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行回去后,赶快给井岳秀写了一封亲笔信,发榆林让赵琦亲自拿给井岳秀。现在要看井岳秀的态度,因为这事其实是陈树藩硬压给井岳秀的。
另外一件事情,是应该尽快见到胡景翼,西安城自己估计是待不住了,应该将情况变化告知他。所以李志行又去了一趟督军府,借口是邀请大家吃饭。
升官不请客,简直如衣锦夜行。
约完大家吃饭,他又找了刘神仙,说想见一见胡景翼,因为他想求胡景翼一封信,此往陕北,正好经过胡景翼队伍的防区,为了防止独立班又被于右任扣住,他需要胡景翼的信。
今天的刘神仙态度与昨天截然不同。他听完志行的要求后,冷冷地盯着志行看了很久,后来却又叹了口气说“志行,你是个明白人,我希望你能记得我为你做的事情,出去后不要反对树藩。”
志行听后,沉默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老哥,我这出去后,相当于从零做起,希望你以后支持我。”
刘神仙也点点头,然后让志行自己去找胡景翼,他会打招呼放行。
志行随后又去找了刘四,给了刘四500大洋银票,算是对刘四的补偿。刘四非常高兴,其实他也没怎么受牵连,有他叔叔刘神仙在,很快他就可以官复原职。
志行跟麻武打过招呼后,独自上楼去见胡景翼。胡景翼正坐在桌前,情绪很差。
“景翼哥!”
“志行!”
两人紧紧握住手半天没说话。
“可惜那几个好兄弟了!”胡景翼有点悲痛。
“景翼哥,兄弟们为革命牺牲,值得!你不要太介怀,他们的家人我都会妥善安置。”志行也伤心,但却一定不能让胡景翼生出悲观情绪。
随后两人坐下,志行将自己的情况讲了一遍,胡景翼说“志行,你现在出去是对的。否则,恐怕刘神仙迟早查到你头上。”
胡景翼想了想又说,“志行,你手下没兵,出去了只怕也不好安身,你把猪娃带走吧。还有,刘东山你要不要带走?”
胡景翼提到此事,其实志行也有过这种想法,但现在靖国军正在与陈树藩对峙,此消彼长,志行的行为对靖国军不利。
于是两人又仔细商量,最后决定,志行带郑玉琨走,但郑玉琨的人马只带走一个连,其余的归到刘东山麾下,这样对靖国军影响小些。
胡景翼给志行写了两封亲笔信,一封是写给于右任、井勿幕和岳维峻共同三人的,意思是让志行带郑玉琨及一连人马走;另一封是写给井岳秀的,请井岳秀对志行多家照拂。
志行含泪收起信件,说道“景翼哥,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个要求?”
“志行你说。”
志行盯着胡景翼的眼睛说,“景翼哥,你一定要答应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能轻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胡景翼看了志行良久,最后和志行拥抱了一下,说“志行,你放心,哥会活着!”
最后,志行给胡景翼留了银票,以后只怕自己不能来了,再设法派别人来吧。
告别胡景翼,志行在楼下见了麻武,给麻武了500大洋银票,说“武哥,承蒙你照顾这么久,我很快要走了,咱兄弟俩自不必说,只是胡景翼其实是条汉子,麻烦你以后在生活上不要为难他。”
麻武看看志行,叹了口气说“志行你放心,我和胡景翼又没啥私仇。”然后收下了银票。
……
志行在西安城又待了两天,终于等到了榆林赵琦的回电。赵琦称井岳秀看了志行的亲笔信后,明确表示让志行放心来,还说兄弟们在一起,才能把事做大。
随后两天,志行在西安城大宴宾客,陈树藩、刘神仙、王文秀师兄都参加了送行。同时,李志行对西安的事情做了安排,如让马明经继续在广济街学习等等。
最后,志行独自一人在顾公馆的围墙外,低着头默默地走了一会,然后带着他的独立班所有人,离开了这座古城。
独立班里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李志行,包括那个家就在长安县的赵凤山。
一行人顺利到达三原,志行先与玉琨、刘东山商议一番,然后去见岳维峻说明情况。
既然是胡景翼的意思,岳维峻也不反对,两人便又一起去见于右任与井勿幕。于右任仍是靖国军总司令,井勿幕任总指挥,志行说明情况,拿信件给两人看。
井勿幕对此事很赞成,他认为靖国军虽然少了一连人马,但李志行从陈树藩那里拉出来了几十个军官,这对革命非常有利!并鼓励李志行尽快发展壮大,异日或可成为靖国军的助力,并给他哥哥井岳秀写了一封信,说明志行对靖国军的意义,让帮忙照顾。
于右任对此也无意见。
等郑玉琨挑选完一连人马,志行去拜祭了汉堂英烈祠,里面有所有为汉堂的事业死难的兄弟们的牌位,包括这次在西安牺牲的几人,这些兄弟也有父母、有妻儿,但都为了汉堂的事业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志行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志行叮嘱,一定要厚待这些死难兄弟的家属,尤其是这次牺牲的赵根宝的家属,需要特别优待。
祭奠完毕,志行就带着他的人马上路,向陕北进发。
在西安的刘神仙,得到李志行拉走了郑玉琨的消息后,高兴异常,这算是意外之喜!马上报告了陈树藩。
陈树藩也非常高兴,斟酌着给井岳秀又发了函件,建议任命郑玉琨为少校副营长,归李志行管辖。并来了个大出血,奖励李志行及郑玉琨各1万大洋,直接在三原钱庄就能提款,他想给靖国军的人树立一个榜样!
后来,志行还是让人将钱取了出来,送给了于右任及岳维峻各1万。
……
由于乘坐了汉堂运输公司的小火轮,大约3天时间,志行就到达了陕北,在佳县上岸。
赵琦早已等候在岸上,一见校长,就详细汇报了自己面见井岳秀的情况,以及最近榆林城各种动态。志行认真听完,问道“井旅长知不知道我此来的行程?”,赵琦回答“应该知道。”
既然知道,志行便不急着进榆林,他还想最后看看井岳秀的态度。
黄河沿岸大部分地方都有汉堂的人,所以很快就安排好了吃饭的地方,大家先吃吃饱肚子再说。
在渡口最大的一个饭店里,志行和玉琨陪着同学们吃饭,请大家吃陕北的羊肉。陕北地方苦,第一顿一定要让大家吃好,所谓先安其胃,再安其心。
陕北的羊肉不负盛名,同学们吃得很高兴,忽然隔壁传来一阵嘈杂声,却是那些当兵的叫嚷着让一个卖唱的唱曲。一会,三弦子就“吱吱呀呀”响起,只听见一个中年男的唱到:
纱窗纱窗外呀,
铁马响叮当。
姐儿问声谁,
隔壁的王干妈。
王干妈这几日,
不到奴的门上来,
孩儿的王干妈
……
这是一段榆林小曲,名叫《纱窗外》,不过那男的声音嘶哑,唱得有气无力,非常不好听。
就听见一个当兵的喊到“真难听!你快别唱了,让这个女娃唱!”
那个卖唱的急忙停下,说道“好的,老总,让这娃娃唱,这娃娃唱得好!”,说完就又拉起了弦子。很快,外屋传来一个有些稚嫩的女孩的声音:
迈开金莲行呀,
来在象牙床。
打开纱绫帐呀,
瞧一瞧二姑娘。
二姑娘病得不成个人模样,
孩儿的王干妈。
……
这小姑娘声音虽然稚嫩,但唱得比刚才那男的强,那些当兵的一片叫好。
一会,忽然又听见一个当兵的嬉笑着喊“小姑娘,给爷唱个十八摸,唱好了大爷给你一块大洋!”,然后就听见“哐啷”一声,估计是在桌上扔了一块银元。
那个卖唱的男人一听有银元,马上大声赔笑道“老总,会唱!会唱哩!”,然后拉起弦子让那孩子快唱。于是那个稚嫩的声音又响起来:
紧打鼓来慢打锣,停锣住鼓听唱歌
诸般闲言也唱歌,听我唱过十八摸
伸手摸姐面边丝,乌兰飞了半天边
伸手摸姐脑前边,天庭饱满兮瘾人
……
李志行再也忍不住了,脸色铁青地站起来往外走,玉琨一看不对,就赶快跟上。
李志行出去,看见有两个兵正围着那个卖唱的小女孩,嘻嘻哈哈的。李志行上去每人就是两耳光,大骂到“你们才吃饱了几天?就敢跑到这些穷苦人面前作威作福?”
这两个当兵的一下被打懵了,再一看是李志行,立刻吓得不敢做声。
李志行对着这两个兵狠狠骂道“你们他妈的忘了自己父母是做什么的了?”,然后又转向一屋子当兵的,大声说“大家都给我听着!我李志行就是从要饭堆里爬出来的!我的兵,都是穷苦人的兵!谁想欺压穷人,马上给我滚!”
这两个兵是郑玉琨的手下。能被带出来的,都是既忠诚又勇敢的,这次是因为新到李志行手下,提高了薪水,一下有了钱,就有点得意忘形。
郑玉琨见大哥发火,想替这两个兵说句话,但嘴动了动,又不敢说。
恰好李志行回头瞪了郑玉琨一眼,骂了一句“这就是你带的好兵!”
玉琨立刻满脸通红,把这两个兵一人一脚,踢到门外教育去了。
那卖唱的一大一小吓得不轻。志行看了看他们,伸手把桌上的银元拿起,递给那个卖唱的男人,和颜悦色地说“你不要怕,我只是教训我的兵,与你们没关系。”
那个男的起初还害怕,及至看到那枚银元时眼睛一亮,想拿又不敢拿。
李志行笑着让他拿上,那男的立刻将将银元抓住放进衣服里。然后又可怜巴巴地说“这位老总,您是救苦救难的大菩萨,我和这孩子已经两天没吃饭了,您能不能再给我碗饭吃?”
于是,李志行让这一大一小两个卖唱的在一张桌子坐下来,给两人一人叫了一碗羊肉面。
很快,两大海碗热腾腾的羊肉面就被端了上来,碗面上盖着大块的肥嫩羊肉,撒着碧绿的碎香菜和白白的葱末,红红的辣椒调在汤中,油汪汪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那个男的也顾不得烫,马上就往嘴里扒拉,小女孩也立即就吃,只是小孩嘴小又怕烫,吃得慢一点。
志行坐在旁边,让他们不要急,别烫着了。可那男的显然饿极了,只管不停地往嘴里扒拉。很快,一碗就见了底,连汤也不剩。这男人舔着嘴,又用期盼的眼神看向李志行。志行又给他要了一碗。
结果很快,这一碗又被吃完了,而那小女孩第一碗才吃了一点。
这次,这男人不好意思再向李志行要了,却直接把小女孩的碗抢过来吃。小女孩碗被抢走,也不出声,就舔着嘴默默看那男人吃。
那男人很快又吃完了,汤也喝了个干干净净,这时候才想起要感谢李志行,就站起来向李志行鞠躬,不料刚鞠到一半,忽然捂着肚子大叫起来,然后疼得在地上打滚,眼珠也向外凸。
李志行大惊,赶快喊人来救治,同学们都从里屋出来,但看着那男人束手无策,这时店里一个伙计说“许是吃的太多,撑着了!”
李志行就赶紧让人扣那男人的嗓子,希望能让他吐出来。
但无济于事,那男人嚎叫着在地上滚了一会,不动了。
这是撑死了!
真是好心办坏事,请他吃饭竟然把他撑死了!大家只好安慰志行,因为这事谁也想不到。
志行低着头,心情很差。
这时候,那卖唱的小女孩忽然开口,她盯着李志行问“你叫什么名字?”
李志行看了看小女孩,心中愧疚,但却没有办法,只好说“我叫李志行,对不起。”
那小女孩接着又问“志行,你有没有女儿?”
志行只好回答“没有。”
那小女孩用大眼睛盯着志行,忽然却说“志行,你把他埋了,我来做你的女儿!”
“啥?你大刚死,你就要做我的女儿?!”李志行瞪大眼睛问到。旁边的人也都瞪大了眼睛,这种小孩真少见,她爹死了一点悲伤都没有,还马上要做别人的女儿?
但那小女孩却平静地说“他不是我大,我是他一块大洋从人贩子手里买来的。”说完看着李志行,一双眼睛又大又黑。
“哦?他不是你大?你多大了?”,李志行不禁问到。
“我7岁了,父母都死了,被人贩子骗的卖给了他。你把他埋了,我就是你女儿。”
哦,是被人贩子骗的!但这孩子忽然要当自己女儿?自己年纪轻轻要女儿做什么?志行有些窘,就说到“我可以把他埋了,但我不能收你做女儿。”说完一摆手,赵琦就赶快招呼人将那男人抬出去,又让人去买棺材,找地方挖墓。
小女孩静静地看着,等人抬走,她却仍坐在李志行对面,静静地盯着李志行,问到“你为什么不能收我做女儿?”
旁边的王冠军看着志行的窘态,就说“他还没有结婚,怎么收你做女儿?”
“没结婚为什么不能有女儿?只要志行答应,我就可以做他女儿。”小女孩瞪着大眼睛说,接着又问王冠军“你叫什么名字?”
王冠军觉得这小女孩有意思,就说“我叫王冠军,是他的同学。”
小女孩说“等志行认我做女儿后,我就叫你王叔叔。”
这小孩!朴成功也来问“小孩,你家是哪里的?家里还有什么人?”
小女孩说“关中富宁县的,家里没有其他人了。”
“那你做我的女儿吧?”朴成功笑着逗小女孩。
“不,我只做李志行的女儿。”,大家听了觉得更有意思了。
这小女孩原来是志行的老乡,可怜这么小走到了陕北,一路不知吃了多少苦,于是志行又问道“你家是富宁哪里的?”
“是富宁美原乡的,就是秦朝大将王翦的故乡。”,美原乡是富宁县北部一个地方,志行知道,却没有去过。
这时候严重也忍不住问到“那你家里还有什么亲戚吗?”
小女孩却说“叔叔,你是南方人吧?你说话我听不懂,你能说陕西话吗?这样我就能回答你。”
陕西话严重还没学会,被小女孩说得有些脸红。
“那你叫什么名字?”志行又问到。
“我姓齐,叫齐燕。志行,做你女儿后,我就叫李燕,你也可以叫我燕子。”
大家都觉得这小姑娘既新奇又可怜。刘绣娘忍不住,就拿了一块肉说“燕子,你刚才没吃饱吧?先吃点些,这是陕北羊肉,你以前没吃过吧?”
这小女孩看了一眼刘绣娘,露出感激,却认真地说“姐姐,我吃过。有一次,我把狗打跑了,抢了一根羊骨头……”
这孩子太可怜了!刘绣娘忍不住快要流泪。
听到这里,善良的李志行也忍不住了,就一把抱过小女孩,说“燕子,你以后就是我女儿了。”
小女孩也一把抱住志行,将头深深埋在志行怀里。在这人看不到的地方,大眼睛却在咕噜咕噜转,仿佛还在偷偷得意地笑。
就这样,李志行还没结婚,就有了一个女儿,还是个古灵精怪的女儿。
等将那个卖唱男人埋好后,燕子在坟前磕了三个头,就随李志行的部队,继续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