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毕业季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6234字 发布时间:2022-12-02

与孙中山在南方组织“非常国会”对应,段祺瑞决定另起炉灶,重新选举国会。为此,冯国璋以代理大总统名义公布《国会组织法》和《参议员选举法》、《众议员选举法》,准备组织国会选举。

相比以前的选举规定,新法大体上就是更加精英化。

选举资格要求更高了、议员名额更少了、更好控制些。例如参加中央选举会的,有一项资格变为“年纳直接税一千元以上者或有一百万元以上财产”,较最初的民国选举法,将中央选举人资格财产金额提升了2000倍,更加有效的排斥了劳苦大众参政的机会。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民国的选举起初就不是普选,资格要求大概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有钱或者有知识”(年纳税2元或有500元资产或小学文化),所以,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时,有选民资格的大概只有4千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

既然要选举,自然少不了运作。

“小扇子”徐树铮便纠集一些力量成立了有名的“安福系”。该系拥戴的对象为段祺瑞,以徐树铮的意思,要借此次选举,一举造就一个多数党,成为以后皖系把持国会和政权的根基。

小扇子真是见识不俗,想的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安福系的实际控制人为徐树铮,全盛时期有党员三百八十余人,里面有不少实力大员,例如陈树藩便是安福系“四大金刚”之一。

北方的段祺瑞,由于实力出众,很快便牢牢控制了北京政府的局面。而南方的孙中山,却在内部的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

1918年5月4日,广州军政府改之前的“大元帅制”为“七总裁合议制”,孙中山由大元帅降为七总裁之一,并且七总裁中的主席总裁,由政学系首领岑春煊担任。

孙中山愤然离穗赴沪,护法军政府落入桂系军阀手中。

……

疫情还在发展。

此时,第一波流感在美国和欧洲相继进入高潮。国外的留学生们惊奇地发现,来自国内的警告出奇的准确!周围传染“感冒”的人员剧增,而且一些不幸者死状凄惨。但值得庆幸的是,死亡率并不高,似乎和一般流感的差不多。

不过,远在万里之外的李先生能准确预言,这一点已经很神奇了!谁又敢说李先生关于预防方面的要求,只是杞人忧天?

所以,大家纷纷严格遵照李先生的指示办,每天认真接收、执行汉堂防疫组织的各项要求,该练功练功、该吃药吃药、该吃洋葱吃洋葱、该切大蒜切大蒜……。并且,把自己周围的事态变化,写信详细向国内汇报。

疫情没有使汉堂的留学生组织松散,反而使之迅速变得更加紧密起来,汉堂对留学生的关怀,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慢慢印在广大留学生心里……。

国内似乎也开始受到疫情影响,报纸上有了一些流感的消息,自广州直至哈尔滨,由上海至四川都有,志行不好判定,只是提醒大家加强预防。

第一阶段情况尚好,留学生们仅有1人发病,但随后被证实是一般感冒,身体未受到任何损害。李志行随即专门发电,叮嘱其多练“神功”,增强体质,这名留学生非常感动。

志行常打电报给国外发出各种指令,但通讯不太畅通,时有耽搁,据说是因为俄国在打仗,传往欧洲和美国的电报都受到影响。

总的来说,志行这一阶段主要忙两件事:一是应对大流感,一是谋划毕业的事情。

毕业在即,社团的事情已基本安排妥善,下一届由顾祝同来接任会长。顾很愿意,并已经对管理渐渐上手,后续组织发扬光大不敢说,仍旧保持相当影响力想来问题不大。

另一个问题就是毕业后的去处,这个问题,学校向来秉承“有人要的第一;毕业生意向第二;最后还没有着落的,国家统一分配”的原则。

其实已经有人问过志行的意向了,第一个是步兵科尹科长,奉了校长杨祖德的意思,来问他是否愿意留校?李志行当然不愿意,能挤出两年时间来上军校已经不错了,他野心勃勃,哪有时间在学校当老师呀?于是便婉拒了。

第二个问志行的是吴佩孚,其实是一封信,吴佩孚一直在湖南与南方军队作战,戎马倥偬之间能专门写信邀请,也足见赏识,不过志行也婉拒了。

唉,这孩子是一门心思,要去投奔腐朽的陈树藩了!

既然下了决心,那其实就剩下一件事可做:拉拢人才。

为此,李志行到处宣扬,开出的条件是:只要到陕西去,一律给少尉排长;另外,直接拿连长的薪水,每人还一次性发300块大洋安家费。

这个条件很有吸引力,已经有不少毕业生来找李志行一探究竟。

大家觉得是这个条件太好,有点像是吹牛。临近毕业,到学校来招人的地方军阀也不少,还没有哪个军阀能开出这种条件的!况且一直以来,只有李志行在这里信口开河,说自己是陕西政府的全权代表,也不见陕西来人证实,所以大家将信将疑。

但你说李志行在骗人?那倒也不像,毕竟李志行在军校也是个有身份的人。

所以眼热的人多,下决心的少。

与大部分观望的人不同,已经有人下定决心要跟李志行走,他们就是楚溪春和王冠军,王冠军还拐带了他哥哥王冠英。其他几个像严重、吴克仁、朴成功,在地方上没有特殊关系,也想跟着志行去陕西,只是还没开口。

兄弟信任如斯,志行非常欣慰,但他还对两个人心有希冀,一个就是傅作义,另一个自然是乔大少。

但傅作义决定回山西,他诚恳地对志行说,自己从陆军小学开始,就在受山西省照顾,回山西是他的夙愿。唉,这个也没有办法,好在秦晋相连,相去不远,以后还有机会亲近。

至于乔修远,李志行一直没想好怎么开口:乔修远家庭条件太好,拉他到陕西去受苦,有些不好意思。

但李志行却怎么也放不下,拐骗乔修远的冲动。

大家对李志行招人的事有怀疑,他也不拿证据给大家看,因为他放出的话里有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

“给少尉排长”是陈树藩答应过的,但“拿连长的薪水,每人一次性发300块大洋安家费”的话,陈树藩从来就没说过,这些是李志行故意加上的。

李志行也不着急,发信给陈树藩和刘神仙,先照例把自己吹捧一番,然后希望陈树藩全权委托他来办理延揽毕业生的事情。

陕西现在乱得像一锅粥似的,陈树藩见李志行主动请缨,立刻答应,随发来一份委任状,任李志行为“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招收官”,全权代表陕西省政府招收人才,军衔少尉,连军装和肩章都寄来了,只是经费一分都没有。

委任状一到手,李志行立刻派了楚溪春、王冠军拿着到处去宣传。

王冠军这厮口才了得,在操场上大声吆喝“嗨,同学们!走一走瞧一瞧啦!今年毕业哪里去?三秦大地走一走!……”,旁边楚溪春立刻帮腔道“一去就是少尉排长,当排长职位,拿连长饷银,还发丰厚安家费啦……”

同学们呼啦就围上来一堆,报名的人马上就有好几个。

这下,志行也不等严重、吴克仁、朴成功三人开口,就直接说“兄弟们要在一起,才能干成事,我实在难以忍受弟兄离别的那种思念,你们啥都别说了,跟我去陕西吧!”,并且马上给分配了任务,严重负责发放安家费,吴克仁和朴成功负责联络已经报名的同学,根本没给几人开口选择的权利。

这几人倒未推脱,他们本来就想去,不过李老大这样做,是不是霸道了点?

安排完这几个人,李志行不去趁热打铁,继续忽悠其他人,却在宿舍里磨磨蹭蹭,先擦了擦桌子,又擦了擦板凳,后来倒了一杯热水,双手端给靠在被子上看书的乔修远,说“瑶圃,来,喝杯水。”

乔修远扭过头来,看了一眼李志行,接过水杯喝了一小口,放下,继续看书。

李志行凑上前去,期期艾艾地问道“瑶圃,水烫不烫?”

“还行。”

“噢”,志行又磨磨蹭蹭去拿抹布搽桌子。

乔大少透过书本上面,斜着眼看了看李志行,然后微笑着说“正之,你是不是也想让我跟你一起去陕西呀?”

李志行一听此言,立刻心花怒放,高兴地不住点头“好呀!好呀!”

“不去!”,没想到乔修远干净利索地说到。

李志行一下愣了,不去你刚才为啥笑得那么甜?哼!故意的是不是?

乔修远却慢条斯理的说道“正之,其实徐树铮让我劝你留在北京,他可以在陆军部替你安排职位,怎么样?愿不愿考虑一下?”

李志行一愣,随即摇摇头,他不想留北京。

“哼!我就知道你不愿意。这样吧,你我二人不妨来个约定,你回陕后,若3年之内做到团长,我就去陕西给你当参谋长。若未做到,则来北京听我安排,如何?”乔修远盯着李志行说到。

3年内干到团长?自己能做到吗?自己又凭什么做不到?!

“瑶圃,此话当真?”李志行双目炯炯地望着乔修远问道。

乔修远站了起来,伸出一只手笑着说道“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李志行一掌击上,随即二人哈哈大笑。

既然有了约定,两位大少便省了互相琢磨对方的心思,都去忙自己的事情。

这天,志行正在看刊载在《新青年》上的鲁迅新作----《狂人日记》,这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鲁迅的遣文和立意实在惊奇,满纸写着“吃人”二字,当初李志行当课文来学时,只是不理解,因为那是新社会,不存在“吃人”,所以作为孩子的他,怎么也不能理解,但此刻再读,志行却别有感受。

正读着,乔修远忽然走了进来,说到“正之,你知不知道?陆建章被杀了!”

“陆建章被杀?谁干的?”李志行惊讶地问道。

乔修远便细说详情。

陆建章是谁杀的?徐树铮。为啥?派系斗争。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话说陆建章自陕西被逐之后,一直没什么实权,仅担任高等军事顾问的虚职。但没有实权不等于没有能量,陆建章也算北洋的缔造者之一,影响力自然不小。

北洋内部段祺瑞和冯国璋争斗,陆建章属于直系,支持冯国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到处组织力量拥冯反段。

为此,他甚至与南方政府联系,多次组织倒段行动,近期又策动第16混成旅旅长冯玉祥,在南北前线的湖北武穴发电,主张南北合议,公然与段祺瑞唱反调。

这些事情,在段祺瑞看来,无非是政治斗争,心中恼怒嫉恨罢了。但放到徐树铮眼里,却已无法容忍,必欲除之而后快。

于是,徐树铮便用计将陆建章从上海骗到天津,然后以奉军关内副总司令的名义,将陆枪决。

在此之前,北洋内部派系斗争,都自动限定一定范围之内,消灭肉体的基本没有,徐树铮的此次所为,算是破了规矩。

但徐是老段的绝对亲信,老段不得不保他,因此引起了直系将领的极度不满。就连皖系内部如卢永祥等人,也很不赞成。

此举加速北洋内部分裂,使直皖矛盾进一步激化,成为日后直皖战争的重要导火索。

另一方面,如陆建章这样的高级将领,都可以不经法律审判就随意被枪杀,事后于凶手毫无影响,对北洋政府的公信力自是一种极大的危害。

话说陆建章被杀,是民国几桩有名的案件之一,而后又引出了著名的复仇案。

民国有3大复仇案轰动一时,分别是1925年陆承武为父报仇刺杀徐树铮案、1932年郑继成为父报仇刺杀张宗昌案、1935年施剑翘为叔父报仇刺杀孙传芳案。

这3桩案件,刺杀的都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影响很大,而且刺杀成功后,行刺者最后都以复仇的名义逃过了法律追究。

此时的冯玉祥十分隐忍,直至后来发动北京政变,假借陆承武替父复仇的名义,派人将徐树铮枪毙,也算是对那个时代行事规则的一种诠释。

还有,冯玉祥此人貌似忠厚,心思却难以捉摸,上面提到的3大复仇案,其实有两件就与冯玉祥有关,除了陆承武刺徐,历史上的郑继成刺张案,其实也是冯玉祥和他的部下韩复榘策划的。

听完整个事情的经过,李志行沉默了一会,看着乔修远说“瑶圃,徐树铮好行过激之事,只怕最终难以善了。”

乔修远闻听此言,也沉默了一会,说到“正之,我以后自会注意。”。

这是朋友之间的关切,两人非常默契。

……

李志行接到田钟岐的来信。美国的疫情在4月份达到了高潮,全美55个大城市中的30个(他们大多数与军事基地毗邻)报道了严重的流行感冒,然后流感仿佛消失了,田钟岐怀疑疫情已经结束,开始对此次事件进行总结,分析“破瘟散”这种药的抗疫作用等。

的确,第一波疫情似乎并未突破“流感”的范畴,也未引起美国人恐慌,但李志行知道,这是因为瘟神还未露出他狰狞的真面目!

李志行立刻严词要求大家继续抗疫,决不能松懈,并且又派人发送了大量的丸药到国外,这个志行早有准备,陕西的朱先生那里制药一直根本就没停。

相比田钟岐的盲目乐观,李志行收到了一封“非常谨慎”的电报。这封出乎意料的电报,来自美国海军的法兰奇上校,这还是法兰奇第一次直接与李志行通讯。

法兰奇发报的缘由,是他的船被下令调回美国往欧洲运兵。此时欧洲战事吃紧,法兰奇这个“军方走私犯”也不能幸免,但最近海军里关于“流行感冒”消息,搞得法兰奇有些疑神疑鬼。

话说一个合格的走私犯,一定对危险有着非比寻常的敏感,法兰奇就是这样,他无意中从迈克那里听到了李志行关于瘟疫的警告,他立刻意识到,这两件事中间似乎有着某种深刻的联系,所以便直接要了志行的联系方式,发报来问。

这个法兰奇真是机警的像一只豹子!这也许就是美国海军派他来东方,负责“国家走私”这种机密而重要的事情的原因吧。

志行考虑了一下,终于与法兰奇“坦诚相见”,告诉法兰奇,根据古老东方的一本奇书的描述,这次的“流感”很有可能发展为一次世界性的烈性瘟疫,希望法兰奇能充分重视,并保持身体健康,同时给法兰奇和迈克都寄了一些丸药并说明了用法。

李志行的理由稀奇古怪,法兰奇并不相信,但是否真如李志行所猜测的这次就是一场瘟疫?法兰奇持谨慎态度。

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军士兵感染和死亡的内幕消息,法兰奇终于选择了相信,他命令在自己的军舰上,按传染疫情来处理此类事件。同时按李志行的建议,在舰长室里摆满了洋葱,身体一有风吹草动,就吃一颗李志行送给他的丸药……。

美国政府其实对发生在士兵中的大规模感染已经察觉,但是由于协约国对美国士兵的渴望,运兵计划并未受到影响。

仅1918年一年,美国就向欧洲战场输送了140万的兵力。随着美军到达,病毒给欧洲交战双方都造成了影响。

到5月份,英国皇家海军有10%的士兵被流感击倒。到5月底,法国第5军和第6军每天1500~2000名军人因染病而撤离战场。美国潜艇部队中,有将近一半的人染病不起。

德国军队也同样受到影响,大批士兵受到感染并住进医院,士兵的感染和虚弱,使德国人精心策划的一些战役延迟或破产。

同时,病毒很快冲出军营,走向平民。英国普兹茅斯和其他南部海港城市平民开始感染,英王乔冶五世也未能幸免,伦敦市民开始出现较大规模死亡。

欧洲大陆似乎更严重。法国巴黎的拉雪兹公墓管理者说,埋葬死者时,根本就无法知道死者的姓名,因为死者很多是完整的一家人,或者是整村的人全部死去。

在汉堡,数百德国人因流感和肺炎而死,整个德国有数千人病倒。人们责怪由英国海上封锁所引起的饥饿,是造成疾病的原因:德国人的主要食品马铃薯的定额,已经下降到了每人每周1.25公斤左右。德国人正在饥饿中迎接病毒的到来。

德国人的这个说法,倒是和李志行的“抵抗力”理论十分相近,因为饥饿和营养不良必然导致抵抗力下降。

病毒轻易地翻过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进入了意大利和西班牙。从5月到6月,西班牙国内据估计有万人染上流感,包括国王阿方索十三世在内。马德里市的三分之一的市民感染流感,使得一些政府部门不得不关门,连电车都停运了。

西班牙的各种媒体对这次“感冒”进行了大量报道。很快,其他国家把这次疫病称作“西班牙流感”。

这并不是因为流感源自西班牙,主要是因为西班牙当时是一个并未参加欧战的中立国,没有采取战时的新闻报道审查制度,对疫情报道比较公正和全面。因此,国内的疫情为外界所通晓,所以大家心理上倾向于病毒来自西班牙。

就这样,西班牙稀里糊涂地当了替罪羊。

不过,此时很多人还并不害怕这场“感冒”,士兵们觉得病毒只会使人软弱无力,所以戏称此次“流感病毒”为“西班牙女郎”。

流感病毒迅速从欧洲向其他地区蔓延,船只带着病毒驶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

5月,病毒到达北非;6月,流感病例出现在孟买和和印度东北部的港口加尔各答,在其后的2个月,扩散到整个印度次大陆;6月中旬,英国军队远征摩尔曼斯克,在途中爆发了流感,当他们到达俄罗斯的时候,无疑也把西班牙流感带到了那里。

俄国其实更悲惨些,因为恶劣的卫生条件,很多地方还正在流行以跳蚤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伤寒斑疹。

据后世学者的研究,这位披着画皮的“西班牙女郎”,在4个月内完成了向世界各地的扩散,同时在悄悄变异,面目逐渐变得狰狞。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