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维 > 44、定力
44、定力
书名:四维 作者:高山仰止 本章字数:9071字 发布时间:2022-12-12

郜浩然说,巧了,我与母亲也同时梦到了我2012年的情况,还提及了世界末日;大约是9月份的天气,有些寒冷,我与母亲交流时说了外太空的自然现象及四维空间,我也说正是进入了四维才来相见呢;你们说,那时我根本不知道何为外太空及四维,竟然在梦里出现了,想想真不可思议。宋光忙点头说,对,对,就是9月份的天气,母亲还问我冷不冷呢,我说尽是兴奋了没感觉到冷。正当大家还要说道时,黄冈古不知何时站在我的身后,警惕的问道,老师,你找谁?我没想过身后有人,还吓了一跳。我说,你回来了,嗯,我正好路过,没有事情。其实让我吃惊的是黄冈古凌厉的眼神。他与我的对视有着极大的攻击性。这词汇是我想了好久才想到的。是的,对于我,黄冈古暗藏着无限杀机,让我有种无形的压力,不过,我也感觉到他还有种极力压抑自己内心悲伤的意味,这让我无处思量与细究了。这时,其他同学也看到我,便起身与我客气,还彼此拜个晚年,问一声新年好。之后,我微笑着说,能在梦里见到成年后的自己也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对于探索未来有一定的意义,未必是坏事;曾有位教授年少时期梦到自己发明了原子弹,多年后果真就实现了。宋光惊讶的说,这么好啊,老师,这种现象有理论支持么?一些现象的发生,虽是虚幻,总得有存在的理由才行,可我查阅过许多资料,都没有这方面的解释或理论。我说,嗯,该是有些说法,但形成不了理论,应该是一种脑电波的回旋现象,在未来某时间发生的事件,因影响彼深,才在童年留下了印象;也兴许会引导着你们未来的走向,注定你们就从事了这个行当。我也想到了“未来影响现在,结果制约过程”之说,但没有提及。郜浩然说,可不么,我就是对四维好奇才选择了这个专业。其他人听得似是而非,只是笑着随声附和。看天色已晚,我与大家告辞离开。我已明白两人所说确实是未来发生的事件,时间在九月份,不知是否是同一个事件。就似老年的翠玉与年轻的翠玉相遇交流的场景一样。只有等待事件发生后才能清楚真相呢。

 

在之后的课堂上,我只是讲解了一些自然的现象,讲解了光的双缝干涉试验,即光在观察与否的情况下,分别显现粒子与波的特性;提及了光学的波动及折射原理,即海市蜃楼是光的正常折射,就是把一个地方的景观折射到另外的一个地方,这些都是常识,没有疑惑点。我看到黄冈古一直想提问,最终也没有问。然后下课。我走回宿舍。黄冈古跟着我到了宿舍楼下,在后面叫住我,老师。我一听是他,便停住脚步,转身好奇的问,有何事?他立着,看周围没人,严肃的问,那天你到我们的宿舍肯定有事,只是没说,对吧?我微笑道,闲得无聊,就走到了你们的宿舍区,也没什么事情。黄冈古严肃的说,你认为宋光及郜浩然所说的梦境,是真实的情况还是幻觉?我装作毫不相干的说,仿佛在听天方夜谭,不过若能知晓五年或十年以后自已的状况,倒是件乐事。黄冈古疑惑的问,如果不是梦境,可否说就是未来的“我”已返回到当下的实例?我若有所思的点头,不予回答。他又说,你相信,这世上会有完全一样的另一个我出现在你的面前么?我大吃一惊,那天站在我面前的人不是你?那是何人?你别吓我啊。他冷静的说,世上会有完全一模一样的另一个我么?我微笑着摇头,但我想到了原山离,也想到了飘浮在空中的我“自己”。我认真的回答,外貌是由基因控制,相同的基因或者说相同排列顺序的基因组成的生命体,是可以共同存在于同一个时空内,所以理论上存在着形成一模一样的条件,但决非是另一个自己,这是两个概念。黄冈古满腹狐疑的说,那么,你认为一个人穿越时空后形体会变化么?我又摇摇头说,不明白?穿越后怎会变化呢,是外貌?还是性情?黄冈古盯着我说,都包括,完全判若两人,或者说根本没有可比性。我说,理论上没有这种解释。他接着说,我们相识已半年之久,你没有觉察到你身体的异常变化?我瞪他一眼,装作生气的说,我为何要变化?又如何变化?你怎么不变化?有话直说。

 

黄冈古看了一眼手中的一个绿色盈盈的玉石状固体,此物发着微微的绿光,甚是晶莹。我缓和了一下口气说,我没有明白,你倒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如果专业上有困惑,我们可以约时间细谈。黄冈古说了一句莫明其妙的话。他说,这么说来,你真的一点也不认识我了?我又大惊失色,但微笑着说,认识,当然认识,你就是咱们班我认识的第一个学生;你曾找我询问过课外学习的书籍;我还把你吓得浑身出汗,对吧?黄冈古冷若冰霜的说,这么说,你也不知道诺木冈古山了?我微笑着说,我如果说知道呢,是距离通古斯爆炸边缘大约有四里外的一座高山,凡提及通古斯大爆炸都会说及此地,如何?此时,黄冈古的眼睛突然放光,又追问,你见过大华土地上的第一张照片了?我收敛了笑容,面无表情的摇摇头。他又看一眼手中的绿色玉石棒,绿光在渐渐消失。他目光坚定的说,你是四维空间的生命,再过半年之后,你的形体与相貌会发生大的变化,性情也会变得异常,温柔敦厚全无厉声呵斥常在。说过之后便毫无犹豫的转身走了,我连否定的时机都没有。这一说辞让我全身颤抖。看着他远离,我纳闷了很久。这是什么意思?他探知到了我的身世?他也是四维的生灵?或是更高维度的生命?一点也不认识他?大华的第一张照片?诺木冈古山?还有不容质疑的四维生命之说?我变化成何种状态了?他到底知道了多少?说实话,除了不懂得与他相识及形体变化之外,其它的我全部明白。我与老佛爷一同拍过一张照片,后来据说这就是大华土地上的第一张照片,当年在歧道村里,一位庄姓记者也寻得了这张照片,说上面有一位与我相貌一样的男子,其实这男子就是我;还有诺木冈古山,1910年8月我与黑暗魔鬼拚杀时,就是沿着此山谷低飞逃离,之后才在莲花丛中得以逃生;至于四维的生命,更不用说知道了,我就是呢。

 

只是,此事与黄冈古有何关系?难道他真是当年的那个我“自己”幻化而来?那么,他就是黑暗魔鬼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感到他简单的几句问话,让我如入冰雪洞穴之中,不寒而凛。同时,我也隐约的感觉到,黄冈古已蠢蠢欲动开始出击了。这让我又想起与他第一次见面的情况。那时我还不知他就是黄冈古,当然也没有戒心,现在回想,倒是他疑虑重重的似乎没事找事的与我交流。该是他报道的当天下午。他找到物理系办公室,由于第一眼被我吓得转身跑了出去,我还认为我哪里不对劲,望着镜子思量了半天。但他吃惊、颤抖及倒吸口冷气的神情,我永远不会忘记。后来,他还是强迫着自己又返了回来。确定了我的身份后,非常有礼貌的小声问过,老师,我想咨询个问题?我若无其事的笑脸相迎,请说?他平复了一下呼吸,低声说,那个?我、想学习些关于外太空天体的相关知识,不知、嗯,先看些什么的书籍容易上手?看他如此惊恐,却也强忍着与我对话,便知这小子定力很深大有破釜沉舟之意,不同寻常。我平静的说,这方面的书籍不是很多,倒也有几本书介绍的较为详细,如大华百科全书——天文学卷中,涉及天体力学的《天遇》、《天象》与《天际》,内容讲解的全是宇宙间的自然现象,是我们认为的某些异常状态、至今为止较为全面及前卫的解释;前两者主讲一些莫明其妙的现象及成因,后者就此现象或成因及对地球的影响进行了拓展性的分析;但是,最好须懂些分析力学的基础知识后,才可以读,否则在介绍发现的过程时,就会有种全是公式堆砌的印象,很是晦涩难懂;至于《天体力学基础》及《天体力学方法》是专业书籍,倒也可以早期预习;《物理理论力学》是天体力学的预备课程;《简明天体力学》从一般的理论力学开始,渐渐涉及到天文知识,虽说是简单介绍,却是专业性很强的书籍,也需要耐心去读。

 

他擦着汗,微微颤抖着说,老师,这些书籍我已经读过;仅是些自然现象的推测与说明,对我要了解的异常现象,也没有解释,比如:现在的光谱仪能接收到百年前的光影么?正常人为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体与外貌突发变异?一类生命体可以感知他人的思维?是何种变异导致畜生听懂人类的语言?过去与未来的同一个人果真出现在同一个时空么?均没有细致的探讨与分析,所以我想寻找些,对这种自然现象有推断或剖析的书籍,那怕是莫须有的说辞也行。他与我说话时,用着试探性的口气,甚是谨慎紧张,汗一直在流,眼睛一直盯着我,处在极大的困惑之中,仿佛我有天大的隐私或巨大的秘密,让他如何也不能控制这份错愕与惊呆。我哪里让他如此的惊恐呢?所以,关于他提及的变异与涉及的内容我也没有认真的去听,只是平静的说,你小小年龄,何来这种奇谈怪论?你讲的这些还真没有相关的书箱推荐;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其实啊,外宇宙的一些自然现象,已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思维范畴,单单时空的穿越,我们就无法理解,就算理解也是依着三维的经验来解释,意义不大,至于探知他人的思维或畜生听懂人类的语言,如果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呢,也只能从波的交融与干扰开始分析,即彼此的脑电流进行了互融,或畜生听觉的波幅与人类听觉的波幅相通或相融了;但这种现象非常罕见;即便发现了,由于目前的认知或智慧还比较落后,也无法探知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属于变种或变异,与“意识场”的共享也是无关;如果,我是说如果不是真实的事件,在一些科幻题材的电影里,倒是时常采用这些拟人的手法,以畜生的视角来表述人类的感悟;我想,你所查寻的这些内容也基于此现象吧,就目前相关的书籍,你也说了,就算有解释或分析,也只是设想或推测,还真没有可靠的依据当参照呢。

 

他有些发呆,仍惊恐的看着我并没离开。我只好又说,那个,天体力学的历史比天体物理悠久的多,而且天体力学的两大方向“天体几何”及“天体量度”,也没有涉及此类的内容;但对于一般的表象与呈现,用经典力学来推算基本够用,若再次深入,那么就近几十年的经验来说,须对相对论进行修正,特别是你所说畜生可以听懂人类语言的现象,好象是有这类事件发生以后,才变得重要起来,目前正在进行研究,因个例少,又缺乏可以研究的对象,进展不是很快;而对于天体的光影返回而言,虽然相对论的修正很有必要,因是初期阶段仍没有相关的书籍讲解修正的方法与步骤;如果你感觉这些书还浮浅呢,那么《天象漫谈》、《天体引论》及《天体测量和光波回传》,到是涉及了波的返回现象,但不知可否就有你要寻得的内容。我又笑着说,光波回传比较悬幻,类似于古代人们所说的“鬼”之魅影,与你所说可以接收到百年前的光影具有异曲同工之理;因确实发生过一些现象,如无法解释透彻的海市蜃楼回传而来的是何时代的影像?还有关于仪器显影的事,为何此设备可以接收而另外的不可以接收?等等,各大院校也在积极的破解着有关的秘密,还没有形成一系列的理论,终因疑惑彼多,切入点太弱,也没有可以证实的书籍出版。我想了想又说,其实啊,这就是波、回返的自然状态,与时空扭曲有关;当然,提及时空扭曲的教课书还是很多的,也只是相关理论的解释还无法验证,但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与光物理、量子信息、宇宙学与粒子纠缠、夸克流等等,倒是可以解释光波回传成像的状况,也仅是解释而已。我说完后看着他,我都怀疑他没有细听,只是在惊魂未定的紧张着,而忘记了离开。果真如此,他木然的说,嗯,谢谢老师,再见。然后就出去了。

 

那时我只是关注他的惊魂未定,所有的问话,有上句没下句的,不知说些什么?看着他走了,还笑他太过幼稚兴许科幻小说读多了,小小脑袋里装满的全是不可思议的幻想,才造成其思维与行为的混乱。现在这种想法才有所改变,看来这小子肯定隐藏着极深的秘密,是极深的天大的秘密。人类的形体与外貌发生变化也许与基因变异有关,但并非天体的异象,外天体没有发现生命,也不存在变异之说。如今再想,也许他身有感触才提及如此的问题。是何种感触呢?还有,他仿佛已有了依据,竟然断言我就是四维的生命,断言我的形体与相貌会发生变异;他所有问话直指我的身世与未来。这种谈话的方式就是极端异常的行为,我不得不防呢。他肯定知道了关于四维的许多事情,知道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三维的人类存在,否则不会如此断言。另外,他手中的绿色玉石棒,晶莹剔透渐次暗淡后又变为默绿,具有何种作用?这一切均让我立在楼下呆思了许久。此时已是四月的天气,花明柳媚艳阳高照,春风和煦温暖宜人,我却感到一股冰冷的寒流自后脊梁传递开来,让我颤抖不已。我平静安稳的日子要结束?世界末日马上来临?我心神不宁的向周围的天空望去,没有一丝末日来临的征兆。这小子如何查得?又暗中查寻了多久?我一阵心惊肉跳之后,又安慰自己说,不必焦虑,我从未进入四维,没有泄露任何的蛛丝马迹,这小子也是胡言乱语而已。他的主动出击倒让我有了准备的机会。所以,我决定再次静待观察些日子,让他先跳将出来再说。我定定心思后对自己说,我就是一普通的授课老师,不能让莫须有的说词扰乱了心智,更不能让一位乳臭未干的学生把我封锁在困顿之中,我一定要心平静气阳光灿烂,好相趁这春光明媚的世界呢,困顿时期我更得过好静美安稳的日子才行。所以,当我再在课堂上见到他时,一样若无其事的微笑面对。上课时间也是平常状态,稳稳妥妥安安然然,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或他所说的一切对我而言都是极度陌生的词汇根本没有听懂。我就是不能留有任何的痕迹让外人有所查寻。之后,他倒也没有再次的追问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们便也平静的面对着彼此。

 

只是仍没有“通古斯”或莲花的消息,却也没有了撕杀逃亡的日子,我感到还是非常的开心。我的正常授课时间比较系统,课程之外,一般情况我会在阅览室查看书籍。偶尔也回家居住。我在本市的上新小区有套住房,复式结构,这地方我没有向任何人提及,连秦山岭与闫伟业他们也不知道。因感觉这是我的私人空间,这才是隐私,没必要对他人提及。我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变化,若有末日的说词或明显的特征,也好在第一时间觉察得到。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过着。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与同学们相当熟悉,偶然相遇,每每都是亲近的问候。只是这30名同学中,只有黄冈古及卿丘晨两人的身影,不知为何,一直是在我的眼前晃动。虽是想见黄冈古,因心存芥蒂,便有种担心,倒不如卿丘晨了,若几日不见真似如隔三秋呢。她那双闪亮的眼睛,天真的微笑,清爽的笑声,让我的担心与顾虑骤然降低了许多;有时盼望着相见呢,她便迎面走了过来,害得我还有些心跳加速。当然,她也一直在关注着我,偷偷跟踪我多次,倒也没有过分之为。时间久了,我也清楚了卿丘晨的行迹,便在她经常出现的地方,阅览室或到教室的途中等待,远远看到她飘然而至,我就装做不经意的偶遇一般。每每如此,她都会非常惊讶的问道,老师,你怎么在这?我正想着可否遇到你呢,就遇到了。看她脸色红润的样子,我坦然又随意的说,正好去阅览室借书呢?你刚回来么?她点点头然后开心的笑,笑声似一股清澈的甘泉在我的心田流淌,让我倍感欣慰。还没待说完,就看到黄冈古走来,站在卿同学旁边与我说话。

 

黄冈古冷冷的说,我有个问题一直想请教,因怕打扰,所以,这会儿遇到我就问了。与我对话,他的手微微颤动。看得出仍在强行压抑着心里的恐慌,但也有种孤注一掷的勇敢。是的,他的定力很强。他一定隐藏着极深的秘密,让我立即提高了警惕,不知他亮出何种招数扰乱我的内心。我面带微笑,表现的非常高兴。我说,本是师生,正常交流,不打扰的;再者了,我喜欢被聪明的同学打扰,你说吧,不必客气。我还吹捧他说,因为与你聊天让我有种站在高山顶峰俯瞰广袤苍穹的意境,就因你的思维凌驾于苍茫的天宇之上,我得全身灌注才行,细想这也是一种美好的感觉。他平淡的说,时间真得不存在?我想了想说,时间存不存在呢,嗯,得从量子纠缠说起;量子纠缠最明显的特征是,相隔光年之遥的两个夸克粒子,一方可以瞬间感知另一方的改变,并随之变化,毫无滞后,彼此并无时间这一物理量的参与,非常神奇;之后科学家在研究量子力学时,又发现了某些元素,需要时间的介入方可衰变或位移,当莫名的消失又出现在他处时,竟是瞬间完成毫无滞后;基于这种现象,才有了时间并不存在的说法;这有悖于正常的逻辑思维,严格的说有悖于三维的逻辑思维;你的疑惑我能懂,没有时间,人类为何感知到光阴的流失或岁月的流动?而各类生命均以时间的轴向自诞生到衰老呢?我给出的答案也有悖于常规,三维的所有现象,并非是时间的流动,而是空间的转移;空间的转移形成了人类意识中时间流动的假象;人们之所以感觉不到空间的转移,是因为参照物的相同,万物也都发生着变化,包括性情与意识;其实,也是不同空间熵值的不同,便也有了所谓的时间差,如卫星与地球之时间的差异了;这仍是人类意识产生的“视角”错误;因为我们的大脑只对表面的变化有感觉,无法看透实质;又由于所有的变化在同一空间内沿相同的方位移动,似乎有一种“量”在参与,便错误的认为有了时间,并自我暗示了时间的存在;其实,所谓的时间,不过是“物质与意识”在不同速度下运动,与依赖的“能量”产生的熵值差。

 

黄冈古与卿丘晨都认真的听着我的说明,仿佛在听天书。他们根本没有想过此类问题,而我自外天空返回地球后,常常思想着所谓的时间及对人类造成的错觉。我继续说,那么,如何理解四季的变更交替、人类的生老病死及自然的海枯石烂呢,于是另一个更加违背常规逻辑的命题出现了,因为交替、病死与石烂,也一样是人类产生的表象,是空间移动后产生的错觉;当然,这一切也确实发生了,但发生的却是空间的移位或轮回,而不是时间的变化。我知道他们肯定理解不了,所以我又说,那么,生命体只所以产生了万物随时间而变化,是因为万物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都被宇宙储存在不同的空间背景下叠放在一起,就似由无数张纸组合而成的立体影像,有规律且准确的存放在苍穹的某处,而空间就是影像不断移动的框架;空间的移动,使储存的光影也发生了变化,与时间无关,却是唯一用时间可解释清楚的规律,因为此时已不是彼时的空间了;所以,所有的一切,即过去、现在与未来,平行并列的存放在一起,且因了空间的某种需要而变化着,让人类产生了错误的视角;由此可以理解:宇宙及其万物的交替、病死与石烂,只是空间背景的变化,并用时间可以简单的说明;当我们再次寻觅到以往的空间时,场景一样重新显现,恰似轮回到了从前;所以,“轮回”是宇宙诞生初始赋予万物的存在之道,是宇宙借人类对自身的记忆与更新;由此也可以说,过去没有消失,未来并非遥远,一切都是现实的存在;至于空间这个框架在移动,也因了不同的视角,或因了某些需要方可确定其如何的存在,爱因斯坦最后发现了这些,才留下最值得深思的那句话: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却也深奥的暗示了“一切”都与时间无关;这也是爱因斯坦针对四维存在的最后论述;那么,在宇宙的基本法则之中,是谁安排好了这一切呢?也许当我们研究到第十一维度时放可明白,从而透彻了这种神秘的“安排”出自宇宙的何种自然规律?

 

卿丘晨听得有些玄幻,她似乎是惊悚的抖动一下说,不行了,不行了,神经有些错乱,那么,我的过去与未来也与现实平行着?我开始怀疑人生了。黄冈古目光坚定的站立着,感觉他早有准备,并清楚这种神秘的安排出自哪里。他微笑着说道,这种解释倒也新鲜,老师是从何处知晓?还有黑洞的“空无理论”,又是从何感知?这不能不让人怀疑老师的身世。卿丘晨轻轻打他一下,以确定当下是否是真实的存在,然后质问道,说明白了,什么身世?难道站在我们面前的老师也不知是过去式、还是未来式么?又问我,难道老师也是隐藏的富豪,有十亿的资本支持着?我微笑回答,我哪有这般好的命运啊,我们任何的相视都是当下,而非过去或未来;我就一普通人士,早你们几年接触过这些问题,才让你们称一声老师。我说,这些只是理论,不需要高维度的智能指引,也不用将思维凌驾于苍茫的天宇之上,只需站在高高的山峰稍稍俯瞰一下广袤的苍穹,把时间不存在的命题融入其中,认真的推敲便会懂得;若再深思熟虑加工一番呢,便能寻到自圆其说的依据;当别人无法反驳或疑问时,一门新的理论也就诞生了,就这么简单;那么,黄同学,请问还有什么需要我解释的困惑么?黄冈古生硬的说,时间是否存在的命题,是我无法跨越的障碍,我仍处在混沌之中,不甚清楚,但有些醒悟,似天地初开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之状,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我要弄懂的是时间的精髓、黑洞的诞生,以及四维的生命沿何种轨迹运动。他有些恐怖的看着我说,这对于我的未来非常重要,因为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你不知道、我反而知道的状态,比如,黑洞的奇点也是空无?那么,这将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我不被表象所困惑,说,好吧,那就说说我理解的空无与奇点;地球上的物质一般呈现固、液与气三种形态,与温度有关,这是常识;那么,当温度极具升高或降低时,物质会以波体与粒体的形态存在,这也是常识;而黑洞形成的初始,恰是温度处在两个极端的时期,宇宙中的极冷与摩擦产生的巨热,所以,物质便以波、粒两种形态存在于黑洞之内,这里的空无并非没有能量,有的是地球人类还无法感知的能量;波体与粒体是种超级的能量,本质是处于特定状态的粒子流,以波的形式传播,与波载体同理;也恰是光的组成部分,只是没有组成光,是“准光”,称为“准光现象”,不反光且与光互融,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我仅是想到了“空无”才能让光穿透,恰似被吸收同理,便形成了这种说法;而奇点属于一种汇聚体,汇聚了物质、意识与能量以及所有,与“空无”存在的环境不同,其实质还无从认知、也无法描述,只知是种存在,不知是种“什么”的存在,就这么简单;因为黑洞已被发现,所以也不需要特别显赫的身世再次验证;从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黑洞理论到1945年发现黑洞,用了40年,可至今仍众说纷纭无法验证其诞生的根由;霍金在1973年研究黑洞时,突然发现内部存有一神奇的聚集点,在此点上物质、意识与能量可以交融与互换,可以共存或分离,便命名为“奇点”。我停了一会儿又说,这仍是理论层次上的概念;你也可以宣布一黑洞形成的学说,只要符合广义相对论就可自成一派。黄冈古问道,那么,奇点在哪里?我摇摇头说,不知道,得容我思考一番。他又问,人在无外力协助时,可以在空中飞翔?我答非所问,自1939年科学家通过核裂变把质量转化为能量,用释放出巨大原子能的中子链式反应制造了原子弹,后又利用核聚变发明了氢弹;所以,作为相对论的一个推断,人们果真找到了能量与质量相关的直接证据;再后来,人类又控制了核反应堆,并成为协助人类生存的能源之一,于是核电站、可控核反应堆供暖系统、核能载人飞机与核动力无轨火车等相继诞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状态;而核能只是载体,波能也是其中之一;当波能达到一定的密度时,完全能够悬浮起一定重要的物体,并在一定的空间里,成为人类运动或飘浮的载体;所以,人是可以在空中自由飞翔,只要你所处环境的能量满足你的飞翔条件就行,类似于水的悬浮;显然,地球的表面远满足不了这种要求。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四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