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强敌来犯
叶圆回到老宅后被陈皮等人戏弄一番,度过了一个令他难忘的生日。
次日,众人相约到老宅拍段子,赵勋买了些早餐提前到达,不一会儿,陈皮和张冬也陆续来到,唯独叶圆还没露面。
张冬吃着早餐嘟囔道:“这个老小子,不是号称‘叶千杯’吗?瞧这意思,喝多了也起不来呀……”
“按理说,上了岁数的人应该觉少啊,我问问他怎么事儿!”赵勋说着拿起电话。
电话还没拨出,老宅门外缓缓走进来一个人,只见他身形高大,且异常肥胖,目测至少有三百斤开外。
此人腆着颤巍巍的肚子边走边道:“你们是不是在等这个小光头啊?恰巧被我等到了!”
只见他轻描淡写的抬起手来晃了晃,而他手中拎着的,赫然便是已经晕厥的叶圆!
大胖子走到院子中央站定,将目光落在赵勋的身上惊讶道:“咦?师弟,这么巧啊,好久不见!”
赵勋看清来者,不禁怒道:“黎正达!”
“你是怎么和掌门讲话的!没有礼数!”胖子诡笑道。
“放屁!你这个欺师灭祖的宵小之辈,还有脸以掌门自居!放下我朋友,否则今天我对你不客气!”赵勋恨道。
“诶呦!还不客气?想当年师父都不是我的对手,你不客气又能拿我怎么样?”黎正达戏谑的说道。
“好!今天我就替师父清理门户!”只见赵勋做了个吐纳,身形一闪,便已跃向高大肥胖的黎正达。
他的右手在空中猛然暴涨,借着下落的势头,拍向黎正达胸口,黎正达不躲不闪,抬起自己肥厚的巨掌向前推去。
双掌相击发出一声巨响,赵勋被撞击的力量振退回来,而黎正达肥胖的身形却文丝未动。
黎正达继续对赵勋笑道:“师弟,看来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的‘铁砂掌’还没有荒废啊!”
赵勋咬牙道:“当然不能荒废,我还要用它来取你的狗命!”
陈皮和张冬见状,来到赵勋身后低声道:“先救叶圆。”
话音甫落,三人同时冲向黎正达,赵勋再次提掌向前拍去,黎正达一手拎着叶圆,另一只手格挡赵勋的攻击,而陈皮瞅准空档,一式顶心肘直奔黎正达肋下而去。
就在此时,斜刺里突然窜出一个人影,飞身一脚对上陈皮的肘击,交手间,张冬已经来到黎正达的另一侧,伸手便要夺回叶圆。怎料黎正达的背脊上,忽然长出了一名忍者,挥刀向张冬砍来,张冬急忙缩回双臂,这才堪堪躲过一劫!
优势顿失,三人撤出圈外定睛观瞧,原来黎正达并非独自一人前来,此时,他身旁站着一名身穿空手道服的武人,刚刚挡下陈皮攻击的便是此人。
而黎正达肥胖的背部,自始至终都隐藏着一名忍者,此人出手狠辣,差点一击将张冬变成残废。三人审视了一下当前的形势,准备再次向对方发起攻击。
这时,黎正达向三人甩出了一张卡片,说道:“我们今天不是来打架的,告诉王喆,想救这个光头的话,就三天后到卡片上的地址与我们会长比试一场,否则,我们就把他埋了。师弟,你若是想给师父报仇,就与他一同前来,刚好让我见识一下,当年师父宁死也不肯传授给我的独门绝技!”语毕,黎正达便要转身离开。
“你们能走出这个院子再说吧!”张冬伸手入怀便要掏出筷子施展暗器绝技,不料双手却摸了个空,张冬一愣,这才想起原来昨天晚上酒劲正酣时,为了向伙伴们炫耀自己的本事,已将身上九九八十一根筷子尽数射出!
愣神的功夫,黎正达已经转过身去,而那名忍者依然背靠背挂在他的身上,此时刚好与张冬三人面对面,只见他双臂交叉在胸前,两手已攥满了暗器!
“小心!”张冬见状急忙掀起身旁的桌子挡在陈皮与赵勋身前,密密麻麻的飞镖被张冬用桌子挡下,忍者不等三人反应,便丢出一颗烟雾弹,黎正达等人瞬间从院子里消失了身影,陈皮与赵勋见状便要向外追赶,张冬连忙提醒道:“注意脚下!”
陈皮与赵勋稳住脚步低头一看,地上已然洒满了尖锐的利器!
叶圆当着三人的面被掳走,令他们懊恼不已,想不到赵勋也一直深藏不漏。
张冬一边清理着地上的暗器向赵勋问道:“内个大胖子叫你师弟,你们是什么门派?”
赵勋闷声哼道:“他早已不配做我的师兄!”
原来赵勋与黎正达师承嵩山少林,他们的师父,是一位法号叫做“海慈”的高僧,在海慈传授给二人的武艺中,“铁砂掌功”,令他们最为着迷。
所谓“铁砂掌”,又称“黑砂掌”,为硬功外壮,属于阳刚之劲,而此功并不是哪个门派的独门绝技,很多门派中,都有对其自主的练功法门。
总的来说,“铁砂掌”就是用铁砂和药物作为练功的辅佐,通过特定的方法,修炼出来的一种攻守兼备的掌上硬功。
由于手掌长期接触铁砂,练功者必须靠药物的保护来辅助行功,如若不然,铁砂中的毒气就会渗入肌体,使练功者受到侵害,更无法及时的给双掌消除肿痛。
然而,即使有药物辅助行功,修习“铁砂掌”的武者,手部也会与常人产生极大差别,因此导致很多“铁砂掌”的传人在与对手过招时,尚未出手,便已被对方看出端倪,从而处于不利的境地。
海慈大师修为高深,创造出了一种消除掌部异型的独特功法,习得此功法后,修炼者不仅双掌外观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将“铁砂掌”运用出来时的威力也不可同日而语,不过此功被海慈大师列为禁术,一脉单传,从不示人。
经过长期的观察,海慈大师决定将徒弟赵勋选为下一任传承者,此举令身处同门的黎正达十分不满。
黎正达身为大师兄,无论武艺与悟性,比之赵勋都更胜一筹,奈何师父却视若无睹,黎正达心有不甘,便辞别师门,下山游历,想在江湖中为本门闯出名声,博得师父的青睐,从而使其改变主意。
哪知黎正达下山后,与各派武行经历了多番比斗,发现自己的武艺竟如此了得,遂不再遵守师门戒律,为非作歹,以技欺人,终于有一天闯下大祸,被一位高手打成重伤,遁走海外。
黎正达逃跑后,打败他的高手找到海慈兴师问罪,海慈得知事情的经过后,表示要严惩孽徒,废其武功。
高手不依,正所谓,子不孝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黎正达之所以做出这些不仁不义的行径,身为师父的海慈难逃其罪。
海慈理亏,自愿受其三掌,三掌过后,高手感叹海慈大师功力高深,倘若双方公平对决,自己必然命丧其手,于是就此作罢。
海慈硬接高手三掌,身受重伤,遂闭关调养,在此期间,黎正达却从海外习得诡术返回师门,以武力威胁海慈交出秘法。
海慈乃是得道高僧,早已算出此劫,他知道当时的赵勋根本不是黎正达的对手,便以办事为由,提前将赵勋支下山去,当他返回时,海慈已然圆寂了。
这便是武学门派,收徒授业极为看重人品的原因,很多时候,资质与悟性皆佳的人并不一定能得到师父的真传,因为这种人仗着天资聪慧,往往性格傲慢,毫无敬畏之心,一旦绝艺加身,很容易走上邪路,他日为非作歹,臭名昭著,身为其师,难免受到牵连,轻则身败名裂,重则牢狱加身。
而品行端正的徒弟则全然相反,即便武艺平平,却仍然敢于行侠仗义,扶危救难,哪怕没有什么卓越的成就,也足以令师门美名远播。
因此,武行中但凡开门授业,无论师父人品如何,都愿意挑选品行端正的徒弟传承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