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知章的祖上为过官,他也做了大半生官,在这石川販是人人高看三分的人物。 但是,他再怎么有钱,从来不回老家来置一升田,一角地,祖上交给他几斗田,他打 算将这几斗田不多不少地交给儿子,他常常把一句古话挂在嘴边说:“儿孙强过我,要 钱做什么?儿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因此,他一生不置田买地,积一点银钱都送儿 子读了书。他总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让儿子到书里去找自己吃饭的本钱。
俞培英是这石川販唯一出去留过洋的大学生,年长的谈论不尽,年少的羡慕不尽。 他们一家在外边的遭遇,晓得皮毛的人少之又少,这洋公子今日回来娶亲了,成了这 上上下下几千号人看不尽的稀奇事。因此,来来往往的人将这个沉默了许多年的俞家 铺闹翻了天。俞知章高兴得合不拢嘴,开起了流水席,进门便是客,是客都喝喜酒。 他希望借这分喜气,将那挥之不去的阴气一扫而空,使他们家从此日胜一日,年胜 一年。
真来方也在俞家铺扎扎实实忙了几日,便回来热热闹闹过年了。
荣兴不知不觉中已经长到十五岁了,面目虽然清秀,但是,身材像他娘,不高。 自从读了书后,便上了瘾,在学堂读了,回屋来仍然抱着书不放。人也很懂事,见了 长辈总恭恭敬敬地叫叔叫伯,大家都说这孩子日后有出息。真来方打算来年把他送到 “恒春福”去学徒,让他开始学医识药。将寇世民留下来的东西发扬光大,慢慢做成一 宗大事业,让子子孙孙受用不完。
到了第二年三月,仍然天寒地冻,出不了门,真来方事多,一有空闲便开锅煮酒。 这日正忙着,俞知章差人来叫他赶快去一趟。他一听便知大事不妙,连忙放下手头上 的事,跟着来人匆匆忙忙赶到俞家铺。没有进门便听见福全轻轻的哭声,真来方的心 一下凉到了底,他知道熊秀方终于没有越过失去寇世民的巨大悲痛,这分真实的情意 终于要了这个女人的命。他重重叹了一 口气,跨进门去,直接进了熊秀芳的卧室,见 俞知章、俞培英和福全围在床前,走近床边,见熊秀芳已经一动不动地没了气息。他 哽咽着叫了一句:“嫂子!”
俞知章悲痛地抽泣着,见真来方来了,对他说,你嫂子在落气前一直在念你的名 字。真来方问她说了些么事,俞知章说她什么也没有说。真来方摸了摸熊秀芳那还有 余热的手,看着她那安详的面容,在心里说:你到死也不让别人晓得你的心事,丈夫 有了脸面,儿女有了脸面,寇大哥能得你这个知音,是他前世修来的福分,只可惜你 们只能来生再结夫妻缘了。
熊秀芳娘家的后山窝是个金盆地,俞家祖人凭着有钱有势,强行买下了这处风水, 葬了几代先人,现在熊秀芳也被葬在了这里。熊家是个小户人家,世代厚道,没有出 过读书人,没有想到,他们房前屋后的山岭、山窝都被阴阳先生说成有风水。因此, 与熊家遥望的俞家祖人,便强行买了这两处地方,在熊家房前屋后葬了坟。但是,尽 管葬下去了几代先人,俞家铺还是人脉不旺。人世间就有这种说不清道不白的东西, 想好不一定好得了,凭权势强占弱者的东西不一定就是你的,弱者畏惧权势不敢说, 但是,人间正气自然会公平是非。福祸是一把双刃剑,你得到手的自己以为是福,其 实其中隐藏着需要你子子孙孙拿性命来交换的大祸。因此,是你的东西你好生珍惜, 不是你的东西,千万不要强取豪夺。俞家铺的祖人强占了人家的地方,自以为可以旺 子旺孙,哪晓得至今仍然不发人脉,这是天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到了十月底,福全痛得撕心地叫了一夜后,生下一女,取名樱子,过了两年,又 生一女,取名杏子,再过三年又生一女,取名李子。俞知章见儿媳连生三女,失望至 极,心里不愉快,嘴上不说,只不时在儿子面前叹息,想再给他娶一房小。俞培英对 父亲说,这生儿生女是男人决定的,怪不得女人。父亲瞪着大眼,不明白儿子为什么 说生儿生女是男人的事,与女人无关。这皇天后土,世世代代,哪个不是说女人不生 崽,哪个男人不是为了生儿娶了一房又一房的。俞培英说外国人早就研究了,女人只 要能生育,就好比土地,男人种瓜,她结瓜,男人种豆,她结豆。俞知章想了想,也 觉得对,难怪有些人娶了几房,还是无后的。因为福全确实知书识礼,对他百般恩爱, 因此,俞培英坚决拒绝纳妾。俞知章日日叹息,日见消瘦,不久又卧了床。俞培英给 他请了不少医生看,他也吃了不少药,就是不见好转,临终前,俞知章紧紧抓着儿子 的手说:“假如我走了,你一个人,无兄无弟,在这石川販如何生活?”俞培英不假思 索地说:“能强则强,不强则弱。”俞知章微微一笑,晓得儿子做人吃不了亏,喉咙头 咕咚一声响便断了气,放心地走完了想好不得好的一生。几年后,俞培英以他的聪明 才智笼络了人心,在这几千号人的石川販立了足。
再说荣兴刚读完了学馆该读的书,真来方便把他牵到了 “恒春福”掌柜方恒春面 前。要求行拜师礼,让荣兴正式拜方恒春为师,荣兴见了方恒春叫着世伯,对他深深 鞠了一躬,便站到旁边,听大人说话。
从来不收学徒的方恒春,再三打量着这个个子不高,却灵气十足,又十分懂礼的 少年郎,脸上现出了欣赏的笑容,暗自私忖着:这卖酒翁虽然不识字,却十分讲信用, 十分大度,天生的品行使他结交了不少有学问的人,他自己也长进了不少。现在看他 这下一代,读了书,又这么懂礼,这个家有了兴旺之象。破例收他为徒吧,自己又知 之不多,按祖制,一订三年,教不了这孩子几多东西,反而害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