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那里,零几年的时候交通还不是很发达,摩托车和电动车在村上都比较少见,除了家里相对富裕一点有辆三轮车的,在圩日的时候开出来载人去街上,平时的出行基本上都是靠的走路。
走大路的话,路途就比较遥远,走个亲戚什么的,都得走上好几个小时的路才到,为此,村里的人都是走的山路。
原本野草丛生的羊肠小道,也因为走的人多了,路面已经变的光滑。
我们那里有个传统的节日叫领头节,家里少则办几台,多则十几台,几十台。
今天吃这家,明天吃那家,总之从农历七月二十几开始,一直到农历的十月,每年的领头节才真正的落幕。
但是大多数的领头节,都是集中在八月和九月份。
因为办得盛大和热闹,从而流传出领头大过年的说法。
这天,黄奶奶从表亲戚家吃完领头,已经很晚了。
因为还要走很长一段的山路才到家,所以就和表亲戚说了声,就回去了。
当时是农历八月十二,那时候的月亮还很圆很亮,根本不用打手电筒,就能看见路。
黄奶奶从表亲戚家出来,还要走一段的泥路,再过一段田埂路,才到山路。
泥路两边还有许多的小孩子拿着荧光棒在你追我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好不热闹。
黄奶奶走到田埂路,还能隐隐约约听见那些小孩子的打闹声。
直到进了山路,那些笑声才听不见。
黄奶奶今年已经七十二了,但是身子还是很健朗,除了走路比年轻人稍微慢了一点,并没有走几步就需歇一歇的情况。
夜里,山路万籁俱寂,连昆虫鸟禽的鸣叫声都没有,只有黄奶奶一个人的脚步声。
可是渐渐地,她发现了不对劲。
她身后多了脚步声!
她停下来,后面的脚步也跟着停下来,她继续走,后面的脚步也跟着继续走。
她心里纳闷着,这么晚了,应该没有人走这条山路了啊?
就算走,这大晚上的,没理由不上前打声招呼,大家一起有伴走啊?这村里村外的,几乎都是认识的人。
突然她就明白过来,自己这是遇到脏东西了,心里顿时涌出一股火气。
她猛地停下脚步,用力跺了跺脚,头也不回就开骂,“你跟着我做什么!跟着我有什么用!我这里又没有吃的给你吃,你走!赶紧走!”
黄奶奶冒着火气又骂了好几句,这才重新走路。
神奇的是,黄奶奶凶巴巴地骂了后,身后的脚步声居然就这么消失了……