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书名:童年在乡村▪夏 作者:桔子树 本章字数:4152字 发布时间:2020-07-11

   我们把抓来的萤火虫装进玻璃瓶里,慢慢地观察。哦,这些提着小灯笼夜行的萤火虫,身体是棕黑色的,闪光点都在尾部……

  爸爸摇着扇子,走到院坝里乘凉。妈妈拿了一个圆圆的大簸箕,摆放在院坝中央。大人们愉快地说天谈地。我们几个小孩子跨进簸箕里,或坐着,或躺着,仰望着幽蓝的夜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

  天上的星星美丽而繁多,无论怎么数都数不完。

  这时候,一场别开生面的昆虫音乐会又开始了:纺织娘“吱呀——吱呀——”地唱起歌来。青蛙欢快地敲打着木鼓。蟋蟀悠闲地拨弄着琴弦。蝈蝈不知疲倦地弹奏着琵琶。油蛉轻轻地唱着催眠曲……

  一天上午,哥哥姐姐蹲在走廊上写作业。妈妈提着两个黄澄澄的圆南瓜回来了。

  姐姐抬起头,惊讶地喊道:

  “你们看——好大的黄南瓜!就跟我们的洗脸盆一样大。”

  二哥睁大双眼,看着妈妈手里的大南瓜。

  “妈妈,等一下!让我试试看,能不能把大南瓜提起来?”

  “拿不起就算了,不要硬撑!”妈妈说着,把两个南瓜轻轻放在地上。

  二哥伸出双手,分别抓住两个南瓜蒂,使出全身力气,才把地上的那两个大南瓜提起来,踉踉跄跄地往前走了几步,赶紧放下。

  “我也要试试!”我搓搓小手,好奇地说。

  “好的。待会儿,你们要把南瓜搬进灶房。”

  我学二哥的样子,双手抓住两个南瓜蒂,使出吃奶的力气往上提,南瓜却纹丝不动。

  “姐姐,你也来试试吧!我们比一比,哪个的力气最大?”二哥喊道。

  “弟弟,我比你大两岁,力气也不会比你小。比就比!”

  姐姐放下手中的钢笔,快步走来。九儿和八姐也来参加比赛提南瓜。比赛的结果:八姐力气最大,二哥和姐姐力气并列第二名,九儿第三名。我的年龄最小,力气也是最小的。二哥费力地提着一个短短的南瓜蒂,三步一歇地往灶房走去。

  我想:要把这么大的南瓜搬进屋,非得想想办法不可。

  姐姐见我踟蹰不前的样子,就说:

  “走开,让我来提南瓜。”

  “不要不要,我在想办法,怎么搬南瓜最省力。”

  “妹妹,南瓜又大又沉,你个子小,力气小。我是姐姐,重活应该让我来——”

  我们俩把大南瓜翻来滚去,随着“啪”的一声脆响,南瓜蒂摔落了。

  姐姐微微皱起眉头,遗憾地说:

  “唉——这下不好办了,南瓜蒂掉了,没有可以提的把手,只能抱着大南瓜进屋。”

  “不,让开让开!我已经想好了,怎样不费力气将大南瓜搬进家。”

  我把无蒂的大南瓜当大皮球一样滚动着:

  “哈哈,真好玩!你们看——我这样搬大南瓜。”

  二哥笑呵呵地看着我,说:

  “瞧你这个样子,到底是在搬南瓜,还是在玩游戏?看起来很轻松——亏你想得出来!”

  “我不管!反正搬进屋里就算完成任务。”

  “那倒也是……你们不是说‘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吗?”姐姐语气肯定地说。

  爸爸正在屋里编竹席,见我滚着南瓜走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

  “嗬——秀芝、二娃,看看你们的妹妹——她爱动脑筋,真会想办法呢!人家搬运南瓜不是提着,就是抱着。可她呢,知道自己的力气小,不是生搬硬套地蛮干,而是敢于打破常规,使用巧力。……耕牛力气很大,猴子头脑聪明。”

  “这个大南瓜没有了瓜蒂,不容易存放。今天中午,我们把它宰了,用来做南瓜饭吃。”妈妈说着,把脸转向我,“丽文,你不是很喜欢摘菜吗?快去菜园里摘些辣椒、茄子回来。给——拿着这个筲箕!”

  我拿着筲箕,穿过院坝,走上一段狭窄的小路,来到西面的那块菜地。抬头望望,高大的喜树上结满了绿色的球果。低头一看,稻穗开始变黄了。豆荚挺着肚子,辣椒羞红了脸,紫茄变胖了,木耳菜开花结籽了……树上的桔子,就像一个个绿色的乒乓球。

  炎热的夏季,我们总是三天两头来到菜园里,摘生黄瓜吃。地里的青番茄刚开始变黄,就被小馋嘴们惦记在心上,从来等不到番茄变红就没有了。我在心里琢磨着:稻谷开始泛黄的时候,梨子也该成熟了吧?那慈竹林里的笋子虫呢?田埂上的斗鸡菇有没有钻出地面?

  我摘了几个紫茄和几把嫩青椒,装进筲箕里,放在地上,摘下一根白嫩的黄瓜,不紧不慢地啃着。菜园地边的佛手瓜绕着竹篱,不断地向上攀爬,爬到梨树上,安家、开花、结瓜。佛手瓜嫩嫩绿绿的,瓜形仿佛双手合十祈祷(“佛手”与“福寿”谐音,佛教祝福之意也。)。

  我爬上高高的梨树,摘了个梨子品尝,果肉细腻、脆甜。相对于沙梨粗糙而酸涩的味道而言,不知要好吃多少倍。可是,我们家只有这么一株青梨树。不知为何,不太好吃的沙梨,却有好几株盆口粗的大树。

  青青的慈竹林里,有“嗡嗡嗡”飞翔的笋子虫,有红色的鬼笔,还有白色的蛇蛋。仔细寻找就会发现,笋子虫们“挖掘”出来的痕迹——既有陈旧的伤痕,又有新鲜的伤痕。我是个小小巡逻员,围绕着竹林,上、下、左、右,仔细地寻找。不一会儿功夫,我又抓到了好几只偷吃笋子的竹象来玩耍。

  不远处,奶奶的菜园里有几株黄秋葵开花了。鹅黄色的花朵既像蜀葵花,又像棉花开出的花朵。黄秋葵的果实喜欢朝天生长,貌似辣椒,因此又叫做“洋辣椒”。

  “丽文——丽文——”妈妈亲切的呼唤声又在耳边响起。

  “哎——我马上就回来!”

  我投入到美妙神奇的大自然中,竟然忘记了把蔬菜拿回家!我匆匆忙忙端起搁在菜园里的筲箕,飞也似的跑回家里。

  妈妈眉头一皱,用责备的目光看着我。

  “唉——叫你摘点菜,又是半天!你做事情怎么总是磨磨蹭蹭的?”

  “妈妈,我逮笋子虫去了。它们是坏蛋,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总是偷吃竹笋。现在,我把它们抓回来了——就像你让我给卷心菜捉虫一样……”

  我看着灶房里一根根手指粗的黄荆棍,感觉好害怕,默默地在心里祈祷:我犯了错,妈妈可千万别打我!夏天穿得薄,黄荆棍打在身上,是多么的难受啊!以后,我会多加注意……

  转眼间,妈妈皱紧的眉头舒展开来,严肃地说:

  “快拿来!等我把菜洗了,教你们三个孩子做好吃的南瓜饭。”

  话音刚落,我悬着的心才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妈妈拿起砍刀,劈开那个被我弄断了瓜蒂的大南瓜,取出其中的一小部分,削皮,洗净,切块,“刺啦”一声倒进油锅里,翻炒几下,撒一点点盐,加入适量的水。接着,她又将煮得半熟的米饭倒在南瓜上面,罩上锅盖。随后,妈妈把青椒穿在竹签上,拿火钳夹着,送进灶膛,埋入暗火堆里,等待煨熟。

  我感到奇怪,疑惑地问:

  “妈妈,海椒还可以烧来吃?!”

  “当然啦!烧熟的海椒,味道巴适得很。”

  “为什么放入火堆里烧熟的东西,总是特别好吃呢?”

  “嗯……这个嘛……”妈妈嗫嚅道,“秀芝,烧柴草,用小火焖。只要听见有‘嚓嚓嚓’的响声,就停止烧柴。做南瓜饭就跟做豇豆饭、红薯饭差不多。”

  姐姐点点头。

  我疑惑不解地问:

  “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米饭里总是要加入很多的菜?”

  “因为我们一家人全年只分得一百斤稻谷,除去米糠,只剩几十斤大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如果不掺入大量的粗粮,能支撑多少天呢?稻谷成熟还早得很……”

  爸爸平心静气地解释:

  “我们每年的口粮,吃不到过年就没有了——五口人,一共才几十斤大米,不到两个月就会吃得一干二净。剩下的十个多月吃什么?全靠你们的妈妈会过日子,在饭里掺入大量的南瓜、红薯、玉米等杂粮,才能挨到下半年。粮食不够,向生产队借粮……这么一来,每年都成了‘倒欠户’。……我们依靠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勤动脑,勤动手,勤动腿,把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变得称心如意。如果生活交给我们一株苦柚树,那我们就得想办法把它变成甜的——可以往苦涩的柚子里加入蜂蜜,也可以把苦柚树嫁接了,将难吃的苦柚变成好吃的蜜柚,还可以拿去卖了,换点钱。”

  二哥似乎听懂了,若有所思地说:

  “哦,原来这样啊!”

  我看着地上那大半个南瓜,好像看到了一锅炒熟的香喷喷的南瓜籽,不由得咂了咂嘴巴。

  “妈妈,我把南瓜里的种籽抠出来,拿去晒干,炒南瓜籽吃。好不好?”

  “要得。”

  我立即拿起一把饭勺,刨出瓜瓤,挤挤又捏捏。泥鳅一般滑溜溜的南瓜籽儿,接二连三地从瓜瓤中分离出来。我把这些湿漉漉的南瓜籽装进筲箕里,均匀地摊开,放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

  二哥守在灶台旁边,侧耳聆听锅里的动静。

  “你们听——锅里发出‘嚓嚓嚓’的声音来了。姐姐,快熄火!不然,饭就要烧煳了。”

  “知道了。我早有准备——烧的是竹叶儿柴,易燃易灭。”

  妈妈揭开锅盖,一阵阵南瓜饭的香味迎面扑来,撩拨着我们的味蕾。

  “饭熟了,准备吃饭吧!”

  姐姐盛饭,二哥端碗。

  “哦,南瓜饭真好吃,又香又甜!”我拿着筷子,愉快地喊道。

  妈妈估摸着火堆里的辣椒已经煨熟,拿起火钳,拨开草木灰里的星星火,夹出辣椒。辣椒斑斑点点,如同穿着美丽的豹纹衫,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妈妈拿着辣椒,在柴草上拍拍打打,撕成长条,放进酱油碗里,拿起竹筷,搅拌和匀。一份别出心裁的烧辣椒拌酱油,甭提有多诱人啦!

  色香味美的南瓜饭,闻着香,吃着甜,大人小孩都喜欢。“豹纹辣椒”吃起来有滋有味:鲜美、微辣、开胃。因此,这道菜又叫“饭扫光”。

  姐姐边吃边问:

  “为什么妈妈做的饭菜特别好吃呢?”

  妈妈微笑着回答:

  “做吃的要特别用心,边做边想,尽最大努力让大家吃得饱饱的。只有吃饱了,才有精神,才有使不完的劲儿做农活。……平时,我做事情的时候,你们要在旁边看,看多了,自然就学会了。”

  ……

  午饭后,爸爸用高粱秆子做了一个小小的“十字架”,左右两边各穿起一只笋子虫。不一会儿,两只笋子虫就围绕着同一个轴心,“嗡嗡嗡”地飞起来。它们扇动着茶色的翅膀,如同两把摇动的蒲扇,为我们驱赶酷暑烦躁。那一缕缕微风拂在脸上,凉凉爽爽,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我们把这个非常有趣的玩意儿,呼作“笋子虫推磨儿”。

  现在想起来,那时的乐园,蜜蜜又甜甜,仿佛就在昨天。

  清凉的早上,鸟儿们在枝头欢唱。爸爸站在灶台边炒菜,我坐在灶下烧柴。妈妈拿着一把黄灿灿的南瓜花走进灶房,看见二哥在睡觉,把脸一沉,厉声吼道:

  “二娃,起床!我在外面转了一圈回来,你怎么还在睡?睁开眼睛看看,太阳光都照进屋子里来了。快起床!”

  二哥伸伸懒腰,打着呵欠:

  “啊——不要催嘛!”

  “夏天,正是吃南瓜花的季节。”妈妈自言自语,将南瓜花搁在筲箕里,把脸转向我,“丽文,姐姐呢?”

  “她在里屋睡觉,估计还在做梦。”

  “快去叫她起床!”

  爸爸将锅里煮熟的冬瓜装进汤盆里,平心静气地说:

  “昨天夜里,秀芝、二娃熬夜做暑假作业,很晚才睡。反正还没有到农忙季节,孩子们晚一点起床,没什么大不了的。丽文,叫姐姐起来吃饭。”

  里屋黑漆漆的,只有一扇连着猪圈的小窗口。一缕阳光穿过土墙的裂缝照进来,卧房里依稀可见。我站在卧房门口,大声叫喊:

  “喂喂喂——瞌睡虫,快点起来!再不起床?小心妈妈的黄荆棍!”

  姐姐翻身下床,蚊帐也跟着摇晃。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童年在乡村▪夏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