但王季不一样,她是老板也是员工,态度和蔼,服务周到,有时搞个买一送一的酬宾活动,所以她的小卖部很快把那家供销社挤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