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高玲玲回到场边,她顾不上喝水,焦急地问我:
“周董,你这招被他们看破了,怎么办?”
“别急,A计划不行,我们再来B计划!”
“啊?还有B计划?”
“对,这样啊,第二局我们位置上这么安排:
你接发球的话,还是一样,尽量将球拉到对方后场,然后你就迅速后退,将网前让给我…”
“啊?让我来主攻啊?”
“不行吗?你不是说喜欢大开大合的打法?今天就让你痛快一回,使劲杀就是了”
高玲玲听我这么说,嘴咧得老大:
“太好了,我最喜欢杀球了”
第二局一开始,高玲玲一发球,等对方平推回来,再次将球拉到后场底线。
早有准备已经错步往后退的刘坚强还是照猫画虎,和第一局一样,一个轻杀网前,准备继续和高玲玲斗网前球。
然而,就在他后退的时候,我和高玲玲已经迅速交换了站位,我来到网前,和陈影连续几拍的平打,造成了她的回球下网。
陈影打完这个球,非常错愕地看我一眼,我当然明白她的意思。
一般来说,混双比赛,基本站位肯定是男选手在后场准备杀球,女选手在网前封网。
我这突然的“移形换位”,加上我的球力量比一般选手要大,她对付起来非常吃力。
这在第二个球当中再次得到验证,即使是刘坚强上来和我平打,也不是我的对手。
眼看他们本来占有优势的网前球突然处于了下风,刘坚强在接发球之前,和陈影嘀咕了几句。
他们以为那么轻的声音不会被我们听到,但是我却知道的清清楚楚,因为小智非常及时地就把他们的话打在了面板上。
我也转身和高玲玲嘀咕一下:
“他们要拉后场了,准备好杀球”
果然,等我发球过网,陈影马上将球拉向后场底线。
但是,因为球离网近,她不好发力,这个球并没有打到底线,而是一个半场高球。
而高玲玲早有准备,重心本以后移的她,就像男选手一样,微微跃起,一记斜线劈杀,让球带着风声落在对方场地上。
全场静默了一下,紧接着爆发出了非常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好球”!
“太牛了”!
“盖了帽了”!
宁新和摄像大徐从乒乓球馆采访完出来,一边聊着天,一边慢慢地往停车场走去。
经过羽毛球馆时,突然听到里面传出轰然的叫好声,开始她也不以为意,只以为是羽毛球队某个队员打了个好球。
就在她继续往前走的时候,球馆内传来一声女子的大叫:
“周董,你太棒了!”
嗯?周董?
宁新顿时停住了脚步,周董怎么会在这里?是不是就是大家熟知的那个周董?
最近一段时间,准确地说,是从体育频道开播以后,宁新着实风光了一阵。
原因当然就是开播当天晚上播放的采访我的那段视频。
作为一个全新的频道,为了争取观众,他们除了邀请了大量知名运动员以外,还邀请了一些演员歌手等来说点吉祥话来助兴。
但是宁新在会议上力排众议,建议用周董的采访作为重点宣传材料,向全国观众反复广而告之。
最后,体育频道的第一任主任颜连君同意了宁新的方案,拍板全力宣传我的采访报道,作为开播的重点内容推出。
体育频道是元旦早上首播的,而这时候,我正率领着剧组在全国各大城市路演,报纸和电视台上连篇累牍都是我和剧组的消息。
但是对我的采访基本都是零碎的,或者是和剧组其他人一起接受采访说几句。
而体育频道突然说是要播出周董的一个专访,并且有许多我在之前并没有说过的“秘辛”。
这下子,能够收到体育频道的关心们,无不兴趣大增,都想能够了解到更多有关我的情况,想知道我有什么样的“秘密”!
说实话,元旦白天的收视率让体育频道的同事们颇为沮丧,因为并非比赛季,没什么近期的比赛可以转播,只能放一些之前比赛的录像。
这种炒冷饭的节目,除了特别喜欢看体育的观众,是吸引不了其他人的。
一直在台里关注播出情况的主任和总监,也都很焦虑,不能来个开门红的话,以后在台里说话都不能大声啊!
这个时候还没有即时查看收视率的设备,但是电视台有一种通过电话调查手段,大致了解各年龄段观众观看习惯的方法。
白天的调查,反馈回来的消息,很少有人在看体育频道的,这种情况终于在晚饭后开始改变。
我的采访节目播出时间是在黄金时间八点开始,而从七点半《国台新闻》结束后,电话调查反馈回来的消息令颜连君精神大振:很多观众表示,他们都已经将频道调到了体育频道,准备观看周董的专访!
颜连君心里大喜,同时对宁新大为欣赏,要不是她极力推荐,这第一炮可能真就成了“哑炮”喽!
而节目播出后,整个体育频道都开心坏了,因为播出不久,就不断有观众打进来热线电话,对这个专访节目表示肯定。
有大爷大妈说:
“这个节目好,得让自己孙子好好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会这么多东西的!”
有年轻人打进来电话:
“这是我们的偶像,希望看到更多周董的采访,他的任何消息我们都感兴趣。”
也就是这时候的人不知道什么叫“流量”,所以很多宁新的同事也搞不明白,为什么我的专访会这么受欢迎?
宁新的解释是,为什么她要极力推荐这个节目,是因为她觉得我跨界好几个领域,都做出了极其出色的成绩。
所以我的拥趸,是各个方面各个年龄段的,他们肯定想了解更多关于他们“偶像”的消息和资料。
当然,宁新放在心里没说出来的还有一句:
先不说这么多成就,光是那张帅脸,就百看不厌啊!
我是没听到宁新和她的同事们的想法,否则我一定会告诉他们:
“无需大惊小怪,这不过就是一个“当红炸子鸡”偶像的魅力爆发!香江那边早都见惯不惯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