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这些大姑娘难道没有脚臭的吗
书名:草根的仕途之大潮奔涌 作者:山山得酒 本章字数:2341字 发布时间:2022-12-03

       一边办证照一边抓建设。张远航的蔬菜加工厂进度很快。


       硬化场地,挖好蔬菜清洗池,水泥硬化四壁及底部。刷白墙壁,地面硬化后刷上油漆。让木匠用三夹板和木工板分别隔出仓库区域、生产区域、办公区域。


       购置一台套脱水蔬菜加工机器,一台炒制机、一台套杀菌机,一台真空包装机,招聘了2个工人,开始运作了。


       前前后后花了十万块钱,还有十万没花掉。他打算把它作为收购小青菜的资金。


        张远航很高兴,当初去明珠市收废纸时,一个磅秤,一块场地就开工了。现在比那时的条件好多了,手下还有了2个工人。


       陈小东叮嘱他,蔬菜厂,食品卫生最重要。必须严格卫生标准,出问题的话,不仅要关门,还要罚款。


       张远航在生产区域门外设立一间更衣室,进去全部换上工作服。


       门口建了个消毒池,外面的人要进去,必须穿上高筒雨鞋,从消毒池里过。还专门拿喷水壶装了消毒液往身上消毒。


       张远航为了防止工人有基础性疾病,招的2个工人都很年轻,还到卫生防疫站进行了体检,办了健康证。


       至于收购小青菜,他很淡定,由农科站出面联系,在镇广播站播了个通知,“远航蔬菜厂收购小青菜,价格从优,欢迎愿意出售的村民前往销售。”在仓库改造的厂区大门上,张贴收购蔬菜的告知书。


       张远航的策略是永远比农贸市场里的小青菜贵1分钱1斤。其实,就是不贵,农民也愿意卖到他那里,主要是方便,没有菜贩子到地上来收购,农民只能到农贸市场去卖。农贸市场里零卖太麻烦,一斤两斤的,要卖上好长时间。好多农民现在都在厂里上班,利用的是早晨上班前的时间,卖菜时间太长的话影响上班。


       对此陈小东有不同看法,陈小东认为要进行一下测算,小包装青菜每包卖3毛,需要原料是毛菜多少分量,加上其他用电、人工、租金等成本,每包能赚多少,然后固定一个价格。当小青菜价格市场上过高时,停止收购。当市场上价格很低时,还是坚持按固定的价格收购,做出信誉来。


       为防止市场上价格涨跌影响收购问题,陈小东建议张远航和农民签订合同,定好单价和数量。防止价格高时收不到,价格低时菜太多。


       张远航觉得有道理。不过眼下刚起步,还是先保证有菜源。


       在给小包装青菜取名的问题上,张远航想就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取名远航牌。陈小东则建议取名桃源牌,世外桃源,多好啊,名字能让人联想生产地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环境,那环境里产的小  青菜味道肯定好啊。张远航同意陈小东的意见。


       第一批桃源牌小包装脱水小青菜做好了。


        包装袋上,根据陈小东的意见,还印上了桃源镇土地经省里土壤检测机构检测,发现当地的土壤硒含量全部达到0.5mg/kg以上的数据情况,并介绍了富硒农产品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陈小东守着等第一批出来后,赶紧拿了一包,撕开包装仔细端详,不错不错,色泽鲜艳带有清香,色香就能引人食指小动,挑出根品尝下,跟鲜煮的味道一样一样的,鲜嫩中略带甜味,不由的又想再尝尝,不知不觉的,一包小青菜吃完了。


     “这个品相和味道,销路绝对没问题。”陈小东说。


       第一批出来的10000包小包装小青菜,陈小东自己掏钱给每位镇里的班子成员带了10包,让他们品尝。张远航不愿意收钱,陈小东知道初创企业的不易,坚决要给他,否则不要。张远航没办法,只好收下。


       初创企业都有个如何打开市场的问题。张远航全部把它送人了。


       张远航整天骑了个嘉陵轻骑,到有食堂的各个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到海川的百货商店、食品商店去推销,到农贸市场摊位推销,到乡镇供销社商店等去推销。国营商店,他每家商店免费送100包。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的食堂每个20包,农贸市场摊位每个10包。


       他一边去赠送,一边告知代销方式,都是送货上门,等上一批卖完了结款。


       最简单的是农贸市场内的摊位,一听说卖完结款,立马答应,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放在这卖,卖得掉就卖,卖不掉退回去呗,反正钱要等卖完再算。


        乡镇供销社商店麻烦点,不过经经理查看品尝后,也都同意销售。


        最麻烦的是国营的百货和食品商店。找上去爱理不理的,脸色不好看。张远航必须求爷爷告奶奶的,好说歹说,才勉勉强强接受,留下样品试卖。


       国营商店面对大量个体户的出现,生意已大不如前。但经营方式还是老方一贴,营业员的态度还是高高在上。张远航觉得它们不改变经营方式,不放下架子,早晚要败下阵来。


       尽管门难进脸难看货难摆上货架,好在张远航不在乎这些。收购废纸废品的日子,他见识了各种各样的面孔,听过各种难听的话,吃过各种闭门羹。用他自己的话说,脸皮已经磨炼得像钢板了。


       只要东西能卖出去,其他的都可以忍受。


       他对小包装青菜绝对有信心,不怕免费大赠送成了水漂。


       每一个联系过的单位,他都留下他的寻呼机号码。


       他让母亲在厂里收菜,2个工人在厂里负责生产事宜,自己则每天出去推销。


       张远航测算过成本,他定的是每包赚5分钱。薄利多销,只要卖的多,卖的快。任何东西架不住量多,量多了利润就可观了。


       他收废纸的时候也是如此,每斤废纸运到造纸厂只赚3分,几年下来,不也赚了20多万吗?


       陈小东建议零售价要统一,否则要县城里好几家都在卖的话,价格不一样要引起意见。张远航觉得在理。送货过去的时候告知了零售价。


       一圈跑下来,反响很不错,商店里的营业员、摊位的摊主都愿意销售。


       桃源镇的企业,陈小东跟厂长们打了招呼。厂长们都表示没问题,食堂里可以进一批,没食堂的,也表示买些来给工人们发发。


       张远航的BP机哔哔哔的叫声频繁了起来。


       陈小东想起初始认识张远航时,听他叫卖白雪团瓜、瓜子、花生,什么都往大姑娘身上扯,打趣的问道,“你这小青菜跟大姑娘有什么关系,你怎么吆喝推销?”


     “小青菜本身就是个大姑娘,你看看腰身多好啊,颜色,哦不,气色多好啊,鲜嫩鲜嫩的,秀色可餐啊。”张远航说。“某个酒厂不是宣传说酒曲是全部大姑娘赤脚踏出来的吗,我可以宣传这小青菜全是大姑娘种的,大姑娘收的。”


     “瞎扯,种菜的全是老头老太。”


     “谁看见酒厂酒曲全是大姑娘赤脚了?这些大姑娘难道都没有脚臭的吗?没有香港脚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