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恒春夫妇听了周运昌的话,吃惊地拒绝着周运昌的谢意,说无功不受禄,荣兴 这孩子勤快,尊敬老人是应该的,不能拿他的力气去换东西,收了这东西就不仁。并 且告诉他,“恒春福”也不把荣兴当学徒待。
周运昌见方恒春不收情,便把豆腐端了回来。同内人一起唏嘘不已,说荣兴这孩 子没有人教,怎么就晓得这么敬人,对他心痛不已。
自从与周记来往后,荣兴又多了一个去处。做完药房里该做的事后,他就抱着医 书读,并把不懂的地方都记下来。周运昌家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总是把荣兴和华亨一 齐叫去。看着年少的荣兴这么乖巧,有规有矩,周运昌夫妇十分疼爱。
这周运昌做了一辈子豆腐,靠勤俭不仅把一双儿女送出了山沟,还摸索出了一套 如何将豆腐做得又嫩又白又结实的方法。他先是因为豆腐有名,大家都不敢低看他, 后来因为一双儿女有名,人们更高看他三分。但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总是日 复一日地做,日复一日的笑对来人,好像不晓得颐指气使是有钱有势人家的专利,对 任何人总那么和善,现在儿女都有本事了,他做豆腐反而更讲名声了,不在乎赚不赚 钱,更在乎大家对他的评价,他总说只要大家吃好就行。
其实,在周运昌的内心里,因为两个儿子在外边做事,世事日变,兵荒马乱,日 日自危,不晓得哪一日将大祸临头。因此,他尽量在家里多做些好事,为儿孙积福积 德,他生怕自己多赚了一分恶钱,坏了阴德,让儿子在外边遭到不测之祸。长子其乾 在朝廷灭亡之后,荆州府被革命政府取缔了,他带着一家人到武汉投靠弟弟做起了生 意。次子其坤一直在汉阳枪炮厂做事。朝廷虽然变了,张之洞也死了,但是,枪炮专 家没有被革命党杀掉,仍然做他的枪炮设计。
两个儿子再也不会回到这山里来过日子了,他们也不必靠承继这份打豆腐的祖业 来养家糊口,因此,周运昌打算到做不动了,就不再做了。但是,现在遇到荣兴这么 个勤快的孩子,他私下却有一种说不明白的感觉,这份豆腐生意他经营了一辈子,希 望有人再从他的手上接着经营下去,儿孙不要了,能不能传给荣兴这孩子呢?周运昌 同内人商量了自己的想法,内人说荣兴是“恒春福”的学徒,日后要做郎中,怎么会 做豆腐?周运昌想了想,觉得有理,便不再说话。
倒是这荣兴,反而对做豆腐有些兴趣,一有空他便来帮忙,搞不懂的地方他就问, 周运昌见荣兴问起了打豆腐的诀窍,便细心地一一向他讲着自己摸索了几十年的经验, 诸如黄豆要选什么样的色道,浸几长时间更合适,豆浆烧到几成开打起来,什么时候 点浆豆腐最嫩等等,毫不保留地教给了荣兴。荣兴也很认真地听着,一边帮周运昌做, 一边记,日子久了,周运昌有时候放手让他点浆,荣兴一学就会。
荣兴在“恒春福” 一过就是一年多了,这年底,周家二公子其坤回来看两位老人, 得知小荣兴对自己的双亲如此关照,从心底里十分感激这个孩子,自己没尽的孝道, 无法尽到,荣兴却替自己做了。他在家里住了三天,除会一会亲友外,便和荣兴坐下 来谈心,他认为荣兴这孩子有了诚实勤劳这个根本,要想使他日后成就家业,还得从 思想上启发他,这也是自己对他的回报。因此,他给他讲了张之洞实业兴国,在武汉 办枪炮厂、铁厂、纺织厂等等的艰辛故事,讲自己在国外看到的先进东西,并且告诉 他,一个家庭像一个国家一样,也必须靠实业振兴,没有经济基础,治国兴家只是一 句空头话。他鼓励荣兴好好学东西,趁年轻积累本领,日后凭本事办事业,使自己的 家庭渐兴旺起来,有了钱,儿孙就可以读书,就可以做大事,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 你的家族就能成为旺族,就会永远受人尊敬,家庭强盛了,别人就不敢欺负你了,正 如一个国家一样,国力不强,外国列强就要来瓜分你的土地,老百姓就永远被外国人 做牛做马使唤。
同其坤交往了几日,荣兴仿佛明白了不少道理,心胸也开阔了不少。特别是他那 实业兴国,实业兴家的说教,在他的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恒春福”柜上的药,荣兴没有一样不认得的了,方掌柜书房里的书,他也读得差 不多了,他弄清楚了肝木、脾土、肺金、肾水的说法,发现医药世界在他的面前越来 越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
天又寒了,荣兴把棉被铺在柜台上,就着油灯看书,方恒春轻轻走到了他的面前, 荣兴没有发现,他在苦苦思索着:金木水火土与人的关系,为什么月盈月虚会影响人。 突然,他一抬头看到了方恒春,吓了一跳,连忙爬起来站在方掌柜面前,向他道了声 晚安。
方恒春轻轻拉荣兴一起在长凳上坐了下来,荣兴向他提出了这个自己想不明白的 东西。方恒春想了好久,摸着荣兴的头轻轻地说:“这就是天人合一。”他说荣兴在这 里两年进步不少,问的东西也越来越深,有一些东西他也无法回答,并且说,再在这 里待下去,就会影响他的发展。方恒春说完话,站起身,叫荣兴早点休息。荣兴很听 话地答应了,爬上柜台,钻进被窝里。方恒春吹了灯,轻轻关了门,走出天井去,久久地举头望着天上的星,他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儿子生在这药坊里,长在药坊里,就 提不出才来了两年的荣兴提出来的这么深的东西,他认为这是天意。也许因为自己有 了一些家底,反而害了儿子,他不愁吃,不愁穿,不必要去操心温饱。
荣兴刚走,看不见儿子的石玉叶暗地里操起了娶一房媳妇的心,她计划着等儿子 一学完徒就为他们成亲,早一日抱上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