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荣恩堂 > 71
71
书名:荣恩堂 作者:陈敬黎 本章字数:2150字 发布时间:2021-01-22

方恒春热情招待了真来方,喝过酒后,他便将真来方拉进了他的书房,坐了下来, 长长地嘘了一口气说:“来方兄弟,你有福呀!”真来方连忙答着问:“世兄,我真某无 才无能,福从何来?”方恒春指了指在门外忙着帮夫人收拾碗筷的荣兴说:“福自此子 来!”真来方哈哈笑了起来,说世兄在开玩笑,一个小孩子,人生还没得一撇,何从谈 起福字。方恒春脸色一正说:“细人看细事,你这儿子不可多得。”他点烟抽了一 口, 将荣兴迫使自己如何吃苦,如何勤劳的事,前前后后说了一遍,问是不是真来方教的, 真来方听着,渐渐瞪大了眼,摇着头说:“不曾教过。”方恒春说:“此子无量!”叫真 来方放心,在他这里,他绝对不会亏待荣兴,真来方谢了。

告别了方恒春一家,真来方走出了 “恒春福”的大门,荣兴一直将父亲送上了周 家铺的后山岭。

周家铺的后山岭上有一棵千年大松树,至今仍然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形成了一 个天然冠盖。从这大松树下穿过去的一条路,是幕阜山区居民们通过周家铺经过马桥, 进出县城的唯一官道。这处天然冠盖自然成了客商们夏天歇凉、冬天避风的聚散地。 因此,人们便把这个山岭取名为“大松树下”。

站在大松树下,真来方看着懂事的儿子,叫他晚上记得多穿点衣,以免受了凉, 荣兴很乖地点头答应了,叫父亲放心,真来方心头一酸,眼泪差一点涌了出来,为了 不让儿子看到自己的伤感,他轻轻叫儿子回去,然后转身上了路。荣兴站在大松树下, 久久地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眼泪不自觉地流了出来,他好想家,好想娘,好想回家 里去看看。但是,方掌柜虽然不把他当徒弟看,自己更应该严格对待自己,不能因为 生活小节而被人瞧不起。

真来方急匆匆往前走着,一次也没有回头,他怕自己这一回头,受不了别子之痛, 更怕儿子受不了离父之恋,怕儿子跑过来,要跟自己一起回家。他急急拐过山道,闪 进一片密林中,才住了脚,转过身来,从树隙间看见儿子仍然立在树下,眺望着父亲 远去的方向,眺望着家的方向。真来方心头一热,眼泪流了出来,他知道儿子想家了, 明天又是大节,人逢佳节倍思亲,漂泊在外的大人如此,何况一个孩子呢?

站了好久,荣兴才三步一回头地回到了 “恒春福”,做他该做的事。

真来方见儿子走了,才伤心地说:“儿呀,爸也想你回来,但是,学业要紧,这个 家指望你发旺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呀。”他伤心地流了一阵泪,才长长叹了一 口气,转身拖着沉重的步子回了家。

因为方恒春允许荣兴到他的书房看书了,因此,荣兴做完手头上的事,一有空便 跑到书房来抱着书看。在征得方掌柜同意后,他将《汤头歌诀》晚上拿到了店堂内, 点亮台灯,一个方子一个方子生吞硬咽地背。不理解的,他再去向方先生问,或者自 己去查其他书对着看,慢慢地,他觉得自己的眼睛亮了不少,各种药草的配伍在他的 脑子里鲜活了起来。

“恒春福”的隔壁是一家豆腐作坊,门口用竹竿挑着一块写着“周记”的幡。店 主是周家铺当地人,叫周运昌,头发花白了,大家都叫他豆腐周。在当地,因为 “周”、“渣”谐音,所以,人们又唤他“豆腐渣”,无论是“豆腐周”还是“豆腐 渣”,周运昌总是笑嘻嘻地乐意应着。

自荣兴到大堂的板凳上睡以后,每天天还未亮,他就听见“周记”里有节奏的推 磨声。第二天天一亮,“周记”便打开了大门,柜台上便摆满了鲜豆腐、豆干、豆皮, 做早饭的婆娘们便蹑着小脚,提着小竹篮进进出出,过了中午,柜上便一干二净。

荣兴在“恒春福”进进出出了好久,除看见周老板和他那个同样花了头发的内人 外,再没有看见第三个人在“周记”出入,每到听见隔壁的推磨声和周老板的咳嗽声, 便不解地想为什么他的后人不起来做这重荷路,总是这两个老的日复一日地做。

有一次,荣兴无意中在方夫人面前说起周家的后人不孝,老叫两个老人做事。方 夫人这才笑着告诉他,这周家可是个大户,有两个儿子,都有大出息,也很行孝。大 儿子在荆州府做文官,小儿子在汉阳兵工厂做设计师,有两个女儿都出了阁。周家这 两个儿子都读了书,全靠这两个老的勤扒苦做,积了钱财把他们送出门去上的学。两 个儿子都中了皇榜,特别是小儿子,从小就被官费送到外国去学机械。这两个儿子成 家立业后,都要把老父母亲接出去养老,但是,这两个老的一辈子做惯了,闲不住, 在荆州住了一个月,浑身都痛,不自在。并且惦念着这周家铺吃惯了他豆腐的乡亲没 有豆腐吃了,就跑回来了,还是来做豆腐。

荣兴听完了方夫人的话,不再说话了,在心里敬重这两位勤劳的老人,难怪他们 成天笑呵呵地做得这么有劲,两个儿子都这么有出息。任何人都会笑不住口。荣兴也 在想着怎样才能帮这两位老人一把。

每天下午卖完了豆腐,收拾干净了店面,周运昌便挑着一担水桶出了门,从水井 里打回三担水。

自从荣兴到了 “恒春福”以后,方家的用水荣兴就不要人吩咐地全部包了下来。 因此,铺上没有病人问诊的时候,他就早一点将缸里的水挑满,这样,有时候便与周 运昌撞到了一个井台上。

到了十一月,天气冷了下来,下雨的时候,周运昌挑水格外小心,走一步探一步, 荣兴看在了眼里,便主动抢先帮着将周家的大水缸挑满,周运昌阻止着说自己还能挑, 荣兴诚恳地说:“周爹,天冷了,下雨、下雪路滑,您年纪大了,摔了不得了。我年 轻,多挑两担不要紧。”

周运昌见拒绝不了,第二天便主动端了几块豆腐上方恒春的门,把荣兴抢着给他 挑水,说怕他年纪大跌了不好的话对方恒春夫妇说了,并说,荣兴是方先生的徒弟, 特地上门来感谢他们。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荣恩堂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