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有了士兵们的信任,就啥事都顺利,志行安排同学们带着士兵操练,自己到督军府逛逛。
志行先去见了陈师兄。陈师兄对他大家赞扬,多加鼓励,又叮嘱他要多跟士兵在一起,这样士兵才能爱戴他。志行急忙答应,然后退下了。
因为陈师兄很忙,最近于右任和井勿幕请来了强援,滇川黔靖国军联军总司令唐继尧,派了滇军第八军军长叶荃率所部五六千人经川东、湖北北上援陕。据说,颜德基、但惫辛、吕超、石青阳、石星川、王安澜等滇、川、黔、鄂原护法军和靖国军部队,也准备拔队向陕迈进。
形势很紧迫,陈师兄天天跟北京联系,希望拉些援军来。
刘神仙也在为这事忙,天天给陈树藩出谋划策,所以当志行满面红光地去见刘神仙,刘神仙匆忙夸赞了几句就走了,搞得李志行有一种衣锦夜行的感觉。
随后李志行又去见麻武。
麻武算是志行的顶头上司,志行一去就敬军礼。麻武笑呵呵地招待了他,让志行老弟不要拘束,两人又神侃了一会,最后约了晚上去西北楼喝酒,然后志行被麻武笑呵呵地送了出来。
最后志行去了百丈楼。
刘四一见他就大加恭维,他现在和刘四已经很熟了,称兄道弟的,志行要去看胡景翼他也不阻拦,也不打扰,只是命人送茶上去。
志行上去时,胡景翼正在听赵如笃先生讲课,志行也跟着听了一会。等老先生走后,志行开始给胡景翼讲自己最近的情况,目前志行在督军府人脉已经不少,陈树藩也很信任,营救胡景翼应该有比较有利的条件。
但怎么把胡景翼弄出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暂时还没有好办法。
胡景翼也劝志行不要心急,慢慢等待机会。
志行打算设法将胡景翼从督军府“偷”出去,傅长缨按志行的指示,已经开始物色合适人选及收买督军府的相关人员,再等等。
……
最近,志行到西安城的一个地方去了两次,而且每次都是一个人偷偷去的,也从不靠近,每次都站在远处,沉默地看一会,然后又沉默地离开。
那个地方,是顾公馆,是顾菲儿的家,但顾菲儿早已不在那里,她嫁了人,随夫家去兰州了。
另一个地方志行最近每天早上都去,那就是西大街回坊附近。
为啥?因为那里有一个路边摊卖八宝稀饭,再配上切糕吃,非常正宗。大家不要误会,不是“一刀北京买房”的那种,是一种黄豆做的切糕,吃起来沙沙的,感觉很好。
毋庸置疑,志行是一个可怜、无助、但能吃的人。
这天早上,志行又去西大街,不料今天却吃的却不爽。因为等志行到了后,发现几个回民正在驱赶志行常光顾的这家小摊。
卖饭的回民小伙子不停地解释,那几个却不听,最后竟然打翻了粥桶,并摔碎了不少碗。小伙子的妹妹赶紧去扶粥桶,一个家伙竟然趁机又将切糕盆打翻,倒了一地。
志行莫名火大,也许是觉得这几个家伙大清早的砸了自己的饭碗,上去也不问青红皂白,一通拳脚将几个闹事的回民打跑,然后问兄妹俩是怎么回事?
原来却是看这兄妹俩生意比较好,找个借口想把他们赶走。
兄妹俩谢过志行后,小伙子就赶紧给志行盛了一碗八宝粥。幸亏刚才没倒完,妹妹边留着眼泪边检地上的切糕,全是土,已经没法卖了。
小伙子也边收拾边抹眼泪。
这兄妹俩很穷,穿的衣服都有不少补丁,妹妹裹头的黑纱有好几个破洞,今天损失很大。
志行让那妹妹拿了几块切糕过来,弄掉沾到尘土的地方,一边吃一边喝粥,吃了一些,喝完粥就准备付账。不过那小伙子不愿意收钱,因为志行帮助他们赶走了闹事的人,小伙子觉得这是恩情,不能要钱。
志行便与这兄妹俩聊了起来。原来这小伙子名叫马明经,比志行小3岁,她妹妹叫马仁娜,才14岁,兄妹俩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不在了,两人相依为命,家里很穷,所以经常被人看不起。
兄妹俩很感激志行,也很担心那些人还会找自己麻烦。志行说不用怕,让他们明天做多一些,自己明天带人来照顾他们的生意,说完放下钱就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志行带着他的独立班,从校场出发,列队直奔西大街,一路上队列整齐,士气旺盛,精神饱饭,喊着口号,沿途赢了不少夸赞。
不过大家绝对想不到,这支队伍是迈着正步去吃饭的。
这群军官在这个小摊吃了几次饭后,再也没有人欺负兄妹俩了。
此后,兄妹俩与李志行慢慢熟悉,尊称志行为“李官长”。志行经过观察发现,这兄妹俩其实都是淳朴良善之人,就说“你们又不是我的兵,不用这么叫我,如果不嫌弃,可以叫我李大哥。”
兄妹俩很高兴,与志行越来越亲近,终于有一天,马明经邀请志行到他们家做客。
等到了马明经家,志行却有些惊讶,马明经家的房子看起来很不错!装饰也不寒碜,地方也不小,看着不像穷人家呀?
马明经看到志行的表情,就解释说其实自己家以前算是有钱人,这房子是爷爷那辈留的。可是在他父亲很小的时候,爷爷死了、奶奶跑了,至于他母亲的情况,也和他爸爸差不多,他父母都从小成了孤儿,在社会上艰难生活,积劳成疾,等后来到马明经兄妹小的时候,居然也相继病逝了。
这家人真是灾难深重。
可志行还是有些不明白,为啥马明经的爸爸和妈妈凑巧很小就成了孤儿,而且都是父亲死了,母亲跑了?
谈到这个问题,马明经有些悲伤,他说“是因为白彦虎的事情,就是你们说的“回民乱”。”
“哦”,志行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这里简要说一下马明经提到的“回民乱”,这个其实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陕甘回乱”,也被称作“回民起义”。
时间为清朝同治年间,从1862年到1873年,约经历了11年,范围包括了陕西、甘肃、宁夏、西宁等地,导致约2000万汉人、600万回民被杀。
最后,暴乱的回民被左宗棠打败,白彦虎带领剩余人马,投靠占据新疆的外来侵略者阿古柏,最终随阿古柏兵败,白彦虎带着那些人马又退到中亚去了。
本来自唐朝以来一千多年,回民在陕西定居、繁衍、传教,回民人数已经占了陕西总人数的约1/3,经此一乱,千年积淀,付之一炬。陕西在乱后仅余回民两、三万人,主要居住在西安回民坊。
而且经此一乱,陕西人死了大约一半,甘肃、宁夏、西宁的人死了大约4/5。你能想象那是一幅什么样子吗?估计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也想象不到。
总之,这个事件给西北各族人民带来了巨大苦难。
“明经,那你恨汉人吗?”李志行看着马明经问到。
“不,那件事里面,汉人也被杀死了很多,我和妹妹都受过孤儿的苦,我觉得大家不应该相互仇杀。”
这个话题太沉重,这是西北各族人民痛苦的回忆,李志行家族就有好几个人因回乱而死,而且死状凄惨。志行想换个话题,他看见一个桌子上放着几张纸,上面似乎是阿拉伯文,便惊讶地问道“嗯,你还会写阿拉伯文?”
回族其实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一般用汉语和汉字。
马明经不好意思地说“李大哥,其实阿拉伯语我会的也不多,是跟阿訇学的,这是我抄的一部分《古兰经》。”
“那你会写汉字吗?”
马明经红着脸说“李大哥,我小时候太穷,没上过学,也只会写一点。”
“哦,明经,我很想读一读《古兰经》,你能不能把他翻译成汉语?”
“这个……,李大哥,《古兰经》内容很多,我也只学了一部分,而且我阿拉伯字和汉字会写的都不多……”
“啊,这个我觉得没关系,你可以从阿訇那里学阿拉伯语和经文,可以到我那里去学汉语,然后将经文一点一点翻译给我看,好不好?”李志行的确想好好读读《古兰经》,他前世没有读过。
马明经还很踌躇,因为李志行所说的这个事难度太大,单说学习阿拉伯语这件事就不容易!虽然阿訇比较欣赏这个好学的孩子,但也是要花钱的;还有抄录经文,整个回坊有整套《古兰经》的阿訇也不多,很多时候,经文是口口相传的,这个也有难度。
李志行盯着马明经看了片刻,说“明经,我知道这事很难,但你只要愿意,我们总能克服困难。这样,我先给你100块大洋,你该花钱的地方就花钱,先做起来,怎么样?”
马明经当然愿意,正好可以学习《古兰经》。在李志行的一再鼓励下,马明经终于下定决心。
随后,马明经便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包括在李志行那里学习汉语,到阿訇那里学习经文和阿拉伯文。兄妹俩还摆小摊,但马明经一有闲隙,就抓紧学习。
志行也不停补贴兄妹俩,还给马明经请了一位汉语老师,以便在志行忙的时候,代为教授马明经。
马明经也因为好学,在回民中渐渐有了名气。
……
这几天,之前被分配当了排长的几个同学,总来找志行,说的都是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很受排挤。
话说在军队里,本来就对这几个学生一来就当排长这事有看法,开始鉴于督军的威慑,不怎么敢表露,但经曾继贤和刘世珑到陈树藩那里一闹,军校生的安排戛然而止,排挤便公开化,这些人处处给新任排长的几个学生设置障碍,在部队中孤立、打击他们,他们很难干。
志行觉得自己有责任替同学们说话,就去找了陈师兄,也找了刘神仙,甚至找王文秀师兄说过。
但督军大人和刘神仙很忙,总是哼哼哈哈,不了了之。王文秀师兄也没办法,叹着气说保定系在陕军中的力量太弱,只好先忍忍。
志行非常郁闷,但也只好忍着。
不过,很快发生了一件让李志行绝对无法忍受的事情,这件事情也导致了李志行离开西安城。
这件事是这样的。一天,志行正带着独立班在操练,王冠军忽然找来了,而且一见志行就说“老大,我不干了!”
志行急忙就问究竟。问了两句,王冠军竟然委屈地哭了起来,等问清情况之后,志行则勃然大怒。
原来王冠军当初分到曾继贤手下当骑兵排排长,受刁难、打击自不必说,可一个叫王保儿的连长,竟然嚣张到找借口让王冠军下跪,并扇王冠军耳光!
“你跪了没有?”李志行怒不可遏。
“老大,我……”,王冠军委屈地哭了。原来,王冠军自然不肯跪,但王保儿竟让两个当兵的按住王冠军,然后让一个兵拿棍子打王冠军的膝弯,把王冠军打跪下,并扇王冠军耳光。
这个王保儿以前就是个土匪出身,这会王冠军来顶了他一个小弟的位置,这是恶意羞辱!
“他妈的!……”,独立班的同学们马上炸了锅,拿起枪就要找那个王保儿算账。
志行脸色铁青,大喊了一声“你们干什么?都站住!”
大家都看着李志行,楚溪春喊道“老大,这仇咱们得报,毙了这狗日的!”
志行脸色铁青地大喊“归队!”
大家又只好站到队列里,这是独立班,李志行是他们的班长,李志行的命令他们必须得听。
“大家信不信得过我李志行?”,李志行阴沉地盯着大家问。
“信得过!”
“那好!大家继续操练!这事我来处理!”说完,李志行领着王冠军走了,他把王冠军安排进了自己的住处。
当天晚上,王保儿跟几个人喝过酒,在一个小巷子里撒尿的时候,被几个人下了枪,然后一顿毒打,最后被打断四肢,并剥光衣服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早晨才被发现。
抬到医生那里一看,右手及双腿粉碎性骨折,命能保住,但治得再好,以后都是个残废。
曾继贤闻听此消息后去看了王保儿,异常愤怒,又问了具体情况,估计是李志行干的,就带了一连人马,前往校场去找李志行算账。
不料李志行的独立班今天并未在校场训练,训练场地挪到了李志行在广济街的“据点”。
等曾继贤到广济街后,只见李志行正在教导范敏学走正步。
其他人呢?其他人已经进入战斗位置了,包括志行汉堂的人马在内,已经暗中准备。
曾继贤对李志行破口大骂!李志行却像个没事的人似的,说完全不知道曾旅长为什么这个样子?一边命令范敏学先下去。
于是范敏学迈着正步,进入旁边的一个酒馆,然后不见了。
曾继贤手下的人气势汹汹,扬言要结果了李志行。
李志行也黑着脸和曾继贤说话,其间悄悄向一个街旁的大柱子靠近。
曾继贤的手下们尚不危险,叫嚣异常。其实独立班及汉堂的人员已经很紧张了,狙击手们都已经开始屏住呼吸,机枪手已经调整了扫射范围,独立班所有人员早已子弹上膛,他们都在等李志行一声令下。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马上的人大喊“住手!督军有令!都住手!”,原来是麻武赶来,身后紧跟着大队人马,一靠近就封住街口,架起了机枪,原来麻武把他的督军府警卫营带来了。
志行一看,就不再动作,麻武跳下马就喊“曾旅长住手!志行你也住手!”
李志行说“武哥,你看见了,我没动手。”
曾继贤面如寒霜,说道“李志行,你不要以为麻武来了你就没事了!今天这件事你不交代清楚,老子废了你!”
李志行冷着脸说“我不知道曾旅长说的是什么事。”
“哼!你娃就是嘴硬!”曾继贤忽然拔出枪来。
李志行死死盯着曾继贤不出声。
麻武急忙说“督军大人有令,让你们两人马上去督军府见他!曾旅长,麻烦将你的人都撤了吧。”
曾继贤却寒着脸不说话,麻武挡在曾继贤和李志行中间,急得不行。
正在这时,北边忽然传来一阵枪响,李志行脸色忽然变了。
麻武一看,也顾不得许多,喊了一声“得罪!”,突然掏出枪顶住曾继贤,然后一挥手,警卫营立刻包围上来,就要下曾继贤人马的枪。
曾继贤气得面如猪肝,骂道“好你个麻武!你真够意思!”
麻武急忙解释说“曾旅长,你不要怪小弟。你也看见了,李志行那边也就一个人,我是怕你手下的弟兄忍不住,闯出祸来不好收拾。请你千万原谅兄弟!”,麻武急忙解释,但顶着曾继贤的枪丝毫不敢松。
曾继贤气得不行,最后“哼”了一声,说“让你的人让开路,我让兄弟们回去。”
麻武想了想,一挥手,警卫营让出一条通道。
曾继贤一声令下,他人马听命令就往回去。
麻武一使眼色,手下一个军官带了不少人跟了过去,麻武这是怕这些兵忽然又杀回来,曾继贤看到后,又“哼”了一声。
等那些兵退走,麻武马上带曾继贤与李志行去督军府。
他必须赶快回去,督军府的警卫力量基本被自己带空了,还搞不清刚才打枪是怎么回事?
李志行向巷子里暗暗打了个手势,然后跟着麻武走了。
曾继贤根本不知道,其实他刚才已经在鬼门关上走了一回。
莫非李志行真敢杀曾继贤?哼!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