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行现在在督军府里算是红人,整天满面红光的。
他经常去百尺楼看望胡景翼,还带着“西安著名票友”李仪祉去过,三个人一起喝酒唱秦腔。
李大师之所以被称作“西安著名票友”,是因为他老爹李桐轩老先生,其实是陕西著名的秦腔剧团“易俗社”的创办人之一,而且李大师也热爱秦腔,工作之余还给“易俗社”编剧本,以宣扬进步思想,达到借戏曲移风易俗的效果。
院子里唱戏的声音传到外面,陈树藩和刘神仙二人听了暗暗高兴,现在胡景翼情绪日见平稳,时有笑语传出,胡景翼本来就是个性情中人,过些时日被拉过来也不一定。
陈树藩暗叹自己这个“小师弟”,真是个搞关系的高手!他哪里知道李志行与胡景翼之间的交情!
胡景翼因为最近情绪比较稳定,就想将时间利用起来,他想请关中有名的大儒赵如笃来给他讲课。志行去给陈树藩一说,陈也表示同意。
不过刘神仙却突发妙想,既然胡景翼想学习,莫不如趁机去感化他!
怎么感化?刘神仙寻了一个叫高文明的和尚来,要让胡景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志行去一看,这和尚虽然只有30几岁,但目光炯炯,不苟言笑,有些高僧的样子。又谈了几句,和尚能言善辩,句句都含佛理,便点点头,刘神仙很得意。
岂不料众人到了百尺楼,那和尚还没说几句就说不下去了。
原来,胡景翼说“我名字叫笠僧,你看,其实我就是佛!”。你让一个和尚与一个自称为佛的人怎么辩理?刘神仙的算盘就落了空。
不过陈树藩不在乎,想让胡景翼这种人立地成佛估计很难,现在乖乖待着就不错。
陈树藩的好心情没持续多久。为啥?因为被他的亲信曾继贤和刘世珑打破了。
这两人联袂到陈树藩这里来吵。吵什么?归结为一句,就是反对陈树藩对军校生的安置计划!
为啥?这两人也是被手下人吵得受不了,才来找陈树藩的。
因为陈的部队现在基本被围在西安,不便于扩军,安排42个军校生当排长,就只能在老队伍里安置。这就意味着,有42个原来的排长被换掉。
按理说陈有两万多人马,按一个排40个人粗算他的部队有500多个排长,换42个还不到10%,比例不算太高。但此刻绝大部分人马都聚在西安城,换谁不换谁是一件异常难处理的事情!
现在才只安排了6、7个人,但却像给滚烫的油锅里滴了一滴水,“哗啦”一下就群情激奋了,排长找他的连长大哥、连长找他的营长大哥……,最后一直找到曾继贤和刘世珑,两人无法,只好来找陈树藩。
陈树藩始料未及,他的强军计划遇到了莫大的阻力,心里暗骂那些土匪恶霸、地痞流氓出身的家伙,也敢排挤自己好不容易拉回来的军校高材生!
陈虽然恨的不得了,但这种话却如何也不能说出口!他的队伍自己知道,搞不好就是兵变!
可自己好歹一个督军,自己亲口答应过的事情,而且好死不死还登了报,你让我把以前的承诺收回去?我的脸面往哪搁?再说了,这次不安排,以后保定军校的毕业生还敢来陕西么?只怕李志行那傻瓜花再多的钱、吹再多的牛也是枉然!
所以,陈树藩如何也不松口。
但曾继贤和刘世珑不依不饶!
他们不能回去,回去能被自己那帮兄弟缠死,还不如在这里缠督军。
最后陈树藩实在无法,答应暂停安置。曾、刘二人进谏成功,欢喜而去。
李志行由于吊儿郎当,当个副官却经常到处游荡,所以暂停安置的消息是等同学们来找他时,他才知道的。
他急忙去问督军大人,但是督军大人忽然“牙痛病”犯了,只捂着腮帮子皱着眉头说不出话,非常痛苦。
这是没办法讲话了。
唉,李志行只好劝陈师兄“多喝热水”,然后愁眉苦脸地往外走。
汪毅卿跟了出来,看着愁眉苦脸的李志行,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弟,其实昨天曾继贤和刘世珑,因为学生安置的事情来找过督军大人。”
“哦,他们说啥了?”李志行问道
于是汪毅卿将昨天的情况说了一遍,李志行这才知道有内情,就说到“督军说暂停安置,可总得有个处理办法呀!否则这么多人怎么办?这里面可有督军的承诺在里面。还有,这让我给大家怎么解释这个事情?我几千里路将这些人拉回来,怎么办呀?”
汪处长也没有办法,只是让志行体谅督军的难处。
志行只好去找刘神仙,刘神仙早料到他会来,先让他坐下,亲自给他泡了一杯香茶,细细说了这件事的难处。
“老哥,这个我明白。但这事总要拿出个办法来呀!”李志行愁眉苦脸地说到。
“这个么……也不是没有办法……”刘神仙沉吟道。
“啥办法?有办法你快说呀!”李志行急忙问道。
“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先想办法把同学们稳住!”李神仙说到。
“嗨!这算什么办法?”,还以为有什么高招呢?真是个大喘气!李志行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
“老哥,谈何容易?这些人都是些年轻人,一看没有官当,还不几天就跑光了!”
“老弟,所以需要你想想办法呢!”刘神仙诚恳地说。
“老哥,我哪有什么办法呀?”李志行一脸苦逼。
“志行,我可听说你在军校的时候,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你那些同学对你都崇拜的不行!”李神仙笑着说。
“啊,那是!当时我……,嗯?老哥,这与稳住他们可没啥关系!”李志行习惯性的开始自吹自擂,但马上发觉上了套。
“嗳~,你老弟的能力我还是知道滴……”
“光养这么多人就要花很多钱,现在又要稳住……”
“政府没钱你是知道滴!这样,我个人赞助50块大洋……”
……
最终,李志行在刘神仙的吹捧和引导下,并且刘神仙答应欠了李志行一个大人情后,一脸苦逼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刘神仙捋着胡须,亲自将李志行送出了他的办公室,目送着这个傻小子离去,刘神仙不禁得意地唱到“叫声相公小哥哥……”
等走出了刘神仙的视线,李志行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预想发展!
李志行解决这事的手段其实简单粗暴,只是把大家找到广济街自己的地盘,问道“大家相不相信我李志行?”
同学们如何会不信他?即使刚来时有不信的,在汉堂新城住了一阵也就明白了,这家伙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在陕西地界是个谁都要买三分面子的人,凭什么不信?你到汉堂新城去随便问,他的话可比督军的管用多了!于是大家纷纷说“信!”
“大家信我就好!现在督军安排大家有困难,没有办法兑现以前的承诺。那么,现在我立个承诺!之前所有我讲过的待遇不变!若政府一直无法安置,大家就先去我的汉堂,那里也有不少人枪要带呢!缺带队的!然后,我迟早为大家谋到个好出身!”
同学们中本来就有不少人有这种想法,一些知道点内幕的同学,都知道志行的实力可不仅限于三原,若没看错,李志行终非池中之物!跟着他并不是什么坏事。
朴成功同学立刻就想回三原。
志行知道这家伙其实是惦记着自己的女工,马上开口劝大家再稍等一等,自己再做做努力,实在不行大家再回去。
于是,同学们就这样被稳住了。
稳住了同学们后,李志行去找陈树藩要官,他想要个连长干,这样就可以先把同学们拢在自己手下,不至于出乱。
这是李志行临时想出来的办法,应该说挺不错,安排1个连长比安排42个排长难度小多了,连刘神仙都觉得志行这个方法好,表示赞成。
不料陈树藩不同意,尽找些借口来搪塞,就是不答应。因为他的真实想法,一直就没打算让李志行带兵,具体也说不上理由,只是他本能的觉得李志行是个有威胁的人。
这下大家都心中不快,李志行生气的说“师兄,你当初还说放我个营长呢!现在一个连长都不肯给!”
陈树藩又是虚情假意,“志行,时机不成熟,等时机一到,马上放你出去当营长,决不食言!”
李志行听了非常生气,赌气说道“师兄,我不想等了,我就想去带带兵,是官就行,大小不论,你能给不?”
陈树藩一听,这家伙牛脾气又上来了!我得治治你这脾气!随口气哼哼地说“那给你个班长行不行?”
不料李志行大喝一声“干!”
在场的陈树藩和刘神仙都呆住了,不过李志行目光炯炯地逼视着二人,表情简直像个烈士。
这货不是牛脾气,简直是属驴的!陈树藩抽抽嘴十分无奈,向刘神仙挥挥手,让他去给李志行安排。
班长这种职位,其实刘神仙自己就能安排。这老家伙觉得自己也有些对不住志行,总不好把他安排到城墙上去吃枪子,于是便仍安排在督军府,任“督军卫队营独立班”班长,直接归营长管,免得这家伙与那些排长、连长之类的发生矛盾闹事,又让拨了10个大头兵给李志行领导,让他过一过带兵的瘾。
于是乎,李志行同学就变成了“督军卫队营独立班”上尉班长李志行。
汪毅卿这家伙十分搞笑,竟带了副官处的一帮兄弟来给李志行“道喜”。
他妈的!一个上尉去当个班长有什么可高兴的?不过李志行却很高兴,愣是天锡楼摆了一桌全羊宴庆祝。
李志行的人傻钱多简直把汪处长惊呆了!天锡楼是啥地方?是当年慈禧西巡时吃过饭的地方,天锡楼以前不叫天锡楼,叫天锡永,天锡楼这名字就是慈禧赐的!
话说这天锡楼,是顺治年间传下来的老字号,店里的羊是专门从甘肃西峰镇买来养着的,现吃现杀。
最出名的全羊宴共108道菜,比清朝时的御宴全羊席还多20道!其中有滚盘珠(羊眼)、百草关(羊喉咙眼)、尝百草(羊舌)、登云梯(羊蹄)、红烧云头(羊脑)等名贵菜肴,脍炙人口。
这种席面,一桌就得大洋近30块,相当于一个大兵半年的饷银呀!当然,是指陈督军给大家关饷的情况下。
汪毅卿和几个副官处的兄弟到处乱说,结果陈树藩卫队营的营长麻武也来调侃,问志行为啥不请他这个顶头上司去吃?旁边就是笑咪嘻嘻的刘四。
这不没来得及嘛!请!一起请!干脆连同学们也一起叫着,一起去尝尝连慈禧都叫好的全羊宴!
席上李志行慷慨陈词,表示一定不辜负督军厚望,一定把队伍带好!带成一支尤其能吃苦,尤其能战斗的队伍!汪毅卿、麻武、刘四听完纷纷鼓掌,然后是举杯祝贺。
李志行志得意满,讲话谦逊得体,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刚组建的哪个集团军的总司令。
志行这个班长当得兴高采烈,那帮爱闹腾的同学们闲着也是闲着,在朴成功的带动下,干脆到志行手下去干副班长,这一下酒席气氛达到了高潮!班长和副班长们相互敬酒,互相鼓励,满满的正能量。
麻武自然不反对,利用李志行将这些军校生收拢起来,本来就是督军和刘师爷希望看到的,只是他们怕志行搞不定,派麻武来给他帮忙。现在这结果太妙了!堂堂中国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高材生,给个副班长还喊着要干!李志行这个榜样做的好,今天这全羊宴也好,回去要说上几句好话。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李志行和他那些同学们已经穿戴整齐列队站在了督军府外的东校场,对面站着他的手下士兵。
士兵们感到压力很大。
为啥?因为士兵这边算上原有的副班长,总共才9个人,李志行这边全是军官,有30几个,精神抖擞的列队站在志行身后,那几个士兵松松垮垮的,在李志行对面站成一排,显得十分弱小。
“戚三出列,查点士兵人数!”,戚三是原来的副班长。
那个戚三连忙出来,看了一遍说“报告长官,有两个没来。”
李志行瞪了戚三一眼,说道“你昨天怎么通知的?现在马上跑步去找!另外,以后叫我班长!”
戚三急忙点头,赶紧跑去找人了。
戚三走后,李志行看着这些松松垮垮的士兵,开始讲话“弟兄们!承蒙督军大人高看,对兄弟我委以重任,担任这独立班班长。以后,我就是你们的班长了!大家都好好干,我不会亏待大家的!”
志行说完,队伍里就有人在偷笑,这是个老兵油子,知道些内幕,心说督军大人要看重你,还会只让你当个班长?看你这牛吹得!
志行瞥了一眼,又接着说“现在都听我命令,大家依次说明自己的姓名、年龄、哪里人,当兵几年了,打没打过仗,为啥要当兵。”,志行说完,点了排头的一个老兵让开始。
这几个兵松松散散地说了一遍。
志行身后的严重、楚溪春等几个同学不禁有点担心,他们知道志行以前没有带过部队,这么和颜悦色的态度,怕制不住这些兵痞。
但志行仿佛是个谦谦君子,一点也不拿长官的威风。
听了这几个当兵的一番讲,这8个兵的情况简单总结一下,可以叫两个娃,三个蛋,两个栓,一个老家伙。
为啥这么总结呢?因为两个娃是一个叫白田娃、一个叫冯三娃,三个蛋分别叫王狗蛋、张毛蛋、孙牛蛋,两个栓分别叫刘栓狗和朱拴牢,一个老家伙叫赵凤山。
这8个兵里,两个娃和两个蛋以前都是西安附近的农民,家里人口多,吃不饱,所以跑来参军。另外一个蛋,之前本是个蓝田县的铁匠学徒,不料遇上打仗,铺子被烧了个一干二净,自己还被抓了壮丁,逃了一次,发现回去也没法活,就又跑来当兵,这几个当兵都有一年多,打过几次仗。
那两个栓也都是关中人,都当了五、六年兵了,一个叫朱拴牢,之前在张云山手下干过,张云山部队被解散,就又到了麻武手下。另一个刘栓狗,干过好几个部队,两人都说自己打过的仗多的数不清。
志行讲话时,偷笑的就是刘拴狗。
再说那个老家伙,居然有四十多岁了,之前却是生意人,家在长安县,曾经还有店铺,但也是小本买卖,每天在各项苛捐杂税和官府、地痞盘剥下艰难度日,后来陕西仗总打不完,来一个部队就要额外收一次钱,终于支撑不下去。
他家里没啥田产,却有三个娃,试了几个营生,兵荒马乱的都干不成,无奈也来当兵,每月赚下几块大洋,好歹能保住几个娃不饿死。当了近一年兵了,也打过仗,幸好没吃了枪子。
唉,这个最惨!
但总体来说,这8个人都算比较幸运,现在混进了督军府警卫营,不像那些前线部队那么危险。
志行正听着这几个兵讲身世,戚三带着那两个迟到的兵,慌里慌张来了,那两个家伙帽子拿在手上,晃晃荡荡地背着枪,衣服扣了个七上八下,老远就一股鸦片烟的味道,一来就慌慌张张,想排在队尾。
“你们两个出列,立正!”
这两个家伙赶紧站直。
“楚溪春出列,把这两个枪下了!”
“是!”,楚溪春立刻出列下了这两个兵的枪,然后归队。
李志行问“为什么迟到?”
这两个家伙低着头不说话。
“他妈的,我问话还敢不答!”,李志行忽然勃然大怒,轮起马鞭劈头盖脸就向两人抽去。
这两人一声惨叫,就开始躲。
“他妈的!你俩还敢躲!”李志行上去两脚将两人放倒,噼里啪啦一顿猛抽,似乎还嫌抽的不过瘾,上去又是脚踢拳打,那两个并在地上滚着直喊求饶。
但李志行表情凶残,全然不顾,直打的两人满地打滚、哭爹叫娘,两人身上的血随着鞭子,飞到旁边几个兵脸上和身上,也溅在李志行的脸上,可李志行仿佛没感觉到,继续拳打脚踢。
那几个当兵的,没有一个敢动手去擦脸上的血,戚三想开口拦,恰好李志行凶神恶煞的瞪了一眼,戚三一个哆嗦,赶紧低下了头。
李志行根本不见停手,那两人不住地像杀猪般嚎叫,叫声十分凄惨,直钻到那几个兵的心里,人人都开始心里打寒颤,尤其是刚才李志行讲话时偷笑的那个老兵油子栓狗,身子禁不住抖起来。
志行太凶残了!以至于站在志行身后的同学们都眼皮直跳,但大家都站的更直了些,没有一个人开口。
这两个当兵的已经满身是血,李志行却又打了十几分钟!两人地哭喊声都越来越小,就在大家都害怕志行忍不住要将这两个兵打死的时候,李志行停了下来。
他也不去管那两人的死活,逼视着站成一排的几个当兵的,恶狠狠地大声说“以后,谁敢不听从命令,这就是下场!”
众人打了冷战,没有一个敢抬头。
志行又扭头说“我宣布,你们两个被开除了!还不快滚?”
那两个当兵的满身是血,想爬却爬不起来,志行“呸”了一声,让戚三和刘拴狗将那两人架出去,扔到校场门口。
戚三和刘拴狗赶紧出列,将两人架起往门口去。那两个当兵的拖着腿,一路上都是血迹。
志行看看不禁皱了皱眉头,让赵凤山出列,然后掏了二十块钱,让拿给那两个自己治伤。
赵凤山赶紧拿了钱追出去。
志行现在武功可不低,不过出手有分寸,今天看着血淋淋的,但都是外伤,养上一阵子估计就没事了。
一会,三人归队,戚三和栓狗衣服上全都是血。
志行喊了一声“立正!”,大家立刻站的板直。志行往前走了两步,没想到几个当兵的都不由自主地身子往后躲,仿佛对李志行极其惧怕。
志行一见,顿了一下,大声说“现在,我宣布,本独立班第一条班规。那就是,以后不许打骂士兵!”
这句话一出口,几个当兵都听傻了!同学们都脸上肌肉直跳。
李志行一想不对,改口说道“以后,不许随意打骂士兵!”,意思是你不老实就得打你。
然后李志行要求全班开始跑步,严重带头,同学们在前,戚三领着几个当兵的在后,开始绕着校场跑圈,李志行自己拎着马鞭跟在最后。
同学们步伐整齐,那几个当兵的紧跟其后,没有一个敢掉队。
不过跑过两圈后,差距就看出来了,戚三和刘拴狗、朱拴牢渐渐开始拉风箱,这三个家伙其实也抽大烟,只是没刚才被打的那两个瘾大,李志行早就闻出来了。
这才7、800米呀!平时在这些家伙是咋打仗的?李志行摔着鞭子在后面赶,这三个强撑着往前跑。
又支撑了不到一圈,这三个家伙彻底撑不住了,戚三上气不接下气的说“报告……班长,我实在撑不住了!”,那两个也一样。
志行一甩鞭子大声说“不能坚持锻炼,一人罚款1块大洋!”
啊,跑不动还要罚款?
不过戚三麻利地掏出一块大洋给了李志行,然后退到旁边抱着肚子去吐了。
那两个栓却拿不出来,苦着脸哀求说部队已经2个月没关饷了,实在没钱!
“他妈的!没钱还学别人抽大烟?”,志行可不管这些,轮着鞭子就抽。
结果这连个家伙又哭叫着跑了一圈,最后实在不行了,也顾不得鞭子,趴在边上地上就吐。
志行抽了每人两鞭子后不再去管他们,又让其他人加跑了约2000米,最后其他几个当兵的也受不了了,志行便让队伍慢走了一会,然后开始休息。
这些当兵的被折腾的欲仙欲死,这下终于可以歇一会了!
不料大家刚坐下,志行示意严重、楚溪春几个出列,然后对着那几个兵的方向摆摆头,严重几个就走了过去。
那几个当兵的惊恐地站了起来,以为又要收拾他们。
不过这次不是,而是志行让严重几个有经验的,去帮当兵的按摩肌肉,防止突然锻炼强度大,几个人被伤着。
严重一边按摩,一边讲解,让其他当兵的学着点,以后锻炼完后互相按摩。
那些当兵的惶恐不安地被官长们用力摸着大腿,极力认真学习,生怕学不会再挨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