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俐告诉齐莹,今天早晨,纸品工厂主管业务的宋平之经理问她:“和你住的那个女孩子是刚分来的吧?”
“我趁机帮你大吹特吹,说你本来是分到地委的,星汉把你抢来了,说你是个人才,来了之后却把你放到车间。” 仇俐眉飞色舞地说,“宋经理还把你的文章拿去看了呢!”
傍晚时分,齐莹正躺在床上“休养生息”,听到一阵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爸爸!齐莹惊喜地叫了出来。
“爸爸,你怎么来了?吃过饭了吗?”
“还没有。”
“那你在这里等我,我去帮你打饭。”
齐莹下了楼,到工厂附近的快餐店给爸爸打来了叉烧鸡腿饭。
“我已经到妈妈那儿去过了,觉得那边环境和待遇都不太好,工作强度太大,但还是决定让妈妈做完这一个月再说。” 爸爸说。
晚上,妈妈也过来了,三个人一起聊天,齐莹把这一段工作上的,分配上的事情都一一和他们说了,团聚在青凤,这是齐莹一家多年来的愿望,可是现在,欢乐的时光总是太短太短……明天一早,爸爸就要回紫田了。齐莹多么希望有朝一日,能凭着自己的能力,给父母在青凤买房,让父母在青凤安度晚年啊。
临走,爸爸对齐莹说:“你要安心工作,慢慢等改派手续办下来。”
为给齐莹介绍对象的事,地区商业局的师姐袁莲催了齐莹几次。这天晚上,齐莹总算“赴约”了,除齐莹和师姐外,在座的还有几位先生女士,其中一位是商业局的一个科长,也是袁莲给齐莹介绍的对象----胡先生的堂叔,胡先生的婶婶也来了。对着齐莹问长问短的,让她很不自在。还有两人是师姐在商业局的同事。
胡先生是商业学校毕业的,身材不高但人长得壮实,自己做生意的,脖子上套着根粗大的金项链,颇有些财大气粗的感觉,但谈吐气质实在让齐莹不敢恭维。
看得出,这位胡先生对齐莹很满意,“这个周末我开车来接你啊,我们去唱卡拉OK,去吃泰国菜吧!”
齐莹嘴上礼貌的应付着,心里在说:“没有下一次了!”
这顿饭吃得让她如坐针毡,她觉得自己真是开了个国际玩笑,太掉价了。
这天,齐莹在房间里的纸篓里发现一些照片碎片,好奇地捡了几张看,是个年轻男孩子的照片。晚上,齐莹和仇俐聊天,齐莹和她说起这事。
“那是米秀玲的男朋友。”
“她不是准备结婚了吗?”
“那是她原来在民院时的男朋友,没分在青凤,分手了。”仇俐说,“你明天晚上有没有安排?”
“没有啊。”
“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听课,想不想去?”
“好啊,我正无聊呢。”
这是一栋城中村里的房子,二层小楼。仇俐带着齐莹上了二楼。一间60平方左右的房间里,挤满了男男女女。
台上一个男人唾沫横飞,神情高亢地在讲着什么。听了一会,原来是在推销一种叫“日宝来福”的床垫。
“小投资大回报,有车有房不是梦,看着你身边的朋友拿着大哥大,开着小轿车,住着大房子,你甘心吗?同样都是爹妈生的,同样都是一双手,一个脑袋,别人能做到的你为什么做不到”,男人在台上慷慨陈词,听得人热血沸腾。
听仇俐介绍说,要入会先交1万元买一张“日宝来福”床垫,然后发展“下线”,发展一个“下线”可以得到40%回扣,“下线”越多,赚得越多。如果发展了100个“下线”,就可以做到“总裁”,每月都有几万元的收入。还能去一次日本总部。
“我一个朋友原来是老师,做了这个之后辞职了,现在发财了,都去过一次日本了。”仇俐说。
可齐莹对这个没有兴趣,1万元对她来说是连想也不敢想的天文数字,更况且她已经做了“雅芳小姐”。
转眼就到了9月。晚上齐莹去业余大学看妈妈。
在那间狭窄的保姆房里,齐莹看到了妈妈。妈妈气色不好,一定是睡眠不足,感觉眼窝都凹进去了。齐莹看着妈妈,心中很是酸楚……
“爸爸从家里给我打来电话,说他一个人在家很寂寞。前一段卖了家里的新自行车,为你凑够了4000元钱。国庆到青凤看我们时顺便带上来。”妈妈说。
齐莹心中一阵难过,觉得自己欠父母的太多太多了……本想进了星汉经济上会有好转,哪知现在是这种情况,让她对自己的选择开始产生了一丝怀疑……
收到了老同学秦新从桂城寄来的信,说他前一段出差广州,办完事情之后从广州飞青凤,在青凤给她打了个电话,本想约她见见面的,可惜没找着人。原来从广州回来的人是他,齐莹还误以为是刘春从广州回来了,高兴了好一段呢。
刘春到底现在怎么样了呢?齐莹到邮局给哥哥挂了个长话,哥哥告诉她,刘春前不久刚给他打电话询问齐莹的地址和电话,说刘春现在广州,准备出差福建。知道刘春落实了工作,齐莹在心中为他高兴,她真希望能早点收到他的信,接到他的电话。
这一周齐莹开始上夜班。晚上没时间出去玩了,她想这样也好,可以先收收心,尝尝上夜班的滋味,重温午睡的旧梦。
这天上夜班时,廖宁副总来看齐莹。
“你来到这里后写了什么东西?”廖宁问。
“没写。”齐莹有些心虚。
“希望你不要放下手中的笔,不要觉得反正都到车间了,就放弃写作了。以后机会有的是,如果我是老总,立刻就要你去做我的职员了。我没想到眼镜问题这么厉害,影响了你的前途。”廖宁面带内疚的说。
“你怎么还没有配隐形眼镜?”他问。
“如果我配了隐形眼镜,什么时候可以上公司?”齐莹问。
“现在我也不敢做承诺。”廖宁说。
“李主任说,在车间待一个月之后可以跟着仇俐跑跑业务,为以后写公司简报积累一些素材。我都待了一个多月车间了。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和仇俐跑业务?”
廖宁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说:“你什么时候有空,可以call我。可以聊一聊。”
车间主任刘姐和齐莹聊天,末了说:“我建议你有什么好单位就尽量走。在这里真的屈才了。况且跑业务也需要老总同意的。”
听了刘姐的话,齐莹心中茫然。她不知道自己选择星汉这个三资企业没有选择地委是对还是错?她知道她心中始终钟爱的都是文字工作,但眼下除了安心待在星汉,她别无选择。
晚上齐莹和仇俐聊天。
“公司的业务员多不多?”
“跑业务的只有3个女的,加上新来的一个,如果你也加入,也才5个人。比起纸品厂在青凤的业务量,这个人数并不算多。”听了仇俐的话,齐莹更希望自己能早点跑业务了。
9月的工资244元,比8月多了20元,齐莹将一部分还了欠师姐袁莲的钱,又买了一本英汉辞典,她觉得很有可能会继续进修本科学历,先买着备用。
白天时正在车间上班,业务经理宋平之来找齐莹。
“你晚上有时间吗?我想和你聊一聊。”
“有时间的。”
“你晚上八点半在石湖路上的科技中心门口等我。”
晚上,齐莹如约前往,宋平之来了。他戴一副金边的浅度近视眼镜,整个人看上去儒雅潇洒。他买了两张票,带齐莹进了科技中心,七拐八弯,进了一间不显眼的舞厅。没想到小小的科技中心内有乾坤,里边还藏着这么一间舞厅。
“我不会跳舞。”齐莹说。
“没事,到里边喝点饮料聊聊天吧。”
舞厅里灯光摇曳昏暗,一对对男女在角落里或窃窃私语,或拥抱谈笑,小小的舞厅里弥漫着一股暧昧的气息。齐莹不喜欢这种氛围,在学校时,她也是从未踏入舞池半步的。
宋平之告诉齐莹,他是西北一家外语学院毕业的,以前在国企做过翻译,是辞职到星汉公司来的,已经结婚生子。两人聊了一会,没想到宋平之对文学、音乐都有一定的素养,对着齐莹滔滔不绝。看得出,是个品味不俗的人。毕竟也是大学毕业生,齐莹想。可不知为什么,他的身上有一种让齐莹不安的东西,这种感觉从第一次看到他时齐莹就有了。具体是什么,她也说不上来。
“你是我第一个约会的星汉的女孩子。”他盯着齐莹说。昏暗的光线中,齐莹隐隐察觉出他那双眼睛背后的某种含意。她不觉心中有些慌乱。
齐莹岔开话题,向他询问跑业务的事宜。“李主任说,我在车间上一个月班之后就可以学着跑跑业务。”
“我的想法也是想将你留在业务部,和其他的业务员先跑一跑,熟悉熟悉,具体我和业务组的另一位业务经理何师傅再商量商量,会划一块地皮给你跑。我们公司在广州也有业务点,如果你想去那边的话也没问题。”宋平之说,“你一个月工资多少?”
“244元。”
“太少了,我的几个业务员都是8,9百,上千的。跑业务的同时,我希望你能协助我做一些广告和公关方面的工作,有时必要的应酬要参加。我对我的业务员要求第一条便是:有较高的素养,领悟能力强,能领会贯彻我的推销指导思想。”黑暗中,他抓住了齐莹放在桌前的手,齐莹触电般地缩回了手。
宋经理若无其事地说:“你想再喝点什么吗?”
齐莹忙说:“不用了,谢谢宋经理。”
告别时,宋平之说:“我不希望你为此而影响工作,所以不要将此行告诉别人,能做到吗?”
齐莹说:“放心吧,宋经理,我不会说的。”
接下来的几天,齐莹开始由仇俐带着跑业务,熟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