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舰队决定先派遣无人机进入入口,打探清楚后再决定进入。
数百架无人机从先头战舰上飞离,以极高的速度冲入掠夺者星系的入口,人们从战舰上看到的是宇宙空间中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圆洞,圆洞中是碎片似的影影约约的暗弱影像,看不清是什么。圆洞周围依然是璀璨的星空。入口正贪婪地吸噬着大量碎片,这些碎片进入后,更让圆洞之后的影像变得奇幻无比,但仅仅是那一抹光影,好如将碎物倾泻到一口浑浊的井里,转瞬便看不清。
无人机进入入口后,战舰上突然就失去了无人机的信号。这让地球舰队突然着了慌,本想借无人机打探情况,没想到一入圆洞就杳无音讯。地球舰队不敢减速,又对前路迷茫不知。
开弓之箭没有回头路,经过短暂的会议后,舰队决定:直接进入!
在最前面的战舰距离入口仅有两千多公里,转眼间就要到达。舰上人员紧张布置,各自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随时准备迎接战斗。
入口的那片超薄的区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舰队压来,仿佛一张血盆大口向他们咬来,又仿佛是一面画着动图的巨膜向他们铺来。更近些时,这巨膜就是一片广阔的汪洋,狂躁的碎片流正极速地冲入这片汪洋中,不过,相对于战舰来讲,那些碎片是在后退,正以极慢的速度漂流入口。
人类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景象。所有的物质像落入一张超薄的膜中然后溶解消失。
第一艘战舰以极快的速度首先冲破这层薄膜,接着第二艘、第三艘……
“攀登”舰在“长征”舰之前,它也来到了入口,无暇顾及周边密集的碎片流,一头扎进那片汪洋中,它的位置信息及其他一切参数像之前进入的战舰一样立刻从“长征”舰上消失。
终于,“长征”舰越来越近了,杨祯、秦政、文明等舰上人员从未有过的一阵紧张,这一步是人类第一次到达外星智慧生命的星系,人类将第一次与外星生命展开全面战争,跨过这层膜,不知道迎接他们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是怎样一翻景象。所有的疑问、担忧、好奇、顾虑都将得到相应的答案。
“10秒后长征舰触及入口面!”长征舰报完这句话后,人们默默地倒数着时间:10!9!8!7!6!5!4!3!2!1——
当“1”这个数字在人们心中默默念出后。所有人都感到一阵眩晕,仿佛失去了一切知觉,世界的一切仿佛没有了色彩、声音、形状、光亮等物质所需具备的特征。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但对于战舰中的人,恍如隔世。每个人恢复过来后,都险些忘了自己在做什么,慌忙开始自己的工作。
杨祯也从眩晕中恢复过来,她晃晃脑袋,正要问怎么回事时,突然被舷窗之外的景象震住了。
原本星光灿烂的舷窗外被一片昏暗暗的红光取代,只在那一瞬间。杨祯仿佛看到了熟悉的光,太阳的光,但是完全不一样。
人们也反应过来了,人类的战舰正处在一个充满阳光的世界里。难道回到地球了?不止杨祯一人有这样的错觉。但很快,他们就知道这里根本不是地球,因为,这个世界的光与太阳系的光完全不一样。它透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红光,犹如身在火炉之中,但战舰上显示外部温度为零下七十八点六度(前文明摄氏度)。
这时,杨祯看到“长征”舰后方的天空中惊奇地凭空钻出一艘艘战舰和一股骇人的碎片流,在红光中显得更加壮观和诡怖。统观整个天空,所有凭空出现的物体显示出一个平整的面,这个面正是掠夺者星系的恒星果皮。
杨祯才突然明白过来,他们进入了掠夺者星系,那道让他们暂时失去知觉的薄膜似乎有着异常神奇的魔力,将掠夺者星系和外界宇宙环境分割开。不仅隔绝了可见光,还隔绝了可见光之外的各种波。
她正惊叹眼前这一幕时,指挥室传来一阵惊呼,她好奇地跑了进去,正前方的舷窗外一颗暗红色太阳耀眼地悬在空中。虽有些刺眼但勉强可以直视,一方面是因为战舰舷窗有一定的弱化作用,另一方面是这颗太阳本身光线较暗。
这就是掠夺者恒星!
这是杨祯也是地球舰队第一次近距离见到地外恒星,谁能想到这就是六千年前与太阳相遇的那颗红巨星,曾经也是这样的吗?也是这样的光和热吗?六千年前与太阳邂逅,却掠走了太阳的行星,谁能想象那时候的场景该是什么样啊!地球在那场恐怖的灾难中侥幸生存,人类文明也一度中断。
我们的先祖能在那样的世界中顽强地不屈不挠地生活下去,使人类文明的火种艰难延续,那是一件多么伟大的成就呀!
人类终于在今天通过科技跨越空间追上了这颗星,时间是六千年!
人们终于见到了它。
通过肉眼观察,红巨星可视直径只有地球世界的太阳的三分之一,但它实际直径比太阳还要大的多,说明,现在舰队距离红巨星还很遥远。
舰队进入星系后离开了碎片流,此时已经完全脱离引力链的作用,处在一个相对较宁静的空间区域,没有遭遇想象中的敌人。一切都太平静了。所以,舰队将速度降下来,开始研究这颗红巨星。
它发射出的光令人着迷,人们从未见过,也许是人们更倾心于未知的事物或对新事物更有好奇心。
舰队终于可以稍闲下来认真研究了,人类最先进的科技就在舰队,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对准那遥远的掠夺者。通过观测,红巨星真实直径达到太阳的15.6倍,此时距离舰队约8亿千米,约等于木星到太阳的距离。也就是说,丁当所说的恒星果皮围成了一个直径约16亿千米的超大泡泡。
“长征”舰上,科学家们将观测到的数据上传,模型台上先是生成日冕层,像一个空心半透明的流动的厚实火泡。接着生成色球层,然后是光球层。随着观测的进行,中央又依次生成对流区、辐射区和核心区。就这样从外向内逐步构建出一个巨大的红火球,那是掠夺者恒星的3D模型。这颗火球正实时反映出表面沸腾的等离子体海洋,它和太阳一样不时抛射出巨量的物质,形成美丽而魅惑的日珥。它像一个狂躁而被压制的恶魔的卵,既漂亮又恐怖,如魅如妖,让人不由自主地着迷。舱室中被暗红色的光照得通红,虽然在生成模型时,光焰会被自动调暗很多倍,以适应人类肉眼观察,但还是让战舰中的氛围变得异样。在那个模型上,纵横交叉的极细的标识线、数字、符号不断生成,显示出掠夺者瞬息万变的参数。
同样的模型在各舰队中生成,供人们观赏和研究,人类看着这个除太阳外的恒星的详细模型后叹为观止,惊呼不断,仿佛这颗恒星就在自己面前,触手积极。人们可以从容不迫地走进它的物象里而毫发无损,甚至还可以用手指揪住一缕日珥,将它快速抽离,很快游离的日珥又像云雾一样被吸入日冕中去恢复原样。
对于这颗即将走向终结的恒星的研究就交给舰队中的天文学家们了,人们把关注点转移到共生族。
“长征”舰将几年前丁当、乔娜和游子五号向地球传递的语音信息再一次播放,让全舰队人员温习一遍掠夺者星系的情况。
人们听到“掠夺系统包括行星粉碎炮、碎片收集网、尘埃吸附洞。”时,突然想起了果皮外的引力链。不知道引力链到底属不属于尘埃吸附洞,它应该就是掠夺者掠夺物质的一种手段吧!
秦政、文明、杨祯等人站在巨大的掠夺者恒星3D模型前,红光映出他们的轮廓,仿佛人类已经和这颗恒星斗争起来了。秦政说:“我们已经进入恒星果皮,共生族应该在我们对抗圆锥体母舰时就已经知道我们的到来吧!”
文明点头说:“它们启动了引力链,很明显是将外露的战场遗迹清扫干净并回收物质再利用。”
杨祯对他们两说道:“司令,文叔叔,引力链让我想起了前文明提到的一种物质。”
秦政和文明同时问:“什么物质?”
“暗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