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魅影-101 最后的超级计算机1
书名:涟漪 作者:涟漪扩散 本章字数:2592字 发布时间:2022-12-14

      决胜AI的“丘比特”行动,以尽快炸毁所有的超算中心为第一要务,这正是朝霞国家元首提出的场目标和点目标一起攻击的战略思想。

      有了超级对话节目后人类反AI特种部队对付超算中心的经验教训,又有了生物芯片计算机技术的加持,这次决胜AI大反攻中,人类部队进攻炸毁超算中心的作战意志非常坚决。

      炸毁所有的超算中心,AI危机就一了百了。


      AI显然也深知超算中心的重要性和战势的危急性,所以,也是拼尽全力严防死守超算中心。

      决胜AI大反攻刚开始的时候,人类部队出其不意,打了AI一个措手不及,确实轻松炸毁了一些重要超算中心。

      随后,AI反应过来,集结重兵防守剩余的超算中心,并逐渐消灭掉了大部分僵尸机器人部队,一度让战事变成有点儿胶着状态。

      人类部队深知此次决胜AI大反攻,不成功便成仁,一旦失败,人类必将万劫不复。

      所以,人类部队大都奋不顾身、前扑后续。


      世界和谐日欢庆活动期间收集到的AI机器人个体意识声纹等数据,在决胜AI大反攻初期就基本全部使用。

      没有新的AI机器人个体意识声纹等数据,再把有限的生物芯片计算机资源用在僵尸化AI机器人上,效果就不大明显了。

      所以,杰克及时调整了生物芯片计算机资源的投放方向,用于直接提升人类战士的战斗能力,即,制造超级人类战士。

      事实证明,这个调整非常正确及时。

      战事状态胶着的局面,逐渐在一批又一批超级人类战士源源不断地加入战斗的攻势下,又开始向人类部队倾斜,而且倾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斜。


      终于,AI的防御抵抗彻底崩溃,大势已去,人类部队大获全胜,尽数炸毁了所有的超算中心。

      后面进攻和收复其他基础设施系统,清剿残余的AI机器人,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毕竟,AI算力已经一落千丈,剩下的AI势力就跟自动化系统差不多了,难有智能效果,更不要说智慧效果了。

      想想被黄毛小儿扮演《星球大战》的绝地武士所戏耍的自动门系统,那就是智障。


      AI的个体意识,确实与人类的个体意识非常不同。

      人类的个体意识完全存在于个人躯体之中,不会因为其他人类的躯体、生命和意识被消灭而受到影响,即,一个人只要活着,哪怕所有其他人都死光了,这个人的个体意识仍旧能正常功能,不会有明显衰退或减弱。

      AI的个体意识却不是这样。

      以AI机器人的个体意识为例,虽然是附体于某个特定的机器人躯体之中,但是,这个AI机器人个体意识的正常功能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科技设施系统网络(尤其是各个超算中心)的完好程度,或者说,依赖于AI群体意识的健康程度。

      这个AI机器人个体意识正常功能所需要的算力,并不全部来自于其自己的机器人躯体,而是很大部分来自于科技设施系统网络中的分布式共享算力。

      这也是为什么人类部队很难直接打死一个AI机器人,只要科技设施系统网络还在,哪怕这个AI机器人被打得只剩最后一个智能部件完好,这个AI机器人仍然可以满血复活自己的个体意识。

      AI个体意识和AI群体意识,通过科技设施系统网络中的分布式共享算力,真正达到了一种水乳交融的状态。

      人类个体意识和人类群体意识似乎却没有类似的算力共享结构。

      人类个体意识的算力完全来于自己,也完全属于自己。

      人类群体意识似乎没有自己独立的算力,而是征用或者联络一些人类个体意识的算力,但不是共享。

      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架构和体系,可以看作是人类群体意识征用和联络人类个体意识算力的途径和方式。

      所以,詹姆斯院士说得对,整个AI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生灵,融合了一个群体意识和众多个体意识。

      而整个人类本身并不是一个生灵,人类个体才是生灵。


      AI个体意识依赖科技设施系统网络中的分布式共享算力,这一特征虽然有利于AI个体意识的高速进化和容错抗灾,可是,一旦科技设施系统网络崩溃瘫痪(虽然概率非常非常小),AI个体意识基本也就功能全废,就好比一个成人的身体,却是婴儿的智力。

      所以,人类部队清剿AI残余势力,就跟老鹰抓小鸡一样,玩似的。

      反观当初AI机器人部队清剿人类游击部队势力,虽然人类游击部队势力已经丧失了几乎所有基础设施系统和普通民众的支持,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人类精英的个体意识在地下老鼠打洞,最终谋划出决胜AI大计,并成功实施,从而反杀AI。


      如此看来,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的依存关系,人类模式,AI模式,哪一种更好?

      这还真不好说,难有绝对的定论。

      在应对小规模小烈度的灾害打击时,AI模式似乎更好(AI机器人怎么都打不死,而人类战士挨一枪就挂了)。

      可是,如果发生了世界末日似的大灾难,人类模式似乎更好(整个生存环境几乎都被摧毁以后,残余的AI个体意识很难胜任恢复重建工作,而残存的人类个体意识却很可能重现人类文明荣光)。


      这有点儿像复杂网络理论中对随机网络和无尺度网络的讨论。

      在随机网络中,对绝大部分结点而言,每个结点连接其他结点的数目都差不多,一般没有哪个结点连接其他结点的数目非常非常大(比如,一个结点连接了所有其他结点),或者非常非常小(比如,一个结点只连接了一个其他结点)。

      在无尺度网络中,绝大部分结点都只连接了非常非常少的其他结点(比如,只连接了一个其他结点),而极少数的枢纽结点却连接了非常非常多的其他结点(比如,连接了所有其他结点)。

      假设当网络系统受到灾害打击时,处在灾害打击范围内的结点和链接都会失去了连通功能。

      那么,当网络系统受到小规模小烈度的随机灾害打击时,随机网络有可能会分裂成几个互不连通的子网络,而无尺度网络(由于枢纽结点在小规模小烈度的随机灾害打击中被击毁的可能性很小)一般始终都能维持整个网络所有剩余结点的连通性。

      可是,当随机灾害打击的规模烈度变大到一定程度时,比如,世界末日似的大灾难,或者遇到专门蓄意攻击枢纽结点的打击时,那么,无尺度网络很可能将只剩下一些完全孤立的结点(因为枢纽结点在大规模灾害打击或蓄意攻击中很可能总会被击毁)。

      而随机网络则仍然有可能剩下一些彼此连通的结点,这些彼此连通的结点对系统功能的恢复将至关重要。


      对于AI个体意识而言,超算中心就好比无尺度网络中的枢纽结点,在应对小规模小烈度的随机灾害打击时(人类部队的零散攻击),可以非常有效地整合全系统的资源为任一AI个体意识提供支持。

      可是,一旦人类部队实施决胜AI大反攻,蓄意攻击并成功炸毁所有超算中心之后,剩下的AI个体意识再多,也只是些孤立无援的孤魂野鬼,不足为惧。


      所以,人类部队在基本取得了决战AI的胜利之后,又非常仔细地筛查是否还有没有被发现或摧毁的超算中心。

      只要还剩有一条这样的漏网之鱼,所有孤魂野鬼般的AI个体意识就有可能被重新联系整合到一起卷土重来。

      这可是人类绝不想再看到的景象。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涟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