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穿越者,李志行觉得鲍贵太残忍、井岳秀也太残忍!当然,李栋材本身也太残忍。他不但害死了井勿幕,而后又割首献功。
但其实在这个年代,对于仇杀,剖心摘肝之类的残忍手段并不罕见,例如四川袍哥,就喜欢“翻肥肠”。
首先,这是因为法制不健全。同样,也是因为人们法制观念淡薄。
没办法,这就是民国,这个社会其实很残酷。
本以为惩办了李栋材,能让井岳秀一解心结,但井师兄仍然闷闷不乐,因为据李栋材交代,杀害井勿幕的主谋却另有其人。李栋材的供词是“割头是我,而行凶却是申娃、新生,主谋指使确系马凌甫。”
这马凌甫是谁?他为什么要害井勿幕?
这马凌甫,却是一名靖国军重要将领,是陕西靖国军第一路军参谋长,也就是郭坚的参谋长。
此时的陕西靖国军,共有5路人马,分别是第1路郭坚部、第2路樊钟秀部、第3路曹世英部、第4路胡景翼部、第5路高峻部。
其中,郭坚的人马仅稍少于胡景翼,也有5000多人,排名第二,是陕西靖国军非常重要的力量。
至于马凌甫为何要害井勿幕?这个李栋材就说不清了。
但3个凶手中,任申娃、李新生都是郭坚的护兵,李栋材一个将死之人,又说出马凌甫,所以马的嫌疑很大。不过从凶手的身份、以及事情的经过上来讲,郭坚是主谋的嫌疑也很大。
事实上,井勿幕之死本就是历史上的疑案。除了以上两种可能,另外还有李栋材早就和陈树藩勾结,按陈的授意杀了井勿幕的说法。
井岳秀很郁闷,其一是谁是真凶仍搞不清楚,其二是不管是马凌甫或者郭坚,他都不好去动,原因是这二人是靖国军第一路军的支柱,目前关中战局正在关键时候,死了谁恐怕对局面都又很大影响。
而反对北洋其实是弟弟井勿幕毕生追求的事业,井勿幕在泉下,也绝不愿意看到靖国军失败。
所以,井岳秀无法采取行动,只有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这件事对井岳秀影响很大。自此之后,井师兄渐渐意志消沉,不复有锐意。
那么究竟是谁害了井勿幕?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李志行根据手下调查的信息分析,认为应该就是马凌甫。
原来,马凌甫与井勿幕其实是留日同学,而且素不相能。在日本留学时,二人对革命的政见就不同。加上孙中山很器重井,马心中非常嫉妒。因而,马很仇视井。井在日本参加了“渭北同乡会”,同属渭北人的马凌甫,却参加了“咸长同乡会”。
井勿幕从西安脱身,一到三原就被任命为靖国军总指挥。马听到消息后,震惊地说“现在“河北党”成了,我们第一路军军纪差,他们一定容不下我们!”,便起了害井之心。
马凌甫所说的“河北党”,是指渭河以北出身的井勿幕、岳维峻、曹世英等人。
这次当井勿幕代表陕西靖国军,到凤翔慰问叶荃军之后,在第一路司令郭坚为井设的欢迎宴会上,井对第一路军进行了批评,因为郭坚手下军纪不好。
作为第一路军参谋长的马凌甫,对井做了靖国军总指挥,成了自己的上司,既忌妒,又痛恨。对于井的批评,马凌甫认为是因两人过去私人间的恩怨,借故对自己报复攻击。
于是,新仇旧恨一起发作,心中非常愤恨。所以,就趁郭坚外出之际,让司令部卫士张防以郭坚的名义,仿郭坚的笔迹,写了封信约井在南仁堡开会,而暗中却差李新生等人去南仁堡杀害井勿幕。
这样,既可以报了仇,消了胸中恨,又能将杀害井的罪名安到郭坚头上。
但等李志行查清此事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很久,马凌甫已经忽然消失了很长时间,早已不知去向。
李栋材的事情过后一阵子,桂萌生就从三原赶来榆林过年,不过老魏并没有同来。
因为按老魏的想法,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个家,大过年的却没有一个人,那还叫什么家?所以这老家伙要帮大家守家,萌生也没有办法。
萌生办事很周到,临走前替志行拜访了三原的各种关系,该送礼地送礼,该致意的致意。
听说李志行哥几个今年不在三原过年,大家都很失望,但也不忘先说一些祝福的话。
只是高三老爷子,一听志行要在陕北过年,明显很失望,让萌生给志行带个话,说有时间的时候回来一趟,也没说啥事。
至于汉堂的生意,今年一如既往获利丰厚,只有航空公司在赔钱,所以欧兰彬特意赶到榆林来解释。
当然,猴子也跟来了。
欧兰彬很不好意思,也很焦虑:今年一盘点,亏损了3万多块大洋!他这总经理当得脸上没光。
他认真分析了亏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都很有针对性,并且希望空运的价格能降低一些,以吸引客户。
志行微笑着听欧兰彬讲完,点点头,第一句话就是“兰彬,你辛苦了!鉴于你工作的努力,决定奖励你2000块大洋。”
志行说完,桂萌生就笑着将支票放在欧兰彬手里。
欧兰彬非常惶恐,不知道东家是什么意思?脸红着站起来不知如何是好。
志行示意欧兰彬坐下,然后说“兰彬,你提的建议很好,年后就着手实施,但是价格不要降。还有,我们想降低成本,需要降的是无用的浪费,和改进管理方法,服务的质量和档次不能降。其他的你放心去干!你在国外也见识过航空业的兴盛,我们的亏损是暂时的。不要有任何顾虑,放手去干,我看好你!”
欧兰彬惴惴不安,又感到责任重大。
但李志行接下来做的事情,更让欧兰彬惊讶!
李志行又拿出7000块大洋,让欧兰彬赶快回北京去给秦国镛、厉如燕和潘世忠分红。
都亏损了还分什么红?欧兰彬简直要惊掉下巴。
不过李志行接下来的话,却让欧兰彬十分折服,并从此充满了使命感。
李志行说“兰彬,你也看见了,我现在是个军人,就给你说一点军事上面的事。欧战刚结束,你知道欧战中最厉害的武器是什么吗?”
欧兰彬摇摇头,他对这方面没研究。
“那我告诉你,是飞机!未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飞机,那整个国家就不会有一个安全的地方!秦国镛校长他们,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办航空学校。可我们国家太穷,没有多少钱给他们。所以,他们总也发展不起来。”
“他们很苦恼,也很绝望,为中国的未来而担忧,担忧忽然有一天,我们的亲人在家中坐着,头上却落下一颗炸弹来!鉴于这个原因,我想出了以民航盈利来帮助军事的想法,包括金钱的支持,也包括专业人才和技术的支持。
所以,我们一定要将大华公司做下去,做到尽快盈利。目前亏损最主要的原因,是航线太短,我们会尽快拓展。
但是,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能让秦国镛校长他们丧失信心!这很重要!你明白吗?”
欧兰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这位东家,他深深地点了一下头,郑重地说“李先生,我很幸运有您这样的东家,您是一位让人敬重的人!我明白自己的责任了,我回去一定把事情做好!”
李志行点点头,让欧兰彬回去再和秦国镛商量一下明年开拓航线的事情,并且一定要关注人才的培养。然后,请欧兰彬在榆林吃了一顿香喷喷的大锅炖羊肉。
这样,欧兰彬从精神上到身体上,都热乎乎的,赶回北京去了。
李志行对欧兰彬非常客气,但对猴子则就是两码事了。
戴庆这家伙现在精气神饱满,见到志行和萌生后就大声叫“小师叔,我回来啦!”,说着就蹦蹦跳跳地走上前来。
李志行笑着等戴庆走近,忽然一脚踢在戴庆屁股上,轮手就打。
戴庆挨了一脚后立刻躲避,大声叫着“师叔你干嘛打我?”
李志行一边打,一边狠狠地说“我叫你开飞机!我叫你玩花活!”
戴庆一听不对,原来是自己偷开飞机的事情败露了!连忙一边喊着“啊,师叔,我再也不敢了!”,一边蹿着逃出屋外。
正巧刘绣娘听说戴庆回来了,过来看他,后面还跟着燕子。戴庆马上躲在刘绣娘身后,嘴里连连求饶。
刘绣娘不明白为啥戴庆一回来就挨打,就急忙拦住志行,说“怎么了?猴子一回来你就打他?”
李志行“哼”了一声,对着戴庆说“你记住,以后只能开货机,你要再敢开客机,小心我打断你的腿!还有,每次开飞机,都要带降落伞,情况危急就跳伞,不要管飞机和货物,记住了没有?”
戴庆原本以为小师叔再也不让他开飞机了,现在一听还能开,又听见叮嘱他带降落伞,知道这是小师叔关心他,立刻又高兴起来,马上从刘绣娘身后出来,说“师叔,我记住了,以后只开货机!”。
然后一见燕子,马上从怀里掏出一个七巧环,嬉皮笑脸地说“你是师叔的女儿燕子吧?我叫戴庆,是你的师兄,这个是专门给你买的,你看好玩不?”
刘绣娘一看戴庆这家伙就是个活宝,就笑着问“咦,猴子,你现在学会送礼物了?我的呢?”
戴庆又赶紧变戏法似的掏出了一盒点心,说“绣娘姐,咋敢忘了你呢?你看,稻香村的什锦馅点心,给你的!”
志行和萌生两人看着戴庆这货都想笑,就开口问“戴庆,我们的呢?”
“啊,两位师叔,你们也要?”戴庆惊叫道,他却没有给李志行和桂萌生准备礼物,就结结巴巴地说“嗯,那啥……点……点心!”
还是刘绣娘是个好人,当下就把那包点心打开,分给大家吃。燕子边吃点心,边叽里咕噜转着大眼睛,盯着戴庆问“你是我师兄?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还有,志行为什么打你?”
戴庆异常尴尬,就说“嗯……那啥……,我刚才在院子里的树上,看见一只颜色非常好看的小鸟,我抓给你玩好不好?”
戴庆这句话立刻引起了燕子的兴趣,戴庆马上拉着燕子脱身而去。
你道李志行为什么打他?
因为戴庆这厮不但偷着开飞机,还在开客机的时候搞一些在航空学校学来的危险动作,吓得客人们惊声尖叫,搞得航空公司流失了不少客户,让本就亏损的欧兰彬雪上加霜。
但因为戴庆是李志行的师侄,欧兰彬自不好去说他。也是欧兰彬觉得戴庆技术还可以,总不至于惹出祸事,所以并没有向李志行报告。
但李志行对戴庆在公司的所作所为,却十分清楚,今天教训教训,让他长点记性。
不过话说回来,戴庆这家伙的确有开飞机的天赋,甚至有几个外国飞行员都称赞!所以志行想着等大流感一结束,就把戴庆送到国外去深造,只不过还没想好送到法国还是德国。
戴庆的到来,给大家增加了快乐,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
傅长缨也从关中赶了回来,他没有家人,这几年李志行在哪过年他就在哪过年,他掌管汉堂的社会情报系统,算是志行的另一只眼睛,预备志行随时召唤。
傅长缨汇报了关中的一些情况,还带了十几页纸回来,原来是马明经翻译的《古兰经》。《古兰经》篇幅巨大,马明经边学习边翻译,这只是开始的一点点。
因为李志行曾经郑重委托过马明经,又给他提供了诸多生活和学习上的便利,马明经十分感激,已将此事作为自己的第一件大事,非常努力,先翻译了一点,便立刻请傅长缨带给李志行看。
李志行拿了手稿,看了一会,不禁有些皱眉。
因为这手稿里很多地方不通,他虽然从没有读过《古兰经》,但手稿中明显不通的地方,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李志行拿着马明经的手稿,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看来,光靠马明经翻译是不行的,一者马明经本身学习《古兰经》年头就不长,而且汉语不熟练,翻译出来,有词不达意的地方就在所难免。
但李志行又对《古兰经》很有兴趣,怎么办?
思考了一会,他决定和马明经一起翻译。
具体方法就是,他让人从国外买英文版的《古兰经》回来,自己从英文翻译成汉语,再与马明经从阿拉伯语翻译成汉语的版本印证,这样估计就准确了不少。
于是,他又让给国外发消息,让帮自己买英文版的《古兰经》回来。
李志行真是一个勤奋努力、笔耕不辍的好同志!
因为这一段时间,他还在做另外一件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帮乔修远完善《西北筹边办法大纲》。
话说这《西北筹边办法大纲》,其实是徐树铮写的,徐树铮对西北一直有着特殊的关注,尤其是对外蒙。
1911年外蒙首次独立时,作为爱国者的徐树铮就十分愤怒,与孙中山一起,被报界称为“当时中国唯一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收复外蒙失土的两个爱国者”。
徐树铮曾致信在山东的靳云鹏,说他自己亲派数人赴库伦,以图解决外蒙问题,“弟曾经手派数人赴库,不知能否得手,万里龙沙,半次匕首,得志功在万世,不得志亦无虞他祸,此与别项措施固不妨并行无忤也”。
除了外蒙这样的国家主权问题外,徐树铮为段祺瑞计,此时内地的各省都已被各派军阀战局,段再发展个人实力,只能面向西北,开发西北作为段发展的根基。
于是,徐很早就着手西北开发的规划。
1918年10月9日,徐树铮奉令设立“西北边防筹备处”,自任处长。而乔修远一到陆军部,就被徐树铮重用,并在“西北边防筹备处”兼任参谋,徐经常与他谈论西北问题,还将自己多年的心血----《西北筹边办法大纲》,拿给乔修远看。
乔大少本来就是大才,对《大纲》提了一些意见,徐听完十分嘉许,就让乔设法完善《大纲》。而乔大少马上就想到了李志行,请志行一起对《大纲》进行完善。
外蒙独立,是中国历史上永远的痛!李志行早有宏愿,何况李志行也想开发西北,于是欣然任之,一者学习徐树铮的思想,一者帮助进行完善。
就在李志行没有燃起一支香烟,写那些世人尚未憎恶的文字的时候,忽报范敏学求见,李志行便让进来。
原来这个师范生来求李志行一件事。
什么事?他请李志行教训朱拴牢,而且要狠狠训斥!
为啥?这个师范生怎么会请长官教训自己的袍泽?因为这是范敏学的策略,他需要李志行配合。
话说范敏学和赵凤山两人,按李志行的吩咐,一直在监督朱拴牢戒烟。时间已经过去了几个月,戒烟似乎到了关键时期,朱拴牢这个会党分子每天忍受着戒烟的煎熬,似乎到了爆发的边缘,经常面红耳赤,歇斯底里,对于范敏学和赵凤山二人的监督,似乎要由不耐变成痛恨,昨天忽然发作,想攻击二人。
不过幸好,被范敏学借李志行威名训斥,压制了下来。
然后,范敏学觉得有必要禀报长官,由李志行对朱拴牢进一步形成威吓心理,保证戒烟成功。
李志行听完后,问了范敏学一些问题。
因为李志行对于戒烟这个问题,其实自己心里也没底:鸦片瘾到底能不能戒除?如果说能够戒除,那么对吸烟者来说,困难到底在哪里?
听了李志行的问题,范敏学这个师范生马上掏出一个随身的小本,给李志行讲朱拴牢自从开始戒烟后,每天的身体反应,以及他的分析,还有采取的措施。
“你有没有给他吃戒烟丸?”,李志行问道。
“吃了,换着吃了5种,其中五洲大药房出品的效果最好……”,范敏学边翻小本找着记录边回答到。
……
“那么,就是说,不能让戒烟者闲下来,包括身体和思想啰?”
“是的!一定不能让他闲下来,除了正常的训练外,我们还在营地外开辟了一块菜地,我们一起耕种,但主要是监督朱拴牢干!”范敏学回答到。
“还有,戒烟者应该在思想上有一种惧怕之心,就像有鞭子在抽着他戒烟,一旦起了想抽烟的念头,思想上就会有一根鞭子抽下来!”范敏学补充道。
“哦……”
李志行又和范敏学谈了很长时间,然后让人将朱拴牢叫来。
一会,朱拴牢走了进来,神色异常疲倦,后面紧跟着监督的赵凤山。
李志行冷冷地坐在椅子上,盯着朱拴牢,双目似箭。一会,开口问道“最近戒烟怎么样了?”
“报告营长,自从戒烟后,一口都没抽过。”朱拴牢看着李志行的目光,有些胆怯,急忙回答道。
李志行眼睛一瞪,“真的一口都没有抽过?”
后面的赵凤山连忙说“拴牢真的一口都没有抽过。”
李志行“哼”了一声,目露凶光地说道“若敢骗我,仔细我扒了你的皮!”
朱拴牢哆嗦了一下,连说“不敢”。
对于李志行,朱拴牢是真的怕!先不说李志行上任班长当天,就将两弟兄打了个半死,就说李志行带人收拾何锐的事情。何锐在帮会里本来就素有凶名,还有何锐那些兄弟,都是不好惹的主,但李志行一出手,何锐和他的几百个弟兄,立刻就被消失地干干净净!
还有,在西安城里,将曾继贤手下的连长打成残废,曾继贤也没能拿他怎么着!这一桩桩,一件件,足以说明,自己这位营长,是个下得去手,而且手段高强的主!
另外就是,最近李栋材被扒皮制革的事,传得沸沸扬扬,皮虽然不是李志行扒的,但在朱拴牢的心里,只怕惹了营长,营长真能扒了自己的皮!
所以朱拴牢极其害怕李志行!
李志行看了看朱拴牢,又严厉地说“你们几个,家里我都安排好了,有米有面有大洋,你们就踏踏实实在榆林过年!朱拴牢,你好好戒烟,以后抽烟的心思,连想都不能想!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朱拴牢又哆嗦了一下。
然后,李志行忽然缓了一下语气,说“拴牢,帮你戒烟是为你好。你若能戒烟成功,我就提升你当班长,以后跟着我,好好打仗挣功名,还怕没有出头的一天?”
一听这话,恐惧的朱拴牢简直感动到想哭,马上直了腰,大声说“是,营长,我保证戒烟成功!”
李志行又看了一眼范敏学和赵凤山,说“你俩把他给我看牢了,朱拴牢若戒烟成功,我也升你俩的官,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
于是范敏学和赵凤山两人,就一前一后押着朱拴牢这个帮会分子下去了。
等他们走后,李志行暗思范敏学这家伙是个人才!虽然将朱拴牢当了实验对象,但善于分析和总结,有想法有方法,以后或许可以大用。
话说范敏学这三人,后来严格执行了李志行的命令。年前,志行和玉琨视察各部队,看见朱拴牢这家伙,居然在鹅毛大雪中,拿了一把铁镐,在刨一块冻硬了的菜地,浑身热气腾腾。旁边的范敏学拿了一个小本,不知在记什么,而赵凤山则在旁边,边喝热水,边给朱拴牢加油。
可怜朱拴牢这个桀骜凶狠的帮会分子,完全被李志行和范敏学当了一只勤劳的小白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