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继续说,在三维,“黎曼几何”探索的也是四维的规律,虽是皮表,却切入实质,内容值得探究;大家知道,殴几里得撰写的《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及人类数学发展的基础,数学圆锥曲线的内容由他提出,他用几何的方式,科学的研究了规律性图形的走向与未来,并用数学方程式计算出其未来的形状与未知的特征;由于他证明了立体形态存在的逐多规律与性能,在人类的几何学上立下不朽的功绩,被誉为“几何之父”;此是智慧的功劳。而玛雅人通过视角的观察,便可得知图形未来的现象与未知的性能,并清楚其最后的结局;因为他们的大脑对物质的“量”有直观的判断;这是意识的本能。殴几里得的研究,因为、虽然、但是——只适应于三维的规律性几何体,却无法描述自然现象中无规则几何体的走向与发展,如山脉的高低、波浪的起伏与云图的方向等;这些无规则的形体,由于自身携带的某种“能”与“量”,看似随机,实际表现出了统一的可知的走向与变化;如鱼鳞云、地滚云及动物云等,均是此种能与量的显示;1854年8月,数学家黎曼由此产生灵感,决定用数学的定律,辅助“时间”、“能量”及“外力”等诸多参数进行分析,果真证明了一些可见与不可见波形的几何状态及未来变化,并用数学定律及计算方法,验证了随意波形的成因,得知了无限多样性波形的存在与能量的关系,并发现有一种类似“人体8字”形状的波在昆仑山的某一高峰向太空发射,只是波能微弱而单薄,成为“波形多样性”的另一实证;黎曼通过人类的思维,用几何的方式描述了不规则的几何体,让三维的几何学跨越到了高次元的空间;实质上,这已将维度扩展到四维甚至更高,并步入了高维空间的波能研究,特别是波形的多样性,对目前研究的“弦理论”、“波生命”及“意识流”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是并未发现统一的规律而已;当然,别说早在19世纪,即使现在,人类对此仍是理解甚少,无法透彻;所以,黎曼对于四维的分析,仍是概念层面的推测,不是科学验证的实践,不是技术机理,而是视角效果,不存在时间,仍无法成为物质运动量值的衡量准则;因为运动规律仅存在着“时间概念”而非“时间变化”,故至今仍只知其存在而无法深入探究;所以,摸索高空间的熵变,锲而不舍也仅是表现其智慧、勇气与毅力值得敬佩而已。
我说,最后,我们还是返回到“时间”这个量值上分析,这是一个无法解释透彻的课题,因为四维根本没有时间;所以,针对物质而言,任何一个粒子产生了变化,都可以再次实现它的逆向或同向的转变,时间在它们“身上”无法留下任何痕迹,量子的互相作用是如此,意识的随意切换也是如此,而光的双缝干涉更是如此;那么,人类的大脑为什么会有“时间”的感觉?全是因为宇宙存在着一维的“熵变”,便也有了一维的时间意念;简单的说就是,宇宙整体在不断的膨胀中,空间变得越来越遥远、越来越扩散也越来越零乱,这种遥远、扩散与零乱在整体上是不可逆的,也是沿一维的“熵变”进行,这才有了不可逆的时间意念;目前的宇宙仍在爆炸中扩大着,其能量也仍在转移中互换着;“能量”的转移,是时间的表象,“熵变”的一维,才是时间的本质;时间是依附表象与本质来显现其存在,于是大脑这种“物质”便感知了时间的存在;而另一个更大的疑问是:大脑并未直接联系、体味到宇宙正在变得遥远、扩散且零乱的任何状态,为何会如此明显地产生出“时间”的感受?原因很是简单,是“意识流”走向的醒悟与感知,是意识之有意识的防范,这事件本身已经是“四维”的属性了,即人类的大脑,在“有、无”观察时的活动,实际上一直按照“双缝”的模式进行,莫名的完成了对四维认知;而其三维的本性,却用时间来阻止着这种认知,并实施着防范的功能;大脑是宇宙赋予三维显现四维的“仪器”,是物质、意识与能量的统一载体;在人类的意识上,“大脑”必然暗藏着是“固守”还是“进化”的悖论,所以探索“物质”与“意识”的意义,并非仅为谁是第一位或第二位的争议,而是证实着:高、低维度的空间一直在相连,是以某种低维“不认可”的方式一直相连;人类的“大脑”不是不可以进入四维,而是“有意识”时一直“抵触”着进入四维,“无意识”时“随意”进出在四维;而“努力”着争取,仅是一种自我安抚与慰藉的假象,这就是三维;而四维与五维也是相连,却没有抵触之意,因为四维加上思维的层次便是五维;五维是时间、空间与意识的统一。
我看着卿丘晨说,所以,就目前而言,创造或实现进入四维的条件,懂得人类大脑的“结构”至关重要,只是目前还未有开发出应有的功能;当然还有许多次要的因素;比如:我们所认知的四维是三维加上时间一维而成,其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四维与三维的结构并非一致,也非我们理解的平辅或延展;所谓的四维,并非三维再加一维——时间,而是三维的每一维度,分别加上一维的时间来维系;而“黎曼几何”、莫比乌斯环与莱茵克瓶,仅是四维在三维中最浅弱的显现,是三维的某一维加上时间而形成;而“人脑理解宇宙”、感知四维,也并非是独立的事件,是“大脑”的本能与实质,是所有“意识”与宇宙的融合与演化;而“理解”也仅仅发生在“人脑”的特殊“结构”中,并发生在所有被“意识流”覆盖过的区域,大凡发射类似“电磁波”的“物质”,都可以感知并理解着这个真实的世界;所以,意识是物质在不同运动状态下表现出的不同特性,是物质在“无观察”状态下呈现出的一种行为,也是三维与四维相关联的入口;它是三维也是四维,是真实也是虚幻,是过去也是未来;无时间观念,无上下之分,无远近之别;三维进入四维只是欠缺必要的条件,条件成熟,我们都可以进入四维,并适应四维生存的环境,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适应于四维的空间,并与宇宙间相同的“结构”框架拥有同一类根源;这个根源最终能够证明,并不是这种“复杂性体系”让宇宙拥有了意识,而是宇宙自身就拥有这种“复杂性体系”,并分别存在于各低或高的维度之间;所以,宇宙是拥有意识的源泉,并从上而下顺应着拥有了许多并不复杂的空间与物质,且赋予了不同维度不同量值的“意识流”。
我知道如此的解释,同学们肯定处在困惑之中,但外太空的研究与走向,就是在虚幻的不真实中,寻得最真实可靠的依据为人类解读。同学们没有一人提出问题,都在静静的听着我更深刻的解释。于是我又说,如何理解不同量值的“意识流”呢:比如旅行的甲、乙两人,前行的速度不同会有时间差,二人的时间将以不同的速度流逝,而两人的“大脑”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如果甲的速度非常快时,他与观测系内的示数相比较,值就会“小”,时间流失也就“少”,则衰老的速度会比乙慢许多;所以,当甲看到乙时,以为乙衰老的太快,度过的时间也长;这就是“意识流”的比较,是一个相对而言的论述,也是一个时空概念的命题,因为他们进入了不同的空间之中;不同的维度对“意识流”接受的量值也截然不同,量值的大小取决于你相对的速度,也取决于你所在的空间,更取决于你生命能量的熵值变化;所以在彼此视角里反馈与感知的影像便也不同;这是“意识流”的作用,也是意识的熵变;意识是一种能量,也是通过不同的波与所处的空间彼此联系或互相感知;毕竟甲乙均在地球之上,运动的相对速度很低,所以因速度导致的差异,给两人造成的变化并不太大,即生命量值的熵变在人类的视觉里不甚明显;这仍是空间行走而非时空穿越,所以不能与生命体的外貌与特征混为一谈;除非基因的变异或蛋白质的流失,才造成了人体组织的变化,使得形体发生了改变;这依然是依了三维的视角效果来分析;那么,针对于极速飞行呢,其“意识流”的熵变就很大,大到可以用未来与过去来说明;当你时空旅行之后,再回到地球时,你就到达了地球的未来;因为地球也在向着未来而行,并成为一种真实的场景,来接纳太空之旅后返回的意识;所以,穿越到未来在理论上远比回到过去的可能性更大,且更容易,因为未来是随了没有时间的时间轴而朝一个方向推进的;或者说过去、现在与未来,也仅是表述“时间”的另一种说词。
我话题一转,继续说道,但是,“过去”才是我们真实的存在,是曾经走过的路径与经历的现实,而“未来”是不曾发生的空间,如此分析,回到过去要比去向未来更加可靠,也更加真实;那么,“过去”与“未来”,到底哪一个更易于到达呢?这便是“物质”在超度光速运动时,时间与空间共同变化后形成的悖论;看似两者都能实现,又都不能实现;于是,摆在人类面前的另一个课题就是,人类的“过去”与“未来”兴许就在一个共同的点上,并非在遥远的距离之外;果真如此,便也可以验证了,宇宙本就没有时间之说,所谓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就在同一个“点”上,都在“意识流”或梦境之中,也包括三维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且与量子的叠加、纠缠与不可区分的特征又惊人的一致;这让人类异常惊讶;于是可以联想,兴许此悖论存在的目的,就是验证着这一骇人听闻的宇宙真相,四维时空才是最基本的存在方式,而三维虽然智慧却渺小似菌类,还无从感知这种“时间”的叠加与纠缠;到目前为此,这仍是一种启迪与开发,不可验证与实践,属意识的认知范畴,这就不能不说,我们居住的这个绿色星球,能量弱小、意识单薄及位置荒凉了。我又说,这种现象比一米的尺子缩为半米甚至为“点”容易理解的多;那么,当我们再次返回到尺子的缩减现象时,问题之一,是物质真正的缩减,还是光波传递对外呈现的自然现象?降低到相应的速度可否恢复到原貌?答案是肯定的,也符合三维的思维模式,但需要未知的研究来证实,仍有待于在坐的各位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探索,把知识的平台提升到一个怎样的高水平后,方可让人类拥有的认知。
其实,一米的尺子再以光速运动,也不会造成真正意义的缩短,这只是一种运动呈现的像;我没有说出答案,便是以此鼓励同学们要主动思维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试验,用自己的汗水完成这份答卷。但是,关于四维的存在与出入,本不需要如此抽象的理论或说词便可完成,就是由我这个四维的人类,带领他们进出一番即可,这是最便捷又最可靠的策略。我完全可以带领他们游走一趟我千年的历程,或重游一次他们自己这二十几年的人生过程。这是最好的证实办法。但是,我万万不可如此。所以,我最后又说,现在的我们,也只是面带微笑的了解这些我们认为虚幻的现象,将来有无实例证明或如何去证明仍需要探索,所以大家还要努力;这样也算是,对得住我们人生一世的大好时光,对得住拥有的特殊“结构”框架来研究“复杂性体系”呢。我说完后,微笑着看大家。我在想,不知道如此的讲解,同学们是否认可或者满意,但我看到他们个个信心倍增,精神焕发,跃跃欲试。我感到异常的慰藉,也因此下定了决心,如果近期没有同学提出异议,那么在以后的授课中,我就以这类的方式讲解,即以书本知识为基本依托,又以附加的太空虚像为吸引点,来激发大家对宇宙研究的兴趣。也是啊,理论的知识太过抽象,泛泛而谈,又错综复杂,迷惑阵容一般,让这帮二十几岁娇生惯养的孩子,思维开阔到星系、外太空,去理解四维或五维实属不易,若附加些太空“虚幻”却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与对宇宙的认知;至于其他,我还是少些太过玄奥的讲解吧,免得扰乱了他们本该理性的思维。他们已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万不可操之过急,若弄巧成拙,岂不白白折毁了一代天骄,将来的路还长,还需要一步步的前行才是。但是我一样觉察到,也正是这些莫须有的说词,才激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并乐意与我探讨外天空的自然或虚幻的现象呢。
我的生活习惯很有规律,一日三餐,授课学习,三点连线。除此之外,我没有太多的爱好,私下与学生们也联系甚少。除与本系的几位教师:如秦山岭、顾强项及闫伟业关系密切外,其他人我也少有交流。这三位都是我的知心加知已,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内工作,平日没事无话不谈,包括一些隐私的话题。对于婚姻情况,除我之外他们都已结婚生子,特别是秦山岭,也是留学任教,大四下半年那会儿,我曾帮他抄写过情书,并陪同跟踪过他喜欢的一位叫邱菊的女子,还被当成流氓抓到派出所去审问。这段历史秦山岭禁止我再次提及,因为当时这小子还在追另一位叫碧婷的女子,他说若是传扬出去定会认为他的人品不好,所以我就一直为他保守秘密。如今他对我也是倍加关心,总在有意或无意之间谈及敏感的话题,以引起我的好奇。说真的,关于他们提及的隐私,我不是没有感觉,是有感觉,也知其存在的意义,但赖的体会,便哈哈一笑而过,人之常情对错不加判定。关于秦山岭,我需要多说一句,出于对我的报答,他锲而不舍的给我介绍过不少的女子,说的急切了我有时就去应付一下,见上一面,有时干脆就不答应;这让他非常担心我的心理有问题,出于关心他还偷偷观察过我是否有男性的特征。我也大方的让他看过。他还笑道,是个超标准的男人啊,怎么就对女人不感兴趣呢?又说,我不是有意冒犯,你也不要生气,我是关心你。这话我也没有理解透彻,人体的各种器官或脏腑,就这样正常的生长在身体上,又不是身世之谜。属于隐私的范畴么?不属于吧?还有啊,看我一眼我为何要生气?那做为男人的度量也太小了。我只是自己这样想,并没有直接去问。所以我微笑着,诚恳的回答,都是男人,有何气好生?他当然不知我是不能与三维女子有肌肤之亲的。
在这一点上,我一直劝慰自己,万不可突破底线,这是我做为人类唯一的准则呢。我们是通过波的撞击互生好感,并非以外貌或形体等无关紧要的表象来产生喜乐;至于其他,这样说吧,我的三维之体有这种基因,也有这种本能,只为恪守底线,才对敏感内容表现的无动于衷。至于生气与否,我还想了好久,并悄悄的感知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或意图。为什么看我一眼某些部位我就要生气?还把隐蔽处说成是隐私?这样正大光明的偷换概念他没有觉察到么?或者这也是三维人类的本性?我不生气说明我就有问题?就与常人不同?我万不可有何不同呢,这样易被黑暗魔鬼发觉。若真是如此,当他人再看我时,我就要学着生气了,否则就不是三维正常的生命呢;可我就是生不起气来,关心我肯定是为着我好,可以说是为着我的存在着想,又不是出于坏心态或我不能接受的行为,只是看看而已。虽然我处于被动之下,却是远离着伤害我的程度,所以我并未有异常的感觉。这让我又想到,关于婚约之事,还是当今的时代好啊,没有特别的强权对我施加压力,强迫我结婚或去做如同伺候老佛爷那般的事情,再或者说我是鬼魅附身,被强行驱逐远离呢。如若遇到强迫,自会有讲明道理的地方,也免得我与他人都受到伤害了。表面上看似是人类个体的存在有了极强的自主意识,实质上却是整个时代在前进、在发展,人类文明总归是朝着一个崭新而高尚的梯度迈进着,人类智慧也朝着光明又灿烂的方向前行呢。所以,我甚是安慰。有时我还想,除了情感之事困惑我以外,就我目前的生活状态,还真没有其它的事项让我担忧。对于婚约之事,这事情已困惑我千年,至今仍困惑着,所以也就不算困惑了。我不想节外生枝,也不会因此猎奇,所以我的存在只能是,说着、听着、走着、看着,别无他法。而对于其它的人或事,我尽量的敬而远之、互不侵犯呢。
时间过得很快,下半年就要结束了。各科目考试后,大家便回家过年。这段时间,我时刻关注着黄冈古,他倒也没有异常的举动,这让我思量我对他的怀疑是否有误,他本没有可以让我担忧的因素,是我太过小心而已?可以肯定的是,他仍在暗处观察我,或者说监视我。有几次的周末时间,我看到他就跟随在我身后不远的地方,眼睛眨都不眨的看着我的举止;待我发现时,他立即转身隐藏起来。因无异常的悸动,便也随他而去。关于生命体穿越时空后形体与相貌变异之事,他从未向我提及,也未曾再次说过,这事也就过了。我也只是偶尔把他与曾经的我“自己”联系起来,否则他不会问出穿越时空后外形的变化;穿越后我“自己”会变化成他?想想也是极不可能。有时吧,我在潜意识里就感觉到,我只需轻轻伸手遮挡住某些光线,便可把他置于死地,所以也从未担心过他的跟踪;至于为何有这种意识,我也是困惑;兴许我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的缘故。其实,在暗中监视我的行列中,卿丘晨也算一位,当我发现时,她也是立即转身或望向他处;对于她,我却没有只要遮住某些光线便置她于死地的感觉,反而与她有种波能的相融。这是我担心的地方,加上我对他们俩人也一样的好奇,这才让我有了恐慌之感。我们越是不直接的面对,我就越无法证明他们的真实身份。为此,我还专门查过他们俩人的出生地。黄冈古自幼生活在居川,祖籍写的是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高岭村,属于泰山地区。这地方我都没有听说过,但泰山我是知道的,我曾在泰山以北不远的地方生活过一段时间,就是巴楞士所说的“达利亚布衣”。卿丘晨的籍贯在福建汀州安塞乡桃草山村,我打开地图对比过宋朝时的位置,在如今的安塞乡区域,宋朝时还真有一处叫突兀山的山谷;但卿丘晨从没有提及,也许她并不知道,也许早已改了名称,再说这已是千年之前的命名,她若听过也如同听神话故事一般呢。
此时,我已经知道她与南巴峰下的莲花本无关联,这事也是近期才得到机会与她交流。期末考试后的第二天,我们在图书馆相见。我询问过她考试的情况后便随意聊天,我说,时间真快,转眼大一的上半年结束了,可你当天入学时的情景,我仍记忆犹新,对你吟唱的那首歌谣也印象彼深呢,我思考过却不知言者何意?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笑着说,老师,我也是如此,仍记得第一次看到你时的心动;那个,关于歌谣,我给你讲过的,是我的一个梦境,在梦中有一位与我神似的女子所唱诵,你还说那座雪峰应该就是描绘中的南巴峰,至于意境我也不太明白所示何意?只是记住了。我回答说,知道,只是感觉时间飞速的流逝,快的让人恐慌呢。此时,我想放射我的波能,看她感知的程度如何,这是验证我们有无感应的唯一途径,又担心伤及到她,便也做罢。她答非所问的悄悄说,老师,其实啊,现在想想,我认为当时我可能真得进入了四维,遇到了我的前世,只是以梦境的状态呈现出来。说后便不好意思的笑。又说,老师,梦境与迷信有关么?我说,没有关联,迷信属子乌虚有的乱讲一气,没有理论基础,也无科学验证,形成不了规律,是不成体系的随意之言语;而梦境则不同,每人均有、时时会有,虽无规律,却有暗示的作用;目前三维的梦境解释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功能的一种自然状态,这种解释特别中肯,也特别现实,即没有肯定虚幻对现实的暗示,也没有否定其存在的作用,如同人们对爱因斯坦提及四维时的态度一样;但梦境所表示的情景及记忆,与未来确实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就得引起人们的深思了;我认为梦境是人类对某一未知场景的描述,是思维在某一客观形态下对未来的预测,决非迷信。卿丘晨频频的点头,表示认真的听着我讲呢。
我趁机说,如果把梦境的现象与宇宙的现象对比分析,或者说把梦境放宽到宇宙之范畴,用宇宙的语言来述说的话,梦境是一种无意识状态下的空间迁移,是过去或未来发生事件的影像反映;有许多的梦境可以预知到未来,会在之后的事件中应验;有的人会反反复复的梦到同一个场景、同一个事件或同一个地方,这是不同“载体”叠加态的一种反射;或是平行宇宙中另一个我的行动轨迹,且对我的行为有着指导意义;因为生命体中只有相同脑电波的显影,才极易出现在彼此的大脑之中,并幻影成像;还有一种梦境,是人类某电波与他生命某电波偶然相连后的正常反应,让彼此的感知在大脑中成像;其实人类在清醒状态下,也有这种预知、反射或感应,但清醒时由于其他真实的像或视角超过了此感知的量度,或因是在“观察”下的行为,所以才不得显现;在睡梦中,大脑关闭了其他的影像、视角、嘈杂与喧嚣,即在无“观察”时,此场景才显示出来,才“看”到了另一种真实的状况;当然,梦中之境在三维里仍是无法证实或根本不能解释,当现实中真实的状况出现了,场景似曾相识,人们才想到了曾经的梦境,幡然醒悟,原来早有暗示,只是这才知晓,所以与迷信毫无关联。卿丘晨说,那么,梦回童年或在未来应验,有理论支持么?我说,童年的记忆已在我们的脑海之中,印迹自然时常显示;而对于应验未来之事,其实也很好解释;宇宙轨迹是种定值,完全可以预测,而意识信息已存在于宇宙之内,并随各物体沿“熵变”的轴向直行而去,又因符合量子纠缠规律,一切都会自然的达到未来的结果;当大脑进行着本能的活动时,因无时间、无顺序的特征,所以未来的信息被大脑捕捉出现在梦境中,但也一样无时间、无顺序;这只是解释的说法,不是理论的支承;至于为何说梦境也是真实的场景,因为“双缝干涉试验”已经证实,在“无观察”的环境下,光子显现的像才是波的真实状态,于意识而言才是存在的真实场景,否则仅是粒子的表象;所以,场景与表象共同组成了我们眼前的这个三维世界。
我接着说,至于梦境为何是支离破碎的不完整印迹,是因为地球生命诞生之初,宇宙间涌动的夸克粒子与地球上原有的夸克粒子进行了交融组成了意识,并依附在特殊结构的框架内,支配着地球人类的行为与举止,但是宇宙间融入的信息是未知、零乱又涣散的,所以并不能支承起人类完整的思维与行动,但总归受到了某种量、即宇宙未来熵能的指引,所以显示的才是零乱的未来的印迹,并成为幻影,因又有了现实夸克粒子的介入,影像也就有着部分的现实印迹;这种解释比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更切合实际,不知你可曾思考过这些?卿丘晨摇着头说,没有,我只是听到宋光他们说过,童年时代曾梦到与成年的自己交流玩耍;还听黄冈古说过,梦境的光影在实际中呈现,验证了“梦想成真”并非概念;他还说,你的“空无理论”是正确的,他曾见过黑洞诞生时的光影,即真实的境况,我还笑他是在梦中所见呢,他却摇了摇头;有些不可思议,没想过梦境原来这么深奥。我吃惊的看着她,梦境成为实现?还见过黑洞诞生的光影?我尽量思维着这种现象存在的条件;梦中的光影在实际中呈现?她说回答道,黄冈古是这么说的,还有啊,如果某人的体型与相貌大约过了三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化成另外一个人的样子,又如何解释?我困惑的说,嗯,定是病理或基因突变的原因;这事他到是给我提及过。她摇摇头说,不是,那个,老师,你没有感到身体有何变化吧?我疑惑的问道,这是何意,我身体变化?听不懂了。她才悄悄的说,我见过润经理,就是太体量的技术总监润生,现在又胖又肥;可黄冈古拿出你的照片让我确认是否认识此人,我还装作生气的样子说不认识呢;黄冈古却说,这是润经理之前拍的照片,仅三年的时间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连他自己也不认得了,肥头、大脑、猪体外形;据说他就可以随意的进出四维,但没有证据。她又向周围看看,确定安全后才低声说,黄冈古对我说,你的体形与相貌,在三年后也会变成臃肿的外形,与润生一模一样呢;这会儿聊到了,正好说予你听;还有啊,润经理与我握手,我感到浑身颤抖、麻木,极是舒服呢。
我装作感激的说,谢谢,可我没有感到有何变化呢,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正好了,趁放假期间我感觉一下身体的情况。而握手之症状我没有深思,兴许用力太大的缘故。之后她没再言语,彼此拜个早年便告别了。关于我身体变异之说,我敢肯定,是黄冈古这小子醋意大发故弄玄虚来贬低我,还不知从何处弄得我的照片来糊弄卿丘晨,还进出四维?做梦吧。这小子的险恶用心非常明显。我说过,我已活过千年,千年里身体都没有变异,那认识你小子后我就得变异了?想想便觉得好笑。接着我又想到,黄冈古所说的穿越时空后发生的形体变异,不是思维清奇,也不是有前瞻性,而是确有此事呢。目前的三维科技绝对不会穿越时空,这个我自然放心。即使有人进入我的四维,也不会是润生经理。春节期间我便是净想着这些事情,想得出有关的答案,却是毫无结果。关于梦回童年,细想绝对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所以在春节后开学的当天,我也是没有事情,就去宿舍找宋光,想了解些情况。宋光、郜浩然等正在闲聊。几人正说笑着各自过节的趣事,还有大放烟花时的喜悦之情。我站在门口听了一会儿。宋光说,今年不许大放烟火,虽然少了许多的火灾危害,却也清淡了节日的氛围,总归不如童年时的年味浓了;提及童年,我母亲仍记得,在我9岁那年正月里,我与母亲做了相同的梦境,梦到25岁的我,还说我的头部有伤,定是放鞭炮时炸伤的,因为我打小就喜欢放鞭炮。郜浩然好奇的问道,哎、哎,怎么个情况?说一下,细说一下。宋光说,很久以前,春节后不久的一个清晨,我梦到25岁的我与少年的我及母亲聊天,头部破了包扎着创贴布,还有些清冷,早上说予母亲听时,可巧母亲当晚也作了同样的梦,还说我们牵着手聊个没完,并心痛我头部被鞭炮炸伤了,我还说是磕伤,是自四维返回来见面的,你说奇怪不?郜浩然若有所思的说,你今年20岁,是你25岁时,那么说是五年后了,便是2012年。宋光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