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书名:童年在乡村▪秋 作者:桔子树 本章字数:4147字 发布时间:2020-07-11

  星期天上午,大舅舅一溜烟出了门。六舅舅坐在他的房间里,聚精会神地听他新买的收音机。小阿姨坐在廊下做作业。外婆站在厨房里洗碗。外公挑着一担木桶去古井打水。古井就在斜对面的梁姓人家附近,那里有棵栀子树,上面结满了美丽的栀子果。

  前几天,我和小阿姨路过栀子树下的时候,摘了几个黄澄澄的栀子果。小阿姨教我拿栀子仁当蜡笔画图……栀子果不仅长得好看,还可以玩耍、涂鸦。我一心想着摘栀子果,于是就跟在外公身后。他用手扶着肩上的扁担,一面不紧不慢地朝井边走去,一面唱着《珊瑚颂》。

  到了古井边,外公放下肩上的担子,将扁担竖立着靠在田埂边的桑树枝上,转身的当儿,突然发现了身后的我,不由得大吃一惊:

  “嗬——丽文!没想到你也跟来了,吓我一大跳!”

  因为吓着了外公,我乐得捧腹大笑:

  “哈哈哈……”

  山坳里住着几十口人,每一天的生活用水,全靠这口古井。因为古井所处的地势较高,井水水位很低,打水不是件容易的事。外公把一根粗壮的长绳拴在水桶柄上,将水桶底朝天往井里一丢,同时拽紧手中的绳索,摇晃几下,拉上来满满一桶清水。

  我望着梁家大门前的那棵栀子树——上面挂满了色彩鲜艳的果子:绿的,黄的,橘红的,仿佛一盏盏拇指般大的小灯笼,十分惹人喜爱!

  “丽文,你在看什么?”

  “外公,我在看树上的栀子果。”

  外公汲满了两桶水,正准备往回走。

  我赶忙拉着他的衣角说:

  “外公,我想摘几颗栀子果,可又怕梁家的狗狗。”

  “呵呵,他们家的狗不会咬我。丽文,你等着,我去给你摘栀子果。”

  我高兴得又蹦又跳。

  “哦,太好啦!外公,我最喜欢那种橘红色的栀子果,多摘几颗吧!”

  外公走到栀子树旁边,大声喊道:

  “梁志华,我摘几颗栀子果,要得不?”

  主人从屋里探头一看:

  “老唐,你摘吧!”

  一条半大的白狗冲着我“汪汪汪”地叫个不停。院坝里有十几个人,有的在绣鞋垫,有的在打纸牌,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鲁海啸和她的小女儿也在那儿。

  不一会儿,外公手里拿着十来个橘红色的栀子果,笑眯眯地向我走来。我接过手,边走边看,这些椭圆形的果果长得小巧玲珑的,看起来就跟使君子的果实一样。咦——使君子花五片花瓣,结的果实五条棱边。栀子花六片花瓣,结的果实六条棱边。原来,一片花瓣就是一条棱边……使君子可以驱虫,那栀子果有什么用处呢?

  外公挑着满满一担清水,走到水缸边,准备往水缸里倒水。

  外婆拿了一把大铝瓢,忙说:

  “等一下!我先把水缸洗干净,再倒水。”

  外公放下肩上的担子,从墙壁上取下一片晒干的褐色的土烟叶,麻利地裹了一根粗烟卷,“刺啦——”一声划燃火柴,“吧嗒吧嗒”深深地吸着。一缕缕青烟打着旋儿,在空中袅袅升起。一股股呛人的土烟味儿扑鼻而来……

  外婆从水桶里舀来一瓢水,洗好水缸。外公把水倒进水缸“哗啦——哗啦——”。接着,他又挑着那担水桶,向古井那边走去。

  我走到外婆身边,摊开小手,得意洋洋地说:

  “外婆,看看这个!”

  “哦,黄栀子,又叫山栀子。”

  “外婆,黄栀子是拿来做什么用的?”

  在一旁做作业的小阿姨抢先回答:

  “我知道,拿来玩耍,当蜡笔画画、涂颜色。”

  外婆和颜悦色地说道:

  “黄栀子有清热泻火、凉血的作用,可以用来当佐料烧菜,可以当黄颜色的染料染布,还可以用来当药治病。”

  “哦,外婆知道的好多啊!”

  “都是听家里的老人们讲的。”

  小阿姨把脸转向我,微微一笑。

  “丽文,把栀子果拿过来,我画画,你涂色。”

  “哦,来了。”

  我把一颗栀子果塞进嘴里,用牙咬开,剥开里面的“颜料”。大黄猫(金狮)把背拱得高高的,竖起尾巴,抬着头,目不转睛地望着我,“喵呜,喵呜——”地叫。它一定以为我在吃东西,没有分给它吃。金狮攀着我的裤脚,正要爬上来和我争抢栀子果。我怕被猫儿锋利的爪子挠伤,便朝地上扔了半颗栀子果。猫儿低下头闻了闻,感觉这东西不能吃,悻悻地走到桔子树下,伸出两只利爪在树干上抓挠……

  小阿姨在本子上画了两朵花。我拿着半块咬破的黄栀子果仁,在她画的花朵上涂抹。我们把黄栀子的果仁当蜡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玩得很开心。

  过了一会儿,小阿姨问我:

  “丽文,想不想吃点什么?”

  我笑而不语,对她点点头。

  小阿姨站起身,拉着我的手,含笑说:

  “走,我们去屋后摘柚子!”

  高高的柚子树上,又大又圆的果子挂满枝头。麻雀、斑鸠、花喜鹊、白头翁、啄木鸟、画眉鸟、黄莺鸟……正聚集在葱茏的树林里开音乐会。我们曾经用来荡秋千的那根葛藤,又长粗了。地上有枯黄的落叶,有千丈树(喜树)散落的种籽,有零星的苦楝果,有白色的鸟粪,还有几只受惊的小鼹鼠。

  “丽文,快躲远点!我要拿竹竿打柚子,当心柚子落下来砸到你!”

  “哦,我跑到屋檐下躲起来。”

  小阿姨双手握着一根带叉口的长竹竿,仰起头,对着树上的果子,用力一捅。一个又大又圆的柚子从树上掉到地上,“啪”的一声,翻着跟头不停地滚动。我飞快地跑过去追逐柚子,并把它抱在怀里。  

  “丽文,大门前的那棵‘红心柚’是你的妈妈小时候栽的。我摘给你尝尝,看看哪棵树上结的果子更好吃。”

  “咦——原来,这棵柚子树是我的妈妈亲手栽的啊……”

  小阿姨拿来一把刀,三下五除二削去柚子皮,切开:一个米白,一个淡红。

  “给——快尝尝!看看味道怎么样?”  

  我尝了一口红心柚,又尝了一口白心柚。

  “白心柚子有点干,红心柚子的汁儿更多些,两种柚子的味道都不错——比我家门前的苦柚好吃多了!”

  我们正品味着清香、甜润的柚子。这时候,屋外又传来了大舅舅美妙的歌声《敖包相会》。  大家吃了柚子,坐在廊下歇息。

  大舅舅嬉皮笑脸地看着我,说:

  “丽文,快过来!舅舅给你称一下,看看体重增加了没有?”

  他不是张开双臂抱起我,而是用双手捧着我的两腮,用力往上提:

  “咦——好轻哟!你在我们这里,要多吃饭。要不然,你的妈妈还以为没让你吃饱呢!”

  “我每顿饭都吃得饱饱的,可就是长不胖。”

  晚饭后,大舅舅把嘴一抹,拿了一把手电筒,朝外面走去。

  外婆关切地问:

  “小强,你要去哪里?”

  “我去看守花果山。”

  “喂——注意安全!你若是碰见偷摘果子的人,只能讲理,千万不要动手打人哟!”

  “我知道。”

  “菩萨保佑!”外婆双手合十祈祷,拉着我的手说,“走,我们到堂屋里烧香、拜佛、敬菩萨。”

  “走吧!”

  一提到敬菩萨,我就想起那些美味的食物:花生、糖果、糕点……

  放学后,我早早的就回到外婆家。外公和六舅舅都背着背篓,在不远处的坡地上捡棉花。外婆穿一身毛蓝色的衣服,腰上系着一条藏青色的围裙,正在门前的菜园里栽种葱子、大蒜。末了,她抱来一大摞干稻草,均匀地平铺在蒜籽上面。我攀着木槿花围成的篱笆墙,摘了不少木耳菜紫黑色的种籽,当作颜料,涂抹在自己的手上,脚趾上,田字格的小本子上……

  篱笆下,刀豆的叶子已经开始变黄。藤蔓上,有许多参差不齐的宽豆荚,也有一些零星的小花儿。外婆最爱把鲜嫩的刀豆切成细丝清炒,味道就跟四季豆一样好吃。我呢,总是喜欢挑拣几个成熟饱满的刀豆荚剥开,取出里面粉嘟嘟、胖乎乎的种籽来玩耍。

  菜园里,四季豆就跟害了一场大病似的,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茄子耷拉着脑袋,一幅萎靡不振的样子。往日白白嫩嫩的黄瓜,一转眼就变成了地地道道的黄脸婆。干瘪的丝瓜,就像枯瘦的老奶奶一样……

  竹林边的坡地上,有一株刀把儿粗的花椒树。褐色的枝干上,生长着绿色的叶子,三角形的刺儿,绿豆般大小的花椒缀满枝头,分明是红花椒繁多,绿花椒稀少。

  倘若是将它们摘下来(揣进衣兜里),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再来仔细地观察这些红红绿绿的小不点儿,它们居然会耍魔术,会变脸——有的抿着小嘴偷偷地笑,眼睛笑成了月牙儿;有的开口大笑,笑落了满口的牙;有的睁开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有的闭着眼睛,呼噜噜地睡大觉;有的打着呵欠,像瞌睡人的眼;有的嘴里含着黑宝石,就跟生怕被谁抢走了似的;有的畏畏缩缩,就像胆小鬼一样;有的生得贼眉鼠眼的,好似欲将行窃的小偷……

  我小心翼翼地摘了半把花椒,凑近鼻子闻闻,有一股麻苏苏的浓香味儿。丢进嘴里品尝:眨眼间,舌头、嘴唇,都不由得上下跳动,口水就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丽文,你怎么还不做作业?”外婆突然问道。

  “外婆,我的家庭作业在学校里就做完了。”

  “你的学习成绩好吗?”

  “很好!”

  “丽文,你的妈妈来过,给你拿来了衣服……”

  “嗯——外婆,我的妈妈经常打骂我,我的爸爸说过她好多次,可她还是改不了。您是她的妈妈,您‘管教’她,她不敢不听从。那天,爸爸痛打了我一顿……”

  “你的妈妈勤劳、善良、孝心好,就是脾气不好——跟你的外公差不多。要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打你,那是他们爱你,教育你。实际上,他们打你的时候,心里也很难过……有句话叫‘打在儿身,疼在娘心。’……挨爸爸妈妈的打,也是一种福分啊!我小的时候,还巴不得挨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打呢!”

  我望着外婆,疑惑不解地问:

  “还有想挨打的人!咦——为什么?外婆小时候听话吗?”

  外婆停下手中的活儿,双手拄着锄把,摇摇头说:

  “不是。是我当初没有好好珍惜,有父母在身边的那些日子……当我还是个小娃娃的时候,我的爹和妈都去世了。一个大人去世不到十天,接着,另一个大人也……结果,出殡那天是两具棺材!我的爹和妈都是闹饥荒的时候,被活活饿死的——两个大人把仅有的一点野菜羹都分给了几个孩子,他们都嚼草根,吃树叶,吞观音土……”

  外婆讲到伤心处,哽咽得说不下去了,只顾撩起围裙抹眼泪,半天抬不起头。

  她擦干眼泪,接着说:

  “转眼间,我没了爹,没了娘,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又冷又饿,眼看就快撑不下去了……在这危难的关头,有户好人家找上门来收养了我,谢天谢地!

  我的养父养母有文化,信仰佛教。虽然他们生育了一儿一女,可待我就跟亲生女儿一样好!三个孩子中,我最能吃苦。我的养父教我识字、读书、信佛,还给我讲《三字经》《大学》《增广贤文》……我长大了,听从养父养母的安排——嫁给了他们的大儿子——也就是你的外公。”

  “哦,原来是这样啊!”

  “嗯。小时候,我不图吃好,也不图穿好。只要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暗想:唉——外婆从小就没了父母,好可怜啊!“只要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就是最大的幸福……”假如一个孩子从小就没了父母,成了孤儿,没人照管,该怎么办?好在外婆遇到了救星,不然的话……

  “丽文,你明白了吗?要听话,要懂事,不要太淘气哦!”

  我点点头回答:

  “知道了。”

  “现在,你去屋里拿个筲箕,来这儿摘海椒。”

  我有事情可做,而且又是自己非常喜欢的——摘菜,于是便欣然前往。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童年在乡村▪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