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赖床,8点多了,才勉强起来,吃了点火腿,喝了杯奶,出门,去投资中心办公室应付他的两项必须要应付的工作,友谊大厦交接的第二批清单和拆迁办误拆的那两栋旧洋房的赔偿。
一大批文件要签字,签完了,魏凌还要去招商局再签一下,然后,还要送到秘一科,让一把手二把手签字。
腐朽的底效的运行套路,就算是李勇也得在框架里守规矩。
那两栋洋房的赔偿,跟对方对接时,又遇到了一个熟人,日本女人昭井樱,昭井樱带了三位香港律师,给了李勇十多个法律文书。
这太烦人,李勇干脆给一个律师事务所打电话,用律师对付律师。香港律师和大陆律师完全是两种风格,有时候感觉,是鸡同鸭讲,为了一个有争议的条文,争执一个多小时。
看来,这2000万,得个时候,才能赔出去。
慢就慢吧,人家不急,咱们就慢慢来。
……
张倩陪着姜老太太吃完早饭,和小蓉一起去市场买菜。难得休息一天,做个煮饭婆,晚上要请林美儿吃饺子,要买新鲜的牛肉和新鲜的坝鱼。姜老太太要请吴怀南一起来吃,张倩跟老太太说,我南哥陪着七爷巡视新式的军舰,这几天,都在军舰上。
说到七爷和军舰,勾起了姜老太太好多抗战的回忆,老太太想起了三叔和四叔,从小就在水师学堂学习航海学着操作新式军舰,后来,六叔七叔也成了海军,六叔是从美国学的操作军舰。
三叔和四叔,43年就没了,是在大西北跟日本人硬拼,中了日本人的炮,连尸骨都没有了。六叔是被人害的,可能就是那个康生,在延安那会儿,下的毒手。
老太太很想去军舰上看看。当年,老太太逃亡的时候,是坐着军舰逃的,日本人炮艇上的炮打歪了,捡了条命。
张倩和小蓉买菜回来,老太太就跟张倩和小蓉一起择菜,讲她的革命往事。
快到中午的时候,林美儿来了,闹慌慌地要提前吃牛肉芹菜饺子。林美儿订了飞香港的机票,是来跟张倩请假地。
去香港,拿重要物事。
国母系列的实体书。
小蓉调的牛肉饺子是东北口味,葱姜酱油都用了,盐量也大。姜老太太,张倩和林美儿都喜欢,胶东饺子的口味儿比东北的要淡一些。
坝鱼饺子就是胶东的特色了,一个大饺子,占半盘。吃的就是那股鲜味儿。
林美儿吃着牛肉饺子,跟老太太讲某英的段子。
某英去南方商演,唱龙船调,唱,妹娃子要过活,是哪个推我嘛,台下忽然有人高喊:是江爷爷去推你嘛。
某英某国母当时就变脸了。
可是,那位魔蛤爷爷已经不是以前呼风唤雨的时候了,没人会闲得蛋疼,操那份闲心。
林美儿不时地就会吐一些雅俗共赏的词汇,老太太听得很开心。
一般人在老太太跟前,都不太敢开玩笑,象林美儿这样的性格,对老太太来说,很开胃。
林美儿还跟张倩提了个事儿,吴哥想把报社管着的那个杂志社给买下来。前几年那个杂志社改制不成功,半死不活地了,报社的一些老人觉得可惜了,就想几个人都参个股,买下来,把杂志做起来。
张倩说:“难,现在的杂志,都不行了,没方向了,那个做得不错的女友杂志,倒是发展得挺好,最近,好象做了两个课题,扶贫和关注留守儿童,想一想,咱们这一代人,都喜欢文学,可是,真正的文学,也就兴盛了十几年,作家们,还有记者,杂志界的,怎么说呢,都沉沦了,或者说是迷茫了,这个迷茫,我也在其中,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想做不想做的,都跟钱扯上了关系,嘴上说不愿意向钱看,实际上,一切都在向钱看,咱要是做杂志的话,要不要向钱看?”
林美儿停了筷子,“你还真把我问住了,怪不得,吴哥没先找你呢,吴哥跟我说过,你可能对做杂志可能没想法。”
张倩说:“想法是有,就是想不好要怎么做,难不成,咱们都弄成地下模式,搞国母系列,咱往大了说,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主流的东西,就说是文学吧,它得有标杆性的东西,得有人扛旗,有正向的呐喊。”
主流的东西,不能是妖魔鬼怪。
那些是快餐,只能是快餐,永远是快餐。
咱们做了多年的记者,都知道,新闻不只是新闻,得有沉淀,有思想。
“那你说,那个国母系列,不去拿了?”林美儿很喜欢张倩深沉的思想。
思想这个词儿经常被用在某些高大上的官样文章里,私下聊天儿,很少会有人想到这个词儿。可是,林美儿也很有思想,有观点,还想干点有意义的事儿,就跟后来那个现象级的电视剧《步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一样,看定一件事儿,就是,不抛弃不放弃,就冲着那意义,真干。
“国母系列还是要拿地,咱们记者圈子里,可以传,毕竟,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这个世界,那一种的声音看起来越来越强大,实际却是,越来越虚伪,国母系列,还是很有用滴,你干的事儿,是非常有意义滴,值得坚持。”张倩把小蓉刚蒸好的坝鱼饺子,给了老太太一个,给了林美儿一个。
“那杂志呢,不要了?”
“先买下来吧,缺钱的话,我垫上。”张倩把盘子里的牛肉饺子吃完了。
“就知道你关键时候不掉链子,我抓紧吃鱼饺子了,要去机场了。”林美儿速度超快的把烫嘴的鱼饺子吃完了,站起来,去厨房洗了洗手。
“姜姨,我去香港,给你带好吃的回来,那个牛肉丸,还有叉烧肉。”林美儿跟老太太说完,出门了。
老太太站起来送了送,回来,就问张倩:“倩倩,你们说的那个杂志,是不是就是那个,胶东大众,它后来,叫……胶东文学,对不对?”
“对。”
“那就应该办,我看见小勇那桌子上还有好几本呢,现在的人怎么了,怎么都不好好看书呢?”姜太太吃好了,看着小蓉吃,又念叨:“小勇中午又去喝酒,这酒得戒一戒,要不,怎么能有孙子孙女。”
老太太又摧生。
张倩无语。
生孩子,生孩子,是得给老太太生个孩子。
要不然,老太太每天都会念叨。
这豪门家里的老太太跟普通人家的老太太一样,都想着儿孙满堂。
苏薇只生了一个,因为计划生育,不能再生。
李勇好象可以不受限制,李勇可以不用象李英一样事事都得合法合规,娶老婆可以不用被婚姻束缚住,生孩子应该也不用只生一胎。
张倩可以生一生二生三?
张倩有自己的想法,不是刻意避着不想生,是心里边有些结还没完全解开。
假如,要是生了孩子,孩子问起来,爸爸怎么有好几个老婆,要怎么跟孩子说。
不好说。
跟孩子说,非婚生?虽然这个非婚生,不用跟普通人家一样,担心落不了户上不了学,可是,根子正不正,是个大问题。张倩的心里还是很想有那张婚纸。
在家庭里,正和不正,那张婚纸,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