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周一,一早齐莹先去《西南州日报》找了远房姑姑。姑姑和她说,她为齐莹找到了一个单位:《西南州日报》下属的《西南州画报》要招一个男性文秘,让齐莹和洪军说一下,可以跑一跑,看可不可以换成女性文秘。
打了洪军的电话,“你下午三点半过来找我,我带你去面试。”洪军说。
齐莹决定为下午的面试再准备一下。她乘车到了火车站附近的兴盛商场。
听凌霄说,这是青凤最热闹的商场。里边的东西齐全便宜。凌霄也经常到这里来淘货。
兴盛商场一共三层,一楼一半卖VCD,电视,收录机等电子产品;一半卖干货;二楼卖服饰、鞋帽、布料、假发、化妆品等东西,三楼卖儿童用品、玩具。齐莹逛了一圈,看得眼花缭乱,感觉在这里好像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
商贩们提着蛇皮袋来来往往,商场里空间拥挤,空气不是很通畅,齐莹到了二楼。每个柜台都塞得满满当当的,老板就坐在成堆的衣服中间探出头来和客人讨价还价。 齐莹找到卖鞋子的柜台,一番讨价还价后花8元钱买了双黑色柔姿鞋,换下了脚上的凉鞋,她希望自己能看上去成熟一些,正规一些。
13日是端午,刘春的生日,齐莹在商场里打了几次电话给刘春,但都打不通,心中很是遗撼。
下午看到洪军,齐莹和他说了姑姑说的事。洪军说:“这个要跑起来还是要花一番功夫,不如集中精力拿下现在有意向的星汉工贸公司。”齐莹觉得洪军说得是。
洪军带着齐莹去了西南州星汉工贸公司的主管部门----西南州电子工业局,见了管事的人。洪军叫她“林处长”,是个干练的中年女性。
“星汉工贸公司要办一份内部报纸,需要一个写作能力较强的人,我们之前看过你的材料,很满意。”林处长说。
她给齐莹写了个条子,“你直接去星汉工贸公司面试吧,找李主任。”
洪军带齐莹到了目的地,是一幢三层的小楼。洪军说:“面试的时候不要紧张,我等你好消息。”
齐莹一个人上了三楼。看到有个房间写着“办公室”,就在门口敲了敲门,一位正在打字的年轻女子抬起头:“找哪一位?”
“请问哪一位是李主任?”年轻女子指了指里边那位女士。
这是一位50岁左右的女士,有着知识女性的从容和蔼,眼里隐隐含着笑意。
齐莹递上了林处长写的条子。李主任示意她坐下,从桌上的一堆文件中抽出了一份材料,齐莹一眼就认出是自己的简历资料,上边还附着自己的彩照。
李主任和蔼地问齐莹:“你的眼镜多少度?”齐莹心中有些奇怪:为什么要问这个?这个和自己面试的工作有关系吗?尽管心中不解,但还是做了如实回答,她高中开始近视,有着300度的近视。
之后李主任开始询问齐莹的一些情况,如:家里几口人?父亲是干什么的?对我们公司了解多少?等等,齐莹一一都如实回答了。
末了,李主任说:“我们考虑一下吧。你留下联系地址和电话,有消息我们会通知你的。”齐莹留下了洪军的联系电话。
谢过李主任,齐莹出了门,心中长舒了一口气:面试比自己想象的容易多了。她感觉这位李主任对她还是很有好感的,但愿能如愿。
齐莹和洪军说了面试的情况,洪军说:“留青凤问题不大的。”但愿吧,齐莹想。
晚上和凌霄说起这事,凌霄说:“留青凤是肯定能留的。洪军不轻易说这句话,他说行就行。”齐莹心中喜悦,付出那么多劳动就是为了这个结果。
一个报社的同事来找凌霄,听说齐莹去了星汉面试,说:“这个公司很大,很有前途的。”
14号一早齐莹乘坐摩托车去客运中心。
路上齐莹问摩托车司机:“星汉工贸公司你知道吗?这个公司怎么样?”
摩托车司机说:“星汉在社会上很有名气,效益应该不错的。”
坐在回洪山的大班车上,齐莹兴奋地回想着这些天的经历,一点也不觉得累。
回到学校,同学告诉她,有柳城的电话找过她。应该是刘春来的电话,可惜错过了。齐莹心中很是遗撼。
15日考了最后一门《外国文学》,这是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门科目,随着这门考试的结束,齐莹十几年的读书考试生涯也暂告一段落。
16日体育统测,17日体检,18日填好了毕业生登记表和志愿表,听班主任说申请计划外分配的同学全部先到青凤地区教育局报到。这正是齐莹希望的。
听同学说秦东的家搬到青凤附近的州热作所去了,他本人也在联系青凤的单位,去青凤应该不成问题。命运真的是不可预测。齐莹希望秦东能有一个好的去向。
下午齐莹到水房打水,在水房遇到他,他似乎想和齐莹打招呼,但齐莹回避了。
忙完一切,齐莹才算有时间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整理几天来纷乱的思绪。
考完毕业考,教室里早已人去楼空。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她一人。她忽然觉得,傍晚时分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写日记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以后这样的日子不多了。
想想10天后就要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齐莹心中有种淡淡的惆怅和伤感,不觉对校园生活生出了一丝留恋……接下来的10天基本上没什么事了,好多同学都请假回原籍跑分配了。齐莹已经跑了三趟青凤,没必要再跑了,现在只是等候分配。
从青凤回来已经一周了。还没等到面试的下文,洪军也没来消息。连着两天,齐莹都打电话找洪军和地区教育局的冼立德,都没找着。一些申请计划外分配的同学已经开始交培养费了。
齐莹的情绪又陷入低谷,想想自己跑了四个月,可现在单位还是个泡影。的确,要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平和的心态太难了,究竟何处才是她的归宿?
齐莹去找了学生处的何鸿财,对他说:“我前几天刚去青凤面试了单位,现在等接收函中,如果7月1日离校前,接收函还没到,那能不能把档案发往青凤地区教育局,不要发回紫田?”
何鸿财说:“如果联系的是青凤地区的单位,7月31日前拿到接收函都来得及。”
“我面试的是州一级的单位。”
“那你就先不去地区报到,档案留在学校。等拿到接收函交了培养费学校会把你的档案发过去。”
齐莹心想,这样也行,只要不把档案发回紫田就好。
第二天班主任良老师来找齐莹,“你的单位联系得怎么样了?我刚才看到学校落实计划外分配的名单,但没看到你的名字,我问了何鸿财,他说:‘她不是没有单位接收函吗?档案还是给她发回紫田吧。’”
听了良老师的话,齐莹的脑袋“轰”的一声炸了,何鸿财这人怎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看来还是因为没有对他“表示意思”,可她已经没有这个能力对他“表示意思”了。
23日一天,齐莹跑了4趟邮局打电话,想找青凤地区教育局的冼立德,可都没有找到人。
她觉得自己的运气真的太臭了,也许她的命运就该这么不顺?隔壁中文班的一个老乡说,其他系的一个女同学在地区搞通了关系,不用在学校交培养费,到地区报到,是地区从上压下名额,她家里帮跑的。齐莹听了这消息心情更糟。
收到了《青春与健康》编辑程信的来信,全信如下:
齐莹同学:
《我当家教》一文已决定在第8期刊发,特此通知。
毕业后,请继续来稿。祝你
顺心如意!
程信
94.6.14
齐莹没想到,临近毕业了还收到用稿通知单,这是不是意味着有好运降临?
6月的洪山,天气已经很热了,齐莹跑了几趟邮局下来,已经大汗淋漓了,洗过澡,顾不上疲惫,齐莹第5次跑了邮局,还没开门,要下午两点半才开门。
齐莹到了邮局附近的茅桥头书店,和看店的小师妹聊天。齐莹向小师妹说起跑分配的艰难。
这时,书店老板从屋里出来,关切地询问起齐莹的分配情况,“我都跑了三次青凤两次平城了,都还没有拿到单位接收函”,齐莹说。
书店老板安慰她:“肯定能如愿,你这么优秀,那些单位不要你是他们没有眼光!”“希望借你吉言。”齐莹笑了。
这一次,总算找到了冼立德,齐莹告诉他学校要将她的档案发回紫田的情况。
冼立德说:“洪军找过我,说好了放档案到青凤地区教育学院,院长也同意了,洪军还找过青凤地区人事局管分配的主任,也同意把你的档案放地区,所以没向学校申请,明天学生处的何鸿财送计划分配名单到青凤时,这些情况我会和他说的。”
齐莹问:“如果档案发回青凤怎么办?”
冼立德说:“我可以帮你拿出来,改派和拿档案问题都不大。但改派必须要等到7月31日以后,因为改派太早会引起毕业生思想混乱。”
听他这么一说,齐莹稍微放下心来,原来洪军找过他了,也有了后路,可能是她自己太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