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敲打敲打
书名:豪门不相信眼泪 作者:曾经沧海难为水 本章字数:2727字 发布时间:2022-12-22


 

特勤大队指挥室,老爷子和李勇盯着主监视屏。

主屏幕上显示的是那艘行刺的攻击舰(正在往4点钟方向败逃),北海舰队调了三艘驱逐舰追堵。

    空中,五架直升机已经抵近了那艘攻击舰。看直升机的标识是海军陆战队的装备,直—8,是仿法国SA321直升机的机型(第一次提到装备的型号,就抄点资料吧,如果有军迷看这本书,可能会计较一下,两千年的军事装备跟美欧等国装备的差距,实话实话,高科技装备一直在仿造中,真正独立研发的很少)。

直8是13吨级多用途直升机,要说研发背景的话,得从60年代说起,军委为提高部队的空中机动作战能力,提出研制一种可以装载一个排的新型直升机,编号为直-7。计划采用两台792涡轴发动机,旋翼为直-5的主桨叶6片,最大起飞重14.4吨,有效商载3.5吨,最大飞行速度240千米/小时,航程350千米,实用升限6000米 。由于当时中国经济技术基础薄弱,直-7的研制进展并不顺利,难以在80年代初投入使用。而中国在70年代已经决定计划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即718工程。718工程包括舰载直升机分系统,执行返回舱低高度轨迹的测量、落点测量及返回舱的搜索与打捞。考虑到当时中国还没有舰载直升机,因此要提前进行相关系统的改装和训练,而直-7显然无法满足进度 。根据718工程要求,自1973年起,中国从法国宇航公司陆续购进了14架SA.321Ja“超黄蜂”大型多用途直升机,交由海军航空兵部队用于718工程。1975年中国开始对SA-321直升机的改装工作,共完成遥测、航测和搜索打捞飞机三型四架的改装。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718工程改装机仅用5分钟就完成了火箭返回舱的打捞任务。进入80年代为提高中国海军的反潜能力,相关厂所在SA-321的基础上改装了反潜直升机 [9]  ,为其配备引进的ORB-32WAS对海搜索雷达、HS-12吊放式声呐及音响处理设备和A-244S反潜鱼雷。首架改装反潜直升机于1987年在上海首飞成功,填补了海军装备的空白,并且通过该机的改装中国掌握了直升机反潜装备的研制。由于SA-321直升机的性能较好,航空工业部门研究认为该机的先进程度超过正在设计的直-7,且能舰载和水上起降,随后决定在“超黄蜂”的基础上测绘改进研制直-8大型多用途直升机。1976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以常装(1976)10号文向第三机械工业部(简称:三机部)和国防工业办公室明确下达测绘设计新直升机任务,并命名为直-8 。三机部直升机设计所(602所)和昌河飞机制造厂(372厂)共同组成直-8测绘设计室,全面开展工作。1980年3月21日,海军、三机部提出,研制直-8的主要目的是为海军提供反潜直升机,但由于测绘样机为运输型,国内研制搜、攻潜设备周期又较长,故拟先搞基本型,于1984年定型,同时抓紧反潜系统的研制,以便尽快搞出反潜型。1984年6月,国家计委、总参谋部、国防科工委正式批文加快直-8研制,并对研制工作做了明确安排,确定研制工作分两步走,先混装,同时抓紧研制,应于1990年设计定型,并下达了经费额度。1984年10月,航空工业部决定建立直-8现场指挥部和直-8总设计师系统,大大推进直-8的进展。为确保安全, 直-8进行了一系列可靠性试验,如风洞试验、疲劳试验、全机静力试验、全机偏航和最大正过载飞行情况试验、首飞前50小时地面长试等50项试验。1985年10月,完成了02架机总装,1985年12月11日,直-8的02架机首飞成功。1986年,完成调整试飞。1987年转场南昌、北京进行飞行表演,并完成03架机的调整试飞。1989年12月采用部分进口部件的直-8完成技术鉴定。1989年直-8完成技术鉴定并付中国海军航空兵使用。不过考虑降低技术难度的考虑,这时的直-8一些关键设备仍旧依赖进口,其国产化率低于50%,如尾桨毂、主桨叶和桨毂等。90年代初,中国开展了尾桨毂、主桨叶和桨毂等的国产化工作。1992年国产旋翼桨叶、旋翼桨毅进行了全面考核和地面长试与鉴定试飞,1994年8月国产化率达到86%的直-8型直升机通过国家设计定型 。1993年6月1日,直-8首飞西沙获得功 。仿制直-8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一种可靠的海军直升机,因此最初研制型号即为海军运输型。1989年8月起,直-8海军运输型交付海军使用,先后完成了军事演习、西沙航班、抢救病员、运输物资、抢险救灾和海防等任务,从开始仿制到设计定型,耗时18年,真是费牛劲了。

(对军事装备没兴趣的,上面那一大段从百度抄来的介绍可以忽略)

发展装备,军委那几位,很多时候,意见相左。脑子里固有的观念,是喜欢从老毛子国弄装备仿制,却不知道,老毛子国的装备跟美国等国家落后了好几代了,且不说美国那个神秘的51区有外星人直接参与设计,如果把九十年代海湾战争的纪录片拿出来,跟现在的俄乌战争对比一下,你会发现,俄乌军队那极度暴力的直接碰撞的单兵武器对刷,竟然接近二战时的对抗状态,说好的硬汉“普大帝”的碾压式闪电战呢?精确制导去哪儿了,肉眼看不见的高强度的电子对抗呢?都没有,竟然是血肉之躯硬杠。人家演员出身小泽成硬汉,靠着先进的情报和侦察系统,硬把俄军逼得步步后退,只能靠瞎打乱轰民用设施,快一年的战争,把军事老二直接拖成了软硬都不成的面团。

从进口欧美装备这一点上,不得不说,李家老爷子是真懂海军的,从美欧那儿仿制舰艇,仿制军民两用的直升机,唯有缺憾的是,舰母,弄了个不伦不类。没办法,舰母技术从美欧那儿实在是搞不到,只能弄个面子装备—瓦良格。

老爷子看着那艘被都堵住的攻击舰,“我们的海军,还差得太远,你们都得努力,小关,你那个特勤大队不是有美式的直升机吗?怎么没上?”

“刚上机没几个月,怕有闪失,咱们的兵,是第一次练,人家陆航团嫉妒,不给咱训练,只能自己摸索。”

    “什么,这小鸡肚肠的东西,给我接军区司令部。”老爷子是现场办公现场指挥,他管部队管了这么些年,知道部队之间最大的短板,协同,不会协同,搞一次综合演练,各个战斗单位,弄个电台呼来呼去地,效率极差,登陆艇运坦克,都能掉到水里。

    李勇继续看大屏幕。上了舰的特勤大队的兵开始抓人了。

一帮不知死的,竟然朝老爷子开炮。

李勇很生气,老爷子要是有个闪失,军队就乱了。军队乱了,京城肯定乱。

会造成不可估量难以想象的损失。

专线电话接通了,老爷子发话:令陆航团团长,与北海舰队应急指挥部联络,以演习的命义,展开一次应急救援,渤海东南海域发生武装冲突,你部立即行动!

特勤大队的关大队长站在老爷子旁边一脸肃严。

好象陆航团的事儿与他没什么关系。

看不出来,关大队长这么会告黑状。少不得,陆航团团长这次要挨训了,挨完训,还得给特勤大队打工。

兄弟部队还是要互通有无互相帮助,这应该叫非战时兄弟部队的协同。军队有山头,有些事儿,光讲兄弟情不行,得老首长出面敲打敲打。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能从一个摸爬滚打的兵混到团级师级的,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这些人是军队里的顶梁柱,不是那些当秘书的整天吹什么收放自如构筑命运共同体的草包能比得了的。

军队要打仗,靠的是关大队长这样历经生死磨练出来的硬茬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豪门不相信眼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