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号早晨,齐莹收到了呼延旭寄来的贺卡,还夹着四张照片。贺卡上的字好帅:
莹:
对你的爱恋
如高山青松
四季如春,翠绿常驻
对你的思念
似山间小溪
清澈甘甜,涓涓长流
辽阔的平原
鲜花朵朵,清香缕缕
无边的大海
波涛滚滚,海风袭袭、这就是一颗由爱恋、思念、企盼、关怀组成的心(上边画了一颗红心)。
祝美丽、清新永伴!
在快乐的同时,齐莹又感到了隐藏在心底的不甘和悲伤,她就这么接受他了吗?
接下来陆续收到了呼延旭的两封信,他还是挺有文采的,其中一封是这么写的:
莹:
见字好!近来一切均好吧?
来信已收到。勿挂!收到你的信,一颗悬着的心稍放下了。分别虽仅10天,可犹有几世之隔,送别当天,远去的列车碾碎了我的心,带走了我的欢乐,留下的是思念,是希望。一周来,思念的情愫总时常袭扰着我的心,生活也改变了。正象这之前我所说的一样,早操不出了,还记得经常和我一起玩牌的体育老师吗?有一天傍晚与他散步,他突然说:“人家走了,你就这样了,早操不出了,也不和大家一起打扑克了。”我只是笑笑,说了你我的事,他对你的评价还真不低呢!
莹,不知你是否相信缘份,我是相信的,你们彼此认识就存在缘份,相识是缘,相知是份,不然,为何你们来这里实习,为何又刚好是你在这个班?如果说是巧合,那为何我们有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趣,也正是这些相似之处是我们相知的基石,这里我并非宣扬什么宿命论。常言道,人生能有几知己,同性知己难觅,异性知己那就更不易求了,这也正是多少次午夜梦回,心里总在呼唤那个名字的原因,也正是几多难眠之夜耳边总萦绕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的甜美的声音的原因。
莹,关于分配之事,我不想做过多的估测。但我是支持你的,据信所知,如果青凤不如愿的话,我建议你还是别到平城了,虽说平城并非长久之计,但与其去那里几年再走,不如直接去深圳。因为世间之事并非固步不前,形势变化较快,很难预测。就分配我希望你能及时把情况告知。需要我参考、帮忙的,我会尽所能的,望不要见外。
窗外月光如水。今晚又将是难眠之夜。在这月圆之夜,有一颗为你祝福,为你牵挂的心在轻轻地说:但愿明天听到那熟悉、甜美的声音。
旭
94.4.19深夜
另一封信是齐莹生日当天写的。
莹:
生日快乐!
今天下午给你拨了三次电话都没人接,真遗撼。你可知道,我多想听听那可解人愁的声音。明天我再去打,一直到如愿。在你的生日这一天,我多希望能为你点上生日蜡烛,献上一束鲜花轻轻地说:“祝小寿星生日快乐,天天快乐!”与你共同分享那美好时光,分享那一份美丽……
今晚没有月光,可心中的月亮是那么的圣洁,那么的令人神往,夜儿静悄悄,静悄悄的夜儿让人思念,远处飘来的阵阵蛙声使思念的情愫愈浓、愈烈,纵有千种风情,唯有诉诸笔端……莹,我想你,念你,你可知道。
莹,在毕业之际,我想提醒你注意一些事情。但愿你别认为我是在说教。将毕业了,同学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误会宜解不宜结,不要过多地许愿,心烦时别把解脱寄托在喝酒上,不要以为喝酒也该男女平等,这是个性,因为女的喝酒不会给人留下好印象,对健康也没好处。宁愿你多吃零食。不过最好以运动代之。这是我的个人的心愿。
莹,你是优秀的,但就有一个大的特点:较为任性。适当的任性对于一个女孩是可取的,但凡事过分了,总不是好事。我知道你是自信的,只要你想做,没有不胜任的事。一个人拥有更多的优点总是好的,你认为呢?希望你明白我的意思。
拜托轻风带去我真诚的祝愿。
旭
94.4.20夜
班主任真好,时时处处在为她着想。那么真诚地爱着她。如果她也如他爱她一样爱他,那该多好!他是一个好男人,但爱应该是一种感觉,不是吗?她对他并没有那种爱的激情,也许当时身在其中,她不自知,分不清是爱还是感动,但离开了那个环境,面对毕业分配,个人前程的问题时,她就意识到了,她并不真爱他,很多时候,她并没有第一时间想到他。相反,她想的是杳无音讯的刘春。
她骗不了自己,她不能因为被爱而去培植自己的爱,她做不到,这样到后面她会不快乐的。有缘的人未必有情,有情的人未必有缘。这世界就是这么怪,找不到一个能激起她的爱的火焰的人,她宁可自己过一辈子。所谓“爱上爱你的人”实在是太难得了,她是遇到了,可是那个人却不会珍惜,她觉得自己纯真的感情受到了愚弄,今后她是不会再那么轻易付出了。
下午齐莹打算去给呼延旭挂个电话,刚走到电话室旁,电话室的老伯就说:“来了。刚想去叫你。”这么巧,正好有她的电话,老伯说:“是一个姓呼延的!”啊,是班主任!电话中,他问她昨天生日过得怎么样,说昨天下午拨了好久电话,可是没拨通,呼延旭是爱她的,她不止一次感受到了。他是那种重感情的人。
可是,可是她为什么对他就没有那种爱的激情呢?心中却对那位不在乎她的人念念不忘,这也许是她的悲剧---也是呼延旭的悲剧?也许她该忘记,该彻底地告别过去,去真诚地接受另一个关心她爱护她的男人的爱?刘春是个有个性的人,有个性得可以说是冷酷无情,她的生日他无动于衷,这说明他已经不想挽回这段情。可为什么她的内心深处,仍对他难以忘怀呢?是什么遮住了她的眼睛?也许是“先入为主”的光芒遮住了后来这些更值得爱的,更富有人情味的男人们的光芒?有时她觉得自己很没用,感情摇摆不定,自己都搞不懂自己究竟是怎么回事。
她不否认,这些天来她心里并不快乐,尽管有那么多的人关心她,爱护着她,可她并不快乐。
收到哥哥寄自深圳的信。信中说:
阿妹:
你好,信和资料都已收到。
首先跟你说,我不赞成你来深圳。不要认为我是对你说教,出到这里的,特别是女孩子,没一个后台,没有个有钱的男人在后面支持,是很难站得住脚的。我认为如能在青凤找到工作是最好的。如果不行到平城(在银行)也是很好,而且银行工作在紫田现在每月都有400元,年底奖金都有5千到1万,平城肯定比紫田待遇更好。这样工作稳定待遇高,就比到深圳好多了。如果想出来,到毕业工作之后,看情况再说。到时我有点基础了,那什么都会好办的。下个月发了工资我给你寄200元,你到时要交改派费时我会想办法寄1500元回去。
祝
一切如意!
哥字
94.4
看完哥哥的信,齐莹彻彻底底打消了去深圳的念头。太不切实际了,难度太大且不说,现在要去也只能是放弃户口档案直接闯,这对她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她在心里一点点调低了期望值,觉得只要在青凤,什么单位她都接受,只要能在青凤。又call了洪军,没有收到回音,她心中好低落好沮丧,但她不想听天由命。听天由命的结果就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不知会被分到紫田的哪个乡镇中学。
回想起在紫田乡镇中学读书的经历,她就感到窒息,分回紫田,这是她万万不能接受的。她一心想逃离紫田,逃离那个闭塞的环境,她想到更广阔的世界里独立生存,证明自己的能力。
临近毕业,会有那么多茫然、困惑、惶恐、无奈、烦躁不安,她是真的定不下心来学习了,她决定五一时再跑一次平城,直接到筹备中的《平城报》去探探消息。
这两天call了两次洪军,都没联系上,想打电话又打不通,她心急如焚,在电话室外边遇到学生处管分配的何鸿财,胖胖的脸上一双小眼睛闪烁着捉摸不定的光:“你在青凤有什么人?怎么不出面帮你?我听青凤地区教育局的冼立德说过一些。抓紧啊,6月前要把单位接收函拿到,否则就晚了。”
齐莹情绪糟透了。心中为自己哀叹:如果学校在青凤,她也不至于此。被录取到这鬼地方,离青凤将近六小时的车程,离平城也有2个小时的车程,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纵使有全身力气也使不上,纵然有无数种想法也无法实施,真的太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