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五行化劲
丁井一郎为了证明自身的实力,以叶圆的性命要挟王喆与他决斗。
王喆来到兵器架前,伸手抽出一把唐刀,原来秦伯在教导王喆形意拳法的同时,还将一套刀法传授于他。
正所谓兵器是手臂的延伸,这套刀法由形意拳演变而来,以劈,崩,钻,炮,横,为模式,结合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所创立,以小五行起手,大五行收招,招式巧妙,简洁实用,名为“形意五行刀”。
王喆提刀来到丁井一郎面前道:“刀剑无眼,倘若我把你杀了,我的朋友还有命吗?”
丁井一郎道:“你放心,我已经吩咐手下,无论胜负伤亡,比试过后都会放了你的朋友。”
此刻王喆面露杀气道:“如果你言而无信,我就把你整个庄园的手下全部灭掉!”
语毕,王喆将卧虎之力遍布全身,提刀冲向丁井一郎,率先发起攻击!
丁井一郎手握刀柄摆了个起手式,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王喆看到他的动作后,意识到对方要使用拔刀技,于是加倍提防。
拔刀术,又称居合术,是在拔刀的瞬间利用高速的斩击对敌人造成出其不意的伤害,其核心思想便是“一击必杀”,这种刀法即能对战,也可以用来偷袭。
王喆来到丁井一郎近前,一招力劈华山倾泻而下,只见银光闪过,王喆的唐刀被瞬间隔开。
不等王喆收招,丁井一郎已经朝他的上中下三路连出三刀,王喆急忙回刀防御并向后跃出,丁井一郎追将上来,连续劈砍,刀法快得出奇。
幸好王喆有卧虎之力的加持,身法与速度远超常人,才堪堪躲过丁井一郎这波凌厉的攻击。
王喆心中一凛,这小个子的斩击快得有些离谱,令人无暇反应,只有靠本能躲避,如此一来自己的招式杂乱无章,根本对他不构成任何威胁。
丁井一郎似乎看出了王喆的心里波动,抓住时机向王喆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
此刻,场地上刀光纵横,面对丁井一郎的穷追猛打,王喆只有勉强招架,丝毫没有还手的余地,一个不留神,脸颊便被丁井一郎的刀锋末梢划出了一道伤口!
丁井一郎见状,收住攻势嘲讽道:“奇怪,你怎么只防守不进攻呢?刚才放狠话的时候不是很威风吗!”
王喆并未答话,稳住心神,回忆起秦伯传授他刀法时曾说过,形意五行刀虽然招式极少,但变化巧妙,只要能将形意拳的劈,崩,钻,炮,横,五种劲力融于刀中,便可以达到拳械一体,人刀合一的境界。
想到此处,王喆重新整理好身形,向丁井一郎摆出一个简单的起手式,丁井一郎见状将刀收入鞘中,手握刀柄再次向王喆冲来,他脚下的木屐与地面接触,发出一连串的撞击声,仿佛为自己鸣起了战鼓!
“居合!”
“钻!”
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后,丁井一郎带着惊讶的神情倒退数步!原来在他对王喆使用拔刀斩的同时,王喆将形意拳的“钻劲”融于刀中,一试刺击直奔丁井一郎的咽喉,速度之快丝毫不亚于他的拔刀斩,相比之下,刺击所要运行的有效距离更短,这使得丁井一郎不得不改变拔刀斩的原有路线回刀防御。
将拳劲融入刀中后,王喆手中的唐刀犹如被赋予了灵魂,五行劲力,循环往替——劈劲封其位,钻劲破其袭,炮劲迎其锋,横劲卸其力,崩劲化其机。
王喆越战越勇,渐入佳境,丁井一郎见此刀法,不禁在心中感叹中国武术的神奇巧妙,同时,更被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的心智与悟性所震惊!
丁井一郎表面看上去从一开始就在蔑视王喆,可是心里却丝毫没有轻敌,要知道,吴长风可是同他一样经历过“神迹”的人,就实力而言,已经踏入宗师境界,能将他打败的人,怎么会是善类。
正所谓,兵者,诡道也。
为了赢得这场比试,丁井一郎不惜借鉴当年宫本武藏打败佐佐木小次郎的战术,事先在约定的地点让对手久候,使其士气衰败,然后言语嘲弄,令其心态烦躁,最后背对日光与对方交手,利用强光照射,影响王喆的视觉。
如此一来,还未交锋,便已将对手置于出师不利的境地,可谓占尽先机。
哪知王喆等候多时,却不急不躁,反而原地调息,对他的言语挑衅也毫不在意,处心积虑的计谋顷刻间便被王喆化解于无形。
交手之初,丁井一郎咄咄逼人,几个回合下来,却被王喆反客为主,这种角色的转换不禁使丁井一郎恼羞成怒,他看准时机,横刀架住王喆的攻势,另一只手瞬间拔出腰间的短刀,猛然向王喆的小腹刺去!
王喆见状急忙侧身闪躲,丁井一郎偷袭未果,刀锋由直刺化作横斩,王喆来不及思考,勉力向后方跃去,虽然避开了要害,但由于距离太近,腰间还是被划出了一道伤口!
此刻,丁井一郎手持双刀,一长一短,向前平举,直指王喆。这种起手式赫然便是宫本武藏创出的“二天一流双刀术。”
所谓二天,就是白天与夜晚,意指修炼者白天练功时受到太阳的照射,夜晚练功时吸收月亮的光华,这种集两者于一身的修炼方法称之为“二天一流”。
日和月,白与黑,阴与阳,短与长,相互对立却又相辅相成,它恰恰符合了中国太极阴阳相生相克的道理。
宫本武藏穷尽一生,实战和研究的武学不计其数,最终,还是将中国的阴阳之学在他的著作中奉为“世界之理”,只不过他对这种巧妙的玄理认识有限,只能粗浅的将其阐述为“由对立的二极升华统一而发展。”
番邦外国在中华传承的感召下,尚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而如今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为了谋求私利,不仅将祖先留下的精华巨典束之高阁,还把从外国舶来的文化糟粕攥在手中大做文章,真可谓数典忘祖,卖国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