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三)​飞来横祸,乐极生悲(上)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473字 发布时间:2022-12-07

飞来横祸,乐极生悲(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四十一集

 

别看陈公公在道长面前唯唯诺诺,出了精舍,站在徐阶等人面前,他绝对有胆量重拳出击,陈洪瞪着眼睛径直走到徐阶面前,蹲下身子,声色俱厉地质问道,“阁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怎么会是海瑞的贺表没有上来?这个赵贞吉是怎么当的差啊?吉时前要是贺表来不来,就等着挨赏吧!”刚才在内阁值房里,徐阶当众训斥了赵贞吉,扭过头到了玉熙宫,徐阶又被陈洪当众责备了一通,真是风水轮流转,这现世报来的,实在是让人有些猝不及防。陈洪从精舍出来便是一副苦大仇深、急赤白脸的模样,徐阶也是自觉理亏,想替自己辩解几句,却又无从说起。陈洪话音未落,一旁的高拱实在看不过去了,正所谓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两位阁老平日里矛盾再大,那也是能尿一条线的人,他陈洪只能尿一个坑,凭什么对着内阁首辅指桑骂槐、说三道四的,于是挺直腰杆,大声抢白道,“陈公公,海瑞的贺表赵贞吉已经去催了,你似乎不应该这样同阁老说话吧!”

 

道长第一次搬家的时候,就是这个高拱直着腰板,好似一根竖起的中指,在陈公公眼前晃来晃去;等道长二次搬家的时候,又是这个高拱跳出来仗义执言,陈洪眼中闪过一抹阴狠,双眼直勾勾地盯着高拱,弯着腰走到他面前,把脸凑了过去,撇着嘴,一字一句地说道,“我现在不想跟你抬杠,要是今天真的起不了驾,就不是我怎么说话了”,说罢冷哼了一声,扬起脸拂袖而去。有一说一,陈公公是话糙理不糙,道长搬家这事,可以再一再二,但绝不能再三再四,谁让道长今晚不痛快,道长绝对会让他这辈子都不痛快,不信你就试试,说不定试试,就逝世了。玉熙宫内一大堆人等的是望眼欲穿,海老爷此时却端坐家中,笔走游龙好似行云流水一般,正所谓胸中有成竹,下笔如有神,不多时,一篇雄文已是横空出世。海老爷吹干了墨迹,将奏疏折好,塞进了一个信封之中,又用胶水黏上了封口,那信封正面,用红笔写着醒目的“贺表”二字,颇有几分欲盖弥彰的既视感。

 

海老爷掐着时间,把信封亲手递给了赵贞吉,赵贞吉坐在八抬大轿之中,只觉得心中警兆大起,右眼止不住地狂跳,怔怔地看着手中的信封,不由得拧紧了眉头。讲道理,正常人上贺表哪有故意装信封的,而且这信封上还故意写着“贺表”二字,这就好比随份子送红包,结果红包上面,故意写着“红包”二字一样,弄得不伦不类、此地无银似的。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海瑞这厮故意拖到最后一刻,又弄了这么个信封过来掩人耳目,这贺表明显有些古怪,可是这信封,赵贞吉偏偏还拆不得。诸位不妨站在赵贞吉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替他想想,不拆信封,信封里面装的可能还是贺表;拆开信封,弄不好就成了烫手的山芋,赵贞吉即使现在掉头回去,找海老爷理论一番,再逼着他重写贺表,时间上肯定是来不及了;少了海瑞的贺表,耽误了道长搬家的吉时,赵贞吉铁定是吃不了要兜着走的;拆了信封,万一这贺表真的有毒,借赵贞吉个胆子,他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把这玩意儿送到宫里去。

 

赵贞吉坐在轿中盘算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两害相权取其轻,把海瑞的贺表原封不动地递上去,若是贺表没问题,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贺表有问题,道长也未必就能看地出来;就算看出问题来了,贺表毕竟不是奏疏,反正是道长一个人看,只要他自己不声张,神不知鬼不觉的,谁知道海瑞贺表里写的到底是啥。哪怕事后道长追究起来,赵贞吉事先又不知情,最多就是个失察的责任,总有办法摘干净自己,所以这个信封绝对不能拆。这里再插一嘴题外话,其实海老爷用《治安疏》背刺道长这件事,本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最正确的处理方式是,道长打开贺表,装模作样地看上两眼,然后不动声色地把贺表揣进袖口里,到了吉时该搬家搬家,等完事了,无论是一把火烧了《治安疏》,还是把海老爷叫过来单聊,都可以从容应对。

 

有一说一,要做到以上几点并不难,只要锦衣卫提前把海老爷的种种反常行为,及时上报给道长就可以了,比如海老爷遣散了家人,比如海老爷在家里摆了口棺材,比如海老爷故意磨蹭到最后一刻才写贺表,种种迹象都表明,海老爷的贺表肯定有问题,只要给道长足够的反应时间,自然有办法应对这次突发事件。可恰恰是这些关键信息,却被人故意屏蔽了,直接给道长来了个灯下黑,圣明天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差点以为这封贺表,是百官前来逼宫的信号,直接上纲上线,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上次除草除的不够彻底,被裕王钻了空子,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赵贞吉在西苑禁门前下了轿,单手举着信封,一路火花带闪电地跑到玉熙宫前,沿途还不停地卖力吆喝,“贺表来了,贺表,贺表来了”,气喘吁吁地闯进殿门,却被陈洪一把从手中夺过信封。陈公公咧嘴笑了两声,抱着信封一溜烟地跑进精舍,迈过门槛一个滑跪来到道长面前,双手捧着那个信封,喜笑颜开地说道,“主子,普天同庆,海瑞这份贺表也呈上来了”,海瑞的贺表总算是送来了,黄锦也是如释重负地喘了口气,意味深长地笑着附和道,“无量寿佛,离吉时还差半刻呢”。道长心中暗喜,却依旧板着脸,接过信封撕开封口,掏出一个折子来,定睛一看,折子封面上赫然写着,“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随手翻开折子看了看,映入眼帘的竟是莫名其妙的一句话,“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道长此时眉头已经拧在了一起,折子上的那些文字,仿佛化作了一根根钢针,扎进了道长的五脏六腑,直到读完最后那一句,“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道长已是面色铁青、两眼充血、嘴唇发白,把折子猛地摔在地上,好似河东狮吼般地嚷道,“反了,反了”。讲道理,这海瑞实在是有些不讲武德了,专选道长搬家的好日子,给老人家添堵,信封上明明写着“贺表”,里面装的却是《治安疏》,这就跟随份子的时候,硬往红包里塞冥币一样,确实是不当人子、不干人事。道长一声怒吼,仿佛心梗一般,脸色由青转白,双手颤抖、喘息不定,竟一屁股跌坐在地砖上,吓地陈洪立刻匍匐在地,黄锦也跪在道长面前,带着哭腔问道,“主子!您怎么了?主子……”,道长只是一个劲地挥手,此时已是口不能言。大殿里等候的一众官员,也被道长这一嗓子给吓地够呛,条件反射般地俯下身子,低着头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精舍里到底出了幺蛾子。

 

道长挣扎着从地上坐回了八卦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缓了足有半分钟,才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句,“陈洪...”,陈洪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应了声,“奴婢在”,道长面目狰狞地憋了半天劲,才硬生生地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抓....抓住这个人....,不要让他跑了”。陈洪应了声“是”,磕了个头起身便往外走,“陈公公”,黄锦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嗓子,扔下道长便追了出去。在精舍门外,黄锦双手攥住陈洪的胳膊,俩人拉扯了半天,陈洪心中焦急,用尽浑身力气将黄锦推倒在地,拔腿边要走,黄锦从地上爬起来,跪在陈洪面前,流着泪苦苦哀求道,“陈公公,我,我求你了”,陈洪瞄着黄锦那副有口难言、做贼心虚的模样,心中忽然有了一丝明悟,索性也止住了脚步,意味深长地俯视着黄锦。

 

道长声嘶力竭的吼声,在大殿里清晰可闻,众官员侧耳倾听精舍里的动静,忍不住窃窃私语、议论不停,谁都知道是海老爷那份贺表惹的祸,却都不点破,只有赵贞吉一人,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脸上挂着副大难临头、如丧考妣的可怜相。赵贞吉早知道海老爷的贺表有毒,可他万万没料到,信封里的玩意儿,毒性竟然这么大,连道长都能给毒翻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赵阁老这会儿,怕是连肠子都悔青了。道长只感觉胸口好似堵着一团乱麻,浑身燥热难耐,气鼓鼓地将身上的黑色礼服脱下,一把甩在地上,坐回了八卦台上,兀自运着气。陈洪和黄锦一前一后返回精舍,跪地道长脚边,黄锦脸上还挂着泪痕,仰头心疼地望着道长,可怜兮兮地劝道,“天大的事,也比不过主子龙驾乔迁呐!主子今日若不迁居新宫,那便会天下震动,一个小小的主事,他跑不了,也不会跑。”

 

刚才黄锦那番反常的举动,都被道长看在眼里,如今又听他说海瑞跑不了,也不会跑,道长心中顿时起了疑,嘴边挂着一抹惨笑,冷冷地盯着黄锦,陈洪往前爬了两步,抓住时机狠狠补了一刀,故意大声质问道,“你怎么知道那个海瑞跑不了,不会跑”。“我知道”,黄锦不甘示弱地瞪了陈洪一眼,又扭头对望着道长,撕心裂肺地说道,“回主子,那个户部的海瑞,几天前他就送走了家人,还买好了棺材。他这是死谏呐,主子”,说罢便以头点地。道长此时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是被眼前这个笨人给阴了,黄锦如今是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管着东厂、镇抚司,相当于道长的耳目,海瑞遣散家人,买了棺材摆在家里,这么重要的信息,竟然被黄锦这厮给生生瞒了几天,直到海瑞图穷匕首见,《治安疏》道长都读完了,黄锦此时才把消息报上来,还能有个锤子用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